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860

  “其次就是关于更长周期的气象预报,当前气象局为英伦三岛提供24到48小时的天气预报,也就是1到2天。实际上,气象局演算的是2到3天后的气象,只是我们从气象站获得数据并汇总到气象中心,要花费6小时到24小时的时间,因此当演算完成的时候,就只是在预测1到2天后的天气了。”
  “也就是说,仅仅是通过购买卫星云图,其他什么都不做改变,我们就能改而向英伦三岛提供48到72小时后的天气预报。”
  “现在,我还可以通过算法的改进,通过使用计算机,把气象局的演算再稍微向前延长一点,如果我们购买了中国的卫星云图,我们可以提供3到5天的气象预报。当然,这与已做到了10~14天中长期天气预报的中国来说,差距仍旧很大,但比起以往已属大有改善。”
  前面几句话还好,斯塔格的最后一句话像是往夏日的稻田里扔进去一块石头,青蛙们又呱~呱~呱地叫了起来。
  “中国是如何知道14天以后的天气的?中国使用的卫星照片特别清晰吗?”
  斯塔格:“不,卫星照片的淸晰度是相同的,但中国在进行气象演算的时候,可以使用超级强大的计算机。”
  “那我们就购买中国的CU-60‘大暴雨’。买一台高配版的。”
  斯塔格苦笑:“中国进行中长期天气预报所用的,不是这种对外销售的计算机。恐怕100台‘大暴雨’高配版也比不上中国的那种超级计算机。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超级计算机算力租赁服务。”
  “什么是算力租赁?”
  “超级计算机还是中国的,也放在中国,我们把需要进行计算的公式或者程序,通过通讯线路提交给中国;中国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告知我们。”
  ……
  1961年2月,是T61系列计算机在社会主义阵营发售的日子。
  计算机的型号每年推出一代,但其实主运算芯片两年才更新一代。T55和T56、T57和T58、T59和T60,它们的主运算芯片是相同的,所谓的“换汤不换药”,不同之处就是某些细节稍微调整了一下,或是增加了标配硬盘,或是硬盘容量增加了。
  T打头的计算机仍旧是比较昂贵的机器,唐华的“学生机”(个人计算机)是廉价计算机,但现在还是忠实地担负着大学学生机房学习机以及政务网络的计算机终端职能。
  什么时候把个人计算机放出去……大概要等中国再夯实一下基础工业,等中国自身基础强大到可以享用计算机技术爆炸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再放出个人计算机。
  不过,虽然不打算推广个人计算机;虽然学生机主推的是XS3725芯片攒的计算机,在4微米工艺投入实用的时候,唐华还是把XS12306芯片投入了小批量生产。
  “现在清华和北信的计算机系学生,大二暑假、大三开学之前,必备的一个暑期作业,是组装一台学生机,四个人一个小组,组装成功之后,这台学生机就是未来他们做毕业小设计、大设计时的工作机。”
  唐华和李强现在两人在攒一台XS12306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硬盘、软驱插上,安电源、撘线,点亮计算机。
  软驱……对,软驱。
  可读/写软盘及其驱动器在1972年面市,是IBM公司为他们的大型机配备的。唐华手中的软盘驱动器像一本大16开的厚书,笨重得让唐华只皱眉,但李强看这软驱却像看宝贝一样。
  软盘真的是“软”的,里面的磁盘直径200毫米,容量——有两种。一种是为大学生买得起而订制的低密度版,容量80KB;一种是科研和政府部门用的高密度版,容量320KB。
  不过,就算低密度软盘,也不是大学生自己掏钱买的……做毕业设计时发一张罢了。平时计算机变成作业之类的东西,基本上通过网络存储在服务器硬盘里。
  “以后技术逐渐上来了,软驱和软盘要推出更小的版本,现在200毫米的盘片,以后逐渐过渡到120毫米、90毫米什么的,”唐华说,“最好是90毫米,我们的衬衣口袋可以塞进去一张软盘,那就完美了。”
  李强:“我刚从朝鲜回来那会儿,一个硬盘的单碟容量也就200K,现在一张可以到处丢的软盘容量都有320K了。”
  唐华:“软盘突出的是方便携带、可读可写。如果不是要求随时写入和修改数据的话,你记得清华激光三组搞出来的光盘吧?”
  李强:“嚯!那玩意可是海量存储,单盘300兆!不过还真是,明年航天部门尤其是卫星中心就要用上光盘来做大数据备份存储了。”
  ……
  座山雕:“天王盖地虎”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
  座山雕:“莫哈莫哈”
  杨子荣:“正响午说话,谁也没有家”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王润身扮演的杨子荣在土匪窝里昂首应对座山雕的暗号。见“胡彪”(杨子荣)对答如流,座山雕也暂且相信了杨子荣是自己人。
  让杨子荣下去安置,座山雕打开杨子荣带来的先遣图。
  画面一转,土匪窝外面,小分队转移到林业工人集中的夹皮沟。
  ……
  嗯,《林海雪原》。快过年了,难得看一场电影。
  和唐华原来看的《林海雪原》大致上是相似的,但情节脉络又略有些不同。大致感觉的话,就是情节比以往更紧凑了,小高潮大高潮的场面更紧张一些。
  《宋景诗》首映之后唐华给两个电影厂掰的一通话后来被总结成了“唐式公式”,这几年拍摄的战争电影,多少都受到了一点影响,有强烈的节奏感,结构也更加吸引人。就是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后大家会对这种“套路化”电影感觉有点疲劳。
  “璇,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拍成3D电影的。”唐华突然说。
  “这?3D?”周璇说,“又是满屏幕飞刀飞来飞去吗?”
  唐华:“……”
  唐华现在感觉不是重温经典老片,而有点像在看《林海雪原》的翻拍版。如果加上3D……徐克的《智取威虎山》?
  这种感觉有时候挺好,比如不用再重复看那几部看过N(N>20)遍的老战争片。有时候感觉就不一定好,比如有的歌曲,在这个时空,没了。
  唐华在延安认识的延安五人团——马可、关鹤童、张鲁、刘炽和安波,在从苏联回来后跟这几个人也一直是好朋友。唐华带来的奇奇怪怪的乐器和音乐影响了这几个人,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作曲风格。
  然后这几位又影响他们身边的人。
  嗯,这几位后来分别当上了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
  1956年《上甘岭》公映的时候,唐华就发现电影里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和唐华原本记忆的不太一样!风格酷似、歌词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一些调调也相同,但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可愁死唐华了。
  现在唐华已经准备好了,再过两三年拍《英雄儿女》,要是刘炽这家伙不把《英雄赞歌》给写出来而是创作了别的歌曲,那唐华只好亲自写“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了。
  ……
  “乱了,乱了,全乱了!”
  当唐华拿起《射雕传奇》时,他看到了最大的混乱。
  情节先不论。《射雕英雄传》成了《射雕传奇》也先不管。
  这本书的初版就是简体字版!
  简体字版!
  简体字版!
  对,现在的香港,不出简体字版的书还能出啥呢,香港印刷业连铅字都只能从大陆进口的啊。
  内容……一言难尽。
  老查是广东人,研究过历史,所以这本小说的大背景还是那个故事。但是细节就偏得老远了。
  “我擦,郭靖家有个失传独门兵器,只要能找到上古神器,见谁灭谁?你这是照搬原子弹的梗吧?好好写《武穆遗书》不行么?”
  “这个结拜兄弟又是哪一出?不太像杨康啊……”
第39章
南朝鲜发生政变的可能性
  金庸和梁羽生确实都在写小说,但写出来的小说虽然文风似曾相识,但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些小说。
  香港出版的主要报纸,总参情报部唐华的办公室是一直收订的,看着这俩写的连载,唐华觉得……好像也不错,又有“半新书”可看了。
  两人既是作家,也是记者和报人,或者说他们首先是报人,然后机缘巧合才写写小说。如果是隐居笔耕的作家可能还好些,但他们是记者,必须频频关注世界大事——当然主要是中国的事,新闻事件变了,整个世界都有点变了,他们肯定受影响。
  唐山钢铁新厂工地。
  1958年兴建的唐山钢铁新厂,1961年第一个高炉要投入运转。作为一个在兴建时就规划好了四期工程的超级钢铁企业,唐山钢铁新厂今后出产的钢铁可能有很大部分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圈,其中包括河北的天津、秦皇岛、唐山;辽宁的葫芦岛、营口、大连;山东的威海、烟台、蓬莱、潍坊。
  渤海湾之外的青岛和丹东也算是这个城市圈的编外成员,可能还会包括朝鲜的南浦特别市。
  这些城市的建设、城市之间的道路建设,全都要用钢。此外,在国家计委的规划里,唐钢新厂未来可能还有海运满足岭南钢铁需求的任务。
  所以,唐山的钢铁产量不管多少都不嫌多。
  “今年7月份,唐山新厂一号高炉就要投入运行,现在铁矿石和烧结矿供应链、煤炭和焦化、1400立方米炼铁高炉、国产氧气转炉、三个热轧车间,所有的分支执行得都很好,时间节点把控正常,投入运行的时间可以100%保证准时。”
  唐华:“唐山新厂一二期工程的相似度较高,从三期工程开始,你们所用的设备要有较大变化,虽然这是4年之后才投产的三期工程,但是唐钢不妨现在就做准备。”
  厂长:“我们现在已经有所准备,特地开始培养工程师的英语能力,或者招收懂英语或其他西语的应届生。”
  唐华:“新设备技术水平高、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工人比现在这套设备还少,但产量翻倍往上涨,你们要逐渐习惯这种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节奏。”
  唐钢新厂一期的工程已经接近收尾,高炉已经竖起,看样子大部分结构已经完工,十几名工人在高炉外表和里面叮叮当当地安装最后的小零件;厂区外面,一大片赫鲁晓夫楼、菜市场和联排的苍蝇馆子都建设得差不多了。
  “这就是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副队长,唐钢新厂建设的劳动标兵,熊耀华。”厂长叫住了一个刚刚收工的青年工人。“小熊其实是台湾人,不过祖上是江西南昌的。56年高中毕业,考上了上海城建学院,毕业以后分配到我们这儿。才不到两年,无论是技术还是建设技能,都让三四十岁的老工人服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