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488

  “哦?两个都是?”年轻医生表情认真起来,询问道,“她们都是什么情况?”
  “这是我爱人,她有很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要打胰岛素……”连兵伟想了想,又忍不住诉苦道,“她每天都要打32个单位,一个月要用两瓶半。进口胰岛一瓶就要好几十,我们用不起,只能用国产的动物胰岛,就这一个月也要四、五十。因为胰岛素打多了,又造成她血糖太低,最低的时候降到过三点几,人都晕过去了,赶紧把她送去医院。现在是一面要打胰岛素降血糖,一边又要经常复查是不是血糖过低,我们工作的厂子破产,一家人全都下岗,实在是有些支撑不住了。”
  “都是我拖累了你们……”长期注射胰岛素,身形有些发胖的妻子难过地自责道。
  “你说的什么话,你是我老婆,只要我还活着,就要管你!”连兵伟涨红了脸道。
  年轻医生脸上浮现出一丝同情之色,轻声安慰道:“没事,如果你们加入我们公司,职工医疗费公司全包,家属也能报一半,可以大大降低你们的负担。另外也可以不必持续打胰岛素的,国外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管效时间要长些,吃一次可以管八小时……”
  “你说的是二甲双弧片吧,那个太贵了,一盒就要八十多块,只够十天的量,我们可吃不起!”连兵伟连连摇头。
  他当然希望给妻子用进口药。
  胰岛素虽然可以暂时平衡人体胰岛需求,但是它入胃就会分解,所以不能口服,只能注射。而注射也只会在很短时间起效,每过一两个小时就要重新注射,每次注入微量药剂。
  因为这个原因,许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都练就了一手注射技艺,手比不少护士还要稳。
  可这也不是办法。
  胰岛素注射时间长了,人会发胖,还会诱发低血糖。而且自己在家注射,由于针头重复使用、消毒不严、保管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在注射时造成感染,带来严重后果。
  二甲双弧片就好多了,可以口服,没有注射的麻烦和痛苦,一次就能管八个小时,非常方便。
  但是它太贵了!
  对他们这个家庭而言,这是一笔无法承担的昂贵开支,根本承受不了!
  年轻医生笑了:“二甲双弧都发明几十年了,它的专利早就过期了。以前医生向你们推荐的进口药,是国外制药企业以它为基础,研发的缓慢溶解型缓释药片。我们医院也在进行缓释药剂的研究,已经在实验室少量制备出来了效果很好的缓释型二甲双弧片,价格很便宜。就算是用进口药,如果公司录用你们,哪怕只有一个人,家属的医疗费用也能报一半!”
  “真的!”
  连兵伟一家闻听大喜,他妻子更是喜极而泣,这种隔一两个小时就打一次针的日子,她真是受够了。不说药费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就是她自己也受不了。
  “当然是真的。”年轻医生强调道,然后低头写了处方签,交给连兵伟,“待会儿你们坐外面的电动车,他会送你们去职工医院,你到内分泌科,那边还会详细询问你们病情。”
  说完,他转向连馥颖,和蔼地问道:“你是哪里不舒服?”
  听到他问,原本因为母亲病情有了希望而兴奋红润的连馥颖,脸刷一下白了,没有一点血色。
  连兵伟两口子还没意味到,只是感到羞愧,但是医生先还带着笑意,渐渐从她闪躲的眼神,苍白的脸色,迅速察觉到什么。
  他的表情,微微凝重起来。
第四百一十七章
美国来客
  在连兵伟等人接受问诊的时候,一辆俗称为子弹头的丰田大霸王豪华商务车,正在一辆鸣着警笛的警车开道下,向着中华制造风驰电掣而来。
  车上所有乘员,全都是白人。
  “亲爱的,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在第二排的舒适座椅内,一名三十来岁的白人女性,环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温柔地问道。
  小女孩很漂亮,略微有些卷曲的金色短发,长长的睫毛让蓝色的眼睛显得有些朦胧,面部轮廓精致得就像是一个芭比娃娃,唯有肤色显出不正常的白色,如纸一样,清晰地暴露出皮肤下的血管,看上去很是惹人怜惜。
  “妈妈,我感觉很好。”小女孩蜷缩在母亲的怀抱里,轻声回应道。
  她在说话时,身体却轻轻打了个寒噤。
  明明外面的温度高达三十一二度,车内还开着暖气,她却像是很冷一样。
  中年女性痛惜地抱紧了女儿,温言安慰道:“朱蒂,我们很快就到了,你再忍耐一下,妈妈一定会治好你的病,让你和其他小孩一样,正常地玩耍、上学、长大、嫁人!”
  “好的,妈妈,你别难过,我没事的。”小女孩懂事地深处苍白的手,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脸,反过来安慰道。
  “我知道,你坐了这么久飞机,一定挺累了,先睡一会儿吧,等你醒过来,我们就到了。”中年女性柔声说道。
  “好的,妈妈!”朱蒂轻轻打了哈欠,长途的飞行,也确实让她感到有些疲倦,便听话地闭上了眼,在母亲的怀抱中,慢慢进入了梦乡。
  中年女性怜惜地松开了一点手,让她睡得更舒服一些,然后抬起头,压低声音,对副驾驶座位上的中年男性问道:“布洛克先生,请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
  “伊莲娜女士,从临海到苏城只有六十五英里,我们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中年男性回过头,脸上带着温和地笑容,轻声回答道。
  仪表盘上,时速显示为一百八十公里,并且还在攀升。
  “他们真的能救我女儿的命吗?”听说很快就到,伊莲娜稍微放松了些,但还是忧虑地问道。
  布洛克安慰道:“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这家中国公司的确开发出了人体器官克隆的技术。并且我们出发前,已经通过驻临海大使馆,向中国方面提出了申请,所以您放心,等到了中华制造,可爱的朱蒂很快就会好起来。”
  “感谢上帝,看着朱蒂一天天消瘦憔悴下去,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伊莲娜捂住嘴,眼睛中闪烁着泪花。
  布洛克安慰了几句,便坐正了身子,望向窗外的高速公路,若有所思。
  他作为基金会的代表,出资并陪同伊莲娜飞来中国,可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她们,而是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可以说,朱蒂就是他们在申请求助的数百名患者中,精心挑选出来,希望用她的年幼、柔弱、可爱,来博取中国人的同情心,更好地协助他完成使命。
  至于救人……
  那才是附带的,能成最好,不行也没有关系!
  反正人总是要死的!
  ……
  刚刚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路况很好,又有警车开道,其他车辆纷纷避让。商务车速度一直维持在二百一、二上下,只用了二十七分钟,就赶到了苏城。
  车队没有进城,一辆苏城当地警车加了进来,娴熟地绕城而过,从南边操近路,直接抵达了中华制造。
  但一个简陋破烂的营地,挡住了车队的去路,车队被迫停了下来。
  “这里发生什么了?是有人在示威吗?”伊莲娜坐在车里,看着外面如同美国流浪汉营地一样的场景,有些惊讶地问道。
  她以为,这些人是和美国一样的动物、环保之类人士,跑来中华制造门口示威。
  “谁知道!”布洛克耸耸肩,无所谓地回答道。
  其他人也和伊莲娜一样,好奇地打开车窗,探头向外望去,有几个干脆下了车,试图靠近观察。
  虽然中国对外开放已经十多年,但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依然是过去的老样子。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印象中,这仍然是一个封闭、严肃,甚至恐怖的国家。
  随行而来的这些人,不少人还以为中国人依旧穿着绿军装或是长袍马褂、剃着阴阳头、脑后留着辫子。当飞机降落在虹桥国际机场,看到现代化城市建筑,来来去去和美国人无异的中国人,他们很是失望。
  看到眼前破烂的营地,他们反而高兴起来,纷纷拿出了照相机,对着营地一阵乱拍。
  这才是符合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中国!
  有些人还在打赌猜测,这到底是流浪汉的营地,还是集中营。
  听到警笛声,营地里出来一群人,朝车队走来。
  前方的本地警车上下来两名警察,随同过来的临海警车上,也下来一名外事局的干部,向人群走去。
  布洛克也示意一名随员跟过去。
  双方交谈了几句,各自分开。布洛克派过去的随员,听外事局干部解释之后,小跑过来说道:“先生,这家公司前不久刚刚刊登了全国性的招聘广告。这些人是递了招聘信件,等不及通知的求职者,于是从各地跑来,聚集在了公司门口等待消息。中华制造已经准备在另外的地方搭建帐篷、简易板房,以临时安置他们。”
  听到这个解释,其他人都很失望。
  中华制造方面很快出动了保卫人员,维持秩序,车队再次启动,缓缓驶入营地。
  “这些都是求职者?”伊莲娜震惊地看着外面破破烂烂的简陋窝棚。
  “准确地说,他们是失业者!”布洛克毫无表情地看着外面,纠正道,“听说中国的经济现在遇到了大问题,数以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很多人都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为了生计而挣扎。”
  “他们真可怜!”看着外面,一个个黄皮肤的身影,伊莲娜捂住了嘴,眼中泪花涌动。
  虽然美国也有失业问题,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但也没有这么多。
  “是啊,他们真可怜!”
  布洛克扫视着营地里一双双看向车队,好奇的眼睛,冷漠地回应道。
第四百一十八章
基金会
  在中华制造保卫人员的协助下,车队顺利进入公司。
  与外面乱糟糟的景象截然不同,公司里面非常整洁干净,正中一条可容七八辆汽车并排行驶的宽阔大道。前行数十米则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
  喷水池后方,一栋数十层的玻璃幕墙大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印有方块字的标识,就从上到下,镶嵌在幕墙上。
  很明显,那就是中华制造的总部行政大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