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488

  与兵器工业总公司结成深度战略合作,和上次并入航仪厂,完全是两个概念。
  航仪厂只是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数百家企业中的一家,总公司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甚至还曾一度有过将企业,整体卖给中华制造的想法。
  可以说,兵器工业总公司借航仪厂入股中华制造,仅仅是将此当做了一项创收手段罢了。
  而这次共同出资成立中华计算机集团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却是直接下场,意义大不相同。哪怕是为了证明公司的决策正确,也会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
  简单说来,航仪厂就像是捡的孩子,虽然关注,但未来会有怎样成就,全靠他自己奋斗,总公司并不过多干涉。而中华计算机集团,却等于是兵器工业总公司的亲生儿子,那是砸锅卖铁,也要想方设法让他健康成长。
  这一点,王成等人还没有多大感觉,但对于杜炜逸等公司高层来说,却是知之甚详。正是为了保证合作顺利实施,杜炜逸才咬牙同意白云天的意见,一口气拿出了五千万人民币的巨额研发经费,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筹码,让兵器工业总公司方面最终拍板,同意进行联合研发。
  并且通过经费监督、资料提供、方向确定等名义,白云天也顺利将其他的科研单位,纳入了他的研究体系,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按照他指引的方向展开研究,从而解决了当前公司研究人员匮乏的现状。
  ……
  准备车间内,周英祥等八级工站成一圈,将白云天围在中心,看着挂在展板上的工装图纸,认真地听着他讲解各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在这些老师傅的身后,又是一圈七级工,就连那些打下手的辅助工,也全都是五级以上的中、高级技工。
  可见这次要加工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之高!
  “这也就是一台电机吧,怎么加工要求会这么高?”
  老师傅们都有多年加工经验,什么复杂的精密部件没有加工过。虽然他们学历普遍不高,若让他们将自己的感悟说出来很困难,可是论起实际操作经验,谁也比不过他们,只听白云天说了一遍,就立即领悟了。
  但就是以他们丰富的加工经验,也对这次任务的复杂程度,感到了一丝诧异。
  白云天看着他们疑惑的神色,笑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电机,而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是数控加工中心中,最最核心的部件!”
  别看他大量撒钱,一项接一项地展开各种研究课题,可说穿了,只是借此掩盖相关技术的真实来源。
  最终决定这些技术,是否能转化为产品的,仍旧是加工制造水平!
  不客气地说,哪怕美国此时将正在研发中的f22隐形战斗机技术,全部无偿地慷概与国内共享,以目前国内的制造能力,仍然只能望图兴叹。
  这就是制造能力上的差距。
  所以要提升国内的科技能力,首先就要提升制造能力!
  这是根本!
  要不然,哪怕是与兵器工业总公司联合研发的所有项目,都取得了成功,可最终还是无法将其转化为实物,所有投入都没有任何意义。
  白云天在将半导体制备、内存芯片、处理器、音频处理、数字通讯等所需的相关资料,以及他制定的研究大纲交给王成,让他依照其,安排各个研究所的研究计划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最根本的难题。
  而且他来到这个时代,矢志不渝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高、提高、再提高,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直到可以满足星际时代的最低要求。
  “我记得数控机床,用的好像是步进电机,不是这个什么伺服电机!”一位老师傅提出疑问道。
  他们也是干了一辈子技工,并不是没见识的老古董。
  就算是航仪厂,也曾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尝试过自制数控机床设备,以提高制造精度。当时数控机床的进退机构,用的可都是步进电机,从未听说过用伺服电机的。
  白云天很高兴他们有这种认识,当下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道:“早期的数控加工设备,进退机构用的确实是步进电机。
  但是步进电机的缺点很多:像加速时间过长,从静止到所需工作转速,要耗时几百毫秒,响应迟缓,不适用于超高精密加工要求;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有限,通常最低控制精度只有一圈的几分之一,高的也就百分之一。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加工件来说,这一丝差距,就大幅降低了加工的最小误差;此外,步进电机在低速运转时,会发出震动,影响设备的运转稳定性等等,使得步进电机只能在当时还算是一款不错的微控制系统。
  但是在七九年,德国发明了交流伺服电机以后,全世界就立即将这种技术,作为了精细控制系统的首选,展开了全面研究,以取代传统步进电机伺服系统。”
  “这个什么伺服电机就这么好?”老师傅们惊讶道。
  能够让全世界,放弃深入研究了几十年的步进电机,转而选择伺服电机,可想而知它的性能之优异。
  白云天笑道:“那是当然!我们刚才说的那些步进电机的缺点,伺服电机都不存在:它的转动角度,由脉冲信号来控制,假设是一个二十位的数字伺服控制器,它就有1048576个脉冲信号,也就等于要1048576下,才转完一圈,你说这个精度有多高!”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声。
  这些都是原航仪厂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大都参与过当初自行研发数控车床。刚才白云天所列举的步进电机缺点,他们都清楚。
  这也是导致航仪厂自制数控车床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实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厂矿都尝试过自制数控车床,还有企业在老式车床上加装步进系统,改造为数控车床,当时国内的科技期刊上,连篇累牍都是这类文章。
  然而数控车床哪有那么简单!
  不谈对震动要求,导致机床结构设计的差异,就说这个步进系统,普通的电机、甚至稍差一点的步进电机,根本就承担不了精确定位的任务。
  于是,轰轰烈烈的自制数控机床运动,也由此而无疾而终,并未取得任何成效。
  这还只是国产步进电机与国外步进电机的差距。
  现在听白云天说,国外却已经抛弃了国内尚不能生产的高精度步进电机,改为采用了更加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其精度之高,竟然达到了步进电机的两千多倍!
  他们在惊骇之余,更是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已经大到这种程度了么,这还让我们怎么追赶?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们信任我吗?
  老师傅们的沮丧、痛心,白云天是不以为然的。
  是的,如果全盘踩着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将人家走过的路再走一遍,那么怎么追都是在人家身后,永远也追不上。
  可是,他怎么可能这么做!
  什么叫跳跃式发展,就是知道什么路好走、一定能出成果,就顺着那条路走。抄捷径、走近道,尽可能采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赶上去,这才是跳跃式发展。
  谁他妈吃饱了把人家走过的路都走一遍,难道人家在某个地方跌进坑里了,我们也要去跌一下,尝试一下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后果,费尽力气才爬出来,然后满足地说一声:“嗯,这里确是有个坑,我学到了!”
  这不叫学习,这叫神经病!
  国家会花宝贵的二十亿外汇,去引进美国七十年代的半导体设备,来建造所谓的集成电路中心,刚投产就濒临淘汰,还美其名曰交学费。
  这么贵的学费,他白云天可不会交,也不屑于交!
  他看着眼前一种失神的老师傅们,用拍拍手,将他们唤醒:“这就绝望了?这有什么可绝望的!
  不就比人家慢了一点么?
  这个伺服电机,国外从研发到现在,也在不过十来年时间。差距当然有,但远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大!
  他们有的技术,我都有!
  他们没有的技术,我也有!
  有我带着你们,你们还怕什么?只要你们认真听我讲,按照我说的加工工艺做,我们做出来的伺服电机,就一定不会比人家差,甚至还会比他们更好!”
  “真的能和国外的一样好?”众人还是不怎么自信。
  白云天没有马上回答,只是用目光慢慢从他们脸上扫过,一个一个,与他们的目光对视,看着他坚定而又自信的目光,众人散乱的眼神也渐渐凝聚起来。
  接着,他才用激昂的语气,大声道:“从你们认识我,看到过我失败吗?变速自行车,是我最早实现的国产化,现在外面那么多企业,都是模仿的我的设计!
  我研发的新型电机,是连欧美发达国家都没有的技术,性能远高于进口货!我研发的新型电池,比国外最好的电池,储电容量都强出数十倍!
  现在海外部传来消息,德国人、日本人都在向我们联系,打算买我的技术!
  这就说明,连欧美发达国家,也承认我所发明的技术,比他们强!也许其他领域,我承认暂时还及不上他们,但在电机领域、电池领域,我就是比他们强!
  你们相信我吗?”
  听着他用吼一样的声调,说出的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发言,众人眼中的目光,也越来越有神。
  是啊,我们的白工,一点都不比外国人差。
  他所主持研发的每一个项目,据说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所发明的新型电机,就连德国、日本都上门洽谈,想要购买,哪怕公司表明技术不卖,只提供授权生产这样苛刻的条件,他们也没有走,仍在跟公司磨。
  这就充分说明,这项技术有多么的好。
  既然白工发明的电机,性能如此优越,那么再深入一步,发明出与欧美同水平、乃至更好的伺服电机,不也是易如反掌吗?
  这可是他的强势领域啊!
  众人心头几近熄灭的火焰,又一次腾腾燃烧起来,眼中的目光,也越发坚定。
  当白云天大吼着问“你们相信我吗”时,所有人,包括年近六旬的周英祥,都用全身力气,振臂高呼“我们相信!”
  白云天再一次大喊道:“你们相信我吗?”
  “我们相信!”回应的声音比刚才还要大,高英祥等老师傅,喊得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
  “你们相信我吗?”白云天一手叉腰,怒吼道。
  “我们相信!”仅仅二十几个人的声音,却震得整座厂房都在颤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