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38

  赵桓道:“原本叫九州的那里,有上好的硫磺。其他像关东、美浓等地,可是有着大量的平原可供耕种。”
  “而原本叫佐渡和甲斐的那里,那可就更不得了了。”
  “这两个地方,有金矿!”
  赵桓每说一句,庄成益的眼睛就亮上一分,待赵桓说完之后,庄成益的两只眼都开始发光了,而且冒出了金光闪闪的铜钱符号!
  “微臣今年省着点儿花,明年微臣给官家准备五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和补给。”
  “官家去征讨耶律大石吧。”
  “自古以来,西域就是我汉家土地!”
  “不对,得先移民过来!”
第340章
百姓都去哪儿了?
  当庄成益亲眼看到工部的那些苦力们从石见银山开采出矿石,亲眼看着他们提炼出银子,将银子铸成了银锭,庄成益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尤其是当工部的苦力们探查了好几天都没搞明白银山的具体储矿量,最后只能大概给了个几十年也开始不完的数据之后,庄成益的一张老脸便笑得比菊花还要灿烂。
  官家说的对,打仗是能赚钱的。
  别的先不提,哪怕只是这一座银山,就已经把这次出征倭国的成本十倍百倍的赚了回来。
  更别说还有两座金矿在等着勘探开采。
  有了金矿银矿,宝钞就能多发一些,多发一些宝钞,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钱可以用到需要的地方。
  无论是拨给工部去疏浚河道,还是拨给礼部去兴建学堂,自己这个户部尚书都能做到眼睛都不眨一下便大手一挥——在你预算的基础上多给你两……多给你一成!
  瞧瞧,什么叫大方?什么叫豪爽?
  这才是大气!这才是豪爽!
  这才是官家所说的有钱任性!
  一想到如此美妙的景象,庄成益的心头更加火热,当即便将工部尚书高子安拉到一边,低声道:“这银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采?需要多少人手?”
  高子安盘算了一番,说道:“只要劳工到位,随时都能开采。至于人手,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三千劳工?还是五千劳工?”
  庄成益问道:“只要你高尚书一句话,老夫就豁出去了,哪怕去偷去抢,也给你弄来足够的劳工。”
  高子安心中暗呸一声,扭头打量了赵桓所在的御辇一眼,心里忍不住有些替赵桓心疼——这刚到手的劳工还没捂热乎呢,就被这老貔貅给惦记上了……
  “五千劳工,扔在开山挖矿上面,却是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高子安心疼了赵桓三秒种,然后就扭过头来对庄成益道:“前期刚开始开矿的时候肯定麻烦,死的劳工肯定也会多一些,最少也得两万到五万左右。等到稳定下来之后,矿山上的劳工维持在五千就差不多了。”
  庄成益嗯了一声,心中也开始盘算起来。
  两万劳工或者五万劳工倒不是什么问题,反正官家手里现在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只要户部出钱,这些劳工就全能截下来。
  而对于执掌着大宋钱袋子的户部来说,钱是最无所谓的东西——反正是从左手倒换到右手,最后还是得进国库,现在先拿出来让官家乐呵乐呵也没什么。
  问题在于这破地方,还有这些劳工的身上。
  大量的劳工扎堆在一起干活,就必然得有监工的。而这里的劳工又都是倭奴,他们本身就熟悉这里的环境,想要逃跑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方便。
  所以还得考虑驻军的问题,省得这些倭奴闹出乱子。
  而且这里还有大片的土地,不拿来耕种的话,未免太浪费了些。
  所以,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得移民,驻军。
  移民要花钱。驻军也要花钱。而且有了移民就得有官府,官府的官员也得发俸禄。
  就很心疼。
  庄成益很讨厌这种钱没到手就要先花钱的感觉,哪怕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国库里面有多少钱的结余,可是关系到自己这个户部尚书说话能有多大声!
  没钱?
  没钱还说个鸡儿。
  官家虽然不好修宫殿之类的,但是他老人家既好打仗又好修路盖学堂,还有个黄河会时不时的闹腾出点儿动静,哪哪儿都需要花钱。
  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当的太难了……
  心疼了自己一秒之后,庄成益最终还是咬牙切齿的对高子安道:“五万劳工!老夫先想办法给你弄五万劳工过来开矿。但是这五万劳工可不是白给你的,你得保证尽快把银子弄出来。”
  高子安点了点头,说道:“你也看到了,这银山就摆在这里,只要劳工到位,很快就能采出银子。”
  庄成益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去找赵桓了:“启奏官家,工部需要五万劳工用以开矿。还请官家让人拨付五万劳工出来,户部愿意出二十万贯。”
  赵桓寻思着朕平常是不是表现的有点儿傻,以致于这庄貔貅拿朕当不识数的了?这五万劳工的价格明明是二十五万贯,怎么到朕这儿就成了二十万贯了?难道这玩意还能团购打折?
  你特么是庄貔貅,不是庄多多好吗!
  “这银山可是有官家内帑的一成,现在开矿需要劳工,内帑那边自然也要拿出钱来买劳工,国库不可能替内帑出钱。”
  然后赵桓就有些懵。
  如果当年的数学老师没教错的话,那五万劳工的一成就应该是五千劳工吧?应该是吧?
  一个劳工五贯钱,五千个劳工就是两万五千贯,应该没错吧?
  怎么到了他庄貔貅这里就成了五万贯?
  直接翻了一倍啊混蛋!
  “微臣算错了。”
  庄成益的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反而振振有辞的辩解道:“微臣该才是用大宋算符在心里默算的,出些差错也是在所难免。”
  “行了,少在那里给朕装糊涂。”
  瞧着庄成益脸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模样,赵桓顿时没好气的说道:“反正这钱是从国库到国库,朕也看不着这些钱,敢懒得听你在这里跟朕磨牙。”
  “不过,倭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起码迁移几百万百姓过来是没问题的——这些人的安家银子得你户部来出。”
  庄成益一边心疼一边暗自吐槽:这钱原本不就是户部出的么……又没让你内帑拿一文钱出来……
  虽然一般情况下都是户部出钱,老夫再找内帑借,可是这钱它终究是户部出的呀!
  还是很心疼。
  可是转过头来一想,庄成益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移民到瀛州实边的根本在于什么?
  在于民!
  说白了,有足够的老百姓你才能移民实边,要是连老百姓都没有多少,你又移的哪门子民?
  原本辽国的地盘,西夏的地盘,交趾的地盘……还得加上大理和真腊的地盘。
  像原本辽国还有大理、真腊那边还好说,可是像西夏和交趾,那都是被屠了个一干二净,没被屠的也都被抓去卖了劳工,然后又迁移了大量的大宋百姓过去。
  所以,现在的问题,大宋的百姓也不够用了呀!
  所以,大宋往年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没有土地的百姓,还有流民,他们都去哪儿了?
第341章
雷劈庄貔貅
  大宋的人口统计方式是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而在大观四年的时候,整个大宋有2000多万户、四千多万丁。
  到宣和六年,也就是赵桓登基当皇帝的两年前,大宋约有2340万户,如果把承担赋役和不承担赋役的百姓数量都算进去,大宋的人口数量应该在1.2亿左右。
  如果按照后世推算的,当时世界总人口2.4亿的数据来计算,那整个大宋就占据了整个世界一半的人口。
  毕竟是没什么夜间娱乐生活的时代,没有酒吧KTV,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除了在床上努力的造小人以外,老百姓还真就没什么娱乐项目。
  包括皇帝也是一样——赵吉翔那个沙雕因为没什么太多娱乐项目或者是玩腻歪了其他的娱乐项目,堂堂的大宋皇帝居然亲自逛青楼,还特么跟大臣争风吃醋。
  哪怕是被俘到了金国,这货也是保持着一周玩弄一个妹子而且必须是原装妹子的频率,孩子都特么生了好几个,甚至还有点儿乐不思蜀的意思,连复国反攻的念头都没有。
  鬼知道姓完的沙雕是怎么想的,居然还能在这方面满足赵吉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