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488

  于是就有了汉卡的出现。
  所谓汉卡,其实就是在计算机本身附带的ascii字符集之外,再增加一套中文字体库。
  计算机显示文字,是通过在屏幕固定位置,用无数点阵排列组成。其原理,和球场内数万观众手持不同颜色的纸板,从而构成一幅文字或图案,是一个道理。
  英文只有二十六个字母,不需要多大的存储容量,就能将其全部固化在字符库中,还有多余的存储容量固化各种表格字符、标点符号等其他字符,在软件中随意调用。
  而汉字成千上万,且笔划繁复。要能清楚显示每个字,其所占据的点阵面积也比英文字母要大许多,因而更加耗费字库容量。
  这么多汉字,以国内较为低下的集成电路制备技术,根本没能力将其固化在一块集成电路中,只有拆分成多块集成电路,整合为一张扩展卡,才能插在主板扩展槽上使用。
  目前国内制作汉卡的公司就有好几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联想计算机公司。
  他们研发的联想汉卡,一张就要卖几千块钱。
  中华制造是要研发一款廉价型兼容机,目标成本是要压到两千元以下,怎么可能使用汉卡这种昂贵的东西。
  “那你们是怎么显示中文的?”杜炜逸奇怪地问道。
  周培等人飞快地敲击键盘,进行着计算机初始设置,来不及回答他的问题。
  衡所长见状,在旁代为解答道:“我猜,他们应该是将汉字指令,用图形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固化在bios里面,来解决中文显示的吧……”
  王成头也不抬,向他挑了一个大拇指,然后继续进行着设置。
  在衡所长等人的解释下,杜炜逸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所谓的中文界面,不过是将每一行中文,用图片的方式保存下来。调用时,直接将相应的图片,显示在指定的屏幕位置而已。
  虽然不及真正的中文字符用途那么广泛,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是方便了他们了解每一项设置的内容。
  面对熟悉的中文界面,就算是能够纯熟运用英文的研究员们,也觉得很是顺眼。
  “等一下!”
  衡所长说着说着,眼睛瞟到周培,正用翻页键,设置着开机首先读取驱动器,将其设定为b盘驱动,一下子激动起来。
  “有哪里不对?”
  周培被他一声吼吓了一跳,手一抖,赶紧重新扫了一遍屏幕,抬头疑问道。
  杜炜逸等不懂技术的人,也被他吓了一跳。
  “你,你直接在bios界面进行设置,不调整跳线?”衡所长喘着粗气,质疑道。
  “哦,你说的是这个……”周培莞尔一笑,“我们研发了一项技术,成为软跳线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我们直接在bios里进行设置,无需打开机箱进行硬跳线操作,现在用起来,果然很是方便。”
  正在进行初始设置的宋昙两人,也都连连点头。
  “软跳线!”衡所长哑口无言。
  传统的主板上,会有很多针状的跳线柱,通过插入跳线帽,将相邻两根跳线柱连接在一起,称之为硬跳线。
  这是一道安全措施。
  通过跳线,可以规定硬盘的启动顺序、cpu电压、是否允许写入bios等设置,以避免错误设置,导致昂贵的计算机设备被烧坏。
  要进行硬跳线,需要关机,在断电的情况下,对跳线帽进行插拔操作。
  操作完之后,也要开机进入设置界面,才能看到跳线是否正确,程序繁琐,且相当不便于随时调整。
  中华制造发明的这个软跳线技术,却可以让用户在开机状态下,直接进行条线操作,并实时看到操作结果,确实要比硬跳线便捷太多。
  “可是万一用户不懂,瞎操作,不是更容易烧坏硬件?”方便是方便,但他对这项技术并不以为然,摇头道。
  “我们也保留了主板硬跳线,将一些容易因为误操作烧坏硬件的跳线选项屏蔽。若是有必要,只需要在断电状态下将硬跳线调整为开启状态,就能启动相应的软跳线操作。”白云天在旁解释道。
  “画蛇添足!普通用户懂什么!”衡所长连连摇头,不认可他的说法。
  白云天微微一笑,也不去跟他争执。
  软跳线技术一出现,就很快流行开来,就充分说明了用户的接受程度。哪怕是一些比较危险的操作,也可以通过整体开启关闭的方式,来避免误操作。
  当然,手贱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因为误操作烧坏电脑的情况时有发生。
  但是和它的便利相比,总体来说仍是利大于弊。
  起码从白云天看到的情况,后世的主板基本都采用了软跳线技术。只在部分危险性较大的选项,进行了硬屏蔽,这就说明技术的的确确大大方便了用户,且得到了市场检验。
  软跳线的专利,他早已进行了注册。
  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专利积累,中华制造便能够对全球计算机发展做出影响,从而渐渐跻身其中,拥有一席之地。
  他的目的,可不是生产一款廉价的兼容机,就满足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深度战略合作
  主板的测试一项项进行中。
  计算机生产出来,不是开机看看是否能够正确打开程序,屏幕显示正常就算过关了,而是要经过严苛的检测。
  串口、并口、usb,都需要经过检测。
  检测的方式,就是连接上相应接口的打印机,然后向其传送各种打印指令,通过结果来检验信号是否正确传输。
  为此,计算机所还专门自己改装了一条usb-串口转换线,用以测试usb是否能正确运行。
  这个时代的计算机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主板还比较干净。若是再过十几年,主板上还会标配有网络通讯接口、声音输出、视频输出接口等等各种接口,测试起来还会更加复杂。
  端口的测试,只是监测工作的基本。
  接下来,周培等人利用专门的检测程序,进行内存随机分配读取,以测试内存的读取速度、数据是否正确;对软盘、硬盘进行读取测试,以测试是否存在坏道,双方数据交换是否正确,并记录读取速度,以和同档次计算机进行对比;向显卡发出点、线、面等显示信号,以测试显卡是否能正确工作;最后是对处理器发出各种整数运算、浮点运算,让其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根据其运算速度变化,来判定优劣。
  由于三七零一所尚未研发出3d显卡,因此主机上只是临时插入了一块trident8900显卡,仅仅进行2d显示测试。
  整个测试不关机连续测试了一周,以检测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测试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各项数据,都远比其他386计算机要超出一大截,甚至比早期的16、20、25、33兆赫兹的486都还要略快一点,仅比同样40兆赫兹的486略逊一筹。
  “怎么会这么强悍?居然比低档的486还要快!”
  闻讯跑来了解情况的仇副总,看到这个结果,也是傻了眼,猛力揉着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说来也不奇怪!”
  白云天也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笑呵呵地给他科普道:“其实486处理器,只是集成度增加了四倍,因而可以将386和协处理器387、再加上8kb的缓存,全部做到一块集成电路内,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除此之外,基本结构和386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说穿了,它就是一款加强型386。
  我们这台兼容机,选用的是amd公司九一年出品的40兆赫兹的am386处理器,它完全就是基于英特尔386处理器的逆向复刻版,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并且原本英特尔386采用的是一微米制程技术,而amd采用的是最新的零点七微米制程技术,其功耗、发热都低于正版386处理器,因此可以承受更大的主频。
  同样的流水线数量,同样的32位带宽,pci总线结构让处理器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将潜力彻底发挥出来,随着主频提升,速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并且,我们还加装了512kb的外部缓存,进一步加快了数据交换的速度。
  然后为了适用于工程运算、作图的需要,又加装了amd出品的同主频80387协处理器,其浮点运算能力,一点也不比低主频的486差!”
  “你们这可真是不惜工本!经过你们这么一改,这已经不是一台廉价型兼容机,而是一台高性能科研型计算机了!”在旁陪同的衡所长听完,感慨道。
  “哦?怎么说?”仇副总听得眼中精光四射,感兴趣地问道。
  衡所长叹息道:“别的不说,光是一块80387协处理器,也要好几百。然后加装的512kb外部缓存,这种高速内存,可比普通内存贵多了,起码也要八九百吧。单是这两样加起来,就超过一千五六了,再算上其他的硬件,没有六七千绝对拿不下来!”
  “六七千?这哪够!”
  白云天不但没有反驳,反而指着工作台上,那台二十一英寸的彩色显示器,淡淡地说道:“光是这一台日立产二十一英寸图形显示器,就花了我们五千一百多块钱!”
  仇副总等人闻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还没等他们说话,白云天又道:“然后是ibm500兆硬盘,进口价就是两千九百块钱;am386处理器将近七百块钱;387价格比处理器还贵,接近八百块;缓存是九百二十块;四根edo内存条是两千块钱;一台五英寸、一台三点五英寸软驱,加起来又是六百来块钱。你们看,不算我们自己的生产成本,仅仅是这些配件,就花了我们一万三千人民币!六七千连这个数的一半都不到!”
  其他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你不是说要研发一款让所有人都买得起、用得起的廉价型兼容机吗?可这……”窦处长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出声问道。
  白云天对他的质疑不慌不忙,从容道:“窦处,您也听到了,刚才我说的最贵的部分,全部都是进口货。要想将价格压下来,除非这些硬件可以国产化……”
  “开什么玩笑!要是我们有能力国产化,还会等到你来研发什么兼容机,其他企业早就做了!”窦处长以为他在戏弄自己,面色一沉,怫然不悦道。
  白云天呵呵一笑:“硬盘需要极高的精密加工能力、芯片更是综合制造水平的体现,我们暂时不说它。可是以国内的制造能力,键盘、机箱、电源、鼠标,这些应该没问题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