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338

  赵桓这个官家问的没头没脑,秦会玩这个当事人答的也是殊无喜意反而声音嘶哑急促,怎么听怎么都不对劲。
  又是沉默了好半晌后,赵桓才微徽叹了一声,问道:“你自己说?还是朕替你说?又或者,你是不见证据不死心?”
  秦会玩心中一颤,忽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拜道:“微臣罪该万死,乞官家开恩!”
  种师中被这君臣两人的哑谜弄得更加懵逼,琢磨了一番后发现什么也琢磨不出来,于是干脆躬身拜道:“敢问官家,秦知府可是犯了什么罪过?”
  赵桓又是呵的笑了一声,语带嘲讽的说道:“你尽管问他秦会玩。”
  种师中转向秦会玩,问道:“秦知府,这?”
  见秦会玩不答,种师中干脆咬了咬牙,说道:“秦知府,咱们虽然未曾一起共事,但是秦知府为大宋做出的贡献,某家可是一直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是佩服的紧,若秦知府真个犯下了什么过错,不如趁早向官家坦白交待,某也愿意全力为秦知府求情?”
  对于种师中的话,秦会玩却是恍若未闻,只是一个尽的在嘴里嘟囔着“求官家开恩”之类的话。
  瞧着秦会玩这般模样,种师中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了,干脆又转向赵桓,问道:“官家?”
  赵桓没有直接回答种师中的问题,反而站起身来,踱步到了秦会玩身前后一脸平静的盯着秦会玩,说道:“抬起头来。”
  听着赵桓平静至极的声音,秦会玩不仅没敢抬起头来,心里反而更虚更慌了——
  朝堂上的大佬们都知道,当今官家和大宋历代官家或者历史上其他的皇帝都不一样,其他皇帝可能要靠隐藏自己的喜怒来保持神秘和威严以避免臣子们揣摩自己的心思,永远都是一副智珠在握不急不燥的样子,然而当今官家从来就不在乎这些,急眼了骂人打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像何蓟这个有官家第一忠犬之称的皇城司扛把子就没少挨骂,像无心这个有官家影子之称的大宋第一太监更是时不时的挨上两句,像杨再兴那个大宋武力值的天花板更是挨过官家的揍。
  但是吧,无论官家骂人还是打人,都说明这个人在官家的心里还有救,起码也能算得上是自己人,骂过了打过了基本上也就过去了,顶多就是再受点儿处罚,所以在官家这里挨打挨骂其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官家在说起某件事某个人的时候既不打也不骂,不仅不怒,甚至还十分平静。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某个人要离死不远了。
  秦会玩从一个七品的左司谏被一路提拔到正二品的顺天府知府,在整个大宋的官场上又有鹰犬文棍之称,对于这一点自然也是再清楚不过。
  赵桓见秦会玩没有抬起头来,倒也没再逼迫秦会玩,反而十分平静的问道:“从一个七品的左司谏,到如今正二品的顺天府知府,朕待你秦会玩不薄吧?”
  不待秦会玩回答,赵桓又接着问道:“那你来告诉朕,为什么要放着好好的人不做,非得要给人做狗呢?”
  秦会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赵桓的问题。
  种师中皱着眉头向赵桓拜道:“启奏官家,秦知府在任上也算是颇有清名,无论是之前修筑长城的事情,还是后来修建顺天府皇城的事情,秦知府做事都算用心,事情也办得颇为漂亮,怎么好好的就成了给人做狗?莫非还有什么事情是臣所不知道的?”
  赵桓摇了摇头,深深的盯着秦会玩看了一眼后才呵的笑了一声,说道:“大概是狗改不了吃屎吧!”
  骂完了之后,赵桓才又转回了椅子上,叹了一声后说道:“之前皇家学院那边曾经出过一次泄密事件,种卿可还记得?”
第516章
季常癖晚期秦会玩
  种师中当然记得那次皇家学院泄密事件,当时皇城司的探子跟东辑事厂的番子们就跟疯了一样四处查探,何蓟这个皇城司都指挥使还因为这事儿被官家大骂一通,受此牵连的人数何止百人千人,直到后来才慢慢的平静下来。
  但是要说这事儿是秦会玩干出来的,那种师中是一千个不信,一万个不信。
  当时秦会玩还在顺天府这边营建新的皇城,又怎么能把手伸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家学院里面?
  再说了,他秦会玩在大宋官场上那也是个声名赫赫的存在,手底下不知道沾了多少劳工的血泪和冤魂,其中有不知道多少是来自于金国劳工,要说别人跟金国那边勾勾搭搭倒还有点儿可能,唯独他秦会玩是最不可能的一个!
  瞧着种师中这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赵桓当即便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儿不是他秦会玩干的,他秦会玩也没跟金虏那边勾勾搭搭,朕还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面冤枉他。”
  种师中忽然明白赵桓为什么要问候秦会玩的岳丈了——事情既然不是秦会玩干的,又能跟秦会玩牵扯上关系,那就说明做下这件事情的人肯定跟秦会玩有关,而秦会玩这货在官场之中除了因为媚上以及不拿劳工的命当命而饱受诟病之外,同样还有另外一点被大宋官场上的大佬们津津乐道。
  季常癖。
  季常癖跟后世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炼铜、异装、异形之类的癖不一样,季常癖这三个字在大宋代表的是惧内。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龙丘居士就是苏东坡的好友陈季常,谈空说有指的是讨论佛学,河东暗喻陈季常的妻子柳氏,因为河东是柳姓的郡望。
  拄杖落手心茫然则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个惧内之人被老婆吼了之后的懵逼形象。
  张小花在《史上第一混乱》里曾经说过,宋江说杀阎婆惜就杀所以在梁山上排第一,卢俊义虽然也杀老婆但是明显没人宋江杀得那么销魂所以排第二,吴用公孙胜这些没老婆的排第三第四……连土匪们都要按照怕老婆的程度进行排名,由此可见,季常癖这三个字或者说惧内这个词在大宋显然不是什么夸奖人的好话。
  恰好秦会玩这货就有很严重的季常癖——
  秦会玩的老婆王氏一直没能生育,秦会玩纳个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吧?结果等秦会玩的小妾怀有身孕之后,秦王氏直接把这个小妾赶出了家门,而秦会玩这个正二品知府连屁都没敢放一个,只是悄悄的把小妾在外面养了起来,不仅不敢认下小妾生出来的儿子,甚至都不敢让这个孩子姓秦。
  至于秦会玩现在的儿子秦熺,则是秦会玩的大舅哥王奂与奴婢偷情所生,同样被王奂的老婆逐出了家门,秦会玩夫妇将之收养为养子,这在大宋朝堂上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而秦会玩这货之所以会这么怕老婆,则是因为秦会玩的老婆秦王氏是神宗时宰相王珪的孙女。
  当然,区区一个神宗时的宰相,倒也不至于让秦会玩患上如此严重的季常癖,毕竟秦会玩本身就是堂堂的正二品知府,就算王珪还活着也未必能把他秦会玩怎么样,更别说王珪早就已经挂了。
  真正让秦会玩惧的,是王氏的王——王珪的出身虽然不是王氏二十一望,但是谁让人家王珪混到了宰相呢?
  就像辽国姓耶律的一直认为自己姓刘,金国姓完颜的一直强调完颜出自于王姓一样,混到了宰相之位后,王珪自然也就成了太原王氏一脉。
  世家,儒门,这些人编织起来的那张大网,才是真正让秦会玩害怕的。
  说白了,秦会玩的手肯定伸不到皇家学院,但是秦会玩背后的那些人,或者说儒门世家的那些人,他们却是有能力在付出一定代价的情况下把手伸进皇家学院。
  《资本论》说: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只要牺牲几个人就能从皇家学院里弄出来火器配方卖给金国,这其中的利润可不仅仅只是三百倍,甚至于三千倍都算是少的。
  再加上赵桓这个皇帝一直在勒紧裤腰带推广社学,又不断拔高那些“斑儿”的社会地位,儒门世家的那些人自然也乐得给赵桓添点儿乐子。
  至于说他们的举动会不会伤害到整个大宋的利益,天下的百姓会不会因此而遭受苦难……
  举个很简单的栗子。
  鲜卑血统的陇右集团是怎么对付汉人血统的弘农杨氏的?当时南方的儒门世家又是怎么在杨二即将完成对陇右集团最后一击的时候背刺杨二的?而杨二在历史上又成了什么形象?
  先有了杨二的《野望》,后来才有的《天净沙·秋思》和《满庭芳》,先有了杨二的《春江花月夜》,后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杨二的《饮马长城窟行》、《纪辽东二首》等更是开启了边塞诗。
  文化方面的成就被抹掉也就算了,世人对于杨二暴君形象的来源又是哪儿?
  《资治通鉴》中说杨二修大运河死了将近250万人,而《资治通鉴》的资料来源则是小说《开河记》中的那一句“检点丁夫,约折二百五十万人”。
  《开河记》的作者不详,鲁迅推定是北宋人所作,也有人说是唐时韩偓所著。
  当然,谁写的《开河记》不是关键,关键是《资治通鉴》居然堂而皇之的引用小说当历史资料,也难怪2胖子说司马光是流着口水写出了长孙皇后的裙子盖不住脚面子。
  而更操蛋的,则是杨二从他爹手里接过皇位的时候,隋朝的丁口统计数量为870万户,而到了大业五年则是890万户——所以,杨二到底是怎么做到在修运河时折进去250万人的同时又增长了20万户的?
  如果说杨二被陇右集团黑也就算了,那么被杨二大力扶植的南方汉人世家儒门又为什么要背刺杨二?
  说白了,对于皇帝来说,家国天下那就是真的家国天下,因为皇帝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而对于儒门世家来说,家国天下真就只是家在前,国在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第517章
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杨二身为汉人皇帝,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大力扶持江南的门阀世家以对抗陇右鲜卑集团,但是杨广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以及勋官改革制却触及到了当时江南门阀世家的利益——
  勋官制度改革会影响到那些大的门阀世家们原本能够世袭传承的权力,而科举制度不仅会影响到那些大的世家门阀,同样会会影响到那些“寒门”的利益。
  众所周知,所谓寒门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再怎么寒的门首先也得有个门才能再说寒的事儿,所以隋唐时期所谓的寒门并不是泛指普通的穷苦百姓,而是指那些实力不够或者已经败家的世家门阀。
  勋官制度改革触动了“五姓七望”等大的门阀世家利益,科举制度这玩意得罪了大的门阀世家的同时也得罪了那些“寒门”,大大小小的世家门阀对杨二的背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其他像奢糜无度、不惜民力、好大喜功之类的,更多的都是泼脏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就像世人都说李二不杀功臣一样——李二杀功臣?李二的功臣那是他想杀就能杀的?哪个功臣背后没有世家门阀的影子?你李二想杀就杀,你当你是朱重八?
  哪怕经过武媚娘的屠刀之后,那些门阀世家不再像唐初之前那样牛逼到瞧不起李氏皇族,但是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哪怕到了大宋时期也照样存在世家和儒门,要不然文彦博也不敢说出那句著名的“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而大宋的皇帝们本身就是怂蛋居多,对于文彦博这种赤裸裸要分皇权的屁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弄清楚了这些前置条件,那么这条线就很好捋了。
  王珪在混成了宰相之后成了太原王氏一脉,而让秦会玩患上季常癖晚期综合症的王氏是王珪的孙女,所以王氏他爹,秦会玩的老丈人就是太原王氏的一枝。
  本身弄到火器的制作方法之后能自己用不说,转手卖掉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再加上大宋的儒门世家们本身就瞧着赵桓这个皇帝不太顺眼——
  大力推广社学、大力扫盲等玩法原本就已经比杨二搞科举和勋官制度改革还过分了,赵桓这个官家还不断的开疆拓土向外移民,搞得大家伙儿手里的那些奴仆是越来越少,税收改革之外更是让大家伙儿的收入大幅下降,可以敛财的手段也越来越少,权和钱两方面都受影响,谁愿意放过这么一个能给赵桓添堵的好机会?
  至于说秦会玩为什么不趁早揭发他老丈人家或者说儒门世家们干的这些破事儿,这事儿的根子却是还在赵桓这个官家身上——
  虽说整个大宋都知道上皇赵吉祥那个沙雕太不成器也不干人事儿,可是再怎么掉链子的赵吉祥那也是官家您老人家的亲爹吧?
  官家可倒好,直接把上皇他老人家的龙德宫变卖的差不多,顺手还把赵吉祥这个亲爹软禁在龙德宫里当一个木有感情的字画创作机器,连造小人的机会都不给。
  再加上此前赵桓动不动就是诛九族筑京观之类的玩法,秦会玩也实在没有把握能在出卖了老丈人之后保全他自己,毕竟自己跟那些儒门世家的关系勾连太深,想要脱身也绝不是那么容易,万一官家一怒之下要大兴诛连呢?会不会把他秦会玩的老丈人诛九族?会不会顺手把他秦会玩也给宰了?是剁了喂狗还是车裂?又或者是凌迟?铸铜人跪像?是不是还要上个佞臣录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