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488

  没有的条件,再怎么想也是无用,还会产生懊恼情绪,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工作上,更加有用和积极。
  “炸掉了水中暗礁,水流会变得更加通畅,这样漫出河道的状况也会大大减轻。只要不是遇到突发山洪,基本不用再年年加高河道堤坝了!”他总结道。
  记下了沿途可能存在暗礁的地点,作为以后爆破的依据,一行人缓缓向前,很快到达山口位置。
  力波就是群山包围的一小块狭长地带,平地极少。
  从海岸到山地,不过三五公里左右,而且很多地方地势早早就开始抬高,变得无法耕种。
  白云天一行人从河口走来,只四公里就脱离了平地,走在了高地不平的坡地上。
  坡地的前两公里,地势还是逐渐抬高,坡度大约也就十几度,只在部分地方突然抬高,总的来说还不难走。但在两公里以后,坡度就变大了,约有二三十度,在没有台阶的情况下,走起来略显吃力。
  徳汶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整个就是一个庞大的火山岩石岛屿。只在表面,有一层火山灰以及岩石风化和植物枯萎形成的浅层土壤,根据地形不同,土壤的厚度从十几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很多地方甚至连这层薄土都没有,只有嶙峋的岩石裸露在外。
  漫河周边上百米,因为长期受水流冲刷,土壤几乎没有,就是一块块坚硬的石块。且由于风化,棱角众多,稍不注意就会刮伤、磕伤。
  距离漫河几十上百米之外,土壤才渐渐厚实起来,密集的林木遮蔽视线,覆盖着从坡地到山顶的地表,形成一片绿毯。
  台经理买到的这片地,就在山口处,河道的东岸。
  这块地地形也不平整,不说裸露的河道旁几十米,只看生长在上面的林木,就可以看出这块地高高低低,有很多高地和低洼处。
  在同一水平线上,高低的落差就至少在五米上下,差不多是两层楼的高度。
  而从整体来看,坡顶与坡底的高度差,更在百米以上。
  整块地就是倾斜的坡地。
  在此处,一面高约两三百米的山壁拔地而起,将前路阻断,无法再顺着河道前行。
  道路在这里就变成了死路。
  受山壁影响,这块地也呈弧形,将身后的山峰包围。
  “初步估计,这块地的面积大概在四点三平方公里上下,比台经理汇报的还要大点。就是这个地形……,开发的难度太大了!”饶欢心中默算了一下,开口道。
  “不止四点三平方公里!你看,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有几个突出的平台,面积小的有零点二平方公里上下,大的估计超过零点五平方公里了,最大的那个平台,目测差不多都有零点七平方公里了!这几个平台加起来,总面积就有一点八平方公里左右,这片坡地总面积我看不会小于六平方公里!”白云天指点着坡地外缘的几个平台,肯定地确认道。
  当初火山成岛时,部分熔岩冷却凝结,后续的熔岩流淌过来,首先在低洼处汇聚。当熔岩逐渐聚集,超过边缘的高度后,才从部分缺口蔓延流淌而下。
  这片坡地就是这样,在坡地边缘,有好几个突出部。
  这些突出部也并不是像阳台一样悬空,而是下方依照突出部外形,有梯田状小台地,一层层向下与山体结为整体,对平台构成坚实支撑。
  这些梯田状小台地,很明显就是熔岩从平台流淌形成。
  这样的大落差山坡地带,应该如何规划利用呢,白云天眼睛已经不再看向台地,而是凝望着这片地形复杂的山坡,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简易码头
  白云天用了一周时间,仔细考察了漫河及沿岸,并进入山区,实地了解了矿区的情况,才返回登陆点。
  回来才得知,登陆点已经东移两公里。
  原来登陆的乱石滩,虽然是个不错的登陆点,但在随船的工程师勘测以后,发现整个乱石滩表层几乎没有土壤,全是裸露的各种乱石。再根据附近山峦裂口处一道道凹深的槽痕,和下雨时水流汇聚的情况,判断这里应该经常有山洪暴发,非常不安全。
  正是山洪,才将表面土壤全部冲走。而随处可见的大量鹅卵石,也明显是水流冲刷形成。
  事实上,这些天雨水密集,山上不断有水流出,在乱石滩上形成了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溪流。这都证明了这块乱石滩,绝不是上佳的登陆点。
  经过不断测量水深,轮船向西移动了两公里,选择一处石岩的边缘作为了新的停泊地。
  力波这片平地,是雨水和山洪,将山中的泥土席卷而来,经年累月堆积而成。
  这些夹带的泥土,不但将山脚至海岸的数公里地带,堆积成了平地,多余的泥土还被冲到了海里,将沿岸地带的海底越堆越高。
  根据测量人员乘坐小船,沿岸测量水深,确认漫河河口东侧的海岸,泥土已经堆积到与岸齐高,并且已经沙质化,变成了海滩。
  只有河口处,由于有漫河水常年冲刷,泥土无法淤积,才形成了水深五到七米的天然深水码头。
  他们当初那个登陆点,也是时常有山洪暴发,卷走了水底的淤泥,才达到了五米的水深,让客滚轮可以直接靠岸,放下跳板进出车辆。
  如今也因为这里时常会有山洪暴发,他们不得不转换登陆点,重新寻找合适的锚地。
  新找到的这处锚地,其实是一处高出海面的岩石海岸。
  没有哪一个岛屿,周边的海岸都是一般高,总是起起伏伏,如同褶皱一般。
  他们找到的这个新泊地,就是一段长约两百来米的岩质海岸,隆起处高出海面三十余米,形似断崖。正是这处隆起,让雨水、山洪只能从高地两侧流入海中,没有它们带来的泥土,使得这处海岸的水深达到了七到九米,最深处十二米。
  可是有利自然也有弊。
  因为高坡的遮蔽,让这处海岸保持了原始风貌,没有大量泥土堆积。然而也是因为保持了原始的风貌,这边海中密布着大量的礁石,水下还有数不清的暗礁存在,让船无法靠岸。
  费尽心思,反复探测,他们才在这处海崖的东侧边缘,找到了一个勉强可以靠岸的地方。
  这里是海崖的东坡,坡度较缓,有四十来米的海岸,水深从六米到四米,只要用倒车的方式,将船尾对准岸边小心停靠,足以让船靠岸。
  这对船长的技术要求较高,水平差一点,就有可能与东侧的海底接触,造成局部搁浅。
  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这里虽然已经是海崖的坡底,可也高出水面八米。这个高度,让客滚轮无法将跳板直接搭在岸边,供车辆物资出入。
  白云天出去考察的这几天,客滚轮先是从原来的泊位,放下了几辆工程车辆,绕过来,对高高的岩岸进行削低作业,以改造为码头。
  可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比他们预料的要大许多。
  首先这是石头海岸,不像泥土那么好挖掘。其次这还是岩浆岩,具体来说就是安山岩,虽然密度不如花岗石,可也比普通的页岩、砂岩坚硬多了,普通的挖斗铲上去只能发出铿锵的撞击声,溅出一溜火星,根本挖不动。
  就算是动用钻机,也非常吃力。
  挖了两天,工程人员就不得不改变方法,决定采用钻孔、填药、爆破的方法,将岩石一块块炸碎,再一点点清理出一条斜坡。
  两天的爆破,炸掉了一千五百立方的岩石,总算硬生生挖出一条与海岸并行,三十米宽、进深十米的海边平台。平台涨潮时距离水面两米、落潮时距离海面三米五,足以让铰链跳板二十四小时打开。
  光是有这么一个平台还不行。
  因为这只是在海岸边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坑,车子就算从跳板开了上去,五米的高度差也让它上不了地面。
  工程人员继续向东,炸出了一条二十七米长的斜坡,才算是解决了车辆登陆的难题。
  炸出来的登陆平台和斜坡,自然是粗犷无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平台壁同样是凹凸不平,许多地方还留着锋利的石棱。工程人员以碎石为填充物,就地取材使用挖来的泥土作为黏合剂,对码头墙壁、地面、斜坡进行了一番修整,赶在白云天返回时,开辟出了一个简陋的码头。
  白云天回来时,就正看到一辆辆货柜车,听从指挥人员的口令,从斜坡驶上来,等待装卸。一块经过简单平整的平地上,被辟为了露天堆场,一辆重型吊车,正在将一个集装箱从车上吊装起来,放置到堆场上。
  货场上用油漆划定的堆放位置上,已经放了数十个集装箱货柜。
  不时有装载车从内陆方向开来,将一车车树干从车上卸下,以备待用。这些树干最细的也有五十公分以上,大都在七八十公分上下,最粗的目测有可能达到了一米,一看就是生长了上百年的大树。
  在西面的高坡下面,工程人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工场,正在忙忙碌碌,对这些原木进行分解,切割为一块块木板。
  旁边半坡上,也有数十人在用打孔机对岩石地面钻孔,随后将碗口粗的树干插入深孔,填实固定作为支柱。再用分解出来的木板,快速搭建着板房。
  放眼望去,约三千来平的斜坡上,已经搭建了十几间相连的板房。
  看地上用石灰画的线,这批板房将有三排,每排二十间左右,正中位置还留出了一条五米来宽的通道。在坡顶,似乎还将建设一排板房,根据画线的宽度,比下面的板房还要宽,估计是作为库房或是办公所用。
  显而易见,这块坡地,被作为了临时营地进行建设。
第三百九十八章
当伸手成为习惯
  “你们动作很快的啊!”
  白云天一路跟正在忙碌的工程人员打着招呼,来到坡上,对指挥板房搭建的考察团副总指挥陈勇夸奖道。
  “已经很慢了!要不是这里都是石头,码头整起来太辛苦,前几天我们就该开始搭建营地了,也不用等到这会儿。船上许多人,早就想下来,住到岸上了。”陈勇手上拿着一叠施工简图,对工作进度不满地摇头道。
  白云天大是不解:“明明船上的条件好很多,他们怎么反而想到岸上来住?”
  营地草建,就算快马加鞭建好了,也没水没电,更没有空调,哪有船上舒服?
  陈勇摇头:“虽然这里海湾风平浪静,可是终究有起伏,住久了人都感觉是飘的。我刚下船的时候,也是好一阵子都觉得脚下发软。其他人和我的感觉一样,宁愿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也不想再在船上待了。”
  白云天协调感好,适应性要比他们强许多,但也可以理解他们的不适。
  “这样的话,等房子建起来,就从船上牵条电线过来吧,至少保证每间房都有电灯用。注意防火!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主机房,把营地的内部网也搭起来,方便大家工作。”他想了想,指示道。
  过来的考察团成员,为了方便他们工作,每人都配备了一台IBM笔记本电脑。只要有电,再搭建好局域网,工作效率并不会比在公司差多少。
  说话间,白云天看见一辆越野车从河口方向开过来,在坡下停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