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488

  “他们最恨的,其实还不是我们,而是李所长!”白云天看了一眼被航仪厂厂领导排斥在外的李敬谦等人,有些同情他们的境遇。
  杜炜逸搞得那些小花招,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但都看在眼里。
  在杜炜逸拉拢的厂干部里,职务最高的是副厂长洪连坤。
  洪连坤是厂里的第三副厂长,负责分管研究所、职工医院、子弟校、厂办企业等第三产业。
  按说要向上级打企业合并报告,应该是由他这个职务最高的人来牵头更合适。
  可是这家伙老奸巨猾,居然劝说李敬谦所长来牵这个头。说什么他是厂里的技术权威,德高望重,由他来牵这个头,才最能说明厂里干部职工的呼声。
  并且表示,一旦合并以后,中华制造方面答应立即补齐该发的经费,同时承诺,以后每年都会给研究所增加一百万的经费,用以支持研究工作。
  李所长搞了一辈子技术,是个标准的技术型官员,虽然当了这么多年所长,其实人还是有些天真。眼看着航仪厂始终没有起色,研究所已经好几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经费,而隔壁中华制造大手笔的投入研究,他就心急如焚。
  洪副厂长一撺掇,听到这么好的待遇,他马上就答应了,而且真的豁下老脸到处奔走。
  这下子,他可是把厂干一干人给得罪死了。
  震怒之下,厂长任容、副书记何春华都大骂他是老糊涂了,当即发下话来,表示即便以后航仪厂手里有了钱,也绝不给研究所一分一厘。
  这次接人,虽说大家都是一个单位,但隐隐之中,李所长等人却被排挤在大部队外,只能孤零零地站在中间。
  一群群大包小包的旅客,从站台涌出,显然火车已经到站了。
  “来了来了!”
  几个眼尖的干部,一眼就看到了要接的人,连忙向所有人报告。
  厂长任容马上招呼众人,重新依职务排名,依次站好队。
  那人喊的时候,白云天也看到了人群中窦处长、袁副处长熟悉的面孔。在他们身侧身后,跟着一大帮子人,簇拥着他们大步而来。
  与上几次轻车简从不同,这次兵器工业总公司来的人非常多,粗粗一看,就不下十几二十个。
  可谓是阵仗十足。
  “窦处长、袁处长!”
  窦处长一行人才出站台,他们就一拥而上,毕恭毕敬地排队问候。
  马向阳被调走以后,航仪厂就没再任命新的书记,暂时由厂长任容主持全面工作。他可天天盼着,能再进一步,成为真正的一把手。
  “好好好,大家都好!”窦处长带着和煦地笑容,与每一位干部认真握手,并特意对任容维持航仪厂工作表扬了几句,似乎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任容很是激动,认为升书记的事有希望了。
  与所有人握完手,窦处长看到孤独站在一旁的李所长等人,大步走过去,伸出了手:“你就是李敬谦同志吧?你的信我们已经收到了,总公司的领导对此非常重视,特意派我们下来,进行认真调查,处理此事。”
  李所长听到他温和的话,眼眶都红了,握着他的手,颤抖道:“我写这封信,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够让厂里的职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让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请组织上相信我!”
  “你放心,事情是怎样就是怎样,我们既不会夸大其词,也不会避讳不言,要相信组织!”窦处长和蔼地说道。
  “谢谢!这样,我死也瞑目了!”李所长眼泪终于流了出来,满面的悲伤、无辜。
  窦处长拍拍他手,不再多说,对着杜炜逸、白云天一行人只是点点头,没有过来见面握手,随即就跟着航仪厂的人离开了站前广场,上了他们的车,向航仪厂驶去。
  “这是什么意思?连说句话的机会都不给我们?”杜炜逸愕然道。
  白云天低头沉思。
  “这不见得是坏事。毕竟他下来,是接到航仪厂干部职工联名要求与我们合并,特意过来调查。如果他跟我们太过亲近,就很难让人认为他会公正处理此事。我认为他的避嫌,恰好说了他其实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他想了一阵,冷静说道。
  “真的?”杜炜逸表示怀疑。
  再怎么避嫌,也不用连握个手的机会都不给吧。
  他可是知道,窦处长是很看重白云天的,上次过来,还亲自带着他,借机把他介绍给市委领导。正是有这个底气,他才敢挑起话题,引来总公司出面。
  可眼前的表现,好像跟他的预计相差太远了。
  “我确定!”
  白云天坚定地说道。
  他是真的确定。
  因为引来总公司调查的主因,可不是李所长等人的一封联名信。而是他在和窦处长的电话中,表示将把中华制造的家属楼建设项目,交给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建筑公司来做。
  这可是价值几千万的大项目!
  白云天从窦处长那里得知,兵器工业总公司收拢各个效益不好的军工企业,成立的建筑公司。按照他当初的建议,初期承接了一些房屋拆迁业务,凝聚了队伍,锻炼了一批人才。
  可是由于公司才成立不久,同时又面临着中建、铁建,以及各省市建筑公司的竞争,想要抢到一个房地产建筑业务何其之难,正不知怎么打开局面。
  白云天一听,就马上将家属楼修建计划,告诉给了对方,并说了中华制造目前的难处。
  当时窦处长可是兴奋得拍了桌子,大呼是雪中送炭。
  紧跟着不久,就有了这次调查组之行。
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体职工大会
  调查组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航仪厂内所有人都在热议此事。
  有些人开心,有些人烦恼,有些人忧心忡忡,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所有人都在通过种种蛛丝马迹,猜测调查组的倾向。
  比如说,接站时窦处长没有与中华制造一行人见面握手,而且也没有坐港商的豪华轿车,却跟厂领导们握手言欢,上了对方的桑塔纳。
  比如窦处长一行人到厂以后,没有住中华制造重新装修后的招待所,而是在总厂库房打起了地铺。
  比如说调查组的人,没有接受过港商老板的请吃请喝,坚持吃着总厂大食堂。
  比如说调查组一到厂,就散开来,详细走访、询问厂里的干部职工,他们的想法,对于和中华制造合并的态度等等。整个过程,全部都有厂干部陪同,并没有私下见过任何一个人,也没有丝毫诱导性的言论,立场可谓是公正之极。
  这种种表现,都让有心人们解读出了总公司对中华制造有意见的看法。
  “你认为航仪厂应该和中华制造合并吗?”一名调查人员,在厂干部陪同下,坐在仅有两三平方的屋内,严肃地询问着眼前那名老实憨厚的工人。
  “不应该!”工人坚决地摇着头,“怎么是国营厂,怎么能被港商兼并了呢?”
  厂干部一脸喜色。
  这些天,调查组在询问时,得到答案大多如此。国营厂的职工们,就算是到了这个境地,依然有着我们是国家单位的傲气,无法接受被私人企业吞并的结果。
  如果调查组真的按照职工意愿来裁定,合并一事最后肯定会告吹。
  “你认为你们厂还能再发展起来吗?”调查员面无表情,如同照本宣科一样,例行公事地询问道。
  “一定可以!”工人用比之前还要坚定的语气回答道。
  “怎么发展,你有想法吗?”调查员用背书的语调,平铺直叙道。
  “呃?我不知道,这应该是厂干部考虑的问题,我一个大老粗哪里知道?”工人愣了一下,梗着脖子想了半天,才迟疑地回答道。
  “你认为现在这批厂干部,能够带领航仪厂重新恢复生机吗?”调查员的话,让厂干部如坐针毡,很不自然。
  工人久久沉默不语。
  对话到此结束,调查员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与陪同的干部一道起身离开。
  工人站在门口,望着他们进入下一户职工家门,表情格外的凝重。
  你们厂有能力自己恢复生产吗?
  你相信厂里现有的领导班子,能够带领你们重新恢复企业生机吗?
  两个问题,就像是一块巨石,堵在他心口。
  他回答不出来。
  从航仪厂与中华制造达成联合,到现在也有半年多时间了,若是能够重新发展起来,早就可以看到端倪了。可事实是,企业的境况和当初丝毫没有变化。
  厂里没有依靠现有条件,去寻找项目,也没有利用厂里的设备,去试图联系代加工业务。
  厂干部们成天就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到点就下班。
  好像对他们来说,中华制造代替过去的总公司,成了托底的人,所以就不必再费心思如何恢复生产了,只要躺着等,就可以了。
  无需为未来烦恼,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他们觉得还挺惬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