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6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0/860

  祝瑜生:“对了,现在这台样车在试车的时候跑得跟飞似的,因为少了1.1吨的反应装甲。其实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在坦克外面焊个铁饭盒,里面装满炸药,就能防反坦克导弹。”
  唐华:“爆反装甲由沈阳在研制,去年他们已经在做实际打靶试验了,这样,你们63坦克的设计团队,还是安排一个时间去沈阳兵工厂,实地考察和观摩一下爆反装甲是怎么起作用的、效果如何。”
  ……
  哈尔滨。
  陈庚上次说好了,唐华要是去东北,到了长春不能办完事掉头就走,一定要顺便来一趟哈尔滨,看看军事工程学院。
  “因为你怂恿海军工程系鼓捣那个什么气垫船,现在我们军事工程学院的海军工程系被拐跑了,心疼啊!”
  陈庚一副惋惜的表情。
  原历史位面的哈军工,在60年代被按系拆分成好几个学校,只有海军工程系留在哈尔滨。
  本历史位面的哈军工,所有的系都还在原地,为军队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初级军官,唯独海军工程系被拆去大连了,因为大连靠海。
  唐华:“校长,可不能这么说,海军工程系没被拐跑,现在还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大连海军分校。也就是说还在你的管理之下。”
  陈庚:“山高皇帝远,哪能天天管着他们,现在就是放养状态。不说了不说了。空军工程系刚开设无人机作战专业,无人机这也是个新玩意,军事工程学院懂这个的都很少,这第一课一定要你来给他们上。”
  ……
  无人机作战专业的学生是从空军工程系一到三年级各抽调一部分转学的,所以现在大一到大三的学生都有,但今年7月没有学生毕业,明年也就是1964年7月,我军才会有第一批无人机的军官。
  在教学楼里,进大厅就是两架成飞研制的无人机的模型,一架高空侦察无人机,一架空中打击无人机。
  击落美国U-2侦察机后,它的高空技术、隐身技术,首先被中国拿来运用到无人机上。高空侦察无人机能飞到21000米,两种无人机都做到了初步的雷达隐身。
  不过,现在两种无人机都只能摆模型,它们还在成都最第三阶段试飞,量产服役的时间和第一届无人机作战专业学生毕业时间是一致的。
  “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有哪些优势?”
  “无人机的性能优势取决于它的两种属性:无人性和自主性。这里说的无人性指的是它飞机上不搭载飞行员的意思,而不是这架飞机‘没有人性’。”
  下面的学员有一多半忍不住噗嗤笑了起来,教室气氛轻松了。
  “飞机上少了一个人,100多斤的重量。因为没有飞行员,所以座椅、座舱、目视仪表、弹射装置、降落伞包都不需要了,飞机会减重。当然我们要在无人机上新增数据通信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操纵系统,这会增重,但核算起来,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无人机是比有人机减重的,而且未来会减得更多。”
  “飞机上没有飞行员,所以飞机可以做得很小,或者大无人机但可以进行很长时间的持续飞行,不用考虑飞行员憋尿的问题,不用考虑飞行员吃饭喝水的问题,这是无人机的第二个优点。”
  “还有一个优点,现在可能暂时没用,但十几年几十年后会有用:无人机上没有飞行员,所以它可以做出过载超出人的身体承受极限的机动动作。同学们之前在空军工程系上过基础课,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最后,第四个优点,在战场上,即使无人机被击落,也不会造成我方飞行员的伤亡,也没有俘虏。我们可以用无人机执行更危险的、更敏感的任务。”
  “当然,事情总是相对的。无人机要想达到可以在战场上自如作战,需要我们解决很多技术问题。这需要依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乃至航天卫星系统的发展,才能实现……”
  接着唐华讲了无人机的计算机飞控系统软硬件,这是和空军工程系原先的课程相关的,又讲了无人机为什么必须用高频高速率通信系统,而这个系统为什么最优解决方案是卫星中继通信,最后讲了无人机的自主性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唐部长,唐老师,无人机的自主性就是说它可以不用操纵员给他发送指令,那么如果以后无人机全部自主了,是不是对通信系统的依赖性就没这么高了?”
  一名学生举手问问题。
  “无人机在处于自主操纵状态时,它可以和地面基地不进行通信,全靠自己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唐华说,“对通信系统的依赖性会降低,而且可在通信中断时保护无人机不落入对方手里。此外,最先出现的最有用的自主操纵功能,是起飞和降落阶段。”
  唐华看看名册,啊哦,雷锋。
  唐华:“刚才提问的这位雷锋同学,陈校长早前就提起过你。”
  ……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陈庚咳嗽了一声:
  “是在一年多以前了,雷锋同志经过努力,在二年级摆脱了基础薄弱的缺点,学习成绩节节高。唐部长那时候就很赞许雷锋,很有毅力和执行力,有一股冲劲。这一年多,雷锋同志的成绩从平均线,又跃居到了全系前三名,这样的成绩印证了唐部长当初的赞许没错。”
  “雷锋的拼搏精神和努力学习的劲头,是在座各位同学的榜样,也是军事工程学院的榜样,你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唐华带头鼓掌,看着雷锋,心里头却想的是:
  无人机部队,这可是被定为全军保密程度最高的几只部队之一啊,连教学楼摆的模型周围都用隔板围得严严实实。
  所以,今后的雷锋日记还怎么出版?
  出版的话,书里面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1963年X月X日,星期天,晴。”
  “军事工程学院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出教学区,去邮局……”
  (以下是600字的描述,雷锋帮助不识字的老大爷填写信封、正确粘邮票、回来路上为清洁工拉车过沟坎的故事。)
  1963年X月X日,星期一,小雪。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学院的■■■■■课程进行■■■■”
  “■■■■■■”
  (一整段被涂黑)
  “我们的■■■■■■”
  (又一整段几乎全被涂黑)
  “编者按:本篇日记内容涉及敏感信息,依据保密条例作涂黑处理”
第87章
如果美军介入越南
  越南共和国(南越),顺化。
  顺化现在是南越承天顺华省的省会,其实它曾当过越南王国的首都。顺化作为京城的历史从清末一直持续到1945年,之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河内夺取政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越南的政治中心这才随之发生变化。
  现在,顺化的城市还如一两个世纪前的古朴面貌,但大街小巷几乎挤满了愤怒的市民,他们在举着彩色条旗子的方丈、和尚的带领下,在街头抗议南越政府军的暴行。
  1963年5月,南越国军无故在街头枪杀8名市民,全城大哗。军队和警察掩饰说这8个人是通共分子,但实际上这几个人是米店老板和店员,上面求打白条的国军尽快还上货款,国军干脆杀人灭口消债。
  顺化市民见政府和国军迟迟不做回应,怒火越积越旺,从5月到6月,顺化城内都很不安宁。6月份(农历五月初八)的药王菩萨圣诞日,寺庙的方丈们走到顺化官府前,为前阵子被枪杀的8名市民超度。
  2个方丈和十几个和尚念经的时候,身边慢慢聚集起了足有五千市民。
  很快就有愤怒的市民朝官府大院里扔石头,警察和国军紧张地冲出来,有的用枪托砸人,有的朝天鸣枪警示。冲进人群用枪托砸人的士兵,有一个冲得太靠前,然后就被不知道哪儿伸出来的木棍一下敲死了。
  “嘭!”“嘭!”
  人群那边,喧嚣声被枪声代替,但在官府门前,道成方丈、道德方丈仍盘坐在地上闭目念经。
  “你们这些秃子,分明就是共产党!围堵官府,图谋叛乱,不要以为你俩德高望重,信不信我让你们全部坐大牢?”顺华的南越驻军阮新义上校,皈依天主教后改名为瑞安·加伯烈,冲出官府,指着门口的一群和尚骂道。
  道成、道德方丈跟没听到说话似的,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哝,身边的十几个和尚上前两步,用木棍护住方丈。
  瑞安·加伯烈:“你们给我从这儿滚开!我要清场!”
  和尚沉默以对。
  加伯烈挥手示意,身后的士兵掏出催泪弹,抡圆了胳膊把催泪弹甩向人群。
  ……
  南越首都,西贡。
  吴廷琰在卫兵、保镖的重重护卫下莅临西贡广播电台,他要录制一份很重要的对全国听众的广播稿。
  1954年,日内瓦和约签署,越南南北双方停止冲突,中南半岛越老柬三国四政权都暂时获得了和平。
  1955年10月,吴廷琰宣布自任越南共和国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及三军总参谋长,原先只是个虚君的保大帝失去权力,流亡法国,越南国变成了越南共和国(南越))。
  1960年,吴廷琰在大选中疯狂舞弊获得连任,这让越南南方的民心迅速倒向北越。从这一年起,北越向南越输送训练有素的地方干部和指战员,有的通过南北越边界,有的绕道老挝、柬埔寨。
  为避免与北越发生牵涉,渗透到南越的北越干部一开始不带武器,但后来各种枪械渐渐成了标配——中国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缴获的美制枪械,没有完成苏式口径改造的,全部送给了北越。
  然后就是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1961和1962年,越南的基层政权渐渐被争取到了北方那边。
  从1962年起,越南共和国国军也有一些部队被南解阵渗透甚至策反。
  现在是1963年,吴廷琰最关心的事情是,1964年,日内瓦和约签署10周年,根据和约中的条款,南北越南进行全国公投、决定是否统一的日期就要到了。
  “以无所不能的上帝的名义,全国同胞们,公民们:”
  “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越南奋力摆脱殖民统治,走向民族独立。1954年我们获得了和平,1955年,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民主的越南共和国。自建政以来,越南共和国工业、农业、商业蓬勃发展,国家一片欣欣向荣!”
  “越南共和国的繁荣,乃是依仗于我们信仰上帝,信仰民主,信仰自由。”
  “现在,北方却一而再再而三,以其邪恶理论侵蚀我共和国,以特工破坏扰乱我共和国,以匪兵渗透意图推翻我共和国。”
  “为共和国之国体和生存,我们必须反对共产主义。在当今之形势下,南北不属同一制度,根本不可能统一,根本不可能公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0/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