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488

  “呃,应该不会低于九十五分吧……”白云天想了想,很肯定答道。
  现场一片哗然。
  所有的记者都兴奋起来了,抢着问出自己的问题,希望他能给与回答。
  “好了好了,白云天先生刚考完试,人很疲倦。他下午还要继续考试,请大家不要打扰他休息。”杜炜逸适时带人挤了过来,将他从记者的包围圈救了出来。
  新闻要有话题,但不要说太多,言多必失,留点悬念更有价值。
  一群人快速转移到车上,然后一溜烟就跑了。
  “你真的有信心考到九十五分以上?”杜炜逸挨着他,好奇地问道。
  一门,他相信。
  但这可是六十几门啊,他在牛津见到的那些学霸,也不敢说全能考到九十五分以上啊……
  “easy!”白云天臭屁地说道,“你有纸笔没有,我现在就可以把考试的题目和答案默写下来,你自己找人去阅卷,看看能得多少分!”
  “我靠,你居然连题目都背下来了!你这还是人吗?”
  杜炜逸深深感觉,他跟白云天简直就不像是同一种生物,双方之间的差距,大到他都不敢想。
第一百五十章
扩散
  白云天当然都背下来了。
  不但把题目背下来了,而且能够保证与卷面一字不差,绝无错漏。
  这并不奇怪。
  记忆力超群的人,并不鲜见,历史上过目不忘、甚至看一遍就倒背如流的牛人,比比皆是。
  开国总理,甚至能在事隔几十年后,认出当初只见过一面的普通人,还能跟他谈起当时的情况,周围有哪些同志在,大家聊了些什么。
  这说明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并不足为奇。
  星际时代的人,在诞生前,就经过细胞筛选。在成长阶段,还会经过细胞调质,保证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能达到人类所能拥有的最佳状态。
  正是因为接受过细胞调质,白云天在吸纳了篮球技能以后,就能靠着出众的身体素质,立即打得比原主还要好。并且,在吸纳了各学科技能以后,由于有着超群的思维能力,他才能门门都考出一百分的满分,有信心打破历年高考的最高成绩。
  可以说,他拥有一个人类能够拥有的,最完美的硬件,只是缺少相应的专业软件,以及足够的经验而已。
  至于记忆力会不会消退……
  反正那些技能都还存着不是,假如淡忘了,重新再注入一次不就得了!
  很简单的。
  白云天坐在车上,以腿为桌,拿着杜炜逸递来的记事本,就将考卷默写了一遍。
  “喏,拿去,你自己找人批改,然后就心里有底了。”
  “我知道我知道!”杜炜逸捧着记事本,就像是捧着易碎的瓷器,小心翼翼,激动万分。
  他决定在下午白云天考试的时候,就找人来阅卷。
  牛皮现在已经吹大了,随着今天的报道面试,影响力也会不断扩散。不第一时间得到确切结果,他实在是不放心。
  ……
  “把电视打开。”
  晚饭时间,市委葛书记坐上餐桌,然后如往常一样对妻子吩咐道。
  新闻联播,是中央最新精神的直接体现。
  对于他,以及他的同僚而言,看新闻联播,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新闻联播结束,接下来频道调到了本地新闻。
  不过看本地新闻,就不像新闻联播那么聚精会神了。
  饭桌已经收拾完毕,葛书记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杯刚沏的新茶,手里夹着一支烟,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并不是特别专注。
  电视中,一条民生新闻刚刚播完,又跳出新的画面。
  “一年四次的自学考试,又一次举行,这一次,仍旧有数以千计的考生,奔赴各处考场,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而接受检验……”屏幕上,一个面容秀丽的女主持,正在某个学校门口,作现场报道。
  自考,没什么看的。
  葛书记端起茶,小心地吹去表面泡沫,放到嘴边,慢慢地喝着。
  天气渐热,茶不能快速冷却,很烫,他只能像喝酒一样小口地抿啜。
  他打算喝完茶,就会书房去看会儿文件。
  “……俗话说,牛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今年在自考的考场,我们就见到了一位牛人,他一次性就报了四个专业。据我们向自考委了解,这位考生报考的四个专业,还各不关联,具有极大的跨度。这四个专业,分别是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还有材料工程!这简直是可怕!”不知道是不是天热的缘故,女主持两腮通红,说得眉飞色舞。
  “这小伙子不简单,居然同时报考四个专业。”妻子也跟着他在看电视,她对新闻联播不太感兴趣,但倒是很喜欢看本地的生活百态。
  “狂妄自大!要这么容易,那大学还用读三年、四年?不过是年轻人爱出风头罢了!”葛书记不屑一顾。
  “也许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呢?”妻子却不像他这么武断,还是报有善意地期待道。
  “真有本事,华清、大北,早八百年用八抬大轿把他请去了,还参加什么自考!哗众取宠!”葛书记看不下去了,站起身,就准备往书房走。
  “来了来了,他出来了……”
  电视中,响起一片混乱的叫声,画面也跟着剧烈抖动起来,似乎是摄影师扛着摄像机,在朝目标跑去。
  可以看到,在穿着高跟鞋飞奔的女主持身后,正有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人,走向校门。
  葛书记脚下略一停顿,他也好奇这个人是谁。
  镜头在地面撩了一圈,抬起来,掠过混乱的人群,终于对准了目标,重新调整焦距。
  一个俊美的年轻人,出现在屏幕正中间。
  葛书记嘴巴,迅速就张大了,正要迈步的双脚,也粘在了地板上,保持着一前一后的姿态,一动不动。
  耳畔,传来妻子赞扬的声音:“这小伙子不错,长得比电影明星还要俊。就算考试不好,去演电影也有出息。”
  他苦笑。
  人家根本不用愁工作好吧,他可是港资企业的首席技术顾问、技术总监,月薪比自己年薪都要高的金领!
  这小子,不好好做他的电动自行车,怎么跑去参加自学考试去了?
  不知道,他考得怎样……
  就如同葛书记一样,今天电视信号覆盖的苏城地区,以及相邻数个县市,有数以百万级的人,看到了这则新闻,与这个争议性的话题相伴的,还有主人公俊俏的面容、潇洒的风姿,以及现场接受采访时,沉稳的态度。
  尤其是他那句肯定的“不低于九十五分”,更是如同宣言一般,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随着当晚的晚报,第二天的早报、日报,相继报道了这则新闻,它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这个新闻传播手段还比较落后的时代,电视、广播、报刊成为大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
  经过各种媒体有意无意的渲染,这则新闻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内容,向更深层次发展。就该不该同时考这么多专业,以及是不是应该增加考试限制,引发了无数人的激烈讨论。
  而且它的趣味性和争议性,让不少省内报纸所转载,并逐渐扩散到了其他省市。
  首都的某个本地报纸,也在追逐新闻的驱动下,转载了这个新闻。
  白云天这个名字,首次为首都人民群众所知晓。
  一些大专院校内部,还为此展开了辩论。
  所有知道此事的人,都在关注其后续发展,希望能够知道他这跨专业考试的最终结果如何。
  是否如他所说,都考到了九十五分以上。
  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自考委对外的公布来了解情况,但某些有心人,却能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拿到成绩。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时代,组织考试,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前期要召集教师,封闭出题,拟出各个专业、科目的试题,然后交由印刷厂进行印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