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488

  凭借这一系列的优势,王成的招揽行动进行得很顺利,足足带回了七名正高级研究员。
  火车缓缓靠站,与他同来的研究员们,带着好奇、期盼,又有几分忐忑地心情,望着窗外这座陌生的城市,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结果。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这也算困难?
  王成招揽回来的这些研究员,对苏城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苏城地处江南,南方经济向来强于北方。虽然全国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江南也概莫例外,但终究底子比其他省份强很多,又有轻工业出口作为经济支撑,至少站台什么的,看起来还比较漂亮。
  一行人拎着大包小包从车站出来,在出站口就看到有人手举纸牌,上面分两行,写着“中华制造”、“计算机所同仁”字样。
  “王所长,公司还专程派人来车站接你?”一名研究员羡慕道。
  王成一笑,感觉倍有面子地谦虚道:“我可没这么大面子。公司有规定,凡有同事出差或是休假、探亲回来,司机班都要派人前往车站接人。”
  中华制造远离市区,地处偏僻,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与其他单位少有交道。与市区的交通只有一条公交线路,每半个小时才会有一辆班车路过,往返很不方便。
  故此,公司制定了接送制度,只要是职工出差或是探亲休假归来,提前通知到达车次,公司都会派车前来接人。
  “这也说明了公司对职工的体贴啊!”几个研究员夸奖道。
  众人说说笑笑,分别上了两辆桑塔纳。
  为了让他们看看苏城市景,王成向司机说了一下,车队专门在市区内兜了个圈子,让同来的研究员们领略了一下苏城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光。
  在即将到达中华制造的时候,研究员们看到了传说中排成长龙的车队。一辆又一辆东风、解放有序地停在路边,等待当天生产结束以后,第一时间运走验收合格的电动自行车。
  “这里停的车,好像比你说的还要多!”与王成同坐一辆车的研究员默数着卡车的数量,惊讶道。
  王成很是自豪地笑道:“公司新增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完成安装,正在进行正式投产前的试运行,做最后的调试工作。产量增加了,来运货的卡车自然也就多了。”
  随着电动自行车渐渐推广开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到位,后面几条生产线预计再有一个多月也将完成加工。等全部生产线安装完毕,老生产线也移到新车间,电机、电池月产能将达到二十万套,不但满足本公司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全部需求,还能向联营、合作厂家大量供货。
  此外,还能部分满足电动三轮车的需求。
  到时候,中华制造光是电动自行车,月销售金额就能达到两个亿以上。在扣除税收、原材料、外协半成品、生产费用等各项成本,月纯利润预计将达到七、八千万之多!
  所以别看中华制造最近开启了高层住宅建造工程、并连续新开了好几个研究项目,公司上下却丝毫不担心会出现资金枯竭现象。
  只要生产线全部到位,单是下半年,公司就将盈利四、五个亿!
  如何将这么多钱花出去,借以产生更大的收益,才是公司需要头痛的问题。
  听完王成的分析,同车的三名研究员都是艳羡不已,同时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他们没有来错。
  事业蒸蒸日上,高层又舍得向研究投入资金,这样的公司,值得加入。
  在厂门外,他们已经看到了正在修建的两栋高层住宅。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如今楼房已经修到了七层,外观结构已可初见雏形。
  与国内建筑中规中矩的楼宇不同,这种蝶塔复合式建筑,看起来犹如展翅飞翔的蝴蝶,美观之中还透着几分灵动之感,让初次见到的众人叹为观止。
  进入家属区以后,可以看到后方还有一栋大楼也正在拔地而起,其规模远胜于家属楼。
  “那就是公司未来的总部所在,计划修建三十三层。以后公司的各个部门,以及实验室都会搬进去。不过据白总说,这只是权宜之计,未来,我们技术部会有自己的办公楼和独立的实验室。”王成自豪地指着那纤细的塔式结构解说道。
  他的说明,又换来众人的啧啧称赞。
  中华制造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这些刚到的研究员们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车子直接开到了二分厂,停在库房区。
  王成签字,确认了到达时间,向司机师傅表示了感谢,等到车子离去,转身向几名研究员正式道:“欢迎各位来到中华制造计算机研究所,现在我们的条件还很简陋,只能在库房里办公,委屈大家了!”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看到里面优雅的办公环境,众人都哈哈大笑,连连摆手。
  这也算简陋?
  简直是开玩笑!
  虽然地方是小了点、设备也不是太齐全,可是眼看这漂亮的工作环境、全计算机办公、充足的研究经费、丰厚的研究回报,他们在科中大想也不敢想。
  这样的条件,就连说暂时克服一下,都显得太过虚伪。这根本就是来享福的嘛。
  而且看公司的一项项大手笔投入,未来只会更好。
  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夫复何求!
  进入工作间,一股凉气迎面而来,将众人身上的暑气一扫而光,让他们精神为之一振。
  这样的工作环境,太舒服了!
  “王所长,你回来了!”正在屏幕前做着什么的柳依依,听见声音,回头看见王成等人,连忙热情地打着招呼。
  “回来了!你没回家?我带几位新来的同事看看,然后还要带他们去安顿一下。对了,兵器工业总公司的人走了没有?招待所有没有空房间?”王成笑着回应,然后关切地问道。
  “我不想回去,一来一回路上都要好几天。反正在哪都是休息,回不回去也没关系。那个仇副总都没走,其他人也没走,把招待所都住满了。”柳依依不高兴地说道。
  “那……”王成看着其他人大包小包的行李,为难地想着该给他们怎么安置。
  “你们平时也是在这里睡?”一同来的研究员,看着角落里靠墙收着的行军床,问道。
  王成苦笑道:“本来我们是在招待所住。可是兵器工业总公司来了一位副总,还有许多单位前来考察我们的网络建设,结果把招待所都住满了。我们就只好暂时在这里打个地铺,临时住一下。”
  “那我们也打地铺好了!”众人七嘴八舌道,并不以为意。
  王成想想,也确实找不到安置的地方,只能歉意道:“那就委屈大家了,等兵器工业总公司的人走了,我们就能回到招待所住。”
  “这有什么,我们出差时,打地铺也是常有的事。这天这么热,住在这里还有空调吹,可比住招待所强多了!”众人笑着,在王成指挥下,纷纷将自己的行李放进储物柜。
  叮铃铃。
  正忙间,就听到办公室电话响,柳依依接起电话,喂了一声,紧跟着就恭敬道:“白总好!嗯,对,王所长回来了,是,他还带了几位新同事过来……,您要过来?好的,好的,我这就通知他们,让他们别离开。”
  白云天要过来?
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期出差
  随同王成来到中华制造的研究员,对白云天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
  且不说他在科中大掀起的一波波浪潮,就看眼前如日中天的电动自行车项目,就是靠了他的电机、电池技术,才得以实现。
  这可是连科技领先的国外,都还没有的技术!
  当初在科中大举行的技术讲座,包括那些老教授们都洗耳恭听,认真做笔录,其学术水平可见一斑。
  从王成、谢斌、宋昙这里,他们得知,计算机所开展的主板研发,更是全程都是在白云天的统筹指导下,才会如此快就研发成功,而且性能还非常之优异。
  因此尽管白云天的年龄不大,准确地说还是一名大一学生,可是所有人眼中,他都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技术大拿!
  听说他要来看望大家,众人都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白云天来得很快,打过电话也就几分钟时间,就出现在了计算机所的门口。
  当看到那张年轻而俊俏的面孔,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哈!您是微电子研究所的易经天博士吧,欢迎欢迎!还有集成电路所的裘欣毓教授、您应该是单片机实验室的黄耀坚教授吧,这几位看着也眼熟,我们应该是在科中大见过,就是不知道大家的名字。”双方初一见面,没等王成介绍,白云天就一口叫出了好几人的名字,以及所属的部门,顿时将众人全都给镇住了。
  “我们只见过一次,还是在计算机开发项目启动大会上,当时现场那么多人,乱哄哄的,你就记住了我的名字?”黄耀坚教授震惊地问道。
  白云天笑着指指脑袋:“我记性比较好!”
  众人无言以对,只能说对方果然是天才,连记性都是天赋异禀,难怪各种科技知识他都能博闻强记,信手拈来。
  王成赶忙将其他四个人,也介绍给了白云天。
  何毅、张鹏飞、洪盼盼、徐明,这四个人也都是科中大的副研究员,用国内科研单位的级别来说,相当于高级工程师。他们分别在半导体物理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工作,其中有两人也曾有留学经验,如今都是所在实验室的骨干。
  “欢迎各位加入中华制造,很高兴能够与各位一同共事!可以预见,有了各位的加入,我们的研究必将有一个大的飞跃!”白云天高兴地一一跟他们握手道。
  “我们之前不知道中华制造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竟然想独立研发国产计算机。要是早知道,不用王所长游说,我们自己就过来投奔白总了!”易经天是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也是七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众人哈哈大笑,就此将白云天上次招人时,他们都没有报名的事情一笑揭过。
  不管什么原因,他们现在来了,这就够了!
  “白总,不知道仇副总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您看大家都挤在所里,还有几位女同志,毕竟不太方便……”趁着气氛正好,王成将大家的安置难题,提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