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488

  “我就知道,既然我们挂了《中华物理》的牌子,多多少少总要有几个正式编辑装点门面。刚才我就瑟瑟发抖,生怕点到我的头上,幸好……,哦,不是,是不巧老何撞到了总编的枪口上,然后呯!他就代我们牺牲了!”
  “是啊是啊,刚才我好怕啊,打字的手都在抖,就怕点到我头上……”
  “唉,老何也是,太耿直了!”
  一众编辑们叽叽咋咋,又是同情,又是庆幸,又是安慰,闹成了一团。
  只有老何,还两眼发直坐在椅子里,不敢相信自己只是一转眼,就很可能已经被总编,从自己热爱的编辑部除名了,扔到了那个冒牌的《中华物理》编辑部。
  “凭什么!不行,老子不干了,妈的,敢骗我!”办公室里,陡然响起他暴怒的吼声。
  “老何老何,你冷静,冷静一点!”
  “是啊是啊,你可是自己亲口答应的,你不干谁干?就算你去找总编,他就给你换工作?”
  “老何,你闺女还在上初中,你总不能这时候下岗吧……”
  一群人见他发怒,立即围了上去,苦苦相劝。
第五百三十九章
期刊(中)
  钢铁城,《中华物理》编辑部。
  与首都的《中华物理》编辑部挂靠在别的单位下一样,钢铁城《中华物理》也是挂靠在其他部门下面。只不过它的挂靠部门,是物理研究所。
  而总编,也是由研究所技术总监亲自担任。
  编辑们也不是专职的,而是由所里的一众研究员们兼职。所里给他们的任务。
  每个人,每月都需要阅读一定量投稿论文,然后用三百字以内的字数,撰写一份审核简报,最后给一个分数。简报需提炼出关键词、重点,特别是涉及到论证公式、技术方向、工艺部分,一点也不能遗漏。
  作为增加工作负担的补偿,每份论文给予审核人从五十到一千的奖励。
  这视论文的分数排名而定。
  由于这个规定,加上钢铁城专职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就是他们研究所,其他部门就算略有涉及,也不会太深入、数量更不会太多,因此审阅的稿件大多还是研究所内部同仁所写,所以研究员们还是比较积极。
  而且看别人的论文,了解其他同事工作内容,对于开阔自己视野、带来灵感也有一定帮助,所以基本上大家都乐于接受。
  尤其是彩蛋一样的浮动奖励,更成为大家审阅稿件最大的乐趣。
  大家在一起工作,谁能力如何、最近在从事哪些研究,彼此都大致了解。于是在分发稿件时,众人就争相抢夺那些价值高、奖励高的稿件。
  闹到后来,为了平衡分配的不公平,所里采用了一个最科学的分配方式。
  那就是抓阄!
  这是全凭运气,谁也做不了弊,就算抓到了最没价值的稿件,也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而不会伤了和气。
  “于总监,这是我的复审报告,基本跟小陈一样,对于远红外激光晶体的研究具有相当指导意义!”一份新的审核结果,交到了技术总监于健桌上,在他桌上,同样的审核结果已经放了一摞。
  于健接过来一看,眉头一皱:“5.1分?”
  打分的上限就是5分,这5.1分明显就是搞怪。
  “嘿嘿,这不是好玩么……”年轻的研究员身体东扭西扭,嬉皮笑脸道,“我是真觉得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对于改进远红外激光晶体材料的制备技术有极大指导意义,所以本想给个满分的,但一时没忍住,就打了个5.1分!”
  于健没有批评他,点点头表示听懂他的意思了,提起笔,将那个0.1的1,认认真真地改成了0,然后抬头道:“辛苦你了。等评分结束,我会根据最终排名给你们统计奖励金额,然后直接打入你的卡里。”
  “那我可以走了?”研究员嬉笑道。
  于健挥了挥手,年轻的研究员立即一溜烟跑了出去,到了外面放慢脚步,嘴里嘀咕道:“总监水平深不可测,对人也公平,可就是太严肃了。年纪比我还小,结果老气横秋的像个老头子,一点青春活力都没有,没劲!”
  对于总监的实力,所里上上下下没谁不服气。
  但就是他那性格,感觉太死板了,做事总是一板一眼,像个机器人似的,大家除了工作,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平时谁也不想跟他亲近。
  于健的听力比想象的要好,对于研究员在门口的小声嘀咕听得清清楚楚,但他没有丝毫表情改变。他对着收集完毕的审核结果,比对着脑中记忆,将一些特别敏感的论文筛选出来,然后对其他论文做了一个排名。
  最后,他选出了十五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准备作为本期《中华物理》创刊号的正选,又按照顺序,另外摆放了十份作为备选。
  为什么要十五篇呢?
  因为父亲说了,一本期刊不要太薄,太薄轻飘飘的没有质感。但也不要太厚,内容太多,阅读者看起来吃力。所以在三十篇左右比较合适,如果高质量论文较多,也比较紧急重要,那么扩大到四十篇、五十篇也是可以的。
  从此,他就将三十篇作为了审核基数,只要不是质量极高的论文,他就准备恒定为三十篇。就算质量很好,如果不急的话,他也准备放到下一期。
  三十篇的一半就是十五篇,国内编辑部十五篇、力波十五篇,刚刚好。这样明确的数字,会让他感到很轻松,一切都有理可循,只需照着条例做就好了。
  他最怕的就是那些模棱两可的指示了,这会让他很费神,不知道怎么才是最佳选择。
  吁,这就好了!
  于健没有表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这个世界对他来说还太陌生,他有太多不懂的地方。父亲将这么重要的责任交给他,他不敢有丝毫疏忽,总想尽量将事情做到完美。
  每次得到父亲的夸奖,就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他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封新邮件,标题上写明“《中华物理》创刊号,力波投稿”,然后就认真地输入了论文目录清单。
  每一份论文,他都详细写明了采纳理由、意义、适用方向,以及标注了“正选”、“备选”标签。在最后,明确地要求了对方的审核回复时间,要求一定要在此之前给出审核意见,以便最终提交印刷出版。
  这时间,他也是经过查阅了大量国内出版社出版流程、审核时限之后,作出的判断——嗯,其实就是直接照抄了别人的流程规划。
  输入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他反复检查无误,便将二十五篇论文的电子档添注到附件项,点击保存。
  再次检查之后,他选择了《中国物理》编辑部邮箱,在发送前,又从头到尾将整个过程回忆了一遍,确认全部是按照既定工作流程操作,没有任何遗漏,便点击了发送按钮。
  画面一闪,一个邮件已发送,并收到对方回馈的提示。
  这边的工作就完了,接下来就是等对方审核,然后给出处理意见,双方通过邮件讨论完成之后,就可以最终定稿,然后送交印刷厂印刷出版了。
  于健心头大定,这个工作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他开心地露出了笑容。
  父亲,我又帮到您了!
  好开心!
  他的笑容一现即逝,因为他还没收到《中国物理》编辑部的稿件。
  是还没审完,还是事情太多忘了?
  他有些担心,于是又打开新邮件,用公函模板,很正式地给对方写了一封催促信,请对方尽快将审阅完毕、选定的十五篇正式论文、十篇备选论文传过来,以便力波这边能及时审阅,不耽误出版。
  再三思考,觉得完全符合输入的国人往来社交技能模式,他便点击了发送,将邮件发出去。
  收到邮箱自动回复,他满意地关闭操作页面,认真地根据工作流程安排,浏览起各个实验室的研究进度。随后,他选择了一项进度较慢的研究,退出工作系统、完全消除密码记录、并用手绢认真擦拭了键盘指纹,确认不会有人能据此破译开机口令之后,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大门采用了密码、瞳孔、指纹三合一保密措施,也无其他门窗可以进入。他检查大门的确关闭之后,才不紧不慢向实验室走去。
  ……
  “还有这么多稿没有看,怎么办,怎么办?”
  老何痛苦地哀嚎着,面对着桌上慢慢一纸盒的投稿,悲愤莫名。
  他现在的位置被单独放在大办公室一边,也就是过道上,美其名曰为了将两个编辑部工作分开,以免相互干扰。但实际上,每次办公区其他人起身去厕所、倒水、复印文件、去办公室请示、和其他同事讨论工作,都要经过他的桌旁,还要他起身想让,总不能全心投入。
  编辑部审稿,首先是选。
  虽然有专家审稿,但专家的时间是宝贵的。人家看的是经过筛选,有价值的稿件,可不是给你义务劳动的。你要是拿没有价值的废稿、垃圾稿去请这些专家看,信不信人家冲到编辑部来,直接将稿子砸到你脸上!
  不来编辑部闹,就是随便递一句话,也能让小编辑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一定要事先筛选。
  老何的工作,就是从众多投稿中,选出以他专业眼光觉得有价值的稿件。然后将这些稿件依次排序,打电话询问专家是否有空帮忙审稿。
  专家同意以后,他再根据刊登篇数,将部分预定要尽快登出的稿件,通过邮箱或是信函方式,送到专家手中,请其审阅。
  超出刊登篇数、但还有一定价值的稿件也不会被退回,而是放入备选。
  万一下期没有啥好稿子,那就把这些投稿顶上去,起码不会让期刊开天窗。而要是下期的稿子质量也很好,那这些备用稿就会再次后延,直到被选用,或者是最终被扔到废纸篓里。
  老何审稿审得极其痛苦。
  虽然投稿来自全国各省市,有专业研究人员,有老教授,也有工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还有高校的大学生等等,但也有大量的业余爱好者、民间科学家。
  这么多稿件中,真正有质量的并不多,尤其是像物理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期刊。真正的高手全都在国家实验室,流落在外的,不一定是高手,很可能是连牛顿三定律都没学过的民科。
  稍微好点的稿子,都被《中国物理》选走了,扔给他的,基本全是一些语无伦次的垃圾货色。
  老何看稿看得头痛、看得想吐、看得黑眼圈深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