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488

  这样相互推动,达到1+1>2的效果,逐步扩大游戏机的市场份额。
  最终目的,还是扩大游戏的销量。
  不过全英游戏是中华制造背后的杀手锏,他并不打算和盘推出,就只能以推广为借口了。
  “原来是这样,也是,初期总是困难的。”袁处长不疑有他,认可了他的借口,叹息道,“可惜央视广告竞标十一月就完了,要不然我还能给你争取一个黄金广告位。”
  “哈哈哈哈,多谢了!”白云天哈哈大笑,安慰道,“没关系,今年争不到,明年还有机会嘛!我们正好用一年时间来夯实基础,然后明年再全力发力!”
  “说得对!”
  袁处长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想起今天来的目的,正色道:“云天,今天我来是有几件事想跟你沟通一下。”
  白云天知道他不请自来,肯定是有事,礼貌地做了个手势:“您说!”
  “第一件事,信息产业部和邮电部联合参观了你们搭建的服务器群组,对它的性能非常满意。中科院方面决定向你们采购两套服务器群组,用于材料所、半导体所计算中心的建设。另外国防科工委也打算购买三套,清华、北大、哈军工等都有这个意向……”
  “我知道了,很高兴我们的处理器能够得到认可。不过,他们能不能等等,等过段时间再为他们搭建服务器群组?”白云天先是很高兴,随即就皱眉说道。
  “为什么?是产能不够吗?”袁处长愣了一下。
  看白云天态度,似乎对这笔订单并不是在意的样子,他有些惊愕。
  “不不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是义不容辞。只是我们正在研制新一代光刻机,所以希望能缓一缓,等我们研发成功,可以为国内提供性能更好的处理器、服务器组,不是更好吗?”白云天笑着解释道。
  袁处长呆了半响,猛然拍着大腿,大笑起来。
  白云天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笑,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难道他们要得很急?”
  “是!是很急!”袁处长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接不上气,“不,是之前很急。但现在知道你的打算,就不急了!我笑的是有些人机关算尽,可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恐怕一番打算,都会落了空啊!哈哈哈哈!”
  赵亮也是笑容满面,呵呵地笑了起来。
  白云天不明所以:“您的意思是?”
  赵亮轻声给他解释:“白总,就在月初,国内接到日本和美国方面的意见,说为了促进两国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决定放宽对我们的光刻机、数控机床禁令,低价向我们销售一批高性能光刻机、数控机床……”
  白云天恍然大悟:“所以这批订单……”
  赵亮笑意盎然:“没错!欧美日准备出口的这批光刻机、数控机床性能很好,不少原来打算购买你们光刻机、数控机床的单位,都改变了主意。上面担心你们销售会受到影响,所以才特意指令部分单位,向你们购买一批服务器群组、数控机床订单,希望能作为弥补。”
  原来如此!
  白云天啼笑皆非。
  欧美日会有这种举动,他一点也不奇怪,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动作会这么快。
  刚确认中华制造已经拥有了能够制备0.31线宽的光刻机,和高精密数控机床,就立即打开了封锁的口子,向国内大量廉价出售同等水平的光刻机、数控机床。
  虽然这些设备的价格再廉价,肯定也不如中华制造的更便宜,但欧美日科技先进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它们敞开供应高科技设备的时候,那些单位更倾向于哪边,也就不问自知了。
  对一家正常研发的企业来说,这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当市场被挤压,销量不佳,研发投入就无法收回。资金循环断裂,自然也就没钱投入研发,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也会因为缺乏资金而迟缓、停顿,甚至夭折。
  所以别看欧美日这一手很简单粗暴,但确实击中了后进研发企业的致命弱点。
  搞不好,一个本来生机勃勃的企业就此垮掉。而原本有机会追赶甚至超越欧美科技的机会,也会因此此搁浅,不得不又向后拖延很久很久,或许永远也没有可能。
  他暗自冷笑。
  打算的确很好,但很可惜,中华制造不是一个普通的研发企业啊……
第五百二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哈哈哈哈!”
  “听说中国各个电子企业、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原本向中华制造下了近十套光刻机订单,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订单都取消了!”
  “数控机床也是这样。原本中国的国内机械企业,大都准备购买中华制造数控机床。结果听说我们联合欧美解除了禁令,许多厂商就立即放弃了购买打算,转头让我们提供详细的机床目录,以供选择!”
  “中国人果然还是这样,宁可买高价进口货,也不愿意支持优质国货!”
  “一盘散沙的民族,有这样表现不是理所当然吗?”
  “不能这么说,中华制造还是一家很厉害的企业。他们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如此大进步,特别是机床制造和光刻机方面,距我们也就五年差距。只可惜他们的对手,是公认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科技的我们和欧美,一旦我们认真起来,他们还是只有认输!”
  大藏省情报部对策室内,一众来自各个厂家的高级干部兴高采烈,互相吹捧。
  这次部分解除禁令,就是由他们发起。
  各个感觉到危机的日本企业,联合向大藏省提交了中华制造的潜在威胁报告。大藏省在研究之后,也非常重视这一情况,立即通知了美国方面。双方经过多次磋商,确认中华制造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需要认真对待。
  从而才有了这次遏制行动。
  而效果也不出意料的好,那些原本准备购买中华制造数控机床、光刻机的用户,完全不知道这是个陷阱,反而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纷纷取消向中华制造购买的打算,争相向美日厂商所要产品目录。
  一个简单直白的计谋,就彻底瓦解了中华制造做大的可能,在座的日本厂商如何不弹冠相庆。
  “这一次,中华制造怕是要血本无归了!”尼康的高管四顾笑道。
  别看光刻机实际制造成本不算高,卖价也不过一亿美元上下,但因为光源、运动部件、透镜等部件制造难度极大,每一个相关部件的研发投入,都动辄数亿美元,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中华制造能在本身制造水平不算太高的情况下,独立攻克各个关键部件的制造难关,其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中华制造原本没有光刻机制造能力。
  当他们开始了力波钢铁厂建设,从中国方面获得了上千亿贷款。于是在一年多时间以后,他们就做出了0.31微米线宽的光刻机。
  由此合理推断,光刻机的研发经费,绝大部分很可能就是挪用了钢铁厂的贷款。
  大藏省会同各家厂商共同会商,以欧美的光刻机研发投入,再比照日本各厂商的经验,推算这笔研发投入总数估计在五十亿人民币,到七十亿人民币之间。
  以中华制造在光刻机底蕴上的欠缺来说,就算总投入高达上百亿人民币,也不为怪。
  尼康、GCA等的实际制造成本,一台350纳米光刻机约为三千到三千五百万美元左右,要销售二十余台才能收回投资。
  而每年高性能的光刻机销售数量,仅有一两百台。
  中国的先进光刻机需求量不知道有多大,但绝不可能超过二十台!
  现在0350纳米光刻机销售禁令解除后,光是尼康和佳能、日立三家企业,就接到了来自中国方面六台的购买意向。算上荷兰的ASML、美国的GCA等光刻机生产企业,预期购买总数可能高达十五台以上!
  这个数量基本已经占据了中国对高性能光刻机的全部需求。
  要知道,先进光刻机的目标客户非常集中,主要是运用于高精尖的国防、医疗、科研、航空航天精密仪器设备领域,以用来制造处理器、内存、通讯芯片等高性能集成电路,一般的企业买了也是浪费。
  中国哪有什么高精尖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他们买回去,除了少数国防、科研、航空航天企业还有迫切需求,其他电子厂纯粹是盲目跟风。
  以他们在电子技术上的积累、研发实力,根本就拿不出自己的高端产品。再先进的光刻机,他们也不过是用来做做欧美日不要的彩电、音响集成电路等低端代工业务罢了,纯属浪费!
  如今光是中国国内,就提交了十五台以上的订单需求,可以说是将未来两三年的需求,都全部透支了。
  没有了目标客户,中华制造的光刻机别说今年卖不出去,就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也不会有太大需求,可以说是彻底砸在了手里!
  两三年无法收回投资,中华制造就没有钱投入后续研发,只能苦苦等待市场回暖。
  而且当市场回暖的时候,又会有大量欧美日淘汰的二手设备会涌入市场,跟他们抢夺客户,将他们的利润率削减到极低极低,逼迫他们再次延长投资收回周期。
  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七八年,甚至更久!
  而到时候,欧美日的光刻机早就发展到了90纳米、甚至更高。
  即便中华制造最终收回了投资,失去的时间却再也无法挽回,无力与欧美日高端光刻机争夺市场了。他们的选择不是黯然退出光刻机市场,就是只能转头从事低端光刻机生产,再也无法对欧美日构成威胁。
  假设他们真的去做低端产品,就必然会触及到欧美日的专利,到时候还能再向他们收取一笔高额专利使用费,将他们的利润榨干!
  数控机床也是如此。
  数控机床的研发投入一点也不比光刻机低,以中华制造的低起点,要想在精度、稳定性、耐用度各方面都达到欧美日先进机床水平,总计投入不会低于百亿人民币。
  这笔投入,也必须通过产品分摊,来最终收回。
  现在各个中国厂商转投欧美日,等于他们的这次投资也彻底失败。
  两三年以后,随着更先进的机床问世,这些现在还算是高端的机床,就只能当中低端机床出售,三文不值两文卖出去,最终能不能收回投资都是个未知数。
  光刻机、数控机床,中华制造在这两个项目上的赌博,损失何止两百亿。
  两百亿的损失,足以让中华制造这家发展时间不长、资金积累有限的企业伤筋动骨。并且反过来还会拖累他们钢铁城的建设项目。
  搞不好他们就会从此一阕不振,甚而直接破产倒闭也很有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