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88

  “不是还有八十辆吗,先卖给我们好不好?”
  “人家要做样品的,怎么可能全卖光,能让我们预定,已经很够意思了!”
  人群再次涌来,每个人手上,都挥舞着一张十元的钞票,激动地等待他们登记、开票。
  白云天、包文山、严季和三人一起动手,飞快地收着钱,开着票,忙得汗流浃背都来不及擦拭。
  “我订二十辆!”
  一叠十元钞票出现在白云天面前,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低沉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静止了。
  白云天抬起头,面前站的是一个略有些中年发福的中年人,穿着西装,面容很是沧桑。对方认真地看着他,坚决地将手中钞票递到他面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您想清楚了,这可是二十辆。您有必要买这么多吗?”
  “我知道,我在吴县有个铺面,我打算买一批变速车到吴县去卖。”面容沧桑的中年人镇定道。
  “您是准备做批发?”白云天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有些难以抉择。
  包文山、严季和都看向他,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白云天有些为难。
  他之所以选择自营零售,主因是上游货源不稳定,这次能靠贿赂拿到一百辆自行车,下次能不能还这么顺利,谁也不敢保证。
  就算每月一百辆没问题,数量还是太少。
  销售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最大利润,采用自营零售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现在已经有顾客,提议要批发。
  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进货商,在徘徊观望。
  这些都是潜在的大客户。
  若是能保证销量,那么重新开拓一条稳定的供货渠道,扩大产能就势在必行。
  问题是,这是否迫在眉睫。
  他需要斟酌一下。
  扩大产能,意味着他不能再依赖苏城自行车长,而需要继续向上游拓展,寻找各个零部件的供货商,要不然就是自己生产,这就需要投入相当资金,训练工人。
  成本的增加,不是一点半点。
  万一这种热潮只是一阵,很快就退却,那么这批添置的设备、培训的工人,不但不能成为帮助腾飞的助力,反而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不说拖垮企业,起码也是延缓他的发展速度。
  这就需要他作出正确判断。
  企业经营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一个产品,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热销,进货商蜂拥而至,挥舞着钞票买买买,甚至下了高额的订单。
  企业经营者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市场,不确定这个产品真的是具有漫长的生命力呢,还是昙花一现,就盲目的扩建厂房、购买设备、招聘大批工人、培训技术人员,以扩大产能,占领市场。
  判断正确自然是皆大欢喜。
  产能增加,销量呈现指数级别增长,利润扩大,企业投资获得丰厚回报,由此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众多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主导者。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事情并非总如你所想。
  也许这次产品热销只是碰巧,只是因为某个不可复制的原因偶然出现。甚至是某个竞争对手故意下的圈套,诱使企业做出错误判断。那么等到市场证明一切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错了,所有的投入最终全部打了水漂,结果就会变得非常悲惨。
  白云天现在就站在这个抉择关口。
  他的判断,决定了未来的发展,能走多快,是趁势而起,还是黯然折翼,就在他一念之间。
第五十章
饥饿营销
  “这单,我接了!”
  白云天没有思考太久,就接过了对方的订金,认真给对方填写了一份收据,双手递过去。
  “这上面,我留了我们的单位电话,您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生产进度,及时前来提货。”他指着收据侧边,手写的一个电话号码,郑重说道。
  他的手指,在总价处点了一点:二十辆变速车,总价五千六!
  这是批发价!
  这电话也是真的,而且是厂党委办公室电话。
  南书记对于变速车的生产、销售状况是否关心,这些日子时时到厂坐镇。
  有他这个正牌子书记接听电话,效果更胜一筹。
  “好好好,谢谢!谢谢!”沧桑中年人看着实际总价,每辆车给他预留了一百块钱利润,一时激动万分,明明他是买家,却对白云天连声道谢。
  他还没退下去,几个一看就是生意人打扮的买卖人就抢了过来。
  “我也要预定二十辆!”
  “我要八辆!”
  “给我来十五辆!”
  观巷原来就是苏绣集散地,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众多,还有不少外地过来进货的商贩。
  江浙人本就头脑灵活,他们这些生意人更是其中翘楚,平时看到一种物品,第一想法不是好不好,而是能不能赚钱,自己有没有机会。
  变速自行车的好,他们已经看到,单就多功能性来说,不是普通自行车可比。
  三百八的价格有点小贵,可是看到现场热销的状况,他们信心十足。
  再加上是正牌子国营厂矿制造,质量有保证。
  有两个商人,更是偷眼看到了收据上的批发价格,确定厂家给他们留出了一百块钱的利润空间,顿时亢奋之极,再也顾不得矜持,挥舞着钞票就来抢下订单。
  一辆车就是一百块钱利润,赶得上普通工人大半个月工资了。
  这样的生意还不及时抓住,错过了后悔都没地弥补!
  哪怕他们做的是丝绸苏绣生意,也不妨碍他们拿变速自行车试试水。
  做成了,就等于又开了一条新的赚钱路线。
  何乐而不可为?
  这时的商人喜欢抱团,商户之间很多都是同乡、同村,彼此之间大都熟悉。有了新的赚钱门路,只要有一个人知道,很快就所有人都知道了。
  白云天刚收了这几个生意人支付的订金,给他们开了收据,就看到好几个做生意的气喘吁吁跑过来,挤进人堆,急吼吼问道:“就是你们在卖变速车吧?是不是在这里下订单?”
  他愣了一下:“是。”
  “那我订三十辆!”一个身材魁伟的大汉,拉开随身携带的人造革皮包,从里面掏出厚厚一沓十元钞票,蘸着口水数出三十张,拍到白云天面前,豪气地说道。
  三十辆!
  刚才那几份订单,加起来有五十九辆,这个大汉过来,就下了三十辆的订单,胆量可比之前那几个小商人大多了。
  既然已经接了批发,白云天也不再犹豫,直接收钱、开票,一并接下单来。
  “我要五十辆!”第二个商人气度沉稳,可是说话口气更大,一口就要了五十辆变速车。
  同样的人造革,同样用橡皮筋捆扎的钞票,同样蘸着口水数钱,然后“啪”一声,将五百块钱就这样拍到了他面前。
  加起来,光这几份订单,就超过百辆了。
  白云天迟疑了一下:“我们现在产能有限……”
  “没事!可以先预定着,你们啥时候有货,我啥时候来提货,我等得起。”商人依旧气度沉稳,不急不躁。
  “那行,我给您留厂里办公室电话,您可以随时电话查询,到时候我们会安排一个提货列表,定下提货日期。”白云天不再多说,爽快地给他开了票。
  对方拿到票,认真核对过后,小心地放到了人造革包最里夹层,然后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就这样,三十、二十、五十,白云天这边成了专门的批发窗口,所有闻讯赶来订货的商人,都主动到他这窗口排队,下订,交钱,拿票。
  忙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应付完。
  整整一本收据,几乎都快用光了,数了数,总计七十三份订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