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88

  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的工资、退休金,医疗费,占到了企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四、五十,支出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之巨。
  难怪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最好年景也只有七八万的利润。
  都被人工开支给吃光了。
  白云天没有这些负担,别看他开出了这么高的工资,实际算下来,在总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其实仅有百分之二十,比之西方发达国家百分之三十的人工成本,还要低上一半!
  还有句话,他没说。
  那就是即便给出这么高的工资,在刨除人工费、水电、承包费、企业经营税、企业所得税等所有成本开支以后,他的纯利润仍达到了将近五万!
  纯利润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可是工业,不是餐饮、奢侈品等快消行业,纯利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全世界也是极少极少的。
  为什么他能达到这么高的利润?
  说起来原因很简单,人力成本太低了!
  是不是有些矛盾?
  其实一点也不。
  一千来块的工资,在这个时代的国内来说,那是极高,也就沿海外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能拿到这么高。
  可变速车的售价也不低。
  遍观工业史,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定价,几十年来都没变过,始终如一。
  比如变速自行车,白云天卖三百八,十年后中低价变速车会很多,但最新款的变速车还是能卖到三百八。二十、三十年后,最低档的变速车已经降到了一百块以下,可是最新款依然可以卖到三百八,甚至更高!
  电视机也是如此,现在的十七寸彩电售价一、两千;十年后的中端大屏幕彩电仍是卖一、两千;二十年后的中端液晶彩电,三十年后的中端大屏幕液晶彩电,同样卖一、两千!
  这是一个合理价位,是在消费价格体系中的准确定位!
  技术进步只决定了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决定了消费者能够买到怎样技术水平的工业品,但在整个消费体系中,这项工业产品的定价,从未变过!
  工人的工资水平提升,只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能够购买的工业品数量在变多,但对于单一的某个工业品来说,他所要支付的购买价,其实始终未变!
  明白了定价因素,再转过头来,百分之二十的人工成本,其实只是标准线。
  白云天的唯一强项,就是具有远见地,领先一步,抢占了中高端产品线,吃到了最丰厚、最美味的那一部分。
  他不过是用正常的中高端工业品价格,支付正常的中低收入人工开支,利润丝毫未受影响,甚至比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更高。
  如此而已。
  看着大家都有一千多的工资水平,那是因为人少。
  白云天、包文山、严季和既是创业者,又是管理者,还是具体实施者。王永轩属于高级技术人才,是利润的主要创造者;同样钳工老苏师傅、漆工曾师傅,也是如此。
  他们每个人,都属于这个创业团队中的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拿这份工资理所当然。
  南书记虽然没有具体做事,其实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没有他,白云天承包不了商机厂,承包了也不可能争取到这么优惠的条件。他的放权,根据要求毫无顾忌地开发介绍信,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他对机械行业的熟悉、关系,为白云天节约了时间、精力、金钱;他在厂部,以书记的身份回应下订单的顾客,坚定了对方的信心,为宝马变速车迅速打开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钱,可能对于国企此时的工资标准,的确有些过高。但对于白云天所领导的创业团队来说,真的只是他们应有的价值体现。
  绝未高估!
第六十一章
鱼鳞焊
  这次发工资,所发挥的效果简直是惊人。
  王永轩、老苏师傅、曾师傅,从领到工资那天起,就开始像玩了命似地工作,每个人都把工作时间,延长到了正常下班时间以后的两三个小时。
  如果不是白云天极力说服,他们甚至可以一直干到深夜。
  作为老师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觉得对得起所拿的这份工资。
  他们做事也更认真了,以前觉得可又可无的一些小细节、小瑕疵,他们现在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去修正,极力争取做到最好。
  在他们内心中,对于白云天这个创业团队的归属感,甚至开始慢慢超过工作了几十年的商机厂。
  现在白云天要离开,他们可能还会有所犹豫。
  但是可以预期,这样的状况再持续几个月,一旦白云天跟商机厂决裂,要离开这里另起炉灶,他们绝对会二话不说,立马跟着他走人。
  哪怕这就意味着要抛弃国营工厂工人这个身份,他们也毫不犹豫!
  铁杆核心团队,开始渐渐成型。
  ……
  面对着一地的各种设备、管材,白云天慢条斯理地整理着,将其按照待会儿加工的顺序,以顺手为主,依序摆放。
  设备的到位,工人迅速上手,部分加工件外协完成,制约整车制造的障碍已经全部排除。
  旁边,就摆放着一根根加工完毕的管材。
  作为主梁的方形管、作为前支架的圆直管、作为后支架的弧形圆管,一一到位。
  为了提升强度,圆直管做了少量压缩,比原本的略细一点。后支架因为采用了弧形设计,强度要求更高,所以压缩比例更大,比方梁足足细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焊接。
  随着技术进步,现代的焊接方式很多,从氧焊、电焊、电弧焊、埋弧焊、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等等,种类繁多。
  不管用什么方法,归总起来,就是将焊接处加热到融化,然后凝结,让分离的零部件变成一个整体。
  白云天吸收的八级焊工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多种焊接设备,包括如今国外早已普及,国内仍属高端的埋弧焊接。
  可是商机厂只是个区级小厂,拥有的焊接设备,只有老式的氧焊、电焊,这两种。
  除非他能找到其他设备,要不就只能在这中间二选一。
  白云天都不想选。
  这两种焊接方式,都不适用于自行车管材焊接。
  准确地说,自行车焊接,最合适的是采用气体保护的机器人自动焊接。
  可既然没得选,他也只能勉为其难。
  氧焊首先被排除,这种焊接适用于一公分以下的薄板。二选一下来,就只剩电焊。
  电焊其实也有问题。
  就是火花乱溅,容易烧穿非焊接部位的管壁,导致强度下降。
  所以他做了个特殊的小装置。
  焊药有剧毒,在焊接中发出的烟吸入人体,会危害健康,因此白云天戴了一副厚厚的口罩,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同时他搬来一台大功率排风扇放在身后,模拟出上风位,尽可能减少气体吸入。
  随后他拿起护目罩,在面前试了一试。
  护目罩眼睛部位,有一条护目镜,看上去有些像墨镜,其实透光率比墨镜低许多,正常光亮条件下用护目罩遮住脸,视线基本上完全看不到任何东西。
  只有当焊接时,发出剧烈的光线,才能通过护目镜,看到加热后的焊接缝隙。
  白云天将电焊机的电流调到了最大。
  被他排到一边的商机厂焊工,本来就不服气,再看到他选择了最大功率,人都快疯了。
  这个电流强度,固然加热快,焊接时间短,焊接工件边缘变形小,能够最大保持原强度不受影响。
  但这对焊工的技术要求也非常大。
  由于焊接是在几乎目不视物的情况下进行,一般的焊工连焊接位置都不能准确把握,还要加快焊接速度,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在他看来,白云天是觉得电焊有趣,想要玩玩,他作为大老板,焊工不好阻止。
  可是一上来就这么猛,上到最大电流,让他对这次的焊接不报任何希望。
  还有什么可说的,肯定是废了!
  只可惜工人们做出来这么好的管材,就被他浪费了。
  焊工刘师傅苦笑不已。
  好在他已经接收签字认可,浪费也是他自己承担,不算在商机厂头上,要不他绝对会跟对方拼命。
  这败家孩子。
  白云天敢这么做,自然是他有这个底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