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38

  孟太后有些懵:“把屠龙术遍发天下,是为了给朝堂和士林一个教训?”
  赵桓点了点头,答道:“没错,就是给他们一个教训。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没安什么好心。”
第168章
武德丰沛啊~
  “朝堂,还有整个士林,甚至包括宗室还有将门,都在盼着侄儿能收回成命。”
  赵桓道:“一旦侄儿收回成命,就等于侄儿向他们低头认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再一次回到仁宗皇帝时的局面。”
  “仁宗皇帝也没什么不好啊?”
  孟太后道:“天下谁不知道仁宗皇帝是个好皇帝?难道官家觉得仁宗皇帝不是个好皇帝?”
  “宽仁少断,庶无定志,这样儿的皇帝对于官员来说绝对是个好皇帝。”
  赵桓一边轻轻的给孟太后捶着肩膀,一边说道:“可是啊,他忘了他是握秉乾坤,言出法随,兴亡继绝的皇帝!
  宽以待人,善于纳谏,这固然是优点,可是任凭辽国敲诈,坐视西夏建国,还有侬智高之乱,单只这三件事……”
  后面的话,赵桓没有直接说出来。
  孟太后却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赵桓的手之后笑着说道:“你啊你,好好的仁宗皇帝你也编排!不过,也是你说的这么回事儿,要是这大宋历代官家都像你一般杀伐果断,那也没什么辽国金国了。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这世上又哪儿官家这么教训人的?常言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官家你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万啊?”
  “这您可就错啦。其实啊,把屠龙术遍传天下对于大宋来说其实没什么坏处,可是对于朝堂和士林中的某些人来说可就难受的很了,因为再想裹挟百姓,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桓道:“这些人啊,一个个的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替自己考虑,替家人考虑,替宗族考虑,可是就很少有人愿意替百姓考虑。
  就说这次生员哭庙的事儿吧,表面上是有人串联起来想要迎回上皇,可是实际上,根本就是有人想要借机生事,把矛头指向社学,慢慢的再把责任都推到侄儿的身上。”
  “社学?”
  孟太后皱眉道:“不是说要为往圣继绝学么?官家广开社学是好事儿,怎么……这利益二字,当真是害人不浅。”
  赵桓嗯了一声,又接着说道:“还有报纸上刊登的那些文章也是一样。无论是那些说应该对刀剑严加管制的,还是那些说我大宋武德不振,应该彻底放开刀剑管制的,其实这些人都一样,都是想借机生了乱子,好把矛头指到侄儿身上。”
  孟太后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你少在这里糊弄哀家,你当哀家不知道,那报纸根本就是控制在皇城司手里的,没有你点头,上面能发表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
  “您这就是冤枉侄儿了。”
  赵桓揉了揉额头,说道:“那些文章确实是侄儿让人发表出来的,因为侄儿也想借着这些人的文章,让这些人自己先斗起来。
  可是,无论这些人是要求加强刀剑管制还是说我大宋武德不振,其实都没安什么好心眼儿。”
  “难道不应该加强管制么?”
  孟太后迟疑道:“还有,我大宋武德不振好像也是事实吧……”
  “刀剑发给生员们在学校练习,并不允许带出学校,这有什么好管制的?”
  赵桓道:“至于说我大宋武德不振的,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真正武德不振的,是朝堂,是大宋历来重文抑武所造成的军队不振,至于民间,两个村子之间能出动上百人械斗,动不动就死伤一大片,这也能叫武德不振?”
  孟太后这就是典型的没见识。
  比如源远流长的械斗——这种事情自打中原堂口成立之后就一直存在,直到千禧年的时候还能暴发参与人数六千多,重伤12人,轻伤37人规模的械斗。
  如果换成准备硬刚美帝和苏修的那些年,会操作枪械、火炮、高炮、坦克的牛人更是遍地都是,两个村子械斗都特么能出动五六半,甚至还能玩出抢占制高点、必经之路埋雷之类的战术。
  网上说毛子徒手打断狗熊三颗牙之类的段子听听就好,中国人之所以没人干这种二彪子的事儿,是因为中国人干的事情更过分!
  这么说吧,当年那些人,只要给他们陆军的武器装备和空中支援,让这些人去解放台湾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在只讨论地面战斗的情况下,这些人能顺道把漂亮国也给解放……
  大宋民间的武德也没差到哪儿去。
  在大宋的小朝廷制度下,在民不举官不究的习俗下,大规模小规模的械斗从来就没少过,更别说此起彼伏的杀官造反受招安了。
  再加上大宋不禁结社,什么弓社甲社马社之类的都能合法存在,连步人甲这种东西都能合法拥有!真把老百姓逼急眼了,这些人只要装备起来就能跟大宋的禁军对着干!
  武德不振?
  武德不振的是赵家怂蛋皇帝和朝堂上的懒蛋大臣,民间的武德可是丰沛的很!
  可是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还有士林中的那些儒生们来说,无论是对刀剑严加管制,还是彻底开放对于弓弩的管制,让大宋民间的武德再丰沛上三分,都是为了搞出乱子而提出来的建议,为的就是等搞出乱子之后把屎盆子扣到赵桓的头上,好以此来倒逼赵桓认错,乃至于下发罪己诏——
  罪己诏这个东西不是不能发,但是要看怎么发。
  正面例子有老刘家的刘野猪。刘野猪够折腾吧?折腾了一辈子的刘野猪老了之后发个罪己诏,大汉的百姓是不是就原谅他了?
  反而例子有老朱家的朱由检。在赵桓印象里面,历朝历代里面好像就正史上的崇祯那个倒霉蛋发的罪己诏比较多,然后他就凉了。
  因为罪己诏这个东西代表着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发一次代表你知错就改,发多了就只能证明你不是明君,民心慢慢的也就散了。
  大宋朝堂上的官员和士林的读书人正面刚不过赵桓,自然就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给赵桓找麻烦,一点点儿的削弱赵桓在民间的声望,然后让一切再回到从前。
  之前的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乃至于宋徽宗,基本上都是栽到类似的手法上了。
  可惜的是,赵桓是个穿越者……
  “除了想要让侄儿服软之外,他们的目标还有社学。”
第169章
黑历史,木兰舟
  一个能够不断培养人才的社学能够威胁到儒家士林的地位,然而一个能起兵造反的社学能影响到什么?
  要知道,大宋历代太后基本上都是保守派。如果官家的态度一直这么强硬,那么当朝太后呢?互相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再想弥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先是煽动生员闹事来向赵桓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如果赵桓反应强烈,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刺激孟太后,从而造成两宫不和的局面。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些人把所有的情况都算计到了,却错算了孟太后的想法——
  无论孟太后的思想多么保守,也无论孟太后多么偏向于保守派,这都改变不了孟太后身为一个女人的事实。而女人这种生物……实在是不能用常理推测。
  孟太后原本在哲宗朝时就不怎么得宠,以至于一生无子两进冷宫,又曾在瑶华宫修道,数十年凄凉的后宫生活,早就磨灭了孟太后对于权利的那点儿欲望。
  再加上赵桓又把孟太后当成亲娘一般对待,几乎满足了孟太后对于儿子的所有幻想,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赵桓把整个大宋给祸害掉,只要赵桓还肯把自己当成亲娘,孟太后就不在乎其他的!
  所以孟太后才不会在乎什么社学不社学的。
  几乎是刚刚听到朝堂和士林想要借机逼迫赵桓服软的时候,孟太后的怒火就止不住的涌了上来:“他们好大的狗胆!”
  猛的一顿手中的龙头拐杖,孟太后怒道:“官家想要折腾,你就尽管折腾!哀家倒是想要看看,谁敢跳出来搅动风云!”
  赵桓却嘿嘿笑了一声,说道:“您老人家放心,就朝堂和士林的那些人,还不够侄儿一只手扒拉的。”
  在孟太后好奇的目光中,赵桓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说道:“侄儿打算明天微服出巡,只是在出行之前,却会让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
  ……
  《少正卯之罪:莫须有也?》
  赵桓的性格向来是说到做到,既然说要出巡,那肯定就要带章一众马仔们出巡。既然说要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那也肯定会发表一篇文章。
  只不过,原本秦桧用来弄死岳飞的三个字,被赵桓提前几十年使用而且没付给秦桧一文钱的版权费。
  除了这篇《莫须有》之外,赵桓还特地准备了《当时尚有周天子》、《优倡侏儒手足异处谁之过》等一系列的文章。
  这三篇文章都能算得上是孔圣人的黑历史,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的黑历史。
  尤其是最后一篇《优倡侏儒手足异处谁之过》,更是赤裸裸的说明其责任在齐景公,而孔圣人却说“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这种拿他人手足性命来劝谏君王的行为,到底是圣人所为还是……
  至于这些文章会在整个儒家士林掀起多大的风浪,孔子诛杀少正卯到底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少正卯到底是罪有应得还是其罪莫须有,孔圣人到底是仕周还是仕鲁,这种儒林撕逼的事情跟赵桓这个皇帝有什么关系?
  文章不是赵桓写的,尽管这些文章都出自于赵桓的授意,但是执笔的是皇城司养着的一群文棍,名字也多是兰陵笑笑生以及段小荣之类的笔名,怎么看都没办法跟赵桓扯上关系。
  跟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比起来,赵桓更加在意泉州的船厂。
  众所周知,赵吉翔是个除了不会当皇帝,剩下干什么都很在行的牛逼人物,就连败家的本事那也是一等一的牛逼——
  就因为江南有些海商或者渔民骂了赵吉翔两句,然后这些话不知道怎么的就传进了赵吉翔的耳朵里让赵吉翔感觉不爽,所以赵吉翔就下令把大宋的海船全给烧了。
  “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不忧巨浪,而忧浅水”,“言船大者,莫若木兰舟也”,“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今世所谓木兰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
  如果对于这个概念不太明确的话,那么把木兰舟跟20世纪才造出来的泰坦尼克号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很明显了——
  20世纪才造出来,钢铁结构,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可搭载人数不过三四千左右,而木制帆船结构的木兰舟却早在几百年之前就已经能够搭载上千人。
  如果将宋朝时期整个世界上的所有造船技术都拿出来比较一下,木兰舟可以毫不客气的指责其他的造船技术说一句我不是针对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