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488

  但在大海上,还是阳光明媚,白天气温高达二十一二度,非常适宜。越是靠近赤道,气温越高,但也没有炎炎夏日的酷暑之感,白天的最高气温不过二十八度上下,只需穿件短袖或是T恤即可。
  倒是过了赤道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正午的气温最高达到了三十九度,外面的甲板上晒得根本占不了人,大家都只能躲在有空调的船舱内活动。
  这是因为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南半球则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夏季多暴雨,轮船一路过来,两天的时间就经历了五场暴雨。那真正是黄豆大的雨点,打在人身上裸露的皮肤,都会感到疼痛,人在外面,只需二十秒不到就能变成落汤鸡。
  徳汶岛就在印尼与澳大利亚之间。
  具体来说,就是达尔文西北,班达海海底火山隆起带的外围。从距离上来说,更近于印尼,而距澳大利亚稍远。
  上次台经理前往力波,是从澳大利亚出发,到达徳汶岛西南角的提屈半岛以后,再折向东北。这次白云天乘远洋轮过来,抵达徳汶岛π字头的西北角坤连半岛以后,转向东行,路线刚好与他相反。
  船在距坤连半岛三十海里的海面,由于地球曲率,看不到海岸线,但却可以看到海面上高低起伏的群山。向提屈半岛方向望去,则因为距离太远,就连山峰都看不见,只有一望无垠的碧波。
  不过向东行驶不到十五海里,就隐约可以看到右侧海平面上若隐若现的山脉了。
  随着距离力波渐近,海峡也迅速收缩,从最初的上百海里、七八十海里,很快缩小到五六十海里。站在船上,轻松就能看到两侧狭长的海岸线,视力好的人,还能看到海平面上椰子树的树冠。
  由于两座半岛的阻挡,海面越发平静,船行驶起来非常平稳。
  两侧距离海岸不到五海里的海面,可以看到点点当地人的独木小舟。
  看到如同大山一般的客滚轮到来,独木舟不但没有四散躲开,反而大胆地靠了过来。一些上身赤裸,只在腰间围了一块布的当地人,好奇地从小舟上站起来,向船上挥手。
  远处的岸边,一群光溜溜的当地小孩跳进海里,奋力向船游来。
  船上的众人,大都是第一次出国,见到外面的风景,都从舱内出来,站在栏杆旁,向聚拢过来的独木舟上的当地人挥手。而独木舟上的当地人也非常热情,每次船上的挥手,都会引来他们阵阵欢呼声。
  独木舟追不上轮船,滚装轮很快就将海上的渔民抛在身后,可那些当地人依然在不断朝这边挥手、跳跃。
  滚装轮渐渐深入,远处已可看到坤连半岛和提屈半岛相连的夹角。
  力波到了!
  在这里,坤连半岛与提屈半岛形成的夹角大约有六十度左右。由于距离越来越近,两侧的群山也愈显巍峨,肉眼估计,这些山高的大约有七八百米,低的也有五六百米。在它们背后,远处云雾深锁之处,还能看到一重重更高的山峰耸立。
  有些山脉一直延伸到了海岸边,从船上就可看到山上嶙峋的岩石。
  这些山不光高,而且看起来山势陡峭,很多地方都是直上直下,非常难以攀爬。
  正是有着连绵的山脉阻隔,将徳汶岛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独立地域,彼此之间交通困难,徳汶岛上才会分散着诸多部族,各不相属。
  白云天站在船头,远远就看到一艘漂亮的游艇,停在岸边一个简陋的木制码头旁边。
  大概对方也看到了客滚轮的到来,游艇顶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隐约在向这边招手。
  为了方便载运的货物上下,客滚轮普遍的吃水都不太深。白云天他们乘坐的这艘客滚轮总吨位七千五百吨,设计吃水五点二米,从测设仪显示的当前吃水深度为三点七米,足以在内河码头停靠。
  但因为不熟悉当地水文状况,为了小心起见,船长在请示了以后,将船停在了距离岸边五海里的地方。
  游艇上的人应该也是明白了这边的顾虑,很快有三个人从顶部甲板下来,坐上了一艘停靠在旁边的快艇,劈开浪花,向这边飞速驶来。
  白云天看得真切,快艇上那名身穿短袖花衬衫、沙滩裤的就是台经理。李强和姜杰也在艇上,只是穿得没他那么骚包,只是简简单单的短袖、短裤。
  几海里转眼即到,还没等快艇靠船,台经理就激动地喊道:“白总,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
  白云天看他表情浮夸,只是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快步来到侧舷,顺着上下扶梯,下到上下客平台。几名船员接过快艇上扔过来的缆绳,将快艇系牢,像水上码头一样将其固定在平台旁。
  台经理第一个跳过来,眼神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急切道:“白总,公司交给我的任务,我总算完成了。虽然这里的人很难搞,可是在我努力之下,还是从他们手里买到了一块地,而且比公司预期的要大很多,就是地方稍微差了点。不过我去看过了,还是很有开发价值的!”
  “台经理,辛苦你了!”白云天不管他表情有多么浮夸,还是夸奖道。
  “不辛苦不辛苦,为了公司,虽然这里吃得不怎好、住得差点,但都是应该的。”台经理一副忠心耿耿地说道。
  白云天不再说什么,笑着朝他点点头,看向他身后上来的李强、姜杰两人。
  和白白净净,比离开时还长胖了几斤的台经理比起来,李强、姜杰两人却是晒得一身黝黑,人也瘦了许多,胳膊上还能看到不少明显的擦伤、刮伤痕迹,可以看出,他们这段时间吃了不少苦头。
  白云天的笑容收了起来,拍拍他们肩膀,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想说什么,最后却只说了同样一句话:“李哥、江哥,辛苦你们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拜访
  在李强等人的指引下,客滚轮开到了距离码头七公里外的一段海岸。这一段都是岩石,与附近的山脉相连,地势也不平,但好在此处海水深达九米,足以让轮船直接靠岸。
  轮船小心翼翼地倒车,在距离岸边五米处停下,随后哗啦啦一阵金属撞击声,船首船尾各有一个巨大的铁锚带着锁链,从船上落下,将船身固定。
  金属铰链声中,船尾舱门如同吊桥般缓缓降下,搭在了岩石岸边。
  “这里的涨潮落潮水位变化有多大?”白云天看着仅比水面高出两米左右的岩石海岸,有些担心地询问道。
  在这段岩石海岸后面,是一片乱石地,到处是一块块鹅卵石。其中最大的石头像是一栋小房子,其他如牛马、骆驼般大小的石块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基本无法行车。
  “这里海湾很平静,很少会遇到大潮。就我们询问当地人,这里的潮水落差不是太大,平时大概也就一米七左右。满月的时候潮水落差,大概能达到三米。”李强沉稳地回答道。
  这样就不怕涨潮落潮造成船舶失位了。
  白云天放心地点点头:“你们能够跟本地人直接交流?他们都使用什么语言?”
  “徳汶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他们说的语言,是当地土语与葡萄牙语的混种,本地人自称为徳汶语。徳汶语没有语法,没有时态,没有人称和复数变化,只是借用了一些葡萄牙单词用于丰富词汇量,因此非常简单,我们靠着葡萄牙语可以和他们比较流畅地沟通。”台经理介绍道。
  “这里的人好像不多。”白云天与众人站在船尾甲板,眺望着远处,说道。
  “是的,这片海岸方圆三十公里,只有大概不到一万人,山里面还有三个部族,估计有几千人。主要是这里平地太少,加上当地的农业水平落后,养不活太多人口。”李强回答道。
  从船上可以看到,这片狭长的海岸三面被大山包围,一边临海,真正的平地大概只有海边一点点可以用来种地。深入内地约三、五公里,地势就开始变高,长满了各种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形成一片密林。
  说话间,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雨,正在岸边进行水文探测作业的队员,都赶忙回到了船上躲雨。
  雨越下越大,远处的青山也变得朦朦胧胧,如纱如雾。很快,从山上流下来涓涓浊流,顺着地势流淌到岸边。一股股浊流汇聚成小溪,顺着岸边,流入了大海。
  这里夏季本就多雨,雨量大乃是常见现象。
  大量的雨水,也将岩岸地带土壤中的养分带走,使得这里的土地更加贫瘠。
  就李强等人的描述,这么贫穷的状况,在本地都算是富裕了。毕竟他们在收获不够吃的情况下,还可以去海里打鱼,在林中找点芭蕉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
  山里的部族条件比他们还恶劣,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也时常会出山来偷点、抢点玉米、鱼干之类的食物,以补充自身不足。
  为了生存,沿海与山里几个部族之间也是经常干仗。
  了解了当地生存现状,自然也就明白,为什么手段用尽,也只买到了坡地——海边平地对当地部族来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给再多钱都是不会卖。
  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半个小时的瓢泼大雨,说收就收,天空复有变得湛蓝。
  经过雨水的冲刷,远处山上的林木越发的青翠碧绿,阳光照射间仿佛还反射出晶莹光泽,非常美丽。
  白云天让人将乱石滩稍微收拾了一下,从中简单收拾出一条可以通行的路,由游轮上开下来一辆四驱越野车,在台经理、李强的带领下,拜访了本地的几个部族头人。
  为了避开地上蚊虫袭扰,这里的住房全都是高脚楼造型,底下用木桩支撑起一栋木楼。镂空的底楼用来饲养家畜,楼上住人。
  大多数房子看起来都很老旧,就算是头人住的高脚楼,也是同样的沧桑斑驳。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还不如国内普通农村。
  车子驶入村寨,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跑出来,追着车子跑。
  当车停在村里,小孩子们立即就将台经理围了起来。台经理也笑眯眯地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果,分发给小孩,引来孩子们阵阵欢笑。附近的当地人,看到他也是露出笑容,喊他的名字,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看得出来,他与当地人相处很是融洽。
  “你倒是很受他们的欢迎。”等台经理发完糖果,回到身边,白云天笑道。
  “无非是小恩小惠罢了,给小孩子发点糕点糖果,给村民一点小礼物,他们就对你很好。”台经理耸耸肩,笑着道。
  白云天笑着点点头。
  台经理这人,办事不怎么行,胆小怕事、偷奸耍滑、假公济私、喜欢贪占小便宜,但是用来融洽与当地人关系,倒是一把好手。
  力波这片沿海小平地,一共就五个部族。
  其中漫河右岸有两家,左岸有三家,都是顺着海岸呈线状分布,彼此相距不过一两公里。
  虽然基本上就没有路,但是白云天还是只用了一下午,就拜访完了全部五家头人。
  与几个部族头人的见面很是顺利,当白云天等人送上了国内带来的好烟好酒之后,对方立马表现得非常热情,对待他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对于中华制造要在本地探矿、开矿、冶炼,对方都是一力支持,连说没有问题。
  尤其是卖地给中华制造的那个部族头人,更是豪爽地表示要人出人,要力出力,一定全力支持。
  但在出门以后,台经理便劝白云天对这些人的话听听就罢,不用当真:“他们不过是当着我们面,说点好听的罢了,别把他们的承诺当真了。到时候若是我们有求于他们,他们一定会狮子大开口的。而且要是看到了好处,不用我们开口,他们就会找上门来向我们索要。这些人说好听点叫淳朴,说难听的,就是欲壑难填,信他们才有鬼!”
  白云天深以为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