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860


第74章
国之重器
  当梦露因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死于家中的同一天,CIA的一架U-2侦察机从麦考伊空军基地起飞,在22500米高度掠过古巴上空。
  到1962年8月,U-2已经被击落3架、事故损失3架。被击落的3架当中,有2架被红旗-3/S75防空导弹击落,1架被千万吨级氢弹的冲击波击落。
  还好,现在古巴确认没有S75防空导弹也没有氢弹,所以U-2的飞行还是安全的,CIA动用美国空军的U-2机队,平均每1~2周飞一次。
  即使古巴购买了S75防空导弹,那问题也不大。古巴是一个岛,U-2转弯掉头可以在穿过古巴之后、在公海上进行,转弯时急剧降高也就不成为弱点了。
  这架U-2在古巴上空拍了十几卷胶卷,返回冲印出照片后,分析人员吃了一惊。
  在古巴的比那尔德里奥省,U-2清晰地拍到了S75防空导弹的阵地。阵地上有搜索雷达、有跟踪雷达、有6个导弹上架的发射器,10.8米长的导弹在高清长焦镜头下可清楚地辨认出来。
  “WSRP4080号机的运气真不错,”分析员说,“没有从S75导弹阵地的头顶上飞过。如果接近到防空导弹阵地15公里以内,李维斯上尉这这时候已在古巴的战俘营里了。”
  因为事前CIA认为古巴没有远程防空弹,U-2没有在24500~25000米的最大极限高度飞行,而是稍稍降低到了22500米,这让S75防空导弹的有效拦截半径稍微增大了一点。
  “还有这些照片,在森林和灌木林中有大规模的施工痕迹,虽然意图不明,但我认为这不是又一个S75防空导弹阵地,这里的S75阵地密度已经足够了。”
  另一名分析员发现了新的情况。
  分析员手中的放大镜没有挪开,其他两人都凑过来仔细看照片细节。
  有施工痕迹的地方不止一处,而是有3处。每处工地面积都超大。到处是挖开的浮土、道路和工程车辆,这些工地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
  范登堡空军基地航天发射区。
  雷神-DM21运载火箭尾部喷出烈焰,带着一枚KH-4照相侦察卫星升空。
  KH就是“锁眼”的缩写,不过锁眼卫星的前几代没那么厉害,七十年代研制的KH-11才开始采用800x800像素CCD数码成像和数字图像传输,现在发射的KH-4,就是一枚用返回舱传递胶卷的照相侦察卫星。
  而且它的胶卷舱只有2个,和唐华设计的6/12个胶卷舱的大照相侦察卫星比起来简陋太多了。
  但再简陋也得用,U-2部队不敢飞古巴了。
  白宫。
  美国国务院情报司负责人希尔斯曼一副活见鬼的表情,低声批评怒斥CIA前来汇报情况的戴克上校:“16天前你们用U-2发现了可疑设施,却没有告诉总统,为什么?”
  戴克:“我们想把古巴的情况再弄清楚一点才汇报。”
  希尔斯曼:“于是你们就发射了一枚五百万美元的卫星,依旧只是得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照片?”
  “比上次情况要好一些,”戴克说,“我们确认了施工痕迹不是3处而是5处,而且,虽然没能确认这些工地今后的用途,但是很有可能是核导弹的发射阵地。”
  “就这样吧,还有,我希望CIA在古巴的线人也能干点儿工作。”希尔斯曼打断戴克的讲话,走进椭圆形办公室。
  美国侦察机在古巴拍到了可疑军事设施的消息竟然走漏了出去,掐指算算,走漏消息的时间是U-2带回胶卷后的第6天,不知道是哪个内部环节出了问题,有人把消息卖给了报社。
  现在肯尼迪总统必须得有所回应。
  “我们的情报部门在古巴获得了一些照片,”肯尼迪说,“但是,照片所揭示的信息与《纽约时报》的描述有很大区别,确切地说,报纸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添油加醋。”
  参议院听证会,肯尼迪向国会保证,U-2侦察能确认的就是古巴有苏联的S75防空导弹和中国的红旗-4,防空导弹当然不是进攻性武器,古巴军事装备是防御性的。
  U-2的原版照片也被印刷成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议员人手一册,照片没有做删减,专业分析员都无法从照片中得到什么有用信息,议员老爷们更不可能。
  ……
  “真想不到,苏联那边做的事情,我们是翻查美国报纸的报道才知道有这回事的。”
  北京,总参谋部,粟裕召开总参下面的二级部工作会议,临时插入的话题是古巴那边到底在搞什么。
  刘少农:“美国报纸先是报道说苏联正准备在古巴部署核导弹,接着肯尼迪在参议院听证会中保证,古巴目前没有看到有远程进攻性武器。具体真相一时很难查清。”
  总参通信技术部部长王峥:“粟总长,我有个想法,既然公开和半公开的信息相互矛盾,不如我们自己去搞情报。”
  粟裕:“我们自己搞情报?”
  王铮:“总长,您忘了高分一号和高分一号B星啦?”
  ……
  两天之后,高分一号B星在掠过古巴上空时,咔嚓咔嚓一阵猛拍,卫星再经过中国上空时,下载图像,总参很快得到了一叠高分一号B拍摄的古巴照片。
  中国拿到的照片和美国U-2拍摄的照片相比清晰度差点儿,和KH-4弹回来的胶卷效果差不多——KH-4的成像质量现在还不太稳定,高分一号B星已经把CCD从720x720升级成了1024x1024。
  现在是1962年的9月初,拍摄照片时间虽然比KH-4晚半个月,但是那几个施工工地还是看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
  但是,中国虽然看不出施工工地的用途,但中国有以前苏联援助古巴的军事装备清单。两者一对比,好像这些施工工地不属于原来那张清单上的任何一项。
  “契尔沃年科大使,对于前段时间美国媒体披露的那些信息,贵方是否打算进行消息澄清或反驳?”
  总理问苏联驻华大使斯捷潘·契尔沃年科。
  “咳,”契尔沃年科现在也搞不清楚情况,“我们没有接到莫斯科方面的新指示,无论苏共主席团还是赫鲁晓夫主席,对此都没有什么需要说的。”
  既然契尔沃年科说没有得到新指示,那就是问不出什么来了,总理也不能说我们自己用间谍卫星拍了一遍古巴……
  ……
  黑龙江,大兴安岭某处。
  在原历史位面,中国的弹道导弹发射井是建在更内陆的地段,但其实从地球仪上丈量,东北地区才是离美国本土距离最短的地区,这里维度高,弹道导弹从大兴安岭起飞,经北极到纽约,大约是9800公里左右;打击美国东海岸最南段的大城市也不过是11000公里。
  在苏联对中国不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固定式弹道导弹放在大兴安岭是很正常的选择。
  中国战略火箭部队工程兵第一、第二师已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半,每天的工作是:挖洞。而且是悄悄地挖洞:工程启动前先在地面盖两间掩人耳目的房子,此后的挖洞工程,所有进入的物资和挖出来的土石都在夜间从这两间房子进出。
  “听说啊,军委开会投票的时候就差一票,差点我们就不叫战略火箭部队了,运气运气。”工程二师五团团长方林定与副师长陆城视察第三个东风-5发射井,从地面坐电梯垂直向下。
  陆城:“我都不知道军委开会的情况,你消息咋这么灵通呢?”
  “呵呵,也不算是内部消息,道听途说,”方林定笑道,“说是啊,我们军种最初定了好几个名字,最后是从俩名字当中二选一。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战略火箭部队;一个就惨了,叫第二炮兵。”
  陆城:“第二炮兵,那还是炮兵喽,但我们是战略导弹部队啊。”
  方林定:“就因为我们是战略导弹部队,是高度机密的部队,因此有人就建议,起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看起来像是普通炮兵部队的。就是名字特别不好听。”
  陆城:……
  战略火箭部队现在一大半的部队是工程部队,导弹操纵、维护的部队组建得不多。
  现在是导弹生产频率不紧不慢,但地下发射井是要加紧挖。各种情报渠道都证实,美国也开始搞照相侦察卫星,虽然是要弹出胶卷舱才能获得照片,而且经常发射失败,但这东西经过头顶,中国可没法拦截。
  如果能在美国侦察卫星成熟之前多挖几个发射井,这些先挖出来的发射井位置保密性可能更好。
  方林定和陆城的电梯下到最底层,这里距离地表有35米。
  一行人在发射井底层的通道走了十几米,来到发射井的底部。
  每个导弹发射井装填1枚东风-5弹道导弹,这是一个长32米、直径3.4米的圆柱体,地下发射井就是围绕这个巨大圆柱体来修建的。
  容纳导弹的竖井两旁是两个地下液体储藏库,分别储藏推进剂和氧化剂。
  虽然东风-5的弹体可以长期(一个月)储存推进剂和氧化剂,但存放时间长了维护修缮壳体内壁很麻烦,因此平时还是抽空了保存。
  大概的使用流程就是,当人民日报对美国放话“悬崖勒马”时,提升戒备状态;放话“勿谓言之不预”时,推进剂和氧化剂注入。这样,只需一声令下,东风-5经过3~5分钟的自检和陀螺校准工序,就可发射,往北美飞去。
  “发射井已经建好了,导弹什么时候来呢?”陆城似乎在自言自语地说话。
  “听说是11到12月,但也不一定,弹头和导弹弹体的生产计划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凭工程进度来推算,应该就在那时候吧。”
  陆城:“如果这个时候,美国对我们发动核战争,这个发射井可就没法用上了。”
  ……
  兰州。
  钱三强、彭士禄、黄旭华、赵仁恺等理论设计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制造单位负责人集聚一堂,中国第一座核潜艇反应堆陆上模拟堆启动在即。
  陆上模拟堆的热功率16万马力,原设计的输出轴功率15000马力,进入设计阶段后,为保证动力系统的绝对可靠,又降低了输出功率标准,最后定在了14200马力。
  “如果我们今天把这个堆运行起来,武汉的第一艘核潜艇是不是就要进入施工了?”钱三强问。
  彭士禄:“是的。武船已经把料都备好了。”
  钱三强:“那看来今天还真有点压力。虽然以前我亲手点亮过三个反应堆,但这个小反应堆不一般啊。”
  黄旭华:“钱主任,所以这个任务还是交给您了。”
  控制台让了出来,钱三强在控制台前,“启动”的按钮就在他手边。钱三强左右看了看,再把目光放到正前方,稍作思考,按下了“启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