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338

  官家不是说过么,要想富,先修路。只要把这个路好好修一那么一修,既响应官家的号召,又能解决百姓的生计,这简直就是两全齐美啊。
  顺便这个路还能修了再拆,拆了再修,这钱……
  懂的都懂。
  反正大宋官场上的官老爷们比后世的那些沙雕网友们可强多了,都懂。
  然后,为了能尽快的把路给修起来,也好尽快的让百姓手里能多几个小钱钱,这些地方上的官老爷们眼珠子一转,直接就找到了地方上的富户士绅,表示这修路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儿,诸位善信不捐点儿?
  跟朝廷要钱?跟朝廷要钱多没面子,如果诸善信愿意捐点儿,等修好了路,咱就再立上一块功德碑,这功德碑上再刻着诸位善信的名字……
  反正本官的话是撂在这儿了,而且老爷我保证不从里面拿一文钱的好处。
  然后这些不差钱的地方乡绅们就心动了——
  钱这个玩意儿吧,它怎么花不是个花?反正平常也少不了被官府打秋风,为了名声也经常修个桥补个路啥的,现在有这样儿的好机会,那倒也不是不行哈?
  至于官老爷们的保证,则是被这些乡贤士绅们当成了屁一样给放了。
  当官的那张破嘴能信?
  人家说的是不拿一文钱,可没说不拿百贯钱。
  但是不管怎么说,地方官想要钱,乡贤士绅们想要名,两者这么一碰,就颇有点儿干柴遇烈火,野鸡遇流氓的意思。
  然后这些地方上的官老爷们就大笔一挥,各自往朝堂上递交了自己所在的州县要修路的题本,而且表示修路乃是为了响应官家号召,为了百姓谋福祉,所以就不需要朝廷拨钱了。当然,不能寒了捐款的善信们的心,回头立个碑啥的应该也没问题吧?
  再然后,工部尚书高子安跟户部尚书庄成益就笑抽了。
  工部管着大宋所有的修桥补路的事儿,户部则是管着大宋的钱袋子。大规模的修路那是真的能让工部头疼,户部心疼。
  现在好了,地方上只求个名?那就干呗,不用户部出钱也不用工部操心,这是真正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后这些地方上的官老爷们就开启了疯狂的修路模式。
  再然后,这些地方上的官老爷们发现这路不是那么好修的——
  平原地带也就算了,可是一旦到了多山多水多沼泽的地方,这路修起来,那可是真的会死人。
  死人就意味着地方丁口的死亡率会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同时也意味着地方丁口增长率会出现不正常波动。
  所以这人就有点儿死不起的意思。
  然后,这些官老爷们在疯狂薅了一大堆的头发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没有大宋户籍的不算人。
  也就是说,死大宋的百姓死不起,可是死几个蛮子还死不起?
  再然后,这些官老爷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跟秦会玩相识的就直接写信给秦会玩,想方设法的求着秦会玩送些蛮子过来,价格好商量。
  没这种路子的就想办法找人买劳工。
  再再然后,大宋民间就特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沸腾了。
  众所周知,大宋朝廷是弱鸡了那么亿点点,但是民间的武德却是一向丰沛的很。《沼泽边的黑帮故事》已经很好的描述了这一切。
  除去这些绿林好汉,大宋还有各种拳社、马社、甲社、弓社之类的结社,这些结社也能随时拉起一大批敢打敢杀的杀才。
  现在杀官造反的事情是没人敢干了,但是在听到蛮子劳工能卖钱,而且汴京城外有个靠卖劳工发家致富的祝家庄子之后,这些杀才们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一个劳工哪怕就是按照官方价格五贯钱来算,只要抓上一百个蛮子回来,那可就是五百贯钱。就算抓得太多了卖不出去砸手里,这一个蛮子劳工能创造的价值也远远超过成本了!
  刀剑,这玩意随便找个会打铁的作坊就能打制出来。弓箭,这东西别的地方没有,可是弓社里不有的是吗?战马,这玩意确实不好弄,但是谁规定的抓劳工一定就得骑马?骑个骡子就不行了?
  命?
  就踏马这玩意最不值钱!
  然后许多类似牛二一般不想做工但是想赚钱的青皮破落户们就呼朋引伴的出门了,这些杀才们不仅装备五花八门,就连载具也同样五花八门,有的骑马有的骑骡子,还有穷逼一些的干脆就买驴甚至直接偷驴。
  这些人的目标很一致:
  抓劳工,赚银子。
第283章
无组织无纪律且狗胆包天
  问:既然大宋民间武德丰沛,大宋朝廷又弱鸡了那么亿点点,那为什么大宋没有被造反的百姓推翻?
  答:因为大宋民间武德虽丰,但是缺少造反的政治纲领与团体协作、前赴后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往往刚杀官举旗,就会被分别招安。
  就像这一次被后世称之为百万疯狗出笼的青皮破落户们组团抓劳工一样,尽管这些杀才们目的一致,然而实际上,这一百多万只疯……这一百多万的青皮破落户们依旧发挥了他们游兵散勇各自为政的特色。
  这些疯……这些青皮破落户们以乡里为单位抱团,乡里与乡里之间谁也不服谁,往往一个州就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人数多少不等的队伍,扩大到布政使司这个层面之后更是难以统计具体的队伍数量。
  除了队伍人数不等,装备杂乱,载具五花八门,这些青皮破落户们的目的地也是各自不一。靠海的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倭国、琉求、高丽等地方,靠着西边的选择就更多了。
  被赵桓惯坏了的青皮破落户们觉得自己有大宋户籍在身,对大宋的藩属国如缅甸之流的便丝毫不放在心上……
  而且这些沙雕们比之后世的沙雕网友还要过份——后世的沙雕网友们玩爆吧之类的事情时还会讲究个组织,但是这些青皮破落户们却是丝毫没有这种概念。
  甚至有的人抄袭了从社学、夜校、茶楼酒肆之类的地方听来的七禁五十四斩当规矩,然而真正的出发之后却根本就没有人在乎这些所谓的规矩。
  对于这些青皮破落户们来说,只要自己不在大宋的境内干出违反大宋律的事情,官府就不能拿自己怎么样。法不禁止即为可嘛。
  至于大宋之外?
  有发票吗?有证据吗?有证人吗?
  蛮子都特么不算人了还能算个鸡儿的证人!
  所以,什么都没有你还说个鸡儿!
  这些为了抓劳工赚钱已经红了眼的青皮破落户们根本就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所以他们更不会把别人的命当回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但是……
  这些无组织无纪律且狗胆包天的青皮破落户们虽然比后世的那些沙雕网友们还要不学无术,但是就跟后世的沙雕网友们都懂得如何造反如何治国一样,这些青皮破落户们虽然在大宋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甚至随便哪个地主老财都能欺负他们,可是当他们出了大宋的国门之后,这些杀才们就意外的发现……
  蛮子全是傻逼!
  拿着话本里听来的故事当战术,结果能打败蛮子的正规军,这么魔幻的事情你敢信?
  然而这特么就是现实——小说还需要最基本的逻辑自洽,但是现实不需要,拿故事当战术这么扯蛋的事情可能不会在小说中出现,但是能出现在现实当中。
  然后赵桓拿着皇城司送上来的情报都惊呆了。
  再然后,赵桓就让人把李纲和庄成益以及方子安等人都喊到了宫里。
  “说说吧,这事儿该怎么处置。”
  赵桓揉了揉额头,满脸的蛋疼:“这些杀才们搞出来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藩国诉苦的奏疏就该堆到朕眼前了。”
  李纲接过何蓟递过来的情报看了一眼,然后面无表情的将之递给了户部尚书庄成益,庄成益又递给了礼部尚书方子安,方子安看过之后又满脸蛋疼的递给了兵部尚书李文德。
  当六部大佬们都看过了这份情报之后,何蓟才从工部尚书高子安的手里接过来,然后又揣回了怀里。
  李纲面无表情的向着方子安使了个眼色,示意方子安先站出来答话。
  然后方子安的心里就恨不得操刀子砍死那一百多万疯……那一百多万青皮破落户。
  抓劳工啊混蛋!你们特么的出去抓劳工,能不能不要这么大张旗鼓的?几百个青皮居然敢特么跟人家上千的正规军刚正面?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特么出去开疆扩土了!
  心里暗自骂了半晌之后,方子安才躬身道:“启奏官家,臣以为此事不可大声宣扬,不如还是派人召回这些青皮破落户,好歹……好多让兵部派人教他们些规矩。”
  然后兵部尚书李文德就有些傻眼——明明是你礼部的事儿,怎么就特么扯到我兵部了?
  方子安没理会一脸懵逼的李文德,而是接着说道:“臣以为,这种事儿吧,不是不让他们干,而是不能这么大张旗鼓的干。
  而且,这些青皮破落户们不晓得什么兵法战术,也没有什么后勤补给,靠着一时血气之勇,或许能沾些便宜,然而如此行事,绝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抬头瞧了赵桓一眼,见赵桓的脸色没什么变化,方子安心里便又多了份底气,说道:“臣以为,如今枢密院和禁军、厢军改制,或许可以挑选一些还算过得去的,让他们去指点一番。当然,这事儿还是得兵部出力。”
  李文德知道自己完犊子了。
  这种事儿如果没人当面提出来也就算了,现在有人当面提出来了,官家肯定会同意。
  果不其然,在方子安说完之后,赵桓就笑眯眯的说道:“方卿言之有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