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488

  未来若是对方在中华制造的工艺流程之上,研发出了新技术,其专利也归研发企业所有。哪怕是中华制造要用,也要重新跟对方洽谈,商讨具体购买事宜。
  这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了。
  当前最重要的,是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等各厂商的费用打到中华制造账上以后,才会展开。
  在众人注目下,杜炜逸走到台前,手持着麦克风,缓缓道:“很高兴有这么多国际知名企业,踊跃购买我们研发的纯平显像管技术。现在我宣布,第一阶段的技术转让拍卖,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与各厂商签订正式的技术转让合同……,另外,我们还要拜托各位一件事……”
  还有什么事?
  各国厂商都被中华制造搞怕了,听他说还要拜托一件事,所有人都不由的身子一颤,以为自己又要被敲诈了。
  杜炜逸装作不知,笑道:“是这样的,我们现有的生产线,日产能最高只有一千支。但是我们市的市委书记,却要求我们必须达到日产万支的生产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扩建厂房,新购生产线。我们希望能够购入最新的显像管生产线,最好是只需要两到三条,就能满足需要……”
  对于中华制造想要扩张产能,大家都不意外。
  纯平管的利润高,不愁销,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产能越高越好,中华制造不这么做才有鬼了。
  日产万支,一年也就三百六十万,相对于一亿六七千万的全球需求量,才百分之二的份额,微不足道。
  问题是……
  难道又要我们给你打白工?
  各国厂商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
  “当然,设备的经费,我们会如数支付,只是想托大家帮个忙而已!”杜炜逸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笑道。
  会场内,传来一阵大喘气的声音。
  敲他一笔!
  一些厂商代表,心中更是涌上了这个念头,但转眼间就将之抛在脑后。
  一条生产线,充其量不过三四千万,三条也才一亿多美元,在技术没到手之前,就此恶了对方实在划不来。
  他们却不知,白云天心中却是大痛。
  一亿美元,那也是八亿多人民币。这次卖专利的收益,还没到手就又要狠狠被宰掉一截,他如何不心痛。
  要不是土地划拨时,葛书记日产一万支的硬性要求,他何必花这冤枉钱。
第三百二十九章
钱不够,专利凑
  葛书记在划拨土地的时候,提的要求就是让中华制造将显像管产能提升至日产一万支。
  若是采用国产设备,至少需要七八条生产线,员工近万!
  且不说这么多工人怎么招,如何安置,单是七八条生产线就要数个工厂。中华制造刚拿到手的土地,一大半都要用来作为厂房建设。
  而采用国外进口生产线,只需要两条到三条就能达到日产一万支的要求。而且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单条生产线所需的工人数大大降低,只需要三百人余人即可照看过来,三条生产线也不过一千来人。
  这也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成本。由于要摊销高昂的设备采购费用,总的生产成本到底是因之而降低,还是提高了,完全看产品的附加值高低。
  对于高附加值产品,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能越高,收益就越大,所以是划算的。
  但对于低附加值产品,昂贵的自动化生产线则显得很鸡肋。产得越多,销售出去就越困难,单位价值降低也越快。算下来,说不定还不如原来的半人工生产线。
  如何选择,就是见仁见智了。
  纯平显像管作为换代产品,肯定销量供不应求,同时为了节约地皮、人工,当然是首选自动生产线。
  听说中华制造愿意自掏腰包,各家厂商代表便没了抵触情绪,爽快答应下来,当即草签了合同。
  应葛书记的要求,苏城会组织一个正式的签约仪式,当着来宾的面,签署技术转让合同。
  据说,国家科委、电子工业部的领导到时也会莅临现场,出席签字会,发表重要讲话。
  不管怎么说,中华制造也算是一家国内企业,他的成功,也代表着中国电子工业的成绩。而且这次的签字会,涉及到全球几乎所有的显示设备制造厂家,是展示中国科技发展的好机会,绝对要搞得隆重而又热烈。
  如果行程安排得过来,说不定副国级领导都会从首都赶来,出席这个仪式。
  对于这个解释,各厂商代表也表示理解。
  反正按照中华制造的尿性,他们不把生产线送来,想来也是摸不到资料的。而且各家公司选派工程技术专家,也需要时间,并不急在一会儿。
  草签完毕,各家已经获得名额的厂商纷纷退场,将拍卖会留给了其他争夺授权的公司。
  日立、三洋、大宇、lg、鸿基、冠捷等这些没有抢到名额的公司,却没走。
  技术转让是最佳选择,只要抢到,就坐稳了全球二十巨头的位置。但如果实在抢不到,也一定要拿到技术授权,再差,也总比完全退出显示设备市场好。
  白云天与杜炜逸,精神也为之一振,欣喜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拍卖。
  技术转让虽然赚得多,但那是一锤子买卖,给了这次就没有以后了。而技术授权则不同,授权企业每卖出去一支带纯平显像管的显示设备,他们就能收取一定的授权金,只要授权没有终止,这个收入就源源不绝。
  这才是中华制造最大的财源!
  在拍卖正式开始之前,拍卖师做了一个简短说明:“对于专利授权,我们初步核定为每支显像管的授权金为五十美元!因此,我们将专利授权的起拍价定为三百万美元,平均每次加价,不得低于十万美元。如果现金准备不足,我们还可以接受用专利转让、授权等作为冲抵,其具体价值,由我们的专家团现场评估!”
  听完这个开场白,众多准备争夺专利授权名额的公司,都是一喜。
  专利授权的价值,比起专利转让差远了。
  中华制造给出的授权金,为每支显像管五十美元,对于有着极大利润空间的纯平彩电、显示器来说,这个要价并不算高。但是和拿到专利转让的厂商相比,他们的利润就低了太多。
  同样是日产一万支,他们的利润,将比二十巨头整整低一千五百万美元!
  假如说中华制造、二十巨头是吃肉,那他们就等于是啃骨头,有些肉,却又吃不饱。
  价值不是特别高,付出又太大,要是为了抢一个名额,将流动资金都用光了,搞不好公司经营都会出问题。
  因而一些实力不怎么样的中小公司,对于能否抢到授权其实很悲观。若是拿不到授权,他们就算再不舍,也只能忍痛放弃显示设备市场,转战其他领域。
  现在中华制造提出的专利折现金提议,他们是举双手赞成,所有的公司,立即就活跃了起来。
  几个公司的代表,当即就打开麦克风,要求暂时休会,让他们与公司联系,讨论可以拿出哪些技术,用于交换。
  只有几个日韩企业的代表,对此很不高兴。
  他们当然知道,中华制造其实是利用这个机会,趁机收集各种先进技术,用于提升自己的技术储备。
  眼看中华制造只用了两年,就发展到如今规模,又趁这次机会,从各国公司手中,敲诈了一大批精密仪器设备,再要让他得到大量的技术,未来发展速度会更快。
  中日韩相距如此之近,对方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他们肯定不希望看到中华制造再进一步增强实力。
  他们宁愿多出一点钱,也不愿给对方一丁点技术!
  可是规则是人家定,参与竞拍的公司也是心甘情愿拿出自己的技术跟对方交换,他们就算再不高兴,也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后果。
  两个小时以后,各国公司代表,都拿着长长的技术专利名单,来核定价值。
  审核人,自然是白云天。
  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远瞻性,举目全球,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
  这些公司罗列的技术名录,有些现在看起来价值很高,但本身就不是最好,未来发展也有限,他就并没有选。
  而有些技术,现在价值不算高,未来却能向纵深研究,取得突破;还有些技术虽然现在、以后的价值都算不上高,但却是某些技术发展的前置条件;又有些技术,是未来进入某些领域的门槛……
  对于这些潜力极大的技术,他一个都不放过,全部都勾选了出来,并且给了一个非常公允的价格,让对方很是满意。
  白云天固然勾选出了上千项具有极高潜在价值的技术,这些中小公司也极大地充实了他们的竞拍资金,可以有信心争取到一个名额。
  一番评估下来,双方都是皆大欢喜。
第三百三十章
哭穷
  对于未来显示设备市场,影响巨大的拍卖会,终于顺利结束。
  拿到了技术专利的厂商代表,当然是欢天喜地,对未来在显示设备市场大展身手信心百倍。在拿到名额的当天,各家公司代表团就举行了庆功宴,他们的总公司也立即召开了高层会议,讨论接下来的技术培训、设备改造、全球布局等等,为以后大展身手做好了全面准备。
  获得技术授权的公司,也是欣喜不已。
  纯平显示技术,对全球显示设备市场来了一次大洗牌,球形显示设备空出来的市场份额无比巨大。哪怕以二十巨头的实力,也不可能一口将其全部吞下,必然会留出大量的市场供他们这些中小公司发展。
  可以预期,他们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必然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但在这六十家企业之外,最大的赢家,其实是中华制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