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488

  这一次,莫校长、陈院长都表示公务繁忙,无法与席。
  对此大家都很理解。
  不过出席会议的人并没有减少。
  不但是昨天三位教授,都带着他们的研究生们来了,在他们连夜宣传之下,不少计算机方面的教授只要没课的,也都来了。
  还有部分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人员,也跑来旁听。
  能够容纳三十人左右的会议室,一下子涌进来七十余人,连坐都坐不下。
  经过重新协调,会议被挪到了阶梯教室。
  说是研讨,没过太久,白云天就又唱起了主角,成了主讲者。
  原因无他,实在是他的知识面太广了!
  电路、元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源、数据传输、存储、逻辑……,就没有他不懂的。
  不只是涉猎范围广,其深度不说超过在座的专家,起码也不比他们低。
  各种元器件的性能、型号、参数,市面上已有或是刚刚上市的集成电路种类、优劣、需要怎样的外围辅助电路,他全都信手拈来,说得头头是道。
  即便是常年研究某一方面的专家,在跟他详谈之后,都不得不败下阵来。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主导权就从大众讨论,转为了由他主讲、其他人补充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讨论方向就变得太简单了。
  通常的研发论证会,开个十天半月都算短的,单是查资料就需要这么长时间,还必然会有很多遗漏。
  然而在白云天面前,这都不是问题。
  某个专家提出一个思路,他就能够立即将采用这种设计的实例一一历数,然后在各种实例中,使用效果如何,以及为什么好、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然后予以否决或是认可。
  电路所需的各种元器件,只要开个头,他就能将制造厂家、批次、技术进步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到后来,凡是遇到大家有争执的地方,与会众人立马第一时间就看向白云天,等他这个活字典,给出准确答案。处理完这一技术要点,紧接着就毫不停顿地进入下一话题。
  提出设想——初步讨论——白云天给出评判标准——认可或是否决——重新开始新一轮设想,或是进入下一话题。
  一个个技术难点,就在这样的高效论证中,飞快地被克服。
  就如水到渠成,完整的研发计划就已制定出笼。
  当众人讨论完最后一个技术细节,所有人仍是意犹未尽,坐在教室里不肯走。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感觉了。
  习惯了论证会上,唇枪舌剑、口干舌燥却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至于一个会拖一两个月,乃至好几个月,仍是无法定稿。实在开不下去了,就不得不申请上级部门裁决,动用行政力量来强压反对方,最后还是只能用和稀泥的方式,结合多方观点,搞出一个大而无当的研究项目。
  现在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理清了所有头绪,并且拿出一份看起来很有实现可能的计划书。
  这种感觉,就好像收音机里不停报道城里各处堵车,但自己却一路畅通,沿途都是绿灯,居然没有任何停顿就直达目的地一样。
  既惊讶,又欣喜!
  当然,能够这么快拿出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关键还是在于白云天。
  不是说他那堪比图书馆的知识储备量,也不是他计算机一般的检索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研发投资方的角色定位。
  这次讨论中,同样有各种争执,甚至是争吵。
  某教授说这个电路效率高,另一位教授说那个电路省电,又一位教授说他选择的电路制造简单,再一位教授站出来,认为他挑选的电路虽然效率不是最高、制造也不是最容易,但是工艺最容易实现,更适合国内的电子制造业现状。
  这个时候,白云天就站出来了,以投资方角度,来评判这几种电路,哪个更适合中华制造的需要。
  成本、制造难度、对设备的需求、对技术人员水平的需要、是否触犯国外专利、是否符合各个国家制定的电子标准规范……,等等理由,轻易选出他所需要的方向,当即一锤定音,就此定案。
  他给钱,他决策,谁都没有话说。
  而且他还不是大家嘴上常说的,外行领导内行,做了决策也让下面的研究人员不满,骂他们没有眼光。
  在座的众人,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白云天是外行!
  白云天都是外行了,他们这些专家是什么?
  既然他用让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了他选择这个研究方向的理由,那么大家就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于是就拍板了,定案了!
  于是只用一天,一份完善的研发计划书,就这样热气腾腾地出笼了!
  大家都觉得很新鲜。
  这就是商业研发与国家科研的不同吗?
  习惯性地,人们陷入了沉思。
  是不是国内科研,牵涉到太多地域、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人事、政治、理念等等太多东西掺杂进来了。这些干扰导致大家无法用纯学术的眼光来做理智评判,一些本来明明很清楚的东西,大家也要分个是非黑白,争个你死我活,最终才使得研究进度一延再延,甚至无疾而终?
  而商业研发就没有这么多利益攸关方。
  白云天的选择很简单。
  他是作为中华制造的技术负责人,来监督研发实施。他的眼中,只有中华制造的利益。
  所以他一个人,就可以做出最终决定,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影响他的决定。
  他既提出了纷杂而庞大的设计思路,又亲自一一将不需要的分支剪除,最后只留下了他认为需要的寥寥数条方案供大家选择。
  如此决策,能不快吗?
  或许,这就是商业研究的正确思路:因应市场需要,快速决策,果断行动。
  与会的专家们,感觉从中学到了很多。
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很期待
  灼热的阳光从头顶照下,晒得人头晕眼花。
  经过一个夏天的烤晒,地底积累了过多的热量,只要没有连续数日的暴雨,就无法凉下来。
  太阳稍一炙烤,地面就变得发烫。
  在上下夹攻之下,连空气都为之升温,而波动不停,使得光线也随之扭曲,看上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形了。
  “不用动!”
  “挺胸!收腹!两手紧贴大腿,中指指间正对中缝!抬头,下巴抬起来,两眼平视前方!”
  “还有二十分钟!坚持!”
  队列中,新生们都快哭出来了,他们以为已经站了快半个小时了,结果才十分钟。
  在教官们不停地提醒、催促、训导、呵斥声中,新生们咬紧牙关,努力支撑。
  汗水从头上流下,顺着脸颊汇聚到下巴处,然后大滴大滴地掉落,将胸襟处完全浸湿。
  尤其是额头滚下来的汗水,被睫毛挡住,慢慢变多,渐渐渗透到眼睛里,传来火辣辣的疼痛。
  有人忍不住伸手去擦拭。
  “说了不准动,你抬手干什么!”教官们用的不是疑问,而是斥责的语气喝道。
  “报告教官,头上的汗流到眼睛里了!”这名男生已经被晒得晕晕乎乎了,还老老实实回答道。
  教官看了他一眼,喝道:“不准擦!”
  这名同学被他一吓,表情扭曲,感觉都像要哭出来了,强忍着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又再继续昂首挺胸,挺立在大太阳之下。
  “妈的!什么玩意儿!”
  “真想干死他!”
  不知道是谁,低声咒骂道。
  “谁在说话,要说话站出来,我们当面说清楚!”
  没人站出来。
  队列中有些微骚动,但很快就在教官们穿梭弹压下安静下来。
  白云天一米八的个子,站在队列的最后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