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488

  中华制造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主板,通过临海、花城,分别运往美国、欧洲,十几天就到达了沿海码头。
  海外部已经提前在当地雇佣了几名当地计算机工程师、工人,负责上门安装。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六千套廉价型计算机就交货完毕,并在客户处完成了组装、调试工作。
  中华制造快速的反应、交货时间,让客户很是满意,爽快地支付了后续款项。
  考虑到后期维护,以及类似业务可能会越来越多,海外部在请示了公司以后,在旧金山、伦敦租赁了办公场地,成立了正式的海外分公司。
  为此,公司专门从国内派遣了驻旧金山、伦敦分公司经理、财务,主持开展海外业务。
  之前临时聘请的那些当地工作人员,在经过考核以后,留下了两名办事得力的人员,聘用为副经理,协助国内经理熟悉所在国情况,开展工作。此外还与五名本地计算机工程师、二十几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签订了工作合同,组建了公司的技术服务机构,负责日常的安装、调试及后期维护工作。
  分公司的成立,意味着中华制造跳过中介代理人,成功在欧美获得了立足点,开始在更大的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这笔业务,由于大量配件无需来回折腾,省下了海运费、关税,故此中华制造由小赚,变成大赚,平均每台计算机毛利润达到了五百一十八美元。
  合计纯利润达到了三百三十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两千八百余万元。
  公司在经过考虑以后,扣除了部分给研发人员的奖励,其余资金按四、六分成,留在了两家分公司,作为他们的日常营运经费,和平时购买配件的订金。
  此事并未到此为止,更大的收获还在后头。
  由于用户的正面评价,让中华制造在欧美经销商中变得小有名气,后续的订单陆续到来。
  一个月不到,两个分公司就又接到了四千余台廉价兼容机的订单。
  由此可见,兼容机的销售,很可能会成为中华制造的又一项长期出口业务。
  每个月两三百万美元的收益,哪怕对于逐渐家大业大的中华制造来说,也是不无小补。
  况且因为第一笔业务的丢失,让兵器工业总公司大为遗憾。在公司老总的亲自指示下,加快了与中华制造的合作步伐。总公司迅速确定了合作厂家,要求中华制造派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组织生产线,积极为后续的订单做准备。
  随着他们的加入,计算机外设采购成本会更加低廉,中华制造所得的利润,也会进一步增加。
  日后双方的联合研发若是取得成果,显卡、声卡、软驱等等更多配件逐步实现国产化,这个成本还会继续降低,为中华制造创造越来越多的利润。
  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正在向他们打开大门。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随着这项业务持续开展,中华制造得以成功登陆欧美,在全球众多计算机生产厂家之中,又新增添了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
  中华制造,正在逐步走出国门,出现在更多人的视线之中。
第二百八十八章
网瘾
  杜炜逸坐在老板椅上,捧着本月的财务报表,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想不到啊,想不到,一个不报任何期待的主板研发项目,居然也创造了两千多万的收益。而且上一笔订单才刚刚交完货,就又收到了四千多台的新订单。
  照这样看,一年净收益达到两个亿,完全可以实现。
  对于白云天,他早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识不说了,电机、电池技术是他单独研发的,模/数转换是在他主持下完成的,可编程控制器是他指导完成的,主板更是直接由他提供方向和资料,才得以研发成功。
  其他诸如显卡、bios、芯片组、各种管理软件……,全都有他参与,甚至是独立完成。
  杜炜逸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在伦敦留学数年,他自然知道,要在一年多时间内,相继主持、领导、参与、独立研发出这么多技术,需要是何等强悍的知识积累。
  估计一般的技术大拿,都没有白云天厉害!
  更恐怖的是白云天超强的眼光。
  他主持研发的技术,如今除了可编程控制器主要是用于工业控制,其他的项目都先后产出了多少不等的效益。主板的研发成功,更是让中华制造脱离了单凭电动自行车一项业务支撑大局的窘境,开始转向电动自行车、兼容机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未来将走得更加平稳。
  杜炜逸深深庆幸,自己当初接受了他的邀请,来到内地发展,果然是他人生中最为成功的决定。
  叮铃铃!
  门口隔间秘书室内,响起了电话声。
  杜炜逸在香港出生长大,又是在英国接受教育,非常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尽管办公室狭小,他也让人在中间做了隔断,在靠门的位置隔出了一个小小的秘书室,让秘书无法直接看到他在做什么。
  “喂,您好,这里是中华制造,请问您找谁?”木制隔板隔音效果极差,杜炜逸不用竖起耳朵,就能清晰地听到秘书那清脆的声音。
  条件还是太差了!
  只有等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建好,他才能享受到宽大落地玻璃、带吧台的大办公室的工作环境。
  杜炜逸忧郁地透过窗户,望着远处那栋正在不断升高的办公大楼,悠悠幻想着。
  在内地一年半,他已经渐渐适应,甚至是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事业的成功自不必说,结识的人不是高官,就是成功人士、学者,要不就是来苏城投资的外商。所到之处,尽皆受人尊敬,备受尊宠,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在这里,生活上也很方便,吃住都在酒店,一切都有人打理。偶尔兴之所至,还能请公司招待所小食堂的大师傅们做点其他地方的名小吃,换换口味。
  最让他喜欢的,是白云天建设的这个内部网络。
  除了用于工作的管理软件,还设置了一个新闻版面、一个内部论坛,以供员工交流所用。
  白云天像办报纸一样,将新闻版分成了热点、时事、军事、生活、经济、娱乐等很多版面。然后定齐了所有能订的报纸、杂志、期刊,每天让人将这些报刊杂志的内容,通过手打的方式,放到内部网上,以供大家阅读。一些图片,也通过扫描的方式,插入到内容的相关位置,图文并茂。
  他甚至还专门在公关部下,新成立了一个网络维护部,任命了总编、板块负责人、主编、编辑、校阅、技术维护、美编、音乐等人员,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搞得比苏城市宣传部还要正规。
  由于订的刊物非常齐全,几乎没有遗漏,每天打字员从早忙到晚,才能将所有的内容全部上传完毕,内容极其丰富,故此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个时代,讯息收集、传播非常缓慢,大家只能从电视、收音机、报刊上接受信息。但自从有了这个新闻版块,大家一下子就进入到了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汗牛充犊,让人目不暇接。
  只经过很短适应的时间,员工们就没了到处搜集报纸的习惯,改在新闻版块上,浏览各种资讯信息。
  杜炜逸也是如此。
  每天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看得他津津有味,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临下班时还恋恋不舍,总想再多看几眼,生怕刚走就又出了什么轰动的大新闻。
  这可是连国外都没有的新鲜玩意儿!
  白云天听说后都曾笑话过他,说他这是患了网瘾症,需要接受电击治疗。
  杜炜逸不知道为什么患了网瘾症要接受电击治疗,但他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东西。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他可以预判,等到全国性的网络建成,网络新闻必将取代电视、收音机、报纸、杂志,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
  新闻版块固然很好,论坛也同样有趣。
  刚开始大家还一本正经地在论坛上说说工作,交换看法,渐渐的,就开始在上面闲聊。政治、经济、电影、文化、音乐,无所不谈。
  感觉就像是个公开的大茶馆。
  杜炜逸就注册了一个“浪子”的昵称,在论坛上和别人聊天、打屁。这种谁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无需顾及身份,可以畅所欲言的感觉,让他觉得非常爽。
  新闻版块,大家只能被动接收各种资讯。而在论坛,众人却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人充满了参与感。
  更不可思议的是,白云天还搞了一个网络棋牌游戏室。
  双扣、斗地主、围棋、象棋、五子棋、跳棋、军旗、麻将各种棋牌游戏应有尽有。
  由于网络中人多,有瘾的人,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对手而发愁。只要进入棋牌室,总能很快就凑齐搭子,然后大家愉快地玩起来。
  只是这项功能才刚开没多久,白云天就以影响工作为由,将其暂时关闭了,说等以后各个职工家庭都有了计算机,连入网络以后再行开放。
  杜炜逸作为总经理,当然对此持赞成态度,不过心下还是有些遗憾。
  白云天说对了,网络果然是个好东西,它就像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让人徜徉其中,而忘记时间的流逝。
  他的目光,从在建的办公大楼,转向了更远处的高层住宅楼。
  等到大楼修好,他一定要搬出酒店,到公司来住。这里虽然距离市区远,可是论现代化程度、娱乐享受,远比在苏城更有意思。到时候他要买一台性能最好的计算机,然后就可以快快乐乐地上网娱乐了。
  听白云天说,当奔腾兼容机做出来,3d显卡也研发成功以后,未来内部网上还会添加在线听音乐、看电影的功能,甚至还会有在线购物的选项,让人足不出户,就得到最全面的享受。
  真是期盼哪!
  望着远处的高层住宅,杜炜逸浮想联翩。
第二百八十九章
好事?坏事?
  叮铃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