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488

  等他要做的事做完,自然会有新的人手来代替他们,而且这些人执行他的命令会更坚决、更忠诚!
  ……
  “他们回来了!”
  早上七点半,与袁处长同屋,正在洗漱的那名干部忽然听到发动机咆哮,到窗口一看,出声道。
  “去了一整晚?”
  袁处长也好奇地探头看去,见车队分开,重型卡车驶往停车场,而五辆帕杰罗则直奔小山包。
  当车停下,上面的人下车,他瞳孔微微一缩。
  虽然努力强打精神,所有的保卫人员还是显得十分疲倦,只有白云天还是神色如常,看不出疲态。
  或许有,但他隐藏得很好。
  白云天没有离开,就待在车旁,等待保卫人员换班完毕,立即就在新一批保卫的跟随下,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他都不休息的?”袁处长咂舌。
  他年轻的时候,也曾像白云天这么拼过。那时候只要有工作,他就会一直干下去,脑子里完全没有回家休息的概念。渴了就喝口凉开水、困了军大衣一裹,哪怕是满地油污的车间也能睡得香甜。
  最忙的时候,他曾三天三夜没合过眼。
  可是随着年岁日长,地位日高,这样的日子越来越少,最近几年,他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了。
  “资本家想要赚钱,拼命的劲头不比我们差啊!”中年干部感叹道。
  ……
  白云天的确很拼。
  整整一天,他不是在指挥部与管理层讨论建设安排,就是在前往各个建设工地的路上,只在赶路的间隙,在车上稍微合上眼眯一小会儿。
  偌大一个工程,铺开来几十平方公里的摊子,徳汶、国内参与的人多达数十万,投入的资金上千亿,涉及到的部门多达上百,方方面面都需要他拿主意、做决定。
  光是每个部门向他汇报一件事、每次只说五分钟,光是全部听完,就需要五个多小时!
  这还不包括他给出答复的时间!
  所以说他怎么可能清闲?
  到晚上六点过,该处理的都处理好了,该安排人负责也都布置下去了,白云天又在昨晚那批保卫的保护下,驱车赶到了溶洞。
  这次保卫没有进去。
  就连密码门处,都没有去。
  溶洞内他们昨天都仔细检查过,并无其他暗道。
  电工带来了补充的燃油,做了设备检修,查看了一下管线是否被老鼠破坏,就没什么事了。
  白云天单独一个人来到密码门处,确认并无跟踪,输入密码,打开门进去后,便随手关上门。
  此刻,溶洞内就只剩下他独自一人了。
  他缓缓来到组屋前,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编号一的集装箱铅封,推开门,打开了开关。
  顶上的电灯亮起,眼前霍然是一个小小的换衣间。
  换衣间内,放置着几套与飞机登机通道类似的折叠伸缩式密封套。
  白云天微微一笑,认真检查了密封套的真空包装是否完整之后,拆开一副,转身出外,来到编号一与编号二相连的位置,对门框边缘做了清洁、除尘,然后将密封套一端对准,贴上了去。
  强力胶合剂,迅速将密封套与集装箱门框,严丝合缝地粘到了一起。
  几分钟后,胶合剂就完全凝固。
  白云天拉开密封套,将另一侧用同样方式,与编号二的门框粘牢。
  算着时间,他用力拉了拉密封套,两侧都牢牢固定在集装箱上,纹丝不动。
  编号一、编号二集装箱,就此成为一个整体。
  他点点头,如法炮制,用密封套将四个集装箱门框相对的通道,全部密闭,连接成一个封闭空间。
  至此,一个总面积112平方,达到十万级的高洁净室就此完工!
  从耐用寿命来说,这样的临时洁净室自然管不了太多时间,两三年大概就生锈、变形,而无法使用了。
  可白云天也只需要它能用两年就够了。
  到时候,自然会有面积更大、设备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洁净度达到三十万级、乃至百万级的超高洁净室,供他使用。
  他重新回到入口,进入换衣间。
  打开强力风口,风从头顶、前后左右、下面,全方位吹拂,将他身上的微尘颗粒全部带走。
  带不走也不要紧,还有连体防尘衣。
  白云天慢慢穿上防尘衣,透过头罩玻璃,感受了一下感知变化,然后推开通往里面的气密门,迈步走了进去。
  在他面前,是条七十公分宽的狭长通道。
  通道两边,是一整面仪器设备,塞满了通道之外的所有空间。
  白云天缓步而行。
  当他推开最后一个集装箱门,两排纵向排列、两米来高的粗大玻璃管状物,就此展现在眼前。
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生命的诞生
  “他又出去了!”
  夜幕下,中年干部又站在窗口,目视着车队离开。
  连续三个月了,白云天都是这样,忙完白天的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就在保卫的簇拥下离开码头管理处。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满脸疲惫地回到管理处。
  不过除了第一次,之后都只有三菱帕杰罗,没有重卡。
  显然他要运送的东西,第一次就已经运完了,此后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
  “你管他呢,要不要去喝一杯?”袁处长才不管白云天去干什么,反问他去不去看电影。
  徳汶不比国内,没有完善的社会圈子。
  四周都是荒山野岭,要不就是当地部落。大家每天忙完工作也没处可去,只能待在营地里,久了自然会心情烦躁,格外想家。
  三个月来,运送物资的船队来了一趟又一趟,运来了力波所需的各种物资。
  这让中华制造有了安定大家情绪的物质基础。
  首先是住宿,用集装箱改造的临时住房一层层重叠固定,搭建起了一栋栋五层居住楼,外面焊了钢架楼梯以上下。每个家庭都分到了一个带厨房、卫生间的套间,单身员工也能拥有自己的单间,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虽然隔音差了点,但也让大家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再次是集装箱改造的饭店,提供天南地北的各地饮食小吃,有效地安抚了大家的思乡之情。
  集装箱副食品商店、服装店、电器店、文化用品商店、五金杂货铺,露天农贸市场等等配套设施的健全,各种琳琅满目的国内外商品供应,迅速稳定了所有人的情绪。
  之后,露天篮球场、足球场、露天舞场、露天电影等因地制宜建设的各种活动场所,让人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
  而集装箱改造的图书馆、计算机房、棋牌室、音乐吧、KTV、茶馆、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等等娱乐设施的逐步建立,进一步充实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让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仅多了百分之十运费的物价,让月工资超过国内一倍以上的员工们,拥有了更强的购买力,可以开心地购买各种之前舍不得买的商品。
  购买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促进了各个餐馆,娱乐场所的来客量。
  不知不觉,临时营地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公司推行菜篮子工程,派出农业技术员,在翻译的陪同下指导当地人种植各种符合国人口味的蔬菜,让许多留守的老人、妇女也有了新的挣钱机会。
  力波气候温和,蔬菜长势喜人。
  随着大量的新鲜蔬菜上市,为农贸市场增加了大量国人喜爱的蔬菜,在抚慰了人们的胃的同时,也让他们彻底安稳下来。
  白天,员工上班,家属们则迈着从容的步伐,提着菜篮,去农贸市场购买各种时令蔬菜、当地热带水果、肉禽蛋、海产品,去送小孩上学,去逛逛商店。
  每到夜晚,临时营地就变得格外喧嚣。
  打球的、运动的,呼朋引伴去唱歌的、跳舞的、玩游戏机的,成群结队。
  各种小吃摊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