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488


第四百二十九章
超自动化工厂
  上千亿的订单,对国内来说是一笔超级大订单,靠它不知能盘活多少企业。
  然而如果这笔钱,全部要国家自己来背负,那就毫无价值了,等于是左手兜进右手兜,玩的都是账面游戏。
  白云天看出了他的犹豫,在旁出声道:“这笔钱我们并不是不给,只是向国家借贷的金额。我们打算用二十年时间,分期将钱款还清。”
  听完他的话,袁处长长出一口气。
  那就是贷款了!
  虽然贷款的总额很高,可也是正常的借贷关系。
  以中华制造的盈利能力,每年五十亿的还款压力依然有点大,但却不是还不起。
  再说,看在白云天的科研能力份上,哪怕少还个一两百亿也是值得的!
  就当是感情投资好了!
  袁处长脸上的表情轻松下来:“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如实向上级汇报,尽力向高层争取!”
  “那就好。”白云天笑着回应,从身边的公文夹中,再次取出厚厚一份文书,和一块硬盘,合在一起递了过来,“关于钢铁厂冶炼、轧制相关设备,我们列了一个采购名录。另外,这些设备具体的设计、施工制造图纸,以及所需材料、工艺,都存在了这块硬盘里。您可以带回去,请相关行业专家审核以后,委托给具备相应制造资质能力的厂家代为生产。”
  袁处长眼睛一亮,立即接了过来:“嚯!好厚的目录!这些设备都是你们自己设计的?为怎么不采购国内现成的钢冶配套设备?”
  他紧紧握着这本厚厚的设备名录,和储存着相关设计制造图纸,以及具体产品制造工艺的硬盘,爱不释手。
  和中华制造,或者说和白云天接触多了,他深知白云天的眼光有多高。一般的国产设备他根本看不上,就算是欧美的进口设备,他也只挑最好、最先进的,中华制造所需的生产、研究设备,绝大多数都是经他之手,自行研发制造。
  为此,还单独成立了一家设备制造公司,专门为下属各厂、实验室、教学科研机构,提供自制设备。
  而且这些自制设备,经过实践,其性能、精度、稳定性方面,都远超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凡是来考察过的企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都对中华制造自己研发设备的精良程度赞不绝口,羡慕不已。
  只可惜设备制造公司产能有限,加班加点,也仅能勉强满足中华制造自己的需要,无法对外销售。要不然,国内各相关科研单位、精密制造企业,早就大批购买了。
  白云天交过来的这份设备订单,想来也是由他亲自设计,其先进程度,也值得期待。况且对方将所需材料,处理工艺、制造工艺都写了出来,在完成给中华制造的订单以后,国内企业完全可以以此为蓝本,大批生产,用于国内钢铁企业。
  哪怕这只是年产三百万吨的中型钢铁企业所需设备,并不能直接满足国内大型钢铁厂生产需要,也可以对着它照猫画虎,在原版基础上进行设备升级,效果想来也不会差。
  对他来说,这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怎么不让他乐开了花。
  白云天笑了笑:“国内的钢冶设备虽然现成,不过……所需的人力比较多。以我们准备建设的年产三百万吨级钢铁厂来说,用国内设备,大概需要七八千工人,加上轧制、配套企业,总人数多半会超过万人。
  而公司在徳汶的钢铁厂,距离太远。
  虽然我们也在努力招人,但最终能有多少人过去,我们也没有底。
  并且为了让工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生活、娱乐辅助机构,需要的人更多。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只能尽量提高钢铁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对人员的依赖程度并且因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产能和钢材品质的稳定性也会提升很多。
  我交给您的这些设备,就是基于这一点进行设计的。”
  “哦?是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袁处长又是一喜,不出他所料,白云天出品,果然全是精品,“但是这样的话,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极高吧?”
  “对!相关的设备操作人员至少也要是大专或职高毕业,经过一段时间专门培训,才足以胜任。厂里的技术人员,则要求更高!”白云天也承认这点。
  “那你们有足够的人员储备吗?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可以抽调一批人手,过去帮你们!”袁处长心头更是热切,主动提议道。
  在帮中华制造的过程中,他们的人还能对设备实际运行流程、遇到的故障处理方法,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为以后国内采用相同设备,提供相应的技术储备。
  “那就多谢了!”这是互助互利的好事,白云天没有拒绝,一口答应了下来,“我们自己也在培养相关操作人员,还会在国际上公开招聘,不过还是存在一定的人员缺口。”
  “这有什么,大家都是朋友嘛!”袁处长没想到如此轻易就谈成了,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谦虚,“你们这套设备如果安装到位,工厂一共需要多少人?”
  “不多,也就一千一二吧。”白云天淡淡地回答道。
  “什么?”
  “这么少?”
  原本安安静静陪同,在旁做记录的秘书,也跟着袁处长一起惊呼了起来。
  他们面面相觑。
  虽然只是一个年产三百万吨的中型钢铁厂,可这人也太少了吧。这么大个工厂,所需的工人才一千出头?
  据他们所知,就算是全世界自动化水平极高的日本,一个中小型钢铁厂,也需要两千名员工。
  这岂不是表示,中华制造在徳汶钢铁厂的自动化水平,比日本还高?
  这怎么可能!
  “那个,这一千来人,主要是技术人员吧?要不,就只是冶炼分厂?”袁处长干笑了一下,自我解释道。
  白云天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是包括了冶炼、轧制,还有辅助的炼焦、动力等所有分厂一共的人数!”
  袁处长觉得喉咙一阵发干,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若白云天所说为真,那他提供的这批设备的价值,还远在他预期之上不知道多少倍!
  他一时间抓紧了手中的设备目录和硬盘,就像这是世界上最贵重的珍宝一样。
第四百三十章
海外劳务公司和汽车研发基地
  袁处长终究是军人,很快就强行平定了情绪,想到一个问题。
  “这么先进的工厂,估计设备造价也会比较高吧?”
  “没错!”白云天坦然承认道,“根据所需材料、处理工艺的复杂程度、相关专业设备的依赖程度,比国内现在所用设备,无论是建造难度还是生产成本,估计都要提高一倍半左右!粗略算下来,光是这套设备,大概成本就在四十亿左右,可能还会更高!”
  袁处长和秘书张大了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四十亿,可能还多!
  国内的宝钢,总投资规模也才三百亿,而且这还是大量采购了日方提供的进口设备,年产钢材达三千万吨的超大型钢铁复合企业!
  为了宝钢的立项、建设、投产,可以说是集合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几经上马、下马,花了十来年时间,才陆陆续续建成投产。
  中华制造建设的这个钢铁厂,占地规模只有宝钢的十分之一,产能也只有宝钢的十分之一,但光是设备成本,就占到了宝钢总投资金额的六分之一!
  简直可以说是用金山银海,堆砌起来的一座钢铁厂!
  当然,经过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现在国内的财力,已足以支撑起几十上百个宝钢同时建设。加上国企现状,为其提供建设贷款不但不会拖累国内,反而能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因此他才敢大胆地暂且应允下来。
  但即便如此,四十亿的设备采购成本,依然让他感到了一阵窒息。
  一时间,他有些疑惑。
  贸然投入如此巨量的资金,在一个没有基础的偏远岛屿建设如此大工程,难道白云天就不怕会失败吗?
  万一投资打了水漂,他还认这笔账吗?
  袁处长满腹疑虑,但思前想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而是默默地吞在了肚里。
  毕竟对国内来说,白云天本人的价值,远大于他借贷的这一千亿!
  他要真的投资失败,为了归还贷款,可能还会拿出更多更好的技术,算来算去,都不吃亏。
  “对了,说到工人,我之前提议的,公司大量招聘下岗工人前去徳汶工作的事情,袁处长有没有向上级汇报过?”在他发愣之时,白云天又问道。
  “哦,这事我已经汇报上去了!”
  袁处长一个惊醒,迅速将思绪回到当下,认真答复道:“这里有个难题。你知道的,国内虽然已经在放开群众出境工作、学习、旅游的限制,但在实践中,依然有诸多疑虑。以你们公司的情况,如果是少量招收一两千人过去,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显然,你们需要的人数高达上万,数万,甚至更多。这个……,上面也在研究中……”
  白云天了然。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管理问题。
  在国内,总是好管理的。但人去了国外,到了人家的地盘,国内就鞭长莫及,想管也管不到,因此主观意愿上,就不大愿意放开这个口子。
  他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下,然后提议道:“要不,你看这样行不行。由你们兵器工业总公司,成立一家海外劳务公司,我们把招聘的下岗工人,统一挂靠在海外劳务公司名下。你们呢,也在徳汶驻一个办事处,负责管理劳务工人,定期将情况反馈汇报回国内,让上面也能放心。你看怎么样?”
  “咦?”
  袁处长轻轻咦了一声,惊讶地看向白云天,为他的脑子之灵活,大为钦佩。
  他脑子里反复思考了一阵,睁开眼,微微点头:“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要说,云天你的确是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一来,那些工人,就属于我们外派的工人,国内的疑虑,也会大大减轻!不错,不错,非常具有可实行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