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338

  如果大宋接受了金富轼的内附请求,再把高丽变成布政使司并且驻军,金虏那边一定会狗急跳墙,而不是什么难说不难说的问题。
  其中的原因,除了一部分像庄成益所说的收入变少而支出提高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卧榻之侧,岂可容他人酣睡”——
  当初割让西京道、中京道、上京道给大宋,是因为那些地盘已经被大宋给占了,而且那些地盘原本它就不是金国的。
  说白了,金国女直其实就跟他们后来那个便宜孙子建州女直一样,多少都有那么点儿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高丽可就不一样了。
  首先,高丽原本就不是大宋的,也不是辽国的。而且金国起家的时候还多多少少倚仗了高丽的扶持,说不好听点儿,棒子那就相当于女直的半个爹。
  其次,西京和上京在哪儿?高丽在哪儿?
  西京和上京原本就靠近大宋,越过滦州边市就是上京!辽国经营西京和上京百十年,大宋又经营这么多年,跟滦州以东,尤其是过了山海关之后几乎就是千里无人烟的金国地盘比起来,那明显就是瓷器跟泥瓦罐的区别。
  说不好听点儿,真要是哪天互相怼起来了,用金国的泥瓦罐去碰大宋的瓷器,那女真人他也不用心疼不是?
  可是高丽可就不一样了。
  高丽的地理位置就在金国的大后方,如果高丽变成了大宋的地盘,那就意味着大宋的军队随时都能去捅一捅金国的菊花。就像毛文龙开镇东江,黄台鸡寝食难安是一个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棒子们上赶着内附,哭着喊着要给大宋当孝子贤孙,可是大宋这边反手就扔了个三等人的帽子过去,那棒子们能乐意?
  就像棒子们勉勉强强接受了,可是当金国南下攻打高丽的时候,那些棒子们会不会为了一个三等人的待遇去跟女真人拼命?会不会忽然反水?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棒子就是个模板在不能参考大理的前提下,高丽的内附,其实就是以后处理类似情况的模板。
  别提大理,大理那边是直接把户籍上的大理直接换成了宋,完全按照大宋百姓的标准办理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桓才感觉有点儿头疼。
  只是庄成益却躬身道:“依微臣之见,不若给他们不是二等待遇的二等待遇。”
  见赵桓和李纲等一众大佬都盯着自己,庄成益便小心斟酌着说道:“除了能够立即通过四级考试的棒……高丽百姓,剩下的要么去工地上搬五年的砖,要么就在官家打仗的时候从征当民夫。”
  “无论是搬五年的砖还是当民夫,也基本上都能够证明他们的忠心和可靠,到时候再给他们正常的大宋户籍。”
  “至于那些孩童,臣以为既然高丽已经内附,那就该让高丽那边的社学、科举等制度都跟我大宋一致。十几年后,这些孩子跟我大宋的百姓也没什么区别了。”
  “大不了,户部就不收他们的考试管理费了……”
  说到这里,庄成益的心都在滴血——棒子们虽然人口少了点儿,可是几十上百万总是有的吧?那么多的考试管理费说扔就扔……
  “诸卿再议一议吧,回头拟个题本给朕。”
  赵桓始终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靠谱——万一过上个几百年后,棒子们说大宋是起源于棒子可怎么办……
  屈指敲了敲桌子,把这事儿扔给李纲和庄成益等一众大佬们去头疼之后,赵桓又接着说道:“还有金国那边,礼部派人通知一下他们的使节,枢密院那边也要做好跟金国直接冲突的准备。”
  眼看着赵桓再一次提到要做好跟金国正面冲突的准备,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心中皆是一凛,种师道更是躬身拜道:“请官家放心,臣一定会让人早早做好准备。”
  只是还没等赵桓示意一众大臣们出去,何蓟却匆匆忙忙的从宫外赶了过来,进殿之后也没来得及跟李纲等人打招呼,便直接将一封密信递到了赵桓身前。
  “启奏官家,耶律大石遣使来朝。”
  何蓟躬身道:“据西域那边发来的消息,先是耶律大石兵进西喀喇汗国,接着西喀喇汗国之主马赫穆德可汗逃遁往极西之地的塞尔柱国。塞尔柱国之主遣使往西辽,意欲招抚耶律大石投降,耶律大石遣使来朝,一是为了购买军械,二是准备兵进塞尔柱。”
  何蓟的话音落下,殿中一众大臣们的脸色就都有些不好看——
  高丽内附,跟金国那边还不知道怎么样,说不定就要开片,现在西边的耶律大石忽然又来这么一出,弄不好就要做好两线开战的准备。
  两线开战……
  想到两线开战,一众大佬们顿时将目光投向了庄成益。
  庄成益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
  看着我干什么?还想要国库掏钱支持两线干片是怎么的?特么这国库都空得跑老鼠了好吗!
  “话说,塞尔柱那边倒也不错,宝石挺多,而且丝绸之路就被塞尔柱把持着。”
  赵桓忽然开口说道:“若是耶律大石能平了塞尔柱,倒是可以考虑重开丝绸之路了。”
  庄成益脸色忽然又一变,说道:“国库中……倒还有些余钱,只是不太多。”
  赵桓呵的笑了一声,没有再理会庄成益,反而将目光投向了种师道:“种卿以为如何?”
  种师道躬身拜道:“启奏官家,臣以为西域之事,暂时可以不用考虑,毕竟那耶律大石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塞尔柱国与耶律大石之间,胜负还未为可知。”
  ……
  “东方与西方之王?”
  耶律大石直接把塞尔柱使臣带来的书信扔到地上,呵的呸了一声,说道:“老子给他面子,他是塞尔柱的国主,老子不给他面子,他算个卵?”
  “他以为他是宋国的皇帝,全世界都得敬他三分?”
  “既然你们国主说你们塞尔柱军队不仅强大,而且能征惯战,军人箭法精准,能够一箭射断敌人的发丝,那你就用钢针扎断你的胡须。”
  “要是扎断了,你就活,扎不断,你就死!”
  “懂?”
第383章
抵抗异教徒,保卫……
  耶律大石的话音落下,整个大帐里面的气氛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对于耶律大石跟这些原本的辽国大臣们来说,跟宋国之间怎么样,那是跟宋国之间的事情——
  以前辽、宋两国之间还经常出现互相打草谷的现象呢,但是一旦其中一方的百姓遭了灾,另一方往往会派人带着粮食带着钱去赈济。
  反正互相看着不顺眼是一回事儿,没把对方当外人是另一回事儿。
  包括宋国小皇帝在书信里面口口声声的把耶律大石当“王兄”甚至毫不掩饰的把耶律大石当成臣子来对待,耶律大石跟这些辽国大臣们都表示无所谓。
  反正看宋朝不顺眼,尤其是看上皇赵吉翔不顺眼,并不影响耶律大石和那些辽国大臣们把赵桓当成辽、宋两国的皇帝来看。
  就像萧齐跟着出使了一趟大宋,结果弄了个大宋的户籍回来,耶律大石跟这些辽国大臣们都知道,而且都没当回事儿,甚至还有很多人暗中羡慕萧齐走狗屎运。
  但是这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个塞尔柱帝国,国主妄称皇帝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特么敢派人来我大辽装个逼?
  还特么能用箭射断敌人的头发?控弦十万的大辽都不敢说话话,你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蛮子你在这样儿装你老母呢?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又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写给塞尔柱国国主桑贾尔的信——
  当时耶律大石带兵去干西喀喇汗国,曾经卖了高仙芝还叫嚣“老子打的就是友军”的葛逻禄人这次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要主动给耶律大石当带路党。
  这下子耶律大石可就乐呵了。
  西辽能打不能打的,主要得看对手是谁。反正耶律大石觉得自己干不过金虏更干不过宋朝的小皇帝,但是放到西域那还不是虎入羊群?现在又有了葛逻禄人当带路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干就完了!
  然后西喀喇汗国就凉了,西喀喇汗国的扛把子马赫穆德汗更是一口气逃到了撒马尔罕去总结战争失败原因。
  在撒马尔罕认真的总结了战争失败的原因后,马赫穆德汗,发现是葛逻禄人帮助了契丹人。
  然后马赫穆德汗就决定向葛逻禄人复仇——尽管马赫穆德自己的实力不怎么样,但是他舅舅就是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桑贾尔。
  再然后,耶律大石就好心好意写封信给桑贾尔:葛逻禄是我耶律家的马仔,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你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多少看在我的面子上,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你看看,这话说的多到位?
  耶律大石心想这要是换成宋国那小皇帝,光冲你那什么东方与西方之王的名头就得把你剁了筑京观,老子不光没起兵去剁你,还特么给你写封信,多多少少还斟酌了一番措词,按说就够给你面子了吧?
  结果你个姓贾的倒好,还特么派人来吓唬我?
  老子先把你的马仔给你剁喽!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就神色不善的盯着贾桑尔的使者,冷笑一声道:“赶紧的,用钢针扎断你的胡须。”
  使者拿着辽国侍卫递过来的钢针,揪着一根胡须比划了半晌,偶尔还会因为扯动胡须而疼的呲牙咧嘴,然而却没能把胡须扎断。
  “拖出去,拖死。留个随从,让他把尸首都带回去。”
  简单的宣告了使者的死刑,耶律大石干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喝道:“刚才那使者说了,塞尔柱国控弦十万!”
  “咱们只有两万人!就算加上葛逻禄和其他那些仆从军,最多也就能凑个三万来人!”
  “两三万,对十万!而且塞尔柱那边可能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
  然而就在大帐中的辽国众臣神色一凛时,耶律大石却又忽然笑了一声,喊道:“放松点儿,十万劳工,起码也能换五十万贯宝钞了。”
  “别忘了,西喀喇汗国能找塞尔柱国帮忙,咱们也一样能找宋国帮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