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5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2/860

  于是,陈庚就成了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典范表率了。
  ……
  “路桥工程,确切地说,是那几条难度很高的铁路线的瓶颈技术,”唐华说,“现在国家在扩展铁路网,路桥的技术需求越来越大了。”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这里我要着重指出,大桥的主任设计师是彭敏同志,他做了最主要的设计工作,我只担任他的顾问。”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说。
  武汉长江大桥的主任设计师,苏联援华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现在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今年的工程院学部会议,他特地从苏联来到北京参会。
  彭敏:“西林同志是我的师傅,南京长江大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长得多,技术难度很大,好在在整个设计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们完成了最后的设计。”
  西林:“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3000米以上特大桥。”
  唐华:“那就是说,1963年12月通车是没有问题的?”
  彭敏:“还可以稍快一点,63年秋季就可以通车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带铁路修筑技术,我们工程学部研究之后,制定了几个方案,”黄文熙说,“我本人呢,最看好的也是‘直线前进’方案,建旱桥,用桥墩把铁路支起来,让大部分的铁路与冻土隔离开,相互不影响。”
  刚才心脏支架的讨论提到的“直线前进”一说,被黄文熙活学活用了。
  冯叔瑜:“也就是说,在永久冻土带,我们连续不断地修桥,直接跨过去。这成本太高了,一条青藏铁路,那岂不是到处都是桥。”
  “考虑到以后的维护成本,建桥方案其实比其他两个备选方案都要节省……”
  唐华听着铁路和建筑工程学部的几位委员在讨论。
  “黄委员,冯委员超长隧道超长桥梁这些,恐怕现在我们最优先的是西南地区的几条铁路。”
  唐华说,“现在国家最需要的是渝汉铁路,从重庆到武汉。其次是昆明-南宁-广州的铁路,其中南宁到昆明的路段技术难度比较高。再次是贵阳过柳州最后到达南宁的铁路。青藏铁路……怎么说呢,也是很重要的,但国家建设最需要的是把西部和东部地区联系起来。”
  这都是技术难度比较高的。至于苏北铁路系统、天保(天津-保定)铁路这些,难点不在工程技术,就不在会上说了。
  黄文熙:“渝汉铁路的特点是需要大量桥梁大量隧道,其中的技术难点是特大桥和超长隧道。南昆和黔桂铁路呢,既有桥梁隧道的需求,还要克服喀斯特地形的难题。这喀斯特地形的地下洞穴和地下水侵蚀太厉害了。”
  冯叔瑜:“西南地区地震频繁,在断裂带修筑铁路还要考虑更多的地质问题。”
  “黄老,”唐华朝黄汲清招招手,“西南地质构造总数据库,您这几年忙得怎么样了?”
  “没几年,从建军油田勘探完成之后做的,满打满算才两年,”黄汲清说,“西南地质总库啊,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你们在决定铁路线路勘测的时候我肯定能整理出来。”
  唐华:“那李部长呢?”
  “老李啊,嘿,他在弄全国地质总库,西南地区除外。”
  ……
  “我看看,丁颖丁老今年又缺席会议了。”唐华每年例行想念一次这位杂交水稻的先行者。
  “唐院长,”戴松恩说,“丁老现在在北京,不过是被运到北京来做治病的。”
  “哦?这么严重?”
  “他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云贵高原勘测考察当地水稻种植情况和稻种亚种,长时间在茅草房住,甚至露营,得了重感冒,开始他就只吃吃药,后来病就严重了,3月份到广州住院,不太行,干脆把他送到北京来治疗。”
  ……
  协和医院。
  “丁老,您今年可是七十三了,”唐华走进病房,“去年前年我都说过可以让学生和青年研究院去做野外工作,您在实验基地里不是更好么。”
  “1919年,我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那时候中国的农业技术很落后,日本也很落后,可日本在努力发展新稻种,高产的、耐寒的、耐旱的,很多尝试,虽然大多都失败了,可他们还是在不断尝试。”
  丁颖在病床上半躺着,回忆年轻时的事情。
  “那时候我就想,日本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他们这么重视农业技术,重视水稻稻种的改良,为什么呢?应该是为了让农业支撑工业的发展,用比较少的人口,比较少的土地,就能养活大量的工人,这样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才可以提高。”
  “杂交水稻,是很有希望增加农业产量的一条路子,农村工作部邓部长特别关心这件事,唐院长您也直觉觉得这条路能走,那我们就全力以赴地走下去了。”
  唐华:“丁老,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客观规律,我和邓部长都没有催您。”
  “但时间毕竟也过去五年了嘛,”丁颖说,“五年,也该出成果了。”
  唐华:“您的研究有突破了?”
  丁颖笑道:“不是我的研究,是我徒弟的研究。我现在有两个徒弟,他们任何一个都比我还有农学部的这帮子老头加起来都厉害。我的工作其实是给徒弟的研究搭把手呢。”
  唐华:……
  “今年六七月,实验基地的早稻收割,到时候是否成功,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了。”
  ……
  海南岛南红农场,中国工程院农学部水稻第一实验基地(海南基地)。
  张先程扛上一把铁锹,从宿舍走向试验田。
  五月的海南炎热如火,虽然还是上午八点,田间的微风已能把人熏得出汗。
  “张研究员,试验田的水我已经放过了。”
  “是吗?那好,我们就顺便除除草吧。”张先程说。
  “前天才除过。”
  “两天了,野草也会长出点芽了。”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能看见稻穗了,一丛一丛,翘翘地指着天空——这说明水稻还没灌浆,如果稻穗都是饱满的稻粒,它是会下垂的。
  一边在田间瞪大眼睛找杂草、拔杂草,张先程也用目测的方式估测这片水稻的长势和收成。
  “很明显,这一季水稻的增产很明显,”张先程说,“到六月份,我们就可以报捷了。”
  “还是丁老的眼光毒辣,很早就看出了雄性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关键。”
  张先程:“是啊,然后我们就漫山遍野,找了三年的野稻,但是运气真的不错。有丁老在后面撑着,我们整个研究所,不,整个水稻杂交协作组,才能有今天的果实。”
  “天然雄性不育系也只是第一步,不育系的强恢复系是您选育出来的。”
  “那都是1957年的事了,这两年我们也不是别的什么都没做。从强恢复系到三系杂交增产,中间还有好几百里地呢。”
  ……
  湖南省安江农校试验田,中国工程院农学部水稻第二实验基地(湖南基地)。
  几名农校的职工在田间忙碌,这片几十亩的茁壮成长的水稻是全村的希望,不对,是安江农校全校的希望。
  给水稻完成了一次“护理”,职工纷纷洗脚上岸。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黑瘦研究员站在地头,叉腰眺望这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山间的风吹过,稻田隐隐能看出稻浪。走在田间地头,目之所至都是稻的世界,鼻子闻闻,也是水稻香香的青味。
  “刷——”研究员袁隆平从衬衣兜里掏出烟盒,叼出一支劣质香烟,划火柴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大口,惬意地看着眼前自己的杰作。
  “袁哥,这一拨水稻好像有点希望耶。”助手说道。
  “你才发现啊,我从分蘖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袁隆平说,“现在马上就要长穗,过两个礼拜,就能看得更清楚。等七月收割,那就铁板钉钉了。”
  1957年2月,丁颖找到了第一片野生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现在两个基地杂交水稻试验的基础。
  但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到高产杂交稻,中间还要迈过很多坎儿。袁隆平培育了雄性不育野稻的保持系,因为是1957年12月确定系种的,在中国发射人造卫星之后三天,所以被袁隆平命名为“前进一号稻”。
  而张先程想到了要对野稻本身进行恢复系选育,在他的试验下,获得了强恢复不育系稻种,时间是1958年5月,张先程给这系稻子起的名字是……“天河一号稻”。
  然后就是强恢复不育系稻种怎么杂交,农学部划分出了三系杂交和二系杂交法两个路线。张先程和袁隆平都选择了三系杂交作为突破口。
  助手:“海南基地他们三季稻,一年能试三次,我们在湖南只能出双季稻,一年试两次。我觉得我们比海南基地慢一节拍,太吃亏了,这么几年下来,我们都比他们慢一轮了。”
  袁隆平哈哈笑道:“不是试的次数多成功率就大的。”
第16章
攀登者
  “说吧,中国想要从美国买什么?”
  华盛顿,众议院议长塞缪尔·雷伯恩的邸宅。
  美国化工联合委员会副会长小托马斯·哈斯特与商务部的官员上门拜访雷伯恩,这也算是美国特色的游说团行为吧。
  哈斯特上门来当然是征求议长的支持,让国会对出口管理法案出台一个特别案,让美国的这些企业主和中国有生意可做。
  特别案只是开一个特例,意思是“鉴于当前的形势,允许某项交易一次”,比如这次,就可以单独称为“中国与美国农业化肥设备的进出口贸易单独批准法案”。
  雷伯恩听了游说团的开场,就直截了当地问哈斯特,中国到底要买什么。
  哈斯特:“嗯……我首先说一下中国提出的对等贸易协议,这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成交,中国可以出售计算能力达300万次每秒的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档次的计算机,美国国内至少要1到2年后才能研制成功。”
  “中国当然提出了一个购物单。首先是粮食,打算购买1200万蒲式耳小麦和1000万蒲式耳玉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2/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