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488

  白云天想想也是,便爽快道:“你们可以从船用发动机、船用钢板的角度,来进行规划!”
  船用发动机、船用钢板!
  众人相互以目而视,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第四百零一章
动力源
  明了了产能规模,确定了产品方向,讨论总算不是无的放矢了。
  但这还不够。
  需要确定的因素还很多。
  比如说动力来源,这个时代动力肯定是电力,那就需要设计电厂。
  电厂设计,又需要考虑,是水电还是火电。
  力波建设火电站,条件是具备的。
  根据当地人描述,探矿队在铁矿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座大山里,找到了一座煤矿,在其周边还找到了好几个矿苗。这是一个地下煤矿区,由于时间有限,来不及进行详细勘测,单从露头矿苗和当地地质形成条件分析,这个煤矿的储量初步估计不会少于二十亿吨,属于中型煤田。
  不过这里的煤,品质不是太好。
  从现场取得样品分析,力波的煤炭水分含量略高,燃烧或用作炼焦时,热量浪费略大。
  它的灰分也较多,用作动力煤时,炉内结渣较多,高炉维护期、寿命均会相应缩短;用作焦煤炼钢,需增加石灰用量百分之二,高炉产量下降百分之四左右。
  它的含硫量也比较高,生产时污染较严重,并且需要专门的脱硫作业设备。
  不过它的发热量还可以,基本达到了标准煤的发热量。提前对煤炭进行加热脱水处理,燃烧发热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用来作为动力煤、炼焦煤,均是合格的。
  但是要进行煤矿开采,难度也不小。
  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重重大山之中,将开采出来的煤炭运送过来!
  这中间可隔着好几座小山头。
  如果是走直线距离,那就需要挖掘隧道,这个工程量就算是请专业的铁道兵来做,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要是绕路,沿途也多是高山深壑,修建公路或是铁路,都非常艰难,还要预防高山滚石、塌方,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山谷之间,倒是有水。
  但这些水流要么是浅浅的溪流,要么就是落差太大,用来作为观景的瀑布或是搞漂流运动很好,作为运输通航则完全不可行。
  以上种种困难,都说明从煤矿区,小规模运送煤炭尚可,但要大规模持续运煤,则投资和难度都极大,建设周期也非常长。
  那么水电呢?
  力波地区同样也具有丰沛的水电资源,其年均降水量达到了一千七百毫米,在雨季甚至达到了两千六百毫米。山中水位落差大,非常适合建设水电。
  问题是,水电建设周期更长!
  按国内制定的标准,从论证到立项,到审批、设计,再到建设,总周期长达十五到二十年!
  哪怕力波这里无需考虑国内审批,其考察、设计工作,也需要两到三年时间,之后再花四到十年来建设,至少也要到二零一零年,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这样的进度,白云天完全不能接受。
  他看众人针对是采用火电还是水电,分成两派争得面红耳赤,于是用力敲了敲桌子,让他们停下来,开口道:“除了水电、火电,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下其他的方式呢?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听到他的意见,众人面面相觑。
  风电?
  诚然,徳汶岛位于南纬七度附近,与赤道无风带相距不远。从全球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来说,也是较低的,年均风能为每小时十点四公里,属于最低级。
  但在山区,由于海拔高度差形成的温度差异,却存在着强对流风。
  前期在进行勘探时,各勘探队就发现许多山口风很大,吹得人站不住脚。
  部分山口的风,甚至达到了每小时四十一公里!
  而且山区的风能,是一年四季都存在,只是随季节在雨季吹的是西北风,在干季吹的是东南风。
  这就给利用山区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创造了条件。
  但众人依然有很多疑问。
  “白总,现在国际上主流的都是小型风能发电机组,发电机功率只有两百千瓦上下,最高的也不过八百千瓦。如果要进行风能发电,一个二十万千瓦的电站,岂不是就要放置几百上千台风机?”有人质问道。
  光伏太阳能的情况也是一样。
  徳汶地处赤道南端,光照时间长,照射角度稳定,太阳能丰富,初步检测日照辐射为每平米四点八千瓦时。
  然而现在的太阳能转化率太低,最好不过百分之十二:这还是厂家的宣传,实际使用中通常只有百分之八左右。也就是每小时发电量仅有零点零一六度。
  这样低的转化率,要建设一个二十万千瓦的发电厂,需要铺设一千二百五十万平米的太阳能板——十二点五平方公里!
  不谈有没有这么大地方来摆放太阳能板,就算可以,以现在的光伏组件成本来说,平均每度电的使用成本是八美元,二十万度就是一百六十万美元!
  八美元一度电,谁用得起?
  一个两百万吨的钢厂,每吨耗电约八百度,使用光伏发电,一吨的生产成本就是六千四百美元!
  这样的钢,谁买得起?
  不管是光伏,还是风能,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发的都是直流电!
  直流电的传输,受到距离影响,超过一公里就会大幅衰减。并且大多数家用电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
  因此为了输送和正常使用,还需要建设逆变器站,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另一方面,风能、光伏,因为太阳下山、风力变化,还需要建设稳压设备,以保持稳定的电力输出。
  这些解决了,电力的存储也是一个难题。
  电力不是有形体的实物,它是一种能量,不是说不用把它放在某个地方,需要时再拿出来用。
  电力要是不用,它就没有了!
  所以要想随时可用,还需要一套存储设备,比如电池。
  这就还要给它建设一个大型的储电装置,也就是一个超巨量的UPS。
  按照二十万千瓦电站,储备五天的电量计算,这个储电站就需要12伏48安时的蓄电池组总计六万八千个。单个铅酸电池为两伏,意味着共需要四十万个单体蓄电池。
  照市价计算,电池成本就高达两千万。
  这不是一次性投入!
  要知道,蓄电池的寿命只有三到五年。也就说,在长期使用中,每三到五年,就需要再投入两千万!
  众人在提出各种困难之后,都看向了白云天,看他如何抉择。
第四百零二章
招工
  “你们要在这里建水泥厂?”
  部族头人帝安愣了一下。
  他倒没无知到询问水泥是什么东西,虽然长期蜗居在力波,见识不广,可也曾在首都隆瓦见过水泥建筑,知道这是一种用来修房子、道路的建筑材料。
  他顿时来了兴趣。
  水泥可是好东西,就他所见,用水泥修的道路可比土路好多了,平整又整洁,就算下雨,也不会泥泞不堪。水泥建的房子,更是结实漂亮,比他的吊脚楼要好太多了。
  这些中国人如果在当地建了水泥厂,岂不是意味着他就可以随意取用,来为自己建两栋水泥别墅?
  他怕台经理看出他的心理活动,搭着眼皮,装作漫不经心道:“要水泥的话,你们直接买不就好了,怎么会想起在这里建一个水泥厂?”
  “水泥这东西怕潮,虽然有防潮包装,可是这里湿气太重,水泥长途运过来,很容易就受潮板结了。况且我们搞建设,需要的水泥量太大,外购的话,太不划算,所以才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水泥厂。”台经理笑嘻嘻地解释道。
  “这个啊……”帝安皱着眉,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你们先前说只要买一块地,用来建什么冶炼厂。结果刚买了地,你们就要建什么码头,又从我们这里买了一块地去。现在你们又要建水泥厂……,力波的地本来就不多,你们今天买一块、明天买一块,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地就都卖光了!”
  台经理跟他接触多日,早就把他看穿了,一点也不担心:“我们建这个水泥厂,虽然是为了方便建设,可对你们也有好处啊?”
  “什么好处?”帝安眼中电光一闪。
  “可以到水泥厂来上班啊!水泥厂建好了,总还需要有人来做工,才能做出水泥来。力波这里,除了你们几个部族,哪还有别的人,当然是从部族招收工人……”台经理给他解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