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8

  城市居民没有宅基地,有钱也不能自己建房,就只好等待单位分房。
  现在,苦盼已久的分房,终于到来。
  每一个人,都激动得难以自制。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的反应
  消息一传开,立马在航仪厂内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轰动效应。
  中华制造的职工,兴奋得满面红光。
  他们一见面,第一句话都是:“你听说了吗?公司要准备建楼了,听说还不是普通的单元楼,而是十几层高的电梯公寓!”
  “听说了听说了!”对方多半也是掩不住的笑容,“据说每个职工都能分到住房呢。我也不敢求有多大,只要能多一间,让家里小孩有个自己的房间,哪怕只有几个平方,我都满足了!”
  总公司各个部门,下面的各个分厂,每一个人都在和同伴议论这件事。
  就连平时表现很清高的工程师、技术员们,也丢开了矜持,兴奋地算着自己的工龄、职务,能够换算成多少分,在所有人里,排在什么位置。
  这些理工科生们,甚至在下班以后,还趴在绘图板上,用绘图笔模拟绘制电梯公寓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测算建筑面积、可以分割出多少个房间。有了相对靠谱的数据,他们再根据自己的分房排名,猜测能分到多大一间住房。
  他们经常是一边画,一边就乐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中华制造内部一片欢声笑语,隔壁航仪厂的职工则是反应不一。
  “当初高明成来找过我,让我到中华制造去,我觉得私人企业太没保障了,没有去。早知道那边的老板对待职工这么好,我为什么要推辞啊,要是去了,以我的资历、工龄,想来这次也能分到一间房吧!”有人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我家小梅当初和原来二分厂精工车间,老张家的大儿子谈朋友,我还不同意。没想到中华制造那边,也会给职工分房。我听说以后,可是后悔死了,当天晚上就领着姑娘,提着两瓶酒就上人家去了,好说歹说,老张终于答应了他俩的婚事,说是过两天就扯证。小梅嫁过去,家里的房间也能腾出点空位,这下老大的婚事,也算是有了个想头!”一个中年职工,说着自己有眼无珠,脸上却带着掩不住的笑容,引来旁边工友的阵阵赞叹。
  后悔者有之,庆幸者有之。
  但更多的,还是嫉妒。
  “不知道他们得意个什么劲。不就是一栋楼吗,充其量也就几十套房,还能把所有人都塞进去啊?”
  “凭什么他们能分房,我们就不能分?都是一个厂里出来的,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对!去了中华制造的那些人,住的可是我们航仪厂的公房!既然他们要在那边分房,就应该把这边的房子让出来,总不能两边都占着!”
  “退房!强烈要求他们退房!”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得不到的好处,就宁可自己过得不好,也要别人也同样得不到。
  看着这些以前和他们一样处境的同事、邻居,去了中华制造以后,马上摇身一变。不但能够按月准时领到工资,而且奖金越来越丰厚,他们已经很不舒服了。
  现在又有分房福利,一家人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高高兴兴。而自己却还要挤在蜗居之中,凄凄惨惨。这样巨大的落差,把他们心里积压的阴暗面彻底激发出来,对相处几十年的邻居,充满了怨恨。
  他们的眼睛,红得都快要滴出血来了!
  “你想比我多得一套房,那我就让你把现在住房子也给我吐出来,好处不能都让你们给得了!”
  ——这就是他们的心态!
  国企就是一个小社会。
  社会上众生百态,这里也概无例外。
  没有利益,没有纠葛,相对较容易做到与人为善。但面对巨大的利益冲突,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便也自然浮现出来。
  原本睦邻而居的人家,就此开始对立。
  仍留在航仪厂的职工家属,时不时在过道上、对方的房门前,若有所指地指桑骂槐,以发泄心中不满。曾经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人的邻居们,现在经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
  “云天,这可跟你设想的不一样啊!”
  杜炜逸得到下面反馈上来的信息,立即觉得不对,匆匆跑到白云天办公室,一见面就焦虑地说道。
  兴建职工住房,是白云天与他共同商量的结果。
  其目的,是要引发轰动,让中华制造的员工对公司更具向心力。同时,也让航仪厂的职工,羡慕中华制造的优厚待遇,自动向中华制造靠拢,然后造成舆论,自下而上地影响厂办,主动提出合并。
  当初白云天想把航仪厂一口并吞,却被窦处长劝了下来。
  以当时中华制造的实力,也确实无法将这么个庞然大物吃下来,于是就接受窦处长的建议,暂时只合并了一、二、三分厂。
  但这绝非航仪厂最精华部分。
  航仪厂两百多亩土地,其中一小半是家属区。
  同时厂办学校、工人俱乐部、职工医院,以及商场等厂属劳动服务机构,也在其中。
  其余的一百多亩生产区用地,一、二、三分厂总计只占了百分之三十几。
  剩下的,全部归总厂、总厂厂部、研究所等所有。
  其占地面积,高达五万平方米!
  相当于一百米宽、五百米长,整整一站路沿途两侧的所有地块,可想而知有多大。
  除了土地,还有最精密的加工设备、最好的研究人员,也全都在这里。
  若是再算上家属区,中华制造所占的份额,其实刚刚百分之二十五出头!
  半年多过去,中华制造今非昔比,手里光是现金就达到了一个亿,现在完全有能力吞并航仪厂了。
  然而时过境迁,航仪厂也不是半年前的那个航仪厂了。
  虽然没拿到决策权,借口现在经营需要,等年底再分红,航仪厂没有得到分红。可是白云天也不想把事做绝,授人以口实,所以按月也多多少少给他们拨一点钱,让职工可以拿到基本工资,以保障生活。
  按说对比双方境况,与其就这样不死不活,还不如干脆直接并过来更有前途。
  但是人心善变,在撑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后,航仪厂的厂领导想法变了。在他们想来,反正合并后自己也不会有上升空间,与其到时候当一个举手股东,还不如就维持现状不变。他们也能仍旧在这个位置上待着,继续享受领导待遇。
  这是白云天万万没想到的。
  航仪厂不向上级提出合并,眼前又没有倒闭之虞,这让窦处长想帮也无处插手。
  况且白云天也不能拖着永远不分红。
  一旦分红,航仪厂手头有了钱,下面又有人有设备,说不定还真的就给他咸鱼翻了身。到时候,中华制造就再也没有了吞并它的可能。
  白云天回来,听了杜炜逸的汇报之后,牙一咬,就做出了决定。
  既然没条件,那我就自己来创造条件好了。
  于是分房政策就此出笼:一来吸引航仪厂职工对中华制造的向往,自下而上给厂领导施加压力;二来,与其分钱给你们,来抵制合并,不如我先把钱花个一干二净,来个釜底抽薪。
  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是,分房政策出笼了,效果却与他设想的大相径庭。
  航仪厂的职工确实羡慕了,但他们不想着如何让自己也得到好处,去逼宫厂领导,让自己也成为中华制造一员,光明正大获得分房资格,反而是直接砸锅,让所有人都分不了房!
  这个局面,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应对
  赵俊雄坐在房间里,端着惯用的搪瓷水杯,慢慢地喝着水,眉头凝成了一团。
  水杯侧面,印着航空仪器仪表厂一九七三年生产标兵的字样。
  厂里早就停工,他这个曾经的生产标兵,也整天无事可做,只能在家闲坐。
  狭小的房间只有不到十平方,靠墙摆满了柜子,只留下了不足六平方的空地。柜子顶上,也同样塞满了杂物,乱七八糟的看到就让人心烦意乱。
  就这点空地,还要放下一张吃饭的桌子,几把凳子,可想而知是多么局促。
  这就是他们一家五口人,生活的地方。
  这么点地方,就连让所有人都有个坐的地方,都办不到。
  而这,已经是他们两口子玩命工作,用了半辈子时间,才为这个家攒下的最大一笔财富!
  头上用于睡觉的隔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穿衣服。
  “娘,你要下来是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