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88

  “白云天同学,你太冲动了!”冯院士在旁边,低声叹息道,显然对他刚才的发言,也是很不满。
  技术人员,特别是优秀的技术人员,都有一身骄傲。
  他们是体制内的研究人员,要他们投入一项研发工作,可以述之以大义,但在研究中,他们就是绝对权威,谁也不能动摇他们的地位。
  你不求着我、哄着我、惯着我,居然还想骑到我头上,发号司令?
  想都别想!
  哪怕你是出资人,又怎样?
  大不了我不要你这钱了!
  又不是国家分派下来的任务,必须得完成。
  许多人都很看不惯白云天这样,视乎理所当然的态度。他们知道国外的商业研发,研究者只是打工者,一切以老板说的话为准。
  但是理解归理解,他们却不愿接受。
  这是在国内,不是国外!
  如果要接受,也是等他出了国,到那些私人研究机构求职以后再说。
  哪怕是那些没有这种想法的人,也感到心里很不舒服。
  “小白,你这样不好,最好澄清一下吧……”冯院士淡淡地说道。
  白云天笑笑,反问道:“我为什么要澄清?我说的不过是事实而已:兼容机研发,我是主导者,而诸位只是配合我工作!这个主次顺序,是清楚明白的!”
  冯院士看了他几秒,轻声道:“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说着,会也不参加了,直接起身,向台下走去。
  在他身后,其他几个教授也跟着离去。
  台下坐着的一众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大三大四的学生,也跟着起身,默默退席。
  上百人,很快就走得干干净净。
  白云天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漠然。
  这些人的离去,他很不舍。但是他们高高在上的态度,更是他无法接受。
  宁可所有人都离开,他也不能接受,不受自己主导的研发工作。
  不,也不是所有人都走光了。
  他看着在台下,依然坐着两拨人,还有一名三十左右,不知是学校教师还是博士生的女人,稳稳坐在原位。
  “你们不走?”白云天孤零零坐在台上,对着话筒轻声问道。
  “我是来参加兼容机研发的,不是跟人斗气的。研发工作还没完成,我为什么要走?”那名三十左右的女子高声说道,“我曾到加州理工学院交流过一年,知道国外的商业研发是怎么回事。你说的本来就对,只是他们面子上下不来台,所以才恼羞成怒。我可不会像他们这样幼稚!”
  “哦?你还打算继续参与研发?”白云天眼睛一亮。
  “没错!只要你给够研究经费,另外给我足够的报酬就可以!”那女子毫不在乎地跟他对视,坦然道。
  白云天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看向留下来的另外两拨人,从年纪看,不是大三就是大四的学生,问道:“你们也是跟她一样的想法吗?”
  三个人中的那一拨,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站起身,礼貌地说道:“白总,我们曾经见过面。就是上次十二点以后,小树林那次。上次你告诉我,说是守得住寂寞就留在国内科研单位,想要现在享受就去国外,如果想开创未来,就给你一起到中华制造。我本来是不信的,觉得你在说大话,但是看你行事,发现并非如此,你有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怎么做,然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一步步去实现它!我认为,跟着你,可能不是错误的选择。我身边这些同学,都是一起的,他们也愿意尝试一下,能不能跟着你,创造未来!”
  另外五个人那拨人也站了起来,声音参差不齐地说道:“白总,我们也是跟你联系过的,我们决定了,跟你到中华制造去!我们会留下来继续参与研发!”
  “好好!太好了,我代表中华制造,诚挚地欢迎你们!”白云天大喜,这才转过头,对那名三十左右的女子问道,“你呢,也愿意来我们中华制造吗?”
  那女子目光冷静,声音没有起伏:“我?先跟你完成这次研发工作吧。等这次合作完毕,我会视情况再作打算。”
  白云天嘴角微微上翘。
  一、三、五,还留下了九个人,足够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揽条件
  白云天和留下来的九个人大致谈了一下,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
  那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名叫宋昙。她在读研究生期间,曾短暂公费赴加州理工大学留学一年,在克拉森教授的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因为无法适应美国冷酷的商业氛围,申请回国。在科中大完成了硕博连读,随后留校,成为本校集成电路研究室研究员。
  经过交谈,感觉她虽然对国外的冷酷很不喜欢,但对美国研究机构的硬件设施却非常羡慕。回国后本想利用自己所学,可以做点实事。
  然而国内研究条件的匮乏、资金的不足,让她几乎无法开展工作。学校有限的经费,只能集中投到几名院士主持的实验室,而其他人,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经费。这点经费,别说添置设备了,就连购买国外的专业期刊,都必须隔月购买一期,平时的工作就是从中收集整理一些前沿信息,做点理论研究。
  此外,什么也做不了。
  这让她很沮丧,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次听说与中华制造展开商业合作,研发兼容机,她以为终于可以正经做事了,非常高兴,立即报名参加。
  谁成想研究还没开始,白云天就和一众研究小组成员发生了冲突,冯老更是愤而离席。
  这让她很不甘心。
  谈话中,她表示这几年科技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她学的那点东西很快就会被淘汰。如果国内的科研环境再没有什么改观的话,她也不打算继续浪费光阴,决定以自费留学的形式再次赴美,再不回来了。
  正因为如此,她才不在乎其他同事如何看待,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了解完她的情况,白云天非常高兴——这是他在国内,所接触到,第一个有过前沿研发经验的研究人员!
  在他看来,宋昙甚至比冯老更加重要!
  而这样一个优秀人才,因为资历,却只评了一个副研究员的职称,拨给她一点点经费,这简直是最大的浪费。
  其实像她这样的研究员,在科中大还有好几个,都是曾经去过欧美留学,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见识过最新的研发技术,拥有较为开阔的视野,然而又怀着报效国家的情怀,放弃在国外的优渥生活毅然回国。
  可是他们回来了,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重用,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浪费着他们好不容易学来的专业知识,做些不痛不痒的繁杂琐事。
  其中有一个年轻漂亮的研究员,还被当做花瓶放到了行政部门。
  这些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平时在私下里,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都对现在的状况很不满意,可又无可奈何。在闲聊时,他们不止一次表示出了对当初选择的后悔。
  白云天激动了:“你能将他们也拉进来,参与这次研发吗?”
  宋昙苦笑着摇摇头:“与计算机相关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的专业要么是理论物理,要么就是机械、化学、冶金、材料。如说有关联的,就只有两名电子专业的研究员算是同行。但是他们已经准备攻读第二学位,打算借出国留学的机会就不回来了,所以学校组织的这次商业研发并不关心,估计也没兴趣参与进来。”
  白云天闻听,不但不失望,反而惊喜之极,连声道:“太好了!这正是我们所要的!不管他是哪个专业,只要是理工科相关的,只要能揽过来,我们都要!”
  宋昙好气又好笑:“你说得轻巧。你以为他们和你们厂的技术员一样,就图一份安稳的工作?”
  “他们要什么?”白云天毫不气馁,问道。
  “他们要的可多了!要么你能代表国家,让他们发挥所长,为国家做出贡献;要么你就要能给出和国外相当的高工资,平息他们的遗憾,你能给得起么?”宋昙白了他一眼,很不看好地说道。
  这些人出国学成以后,还能回来,自有一颗爱国心。但现实让他们太失望,现在所求,无非是科学上的成就,或是再等而下之,获得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
  中华制造只是一家私人企业,报国什么的显然谈不上,那么就要给对方极高的物质待遇,或是不错的研究环境。
  在她看来,中华制造在国内也算有钱,可和国外的大型企业相比,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及不上。
  待遇不可能给到国外那么高,也不可能有财力,搭建一个完备的实验室,而且还是机械、化工、电子、材料等好几个学科的实验室。
  此外,还要每年几十上百万的研发投入。
  什么都做不到,人家凭什么放着国外不去、国内安稳的科研机构不待,跑去你一家私人公司?
  她看得出,白云天有心招揽人才。
  对此她也很感动,像这样重视人才的企业,在国内是极其罕见的。她很高兴,国内终于有企业,能够拥有这样长远的眼光,重视基础研究。
  可是没有梧桐树,哪可能招来金凤凰,没有金山银海,哪能供养得起一个先进的实验室。
  她很遗憾。
  要是白云天是科中大的负责人就好了,那么他们这些人,就都不会走,离开这个生他们养他们,怀有深厚感情的国度,去到异国他乡,浪荡漂泊。
  听完宋昙的话,那两拨大学生都觉得没有希望,可是白云天却低着头,非常认真地思索着,似乎是在思考值不值得。
  难道他真的打算不惜代价,将这些人都拉到中华制造不成?
  宋昙等人都很是惊讶。
  白云天想了很久,方才抬起头,一脸诚恳地对宋昙道:“中华制造虽然是私企,可是我们的任何一点成绩,也是对这个国家的贡献,这并不分国企、私企……”
  宋昙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那几名大学生也是面露笑容。
  白云天一点没有不好意思的表情,接着说道:“工资呢,我肯定给不到国外那么高,而且给了他们高工资,我就还要给国内的技术员加工资,以平息他们的不满。所以哪怕他们的水平非常高,我也只能给到三千到五千的月工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