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860

  因为苏联的发射塔直奔保障百米火箭去了,所以文昌的中国二号发射塔也不能落后,定成了和苏联一号塔同样的标准。
  用于在地面移动火箭的轨道用的是超重型路基,1670毫米宽轨,而且是双轨道,再在轨道上安放巨型滑车,运载火箭从总装测试厂房出来,就整体移动到发射塔。
  发射塔下面的导流槽就有25米深,现在文昌的施工现场,最大的那一个坑就是未来的发射塔所在地。
  发射塔左右有几百米的管路,分别连接建在地下的燃料库区和氧化剂库区,火箭空壳移动到发射塔再加注燃料和氧化剂。
  ……
  “航天工程的三五计划,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计划。我们要制定明确的载人航天计划,制定时间表了。”
  唐华、钱学森、三机局(航天工业局)局长王炳章在文昌的工地,讨论1963年及以后的航天工程。
  “去年年初的人大会上,就有不少代表提出建议,中国应该向太空发射宇宙飞船。3、4月份,苏联加加林和美国谢泼德先后上了太空,所以不仅是人大代表,中央也考虑和决定了,我们国家应该有自己的载人航天事业。”
  “当然最终的决策和宣布计划,是会在今年春节后的人大会,但去年美国苏联还没上太空时,就有不少人大代表说了这个事,今年,他们的这个念头只会更加强烈。”
  钱学森:“该来的还是来了,我们终于要走向太空了。”
  王炳章:“这确实是应该的。我们可是在航天阵营的第一梯队,是不是?57年首次发射卫星,现在在轨运行的卫星,有百分之四十是中国造的呢。”
  还真是这样,王炳章说的这点唐华都没注意到。美国和苏联早期都打了很多低轨道低寿命卫星,低轨道卫星运行几个月、一年就会因大气阻力逐渐减速坠落,不在低轨道的卫星,上面的零件失效得也很快。
  总之在1962年初,在轨运行的卫星美国最多,其次次是中国,比美国略少一点点,苏联第三。
  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中美苏三国向太空发射过卫星,法国大概要1965年才会发射一个小型卫星,英国卫星更晚。
  中国是世界第二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现在发射载人飞船没有那么早了,人民群众有些不满啊。
  唐华:“载人航天的时间表,在三五之内成功这太快了,会多耗费很多资金,划不来。我想的是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在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以前,也就是1972年12月之前把航天员送上太空;第二个方案是六十年代,也就是1970年1月1日以前。”
  钱学森:“1967年有点太急,1972年,好像也不用这么晚,那还是1970年1月1日以前吧。时间节点……是用长三捆上天好呢,还是长征-6?”
  唐华:“先定长三捆吧。长征-6要等NK-15发动机,前几次发射还不能放飞船上去,要等火箭完全成熟,两三年又过去了。”
  钱学森:“载人飞船和之前的无人验证飞船发射,保持大概一年一艘的频率,这样不会抢占卫星要用的运载火箭。1965年我们发射第一艘无人验证飞船,前4艘是无人验证飞船,第五艘也就是1969年那一艘上人。”
  唐华:“再在这之前,我们要搞搞返回式卫星。1965年首次发射无人飞船,那远洋航天测量船在1965年要有2艘,1969年有3到4艘,但现在我们只开工了1艘。”
  王炳章:“就这一艘,还是因为给洲际导弹全程测试保障才建造的呢。”
  唐华在沙滩上画一条线,写上1969,然后往前推,火箭的测试、载人飞船设计、制造、测试,保障设备,航天员培训设备……
  “我们的航天员在苏联已经开始进行初级训练,有可能安排在1964年上太空,就是苏联的上升计划,”唐华说,“但是如果要搞载人航天,国内还是要建一套训练中心。”
  想来想去,唐华摇摇头,把沙滩上已写出的计划用脚擦掉一部分。
  “如果1969年就是送宇航员上太空绕几圈,那有点浪费了,毕竟美国和苏联1961年就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我们的飞船大一点,仅此而已,不够好。我还是得改一下。”
  从1963年开始,唐华画出一条分支线,写上:第一代空间站实验舱设计。
  ……
  从海南返回时,唐华在轮渡上看见两艘矿石船一前一后,从石碌的矿石码头开出,看矿石船的舷名,可能是开往上海方向。
  1958年开工的唐钢新厂已在去年投产了第一期的两个高炉,上钢宝山新厂是1960年开工的,现在还没投产。海南的铁矿运到上海是供应上钢旧有的几个钢铁厂。
  至于上钢宝山新厂,现在打算先用印尼丹戎不碌的矿石,另外,去年贴上来的巴西新政府对出售铁矿也非常有兴趣。
  “巴西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米纳斯吉拉斯州,铁矿石资源最集中的是在‘铁四角’以及博佩贝铁矿、卡潘尼马铁矿、卡拉加斯铁矿。”
  明天巴西的贸易代表团要再次访华,这次除了卖大豆,还想卖铁矿,因此叶继壮在提前做功课。
  “卡拉加斯铁矿,是露天矿藏,品位达到67%至67.6%……这是个什么水平?”叶继壮问。
  钢铁工业局长王鹤寿:“品位就是铁元素含量,自然界基本没有单质铁,四氧化三铁的铁元素含量是72%,也就是说,巴西这个铁矿石,几乎就是四氧化三铁的纯净物,杂质不多,主要是4%的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以及大约1%的三氧化二铝,也就是黏土。”
  王鹤寿又补充了一句:“国内品位28%以上的矿石就可以列入开采计划,40%以上的铁矿石就叫做富铁矿,哎……”
  叶继壮:“明白了。”
  铁矿石的品质叶继壮心里有了数,然后还得看运费。巴西的铁矿哪都好,就是离中国远。
  “铁四角和三大矿区的港口,北部是马德里亚角港,南部是图巴朗港,反正都一样,运往中国的航程两万公里。矿是好矿,但是这么远运回来,运费不是小数字啊。”
  王鹤寿:“船舶工业局说,现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8万吨的矿石船,可从商业公司租赁,我们国内有25000吨矿石船,但是不建议用它,头两年尽量租船运输,等自己能造8万吨甚至更大的矿石船了,再投入到巴西-中国的航线。”
  叶继壮:“的确,单艘船越大,运费越便宜。”
  王鹤寿:“船舶工业局说了,他们造8万吨矿石船也只是过渡,将来可能还要设计15万吨的矿石船和原油轮……”
  ……
  巴西贸易代表团是1962年1月15日抵达北京的,和前年的古巴代表团一样不长眼——巴西代表团抵达北京的时候恰逢漫天大风雪以及零下十几度的气温。
  巴西的贸易代表团级别比上次高,这次是副总统、巴西工党最高领袖若昂·古拉特带队,主席和刘副主席这次亲自会见了古拉特的代表团,双方交流颇为融洽。
  这一届巴西政府总体稍微偏左,若昂·古拉特本人尤其对社会主义阵营印象不错。
  “巴西和中国相隔甚远。但是,这只是地理上的距离,不能妨碍我们互相接近。希望我对中国的访问,有助于我们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的良好发展,也将有助于加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团结。”
  主席:“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也不排斥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平等的外交关系,我们和美国也建交了嘛。古拉特先生以及巴西政府总体上对社会主义阵营是比较亲近的,这就让我们的共同语言更多了。”
  古拉特:“的确是这样,我以及我身后的工党主张社会公平,现在的巴西仍然是一个贫富十分悬殊的国家,大农庄主的剥削,外国垄断财团对工人的剥削都极为残酷。这一切,巴西工党不仅有较深刻的认识,也极力主张改变。”
  古拉特一番话说完,主席饶有兴趣地看着古拉特:“若昂先生,你看起来不像副总统,像是巴西的总统哟。”
  古拉特:“……”
  1960年和1961年,中国和巴西的农作物贸易已经执行完毕,这是1960年两国一口气签订了两年的合同。这次巴西与中国签订了3年的农作物贸易协议,管62、63、64年,主要的贸易作物还是大豆。
  大豆是油料作物,榨油之后的豆粕是重要的饲料成分。大豆当然也是一种人吃的副食,所以进口大豆基本就等于进口粮食。
  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商品很少,这不是说工业品没有竞争力,而是产量还没提上去。巴西的华侨对国内的茶叶、瓷器等特产兴趣很大,这些是出口了不少。
  然后就是新增的铁矿石贸易,进口铁矿石涉及到矿山扩产,速度没有这么快,只是有意向协议。
  不过在唐华看来,铁矿石的贸易意向有一个很大的变数:过几年巴西军政府会上台,对内实施军管和独裁,但是军政府也带来了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期。
  但是巴西军政府上台也不是对中国和苏联全面撕破脸,除非……中国扶持了巴西国内的革命。如果不谈友情只谈生意,军政府也不会拒绝生意。
  ……
  “我们应当加强巴西和中国两国的关系,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巴西工党的来往,让巴西人民和中国人民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完成了在中国的日程,古拉特对总理说:“我回国之后,打算让巴西政府邀请您或者其他的中国领导人访问巴西。”
第63章
不如把加勒比海变成地中海
  唐华离开海南岛不久,海军核动力办公室主任于笑虹和太原874厂的工程师也坐上船,垂头丧气地离开榆林。
  这是鱼-3重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的首次无制导深水航行测试,874厂一共带了三枚样雷来海南,三枚都失败了。
  12月29日,第一枚样雷打出去,以-20度向水下钻,大约钻到180米深的时候,动力系统失效,鱼雷的自控系统感应到故障,启动紧急上浮程序,过了几分钟,鱼雷和一个橘红色气囊浮起在海面,直升机和猎潜艇上去,捞走鱼雷。
  第一枚的失败是要找原因的,但不是现在。测试组继续测试接下来的两枚鱼雷。
  第二枚样雷是62年1月1日,元旦那天做的试射。依旧是-20度直插水下,这回猎潜艇的声呐显示鱼雷从0米到350米一直在有动力航行,超过450米后……就熄火了。不但热动力主机熄火了,紧急上浮程序还特么没有启动。
  1月1日下午到1月7日,测试组的工作:捞鱼雷。
  主动声呐ping,ping地花了六天时间,可算是找到了失落的二号雷。
  2号雷捞起来保存,回去分析故障,接下来测试组要试试三号雷。
  1月9日,三号雷发射。发射之后的前70秒,鱼雷以-20度向下潜。从70秒开始急转弯,90多秒变成+20度向上航行,直对着在海域监视试验场的猎潜艇而来。
  猎潜艇的指战员紧张得大呼小叫,三号雷“刷”地在猎潜艇旁边200米钻出了水面,掀起巨大的白色水花。
  虽然三号雷测试又失败了,但是不用打捞鱼雷,也还可以吧……不用才怪。
  以45节航速钻上来的三号雷先是腾空,然后摔回水面,再然后,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沉了。
  1月9日至1月15日,测试组的工作:捞鱼雷。
  “丢人呀,丢人。”874厂厂长杨汉说,“我们这个鱼雷,在实验室测试好好的,一到海里就不行。”
  于笑虹:“初次试验,失败在所难免。三条样雷你们要赶快开始分析,做出改进调整,然后尽快进行第二轮试验。”
  杨汉:“是。我回到太原就把测试组搬到榆林,以后测试样雷在海南就地检查故障原因,不回山西。”
  于笑虹:“鱼-3是个好鱼雷啊,设计底子很好,45节10公里/30节20多公里,搞出来了比美国那个MK37强不少。你们要有紧迫感,但也不要焦虑急躁,越急有时候事情越办不好。”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