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488

  难道这才是白云天不顾是否影响学生学习,执意要选派队伍,参加所有高水平大学生竞赛的真实用意!
  如此一来,毕业生成就一项也不再成为弱项,最终还有欠缺的,就只剩下同行评价了。
  而这一项,也是所有评分标准中,唯一的一个主观评分项!
  不管是上级暗示也好,中华制造自己去私下做工作、交换资源也好,拿到一定数量高校手中的票数,达到通过标准完全不是问题。
  这就等于说,在不知不觉间,白云天已经通过一系列神乎其神的巧妙操作,顺利通过了教育部985高校评选要求的所有标准!
  而且不是靠李副部长最厌恶的盘外招,而是以纯粹的自身能力,货真价实拿到手,可以光明正大地向所有人公开,接受其核查的成绩。
  到这一步,已经不是放宽对工大资格的要求了,而是如果不让它进入,才是真正不公平了!
  咝!
  李副部长倒吸一口凉气,为白云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震惊不已。
  但让他震惊的并不止于此。
  白云天的声音透过电话,清晰地传到他耳中:“最后还有一件事要向您汇报一下。杜总昨天趁在京的机会,去教育部拜访了郑部长。
  郑部长和几名副部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他一起聊了聊。
  双方都觉得教育是百年大计,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激发学校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特决定由我们与教育部共同携手,开办百校千瓦计划。
  计划预定,以后每年评出一百所对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高校,为他们颁发奖励证书。同时,向获奖的每所高校提供两百万资金奖励。
  这个奖励,其中一百万用于学校教学楼翻新、购买教学器材等开支。而另外的一百万,则用作资助穷困学生学费、书本费的方式,减轻他们的求学负担。
  这就是百校千瓦的百校。
  而千瓦,则是每年向一千所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提供二十万的资金援助。以帮助他们修建校园、教室,购买课桌课椅。
  另外我们中华制造,还会向这些学校的孩子们,提供每年不高于十万的学费、书本费补助,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未来成为对国家和个人有用的栋梁之才!”
  李副部长听完这席话,已经彻底哑了。
  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百所计划,你可以说是赤裸裸的贿赂,让这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校,在给工大打分时给一个高分。就算不想打高分,也会手下留情,给一个说得过去的分数。
  但这个计划,也实实在在对这些高校很有帮助。一百万,也足以做一些简单的校舍维护工作、购买一些教学器材了。而奖学金更是惠及了千万的贫困大学生。每所高校,每年百万的奖学金,至少可以让上百名真正的贫困生免除了后顾之忧。
  这一项,就帮助了上万家境贫困的大学生,让那些聪明肯学、考上了大学,但又圜于家境而不得不挥泪放弃的学生,重新得以跨入校园。
  这一点,说是功德无量,也毫不为过!
  两个亿,即讨好了各所高校,为工大跨入985扫清了障碍,又真真切切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每年上万学子踏出了改变命运的步伐。
  至于那个千瓦计划,就彻彻底底是为了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了。
  每年二十万的校舍建设补助看似不多,但对许多乡村小学来说,已足够建起一所遮风避雨,能够安心读书的教室。或许还有余钱买点什么篮球什么的,让孩子们在课余可以打打球,丰富一下精神娱乐生活。
  十万的贫困生补助,更是直接解决了上千名偏远山区家庭,每年为之发愁的上百块的学费、书本费。
  由此获益的偏远地区孩子,数量将多达百万!
  这是何等广阔的胸怀!
  李副部长忽然之间,感到自己计较的那点蝇营狗苟、那些个人颜面,在白云天面前是多么可笑。
  他一直为对方越过教育部,强行进入985而感到受了冒犯,想要维护自己权威。可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靠盘外招获胜,而是完全遵照教育部的标准,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完美地达到了要求,没有要求过任何额外待遇。
  并且人家在争取达标的同时,并没只顾着自己。而是尽力完成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用每年总计五个亿的资金投入,为所有同行、为广大贫困大学生、为千百万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做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贡献,改变了千百万孩子、学生未来命运。
  其功绩,天地可鉴!
  这样的人格魅力,他还有什么资格去质疑?
  这样的无私奉献与付出,他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人家成为985?
  不,从任何角度来说,对方才是985真正的标杆!
  他深吸了口气,仿佛把心中的所有阴暗想法都一扫而空,感觉从来没有过的坦荡,用真诚地语调开口道:“白总,我要恭喜您,工大,已经顺利通过我们考察团全体同仁的严格考察,认定它,完全符合985的要求。
  当然,最后的打分还要等我们回京以后进行。并且我们还需要向各个高校发放评分表格,最后汇集所有人的意见以后,再得出最终结论。
  但我可以用我的党性、原则,和一名四十年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告诉您,工大是我所见,最有资格成为985的高等教育学校!
  它不入985,那985再无公信力!”
第五百四十四章
国内的重视
  白云天身上穿着银色防热服,微笑着挂断了电话。
  从李副部长的语气中,他听出对方是真正为中华制造的气度所折服,真心实意支持工大成为985高校。能说服他,其他反对者也会偃旗息鼓,不再从中作梗。
  这就很好。
  毕竟力波只是事业的基点,但国内才是他的根!
  他还是希望以德服人,而不是靠着高层的支持任意妄为,最终引来众怒。
  高层的欣赏,会随着高层转移视线而坍塌。只有真正被尽可能广泛的群体和部门,所共同支持与维护的事业,才是能够长久屹立不倒的永恒基业。
  正因为如此,他才坚持要走正道。
  在国内已经开始广为工大造势的时候,依然一丝不苟,按照评选标准,一项项认认真真遵照完成。所作所为,就是要让所有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让众人一致认为,不让工大成为985,才是最大的不公!
  而他做到了。
  就连对工大最为诟病的李副部长,都彻底扭转了偏见,成为了最坚定的支持者。
  李副部长不知道的是,中华制造在百校千瓦计划之外,还搞了一个百科千家计划。
  只是这个计划与教育无关,所以就没告诉他。
  百科千家计划,针对的是专业科研领域,是由中华制造与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工程院等多家部委院所联合实施,每年评选出一百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千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
  对于评选出来的获奖对象,不但向其颁发荣誉证书,还会向百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人发放两百万奖金。对于排名第一的科学家,奖金更高达两千万。
  第二名为一千九百万,第三名一千八百万,依次降低,直到第二十名的三百万。
  这笔钱单纯奖给个人,至于科学家本人是用来改善生活,还是将其作为研究经费,都由其本人决定。
  而一千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则能得到二十万的奖励。
  白云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善一下科技工作者清贫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安心地从事科研工作,激励他们以及更多的科学家们,积极工作,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此项善举,科技部等联办部委也是大为赞扬,给予了全力支持。
  百所千瓦计划一共支出五个亿,百科千家计划也有四个多亿,两项加起来,中华制造每年要额外多承担近十个亿的开支,压力也是蛮大的!
  但白云天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中华制造既然顶了中华这两个字,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点事,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并且通过这两个计划,中华制造将自己的影响力深深根植入了国内,与教育事业、科技领域嫁接到了一块,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枯皆枯的效果,极大地强化了中华制造的生命力。
  通过这种影响力,白云天便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国内的教育、科研方向、政策制定,让其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倾斜。
  每年付出区区十亿,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可以说是廉价已极。
  不过整个计划,白云天只是制定者,真正实施,还是靠的杜炜逸。他承认自己就是个嘴强王者,说说可以,大局观也很强,但论到实际的交际能力、说服力、强大的细节掌控力、进度把握,他不如杜炜逸。
  没有杜炜逸的帮助,他的事业不会开展得这么顺利。
  白云天检讨了一会儿,转身回到精炼车间厂房门口,将手机交给助手,接过安全头盔,认认真真戴好。
  “事情办好了?以后不会再有麻烦了吧?”
  同样身穿一片银光的连套炼钢防护服,掀开了面罩的袁处长笑着问道。
  “工大名列985,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最迟大概在今年底,应该能登上名录了吧。现在又有国内的宣传,今年夏季招生应该能招收到足够数量的生源,偌大的校园终于有可能填满了。真不容易啊!”白云天感慨了一句。
  “哈哈,你就只在乎数量?”袁处长调侃了一句。
  这件事,他也是从中出了力的。是他向上面反映,因为工大申请985一事,极大地牵扯了白云天的精力,导致他这些日子都无心研究,各方面进度都受到了影响。
  这等于是在背后,告了教育部的黑状。
  就是有了他的这一记黑状,国内才掀起了这波宣传风暴,不遗余力地帮工大造舆论。
  其目的就是不想白云天长期被这些不太重要的琐事拖累——你不就是担心学校没有学生么,行,我们帮你吹牛……,呃,是帮你宣传,绝对比你按部就班申请什么985强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