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488

  可以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兴奋,对于中华制造的拥戴之心,更加热烈。
  如果有可能,他愿意充当对方的马前卒,死亦无憾!
  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才渐渐停歇,会场内再次安静下来,等待杜炜逸发言。
  “好了,恶客走了,我们也可以开始真正的招标会了……”
  杜炜逸一句话,会场内再次响起哄堂大笑。
  台上的众位领导苦笑着相互对视,都觉得哭笑不得。
  这些事你做了就做了,说出来干什么。说就说吧,你私下说就好,说完转身可以不承认。你这样当众说出来,这不是让我们难做吗?
  “好,接下来我继续宣布其他的条款……”杜炜逸等到笑声告一段落,继续说道。
  前面的条款他不打算改。
  本来那两个就不是专门针对日本厂商,而是对所有供应商的约束。
  保证金还可以酌情减免,但是生产线抵押绝不能少!
  国内企业什么设备,他还能不知道?
  都是些过时的生产线,国营大厂还好些,但也就那样,能达到欧美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就很不错了。
  至于其他的中小企业,好多用的也是从老国营厂淘来的旧货。
  水平更低。
  说句伤情面的话,如果严格来说,他们没有一家有资格有能力承接中华制造的供应业务!
  要让他们成为供应商,中华制造的支援必不可少。
  既然生产线都是中华制造支援的,那么保证这些设备会为我所用,是必须的。好东西自己都不够用,难道还无私地支援给那些白眼狼?
  杜炜逸可不是中山先生。
  台下的一种厂商认真地听着,做着记录,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放松。
  杜炜逸后面的条款,相对于前面几条,可谓是宽松已极。
  所有厂商在心里权衡之后,都觉得自己能够轻松做到,便彻底放下心来。
  看来前面的条款,的确是为日方厂商制定。
  至于为什么不取消……
  呵呵,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日本人表面上虽然走了,可谁知道在座众人,没有对方安排下来的棋子?
  而且严格想来,这些条款苛刻归苛刻,可是并未触动大家的底线。
  特别是杜炜逸在强调,接管企业只是维持生产,企业的所有权依然归原企业。在此期间,中华制造会与企业进行协商,确定断货的原因是人为还是天灾、是有意还是无意,以及后续能否恢复供货。
  如果确认不能继续,那么中华制造会另外寻找新的供应商,当新供应链建立以后,中华制造就会撤出人员,将企业完全归还给原企业。
  这个说明,打消了大家的根本顾虑,会场内弥漫起一股热烈欢快的气氛。
  所有要求条款说完,场内厂商完全轻松下来。
  杜炜逸环视了一遍众人,忽然笑了:“大家现在的情绪,可比刚才好多了。之前我可是看到好多人,脸都是黑的,现在总算红润了……”
  轰!
  会场内响起一片哄堂大笑,一些熟悉的代表甚至相互开起玩笑来,嘲笑对方刚才的样子。
  “坏消息完了,作为补偿,我说说对大家比较有利的好消息吧……”
  杜炜逸笑道。
  会场内迅速安静下来,许多人都兴奋地盯着他,想知道是什么好消息。
  “首先,我知道许多企业规模不大,设备也落后,工人水平不高。说实话,这样的实力,想要承接我们的业务,其实是很勉强的,我想在座诸位,也心中有数……”
  场内众人,大多数都点起头来。
  陆域脸红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忍着羞愧的心情,承认自己是怀了侥幸心理。
  “在座的各位,有谁是想承接外壳业务、手柄业务、电子元器件业务的?”杜炜逸笑容不改,问道。
  场内顿时竖起一片手臂。
  从数量上来看,占了总厂商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见大多数厂商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厂的实力,也就能做点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业务。
  台上中委领导感到脸上发热。
  说实话,看到国内厂商的表现,他们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见人。
  档次太次了!
  “请大家放下手。”杜炜逸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问道,“请问谁想承接PCB板、音频元器件供应的?”
  呼啦!
  又竖起一片手臂,数量与刚才差不太多。
  领导们稍微挽回了点面子,脸色好看了一些,觉得不是太丢脸。
  “那么,谁打算承接专用集成电路?”杜炜逸又问。
  绿灯亮起。
  “请问,这个集成电路的要求有多高?”一位国营大厂代表通过话筒问道。
  “能达到线宽一微米,基本合格了。”杜炜逸想了想,说了个不是太高的要求。
  那名问话的代表松了口气:“那我们可以承接!”
  听到他的答复,其他厂家都撇了撇嘴,谁不知道你们首钢才引进的日本生产线刚刚建成投产,具备了一微米的生产能力。
  可除了你们,其他还有谁有这能力。
  众人仰头四顾,果然发现场内除了首钢代表,没有第二家企业举手。
  台上方部长感到很是难堪。
  这就是国内集成电路现状,国外八十年代初的技术,在国内却依然是最好的,而且即便这样落后的技术,拥有的企业也是寥寥无几。
  悲哀。
  杜炜逸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他请对方放下手,想了想,再次问道:“请问这次来的,还有其他的集成电路企业吗?”
  哗!
  台下举起了二十几只手臂,比起刚才一枝独秀的场景,现在要热烈太多。
  “还好,还好……”杜炜逸不由自主说出了声。
  声音传遍全场,所有企业代表都感到极度难堪,所有人都不想说话,情绪相当低落。
  台上众位领导更是脸色难看之极。
  个别人心中更是暗骂:谁让你把日本人赶走来着?刚才那么硬气,说话不留一点余地,以为光靠国内就行了,现在傻眼了吧?
  活该!
  杜炜逸忽然展颜一笑,再追问了一句:“那有没有暂时没有能力,但未来希望从事集成电路业务的?”
  台下众人愣了一下,然后呼啦一下,举起了一片手臂。
  数量何止数十,起码超过百家!
  谁喜欢甘居下游,谁没有一点野望,谁不想成为行业龙头?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而已!
  只要有可能,哪个人会没有上进心,不会努力提高自己,迈上更高的台阶?
  就连台上的领导们,都是感到一股热血涌上来,眼中微微有些发热。
  “很好,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场面,谢谢大家。”杜炜逸也感到了激动,平息了一下情绪,继续道,“这样我就放心了。
  技术、设备,这些都是外因,若是没有主动争取上进的内因驱动,再好的技术、生产线,也无法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
  所以看到大家的期望,我非常非常欣慰。
  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内企业的光明未来,谢谢大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