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88

  同理,蓝安桦等人更是一脸喜色,开心得都快跳起来了。
  当说到经费投入,白云天停下时,所有人都提高了注意力,连呼吸都微微有些停顿。
  前面那些都是虚的,研发经费多少,才是实在货!
  “我们预计将每年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拿出来,全部投入产品研发……”白云天看到他们表情,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说出了答案。
  “什么”
  “百分之十!”
  “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
  话音未落,全部人都齐声喧哗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这不可能!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办不到。
  国内至今,实行的仍是计划经济,也就是中央统一调度、各部门各司其职。
  研发的工作,是由专门的科研院所来做。
  企业只需要做好生产工作就行了,不需要考虑研究。部分大型国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会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但是投入相当有限。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企业研究投入极少!
  以国内的现状来说,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通常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按照这种惯性思维,他们都认为,白云天是在吹牛!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国崛起不能靠卖茶叶蛋
  “这个研发比例很高吗?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每年动辄百分之十几,最高甚至达到百分之二十三的研发投入。日本企业投入少点,每年也是百分之十左右的研发投入比例,我们百分之十的投入,真的很高?”
  白云天面对众人,平静地说道。
  “可是,他们都是发达国家啊……”众人喃喃说道。
  投入比例高的企业,基本都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他们的产品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所以有资本大笔投入研发。
  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的投入,相对于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增长率来说,可以负担。
  国内的企业,生产的都是低附加值产品。
  企业的产品利润率,也就百分之十五左右,扣除了各种成本,实际利润率不过区区百分之几。
  这么低的利润率,要负担高额研发投入,当然只能是空想。
  事实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少得可怜,多数是针对现有生产设备,做一点技术改进。一次投入多数只有一两千,上万的都极少。
  按照白云天所说,百分之十的营业收入,那就是两千万。
  这个数字,对于习惯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周培等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就算给了他们这么多钱,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白云天怜悯地摇摇头。
  中华制造的利润率之高,远超他们想象。
  就拿电机、电池套件来说,生产成本不足五百,但给合作厂家的销售价格却是八百。
  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六十!
  这就是技术领先带来的优势,可以占据高端市场,轻松赚取超额利润。
  有了超额利润,就能有更多的钱,投入研究,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不过百分之十的投入,毛毛雨而已!
  更何况,同样百分之十的投入,在他这个星际时代穿越者的指引下,绝对能获得远超百分之十的回报。只要他需要,就可以将回报率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三十!
  乃至更高!
  这个问题他没有必要多讲,信不信都不要紧,以后事实会证明一切。
  “最后是你们的待遇。
  分房、每月的劳保福利、定期组织出游、每年定期体检、医疗费报销、公司自产商品可以按内部价购买等等,这些都是常规福利,就不多说了。
  下面我简单说说收入部分吧。
  这个涉及到很复杂的算法,我在这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等你们签约了,看到了公司内部文件,可以慢慢算。
  概略来说,研究人员也是纳入业绩考核。”
  众人哗然。
  “研究怎么纳入业绩考核?我们又不像生产车间,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难道我们研发不出来,就没有奖励了?”
  “当然不是!”白云天大手一挥,示意他们猜错了,“每一个研发任务,都会细化。公司会跟踪观察,每完成一个进度,就会发放相应比例的奖金,这笔奖金大致相当于全额奖金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百分之五十,则在最终研发成功、验收合格时一次性发放。”
  “那到底每月能拿到多少?”王成听懂了他的说明,但对具体数字还是没有概念,忍不住问道。
  白云天微微一笑:“我们公司以前的时光、史琳等老专家,他们算是特高级研究员,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每月大约是两千元。高级研究员,每月基本工资加补贴,大约是一千八百元……”
  王成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满脸不可思议。
  就连表情始终很淡漠,只在听到研发投入比例达到百分之十的时候,才为之动容的周培,此时也是一脸震惊。
  至于项成、蓝安桦等人,已经表情呆滞,是处于石化状态了。
  因为物价猛涨,今年重新调整了工资,在传统的级别工资之外,新增了职务工资。由于这次调整,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普遍上升,部分干部的职务津贴部分,甚至超过了他的级别工资,可谓是翻番。
  然而即便按照这个标准,科中大的郑校长,月工资也不过两千出头。
  这可是副部级待遇啊!
  省委书记、省长也就这个水平了!
  白云天给特高级研究员开的工资,竟然跟省部级干部齐平,而且额外还有绩效考核奖金。
  那加起来,岂不是比省部级干部还拿得多?
  白云天不理他们什么表情,继续列举道:“副高级研究员月基本工资加补贴,为一千五百元;助理研究员,基本工资加补贴,为一千两百元;实习研究员,每月只有固定工资,为八百元!”
  “这个工资,太高了吧……”项成呐呢地说道。
  太高了!
  这个工资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他们都觉得烫手。
  “你们对自己的工作就这么看低?”白云天遗憾地摇摇头,“我们算过,所有的技术人员工资加起来,全年也才一百五六十万。而你们研究的成果,何止一百五六十万,一千五六百万也不止啊!”
  纵观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收入都很低。
  比如说普通工人,哪怕是调整后,月收入也不超过三百块。比如说教授,也才五六百块钱。比如说科中大的校长,副部级干部也不过两千出头。
  但是有些人的工资,比他们多得多。
  比如一个大商场的经理,月工资可以拿到五六千。比如说个体户,只要肯干,一个月至少两三千。比如说证券公司经理,一个月收入上万!
  正是因为对比如此强烈,才会有“造导弹的不及卖茶叶蛋的”这种自嘲。
  在白云天看来,这与工资高低没有关系,而是分配出了问题。
  一个国家的强大,肯定不能靠卖茶叶蛋创造出来的价值。
  它需要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研发出一项又一项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再由具有极高制造能力的企业,将其转变为实物,为机械、电力电讯、交通运输、农业、国防等各个职能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先进的装备。
  没有技术人才的企业,就如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只是一堆驱壳!
  白云天要实现他的想法,也必须拥有大批像周培这样的天才科学家加入。
  一百多万算什么,连产值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他希望,未来自己亲手签发的研究人员工资总额,能够达到一千多万、一个亿,或者更多!
第二百二十六章
仓库就是你们的工作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