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488

  要将所输入的技能模块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依然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其成长期,并不比一个自然人短多少!
  白云天等后期出生的自然人公民,在仍是细胞之时就对基因进行了筛选,剔除了各种缺陷,尤其是强化了大脑突触的生长速度。
  在接受技能输入以后,根据自身特质,只需要一两年适应,就能快速生长出所需的突触皮质,从而表现与一名拥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同样深度。
  其表现,就是在执行一项工作时,克隆人比较死板。他们只会教条地执行规章制度,而不懂得变通,通常比较固执,认定了一个方向,就绝不改变。
  对于星际时代来说,克隆人并不比智能机器人更聪明,创造力是他们的最大短板。
  但死板这一点,又是他们的优点。
  那就是只要培育他们的组织自己不作死,不把他们逼到绝境,他们就绝对不会反叛!
  其忠诚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自然人!
  进度条渐渐走到底。
  白云天又等待了片刻,方才关闭技能传输,重新回到了培育室。
  当他推门而入,所有玻璃罐中的人迅速向他望来。
  眼神之中,有着大量记忆输入后的混沌、迷茫和不适,但眼神均与之前有着明显不同。
  如果说之前他们看白云天,是像一个好奇的小狗,那此时,他们眼中明显有了智慧生命的特有光彩,看向白云天的时候,透露着强烈的依恋、喜悦。
  每一个人,不管远近,都游到了玻璃罐边,触碰着玻璃壁,欢喜地看着他。
  就像是在看自己的父亲。
  一名长相柔美的男子,大概是情绪太过激动,试图将自己的氧气面罩揭下来,向他打招呼。随着面罩歪斜,一串串气泡从冒了出来,而他则迅速呛了起来。
  “小峰,快把氧气罩戴上!”
  吓得白云天赶忙奔过去,用通话器告诉他,赶紧带上面罩,否则就会被溺死。
  婴儿不需要肺部呼吸,那是因为在母体时肺部尚未膨胀,靠着母体供应,由脐带输送过来血液中含氧就能存活,与内脏器官无二。
  但当他们出生,肺部就会膨胀开来,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分离,供应肌体需要。
  这些人经过细胞快速分裂成长,虽然实际寿命只有三个月,其实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其内脏器官都已成熟,肺泡也全部膨胀开来,无法在水中呼吸。
  一旦呛水,仍会溺毙。
  小峰有相关记忆,在白云天提醒下,也明白过来,赶忙费力地举起手臂,笨拙地将面罩推回原位,但已是憋得面红耳赤,痛苦不堪。
  有了他的示范,其他人都被吓住了。
  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将现实与记忆结合起来,懂得了水会溺死人的基本道理。
  故而尽管他们对白云天渴慕之极,仍然小心地护住了呼吸器,只是尽可能地靠近他,想离他更近一些。
  就和那些渴慕父母拥抱的孩子一样。
  白云天紧张地检查了数据,确认小峰没有大碍,这才松了口气,在通话器里轻轻地批评了两句,看到小峰委屈低着头的样子,心中一软,又安慰了他两句。
  这些新生的生命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对给予了自己生命的白云天充满了仰慕、亲昵,白云天只是稍微安慰了他几句,小峰就高兴得在营养液中手舞足蹈,嘴角上翘,露出了无比满足的表情。
  真想是个孩子!
  这些新生命已经懂得了嫉妒,看到小峰得到了抚慰,其他人都哇哇地躁动起来,非要白云天也过去,一一跟他们说两句话,或是表扬、或是安抚,才让他们开心地靠过来,安静地贴在最靠近他的玻璃壁上,无比幸福。
  不过他们肌体终究还很弱,只是兴奋了一小会儿,他们就累了,尽管努力还想跟白云天多亲近亲近,可很快就闭上眼,沉沉睡去。
  白云天不以为意,知道这是生长所需。
  他将灯光调得柔和,然后轻手轻脚离开培育室,来到控制室,调出系统,输入了播放相应影像刺激的指令。
  这是人工催眠。
  通过将影像信息输入大脑,可以让他们在睡梦中建立一个虚拟场景,尝试使用各种技能,促进大脑突触的生长,加快技能消化。
  这都是经过人类上百年探索、发展,才逐步建立起来的成熟体系。
  只是白云天现在技术条件有限,还没有创造虚拟场景的能力,只能用催眠结合影像信息的方式,推动他们更快地适应相关技能,缩短成长期。
  切换到自动控制模式,白云天最后再看了一遍这些新生命,便离开了溶洞。
  ……
  “小莲,手,对,真棒!”
  玻璃罐中,小莲熟练地举起手,伸到白云天面前,在得到夸奖之后,眼睛弯弯,笑得很甜美。
  有了梦中催眠的推动,经过一周吸收,他们已经大概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肢体,并对一些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概念。
  当然,由于并未实际接触过社会,这些知识还比较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
  短短的时间,也不足以让他们明白所有的东西。
  倒是基本的肢体运用,可以实际实验,他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就都能灵活掌握了。一些调皮的家伙,没事就在玻璃罐中游上游下,好像是在潜水一般,乐在其中。
  有了基本常识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他们的性格开始形成,其接受技能的能力,也有了一些区别。
  小莲就是所有人中,最聪明的一个。
  白云天发出的各种指令,她都能准确理解,然后用标准的动作,展现出来。
  相对于她的兄弟姐妹,她是进步最快的一个。
  白云天在测试了所有人的表现之后,也开始考虑,如何给他们,注入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技能模块,将他们充实到最能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
  没错!
  这就是白云天培养他们意图——作为最忠诚、最贴心的人,他可以不用担心泄密,为他们注入各种所需的先进技能,然后在白云天所需的关键岗位,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毕竟只是一个人。
  没有三头六臂的他,就算拥有再多技能,也不可能顾及到方方面面每个角落。
  没有他的带头作用,说实话,要靠招聘来的这群平庸之辈,想要取得超出他们知识储备上限的优异成绩只能靠撞大运,更别说引领科技快速进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到星际时代了。
  科技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没有金属冶炼的进步,就没有性能优越的材料满足各行各业要求;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就不可能制造出高精密的零部件;没有微机电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的精细控制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化工的推动,就没有冶炼、机械、电子工业所需的各种催化剂;没有……
  所有这些行业,都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
  白云天再能干,他又能打几根钉?
  如果只有白云天一人,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休息,到死的一天,他也充其量能将某一局部领域的科技水平,提升二三十年,就是极限了!
  因为其他领域拖后腿,可能还没有二三十年!
  所以,他必须要有更多具备卓越智慧的科学家来辅助他,推动那些他兼顾不到的领域,齐头并进,不是拖后腿,而是形成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唯此,他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重新踏足星辰大海,实现自己的最大梦想。
  小莲他们,就是实现他梦想的最大助力!
第四百六十九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时间就到了九七年的五月。
  距离第一批员工来到力波地区,已经五个多月。第五批从国内招收的员工,也正大海上颠簸,再有不到一周就能到达了。
  五个月时间,陆续到来的国内员工已经达到了八万五千人,绝对数量差一点就赶上了当地部落。
  这短短不到半年,这片仿佛亘古不变的海岬小平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荒凉的海岸线,除了预留作为海滨游乐场的几段白沙滩,其他地段全部变成了坚固的水泥堤岸。码头的数量也从人货混用的一个,增加为正中漫河出海口客运码头、东面货运码头、西海岬客运码头,和东西两翼货运码头。
  每个码头长度都在两公里以上,基本囊括了整个力波海湾。
  其余的堤岸,也都做了水泥覆盖,修建为供人们观赏海景的宽阔大堤。防波堤、护栏、步行道、花园、路灯、观景台一应俱全,在热带观赏树木的映衬下,仿似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通常将独木舟随便放在岸边的当地人,也开始习惯将船系在民用码头,长长的水泥栈桥。
  在传统的独木舟之外,也多了当地没有的脚踏船、快艇、中式机帆船。
  每天早上,当朝阳跃出海面,前来观看无数的独木舟解缆离港,散布在微波起伏的海面上撒网捕鱼,已成为力波湾的一项景观。
  自发形成的海鲜市场,就在码头旁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