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88

  虽然不知他们的创业是否成功,但严季和当时那春风满面,眉眼间都带着笑意的样子,都告诉他,白云天他们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艰难,而是很惬意,很愉快。
  白云天的开心,就是他最大的痛苦。
  通过香烟贿赂了门卫,他更得知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消息。
  白云天不但过得很好,而且还以私人身份,承包了这家国营厂。更令他抓狂的,是对方成功破解了国外技术,研发出了自行车变速器,生产出了国产化变速自行车!
  每一辆变速车,零售价高达三百八十块钱!
  这么贵的变速车,他竟然还打开了销路。
  上市仅一周,就销售出去了两百多辆,粗略估计,也卖了八、九万的货款。
  当初白云天做外卖,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已经让他嫉妒不已。现在听说对方不做外卖,改做实业,反而挣得更多,一周多一点时间,就卖出去近十万的产品,他简直嫉妒得要发狂。
  更不可思议的,是门卫说,变速车整车其实是买的梅花自行车,他们只是自己做了个变速器,就把进价八十多的普通自行车,卖到了三百多。
  每辆车的纯利润近三百块钱!
  他听到这个数字,心脏都快炸开了,妒火烧得他大脑都有些眩晕,恨不能立即冲进厂里,把钱从白云天口袋里全都抢过来。
  他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去举报。
  你怎么能赚这么多钱,这不公平,这是不允许的!
  他红着眼睛,用最快的速度奔回家里,将情况向父亲黄俊凡汇报,鼓动他去区里举报对方非法经营,把白云天一伙人全部抓起来,没收他们的所有非法收入。
  但是黄俊凡根本没听他的煽风点火,只是很感兴趣地追问详情。
  对于举报,黄俊凡只是给了他一巴掌。
  企业承包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实行了,只是要求还比较苛刻,必须由本厂职工才能承包。
  但现在国企经营困难,大批停工,国家早已不再设限。虽说大多数国营厂并未让外人承包,但也不再是不可能,只要有能力,企业也同意,任何人都可以承包。
  这一点,白云天根本没有小辫子可抓。
  反倒是他这种做法,提醒了黄俊凡一条赚钱的新路。
  私人承包国营企业根本不算什么,以他的关系,只要想,分分钟就能谈下来。
  问题是,承包了企业做什么!
  如今不是产能不足的八十年代,大量企业愁的不是产能不够,而是做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
  所有厂家都在苦苦思索,什么样的产品受顾客追捧。
  找不到适销对路产品的企业,不是已经纷纷停产,就是残喘苟息,奄奄一息地活着。
  现在有一个现成热销的产品摆在面前,不趁着这股势头,立即仿造,大捞一笔,还等什么?
  至于报复,只要他们做的变速车更好、价格更便宜,顾客就会选择他们的。到时候客源流失,产品卖不出去,白云天自己就倒了,根本不用他做什么手脚。
  等到白云天人财两空,想怎么摆布他,还不都是黄磊的一句话。
  这才是报复的最高境界!
  老子这一番话,点醒了黄磊。
  接下来,他通过门卫了解了主管变速自行车生产的干部情况,开始刻意接近对方,以求套出生产技术,最好还能挖几个熟练工,以便仿制。
  董正维这段时间天天泡在技术科,跟一干技术人员绘制图纸,废寝忘食,面都见不到。
  生产科长蒋科也大部分时间拉着技术人员下车间,跟工人商量零部件具体的加工方法,忙得焦头烂额。就算下班时间,也大多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没有机会。
  他最开始接触的第一个车间干部,就是郭平山。
  结果对方也是早有此意,在得知他老子在区里工作,自己在商业系统也有关系以后,两人当即一拍即合。
  只是当时郭平山表示,还有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尚未吃透,打算再看一段时间。并且等拿到了全套技术以后,他也不离开,而是继续潜伏在商机厂充当内应。
  可是今天突然接到电话,郭平山表示他已经离开了商机厂,叫他来商量开始仿制事宜。
  黄磊这段时间早就等得心焦难耐,一听此言,班也不想上了,立即向单位请假,看到郭平山出现,就像看到了一座会走路的金山,笑容满面就迎上前去。
第六十六章
做大还是做小
  “郭哥上次说会继续留在厂里,这次怎么想通,要离开商机厂了?”
  面对财神爷,黄磊不敢摆架子,牢记着黄俊凡的提点,用最礼贤下士的态度,亲热地迎上前去,开玩笑似地谈笑道。
  郭平山笑容一僵。
  黄磊这话,触到了他的痛处。
  在商机厂当了这么多年车间主任,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被人灰溜溜地赶出企业,可以说是把脸都丢尽了。
  就算是为了以后在黄磊面前有更多话语权,他也不会自曝其丑。
  “变速自行车的技术,我已经全部搞到手了,再待下去也没意思。”他不想多说,将话轻轻带过,就转而言道,“另外,这次我从车间挖到了两位好手,有他们帮助,制作变速车易如反掌。”
  黄磊思路被带偏,闻听立即看向跟着郭平山一起进来的两人:“就是这两位么?”
  “对,这是唐青,车工;他叫陈兴波,钳工!”郭平山拉过两人,得意地给黄磊介绍道,“别看他们年轻,手艺比厂里的老师傅还好。那些老工人,手艺已经定型,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但他们可不简单,以前就是厂里的优秀青工,技术骨干。要不是南松明那个老家伙偏袒,本来变速车的研发工作就该交给他们完成,而不是王永轩他们几个。我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们跟我出来。”
  为了显摆自己的能力,郭平山对他们一阵好夸。
  唐青、陈兴波听他吹嘘,脸上微微发红。他们的确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可是自问和王永轩等老师傅比起来,还有一段距离。
  他们以为郭平山这么说,是为了给他们争取待遇,虽然表情略有些扭捏,但也没有否认。
  再说,他们也觉得郭主任说得对,王永轩等人的技术虽然比他们强,但也有限,还没到实力碾压的程度。而且对方都四十好几了,技术再提升的可能性很小,倒是他们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再过几年,谁比谁强,还说不一定呢!
  黄磊大喜,连声道好:“好好好!现在郭哥亲自主持车间工作,又有小唐、小陈两名好手,我们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郭哥,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说?”
  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记着父亲的教导,专业问题,应该询问专业人士,于是首先向郭平山请教道。
  “先吃口饭再说。小唐、小陈,你们不要客气,坐下来。”郭平山当了多年车间主任,习惯于颐指气使,反客为主就招呼众人坐下,叫来饭店老板,不客气地点了满满一桌酒菜,吃喝起来。
  一杯黄酒入肚,他见黄磊有些坐不住,放下酒杯,大模大样问道:“小黄,你是想大搞,还是小打小闹?”
  黄磊当然想大搞,但他还是摁捺住内心的冲动,多问了一句:“大搞怎么搞?小打小闹又怎么搞?”
  如何单干,郭平山已经在心里盘算过很久,也跟老婆商量过,加上他当过车间主任,如何安排生产、调度人员、采购原材料都门清,早有腹稿:“小打小闹的话,就像姓白的小子那样,去苏城自行车厂买整车,然后我们自己做变速器拿出去卖。这样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变速器,装上去就能拿出去卖,做起来简单,来钱也快。”
  听说简单,来钱又快,黄磊就有些心动。
  郭平山看他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手指敲敲桌子:“但是这样呢,我们就只能从自行车厂进货,拿得少还可以,拿得多了怕是很难。我听说白云天上次一口气从自行车厂进了五百辆,对方的销售科长东拼西凑才给他凑齐,表示一段时间内都搞不到了……”
  “那你还说可以从自行车厂进货!”黄磊有些不满。
  郭平山笑了:“这有啥,只要钱给喂饱,还怕拿不到货?我就没见过不贪财的人,销售科长办不了,我们还可以找库房嘛。科长不愿意,还可以找保管嘛,只要有钱铺路,就没有拿不到货的说法!再说了,就算自行车厂真的一辆都拿不到,你不是商业局的吗,从商场扣一些指标下来,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
  说着,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对方。
  他之所以愿意跟黄磊搭伙,就是看中了他在区里工作的老子,并且对方在商业系统也有关系。有了这条路子,做出来的变速车就可以通过商业系统大批销售出去。
  在他看来,这可比自己租个店面销售强多了。
  别看国营厂现在搞得稀烂,相对而言,搞生产还强过销售。
  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心态,让他们在面对普通顾客的时候,仍然放不下架子,做事还是老国企那一套。生产不听顾客要求、销售敷衍应付、售后几乎不管。
  说真的,问如何搞生产、管理车间,郭平山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可要问他如何销售,他根本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这也是他为啥明明掌握了技术,还是想拉上黄磊一起干的原因。
  他这么说,也是想看看这个合作伙伴,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关系。
  要是只是嘴上功夫,那这样的合作者不要也罢。
  黄磊在商业系统当然有关系,要不他连临时工也当不了。但他虽然没有听懂郭平山的用意,也知道不用马上做决定,顺水推舟道:“我知道了。那大搞呢?”
  郭平山从他脸上,看不出他是否真有底气,只能接着说道:“大搞就是像姓白的小子那样,承包一个厂,或者自己买一批设备,招一批工人,然后除了几个自己做不了的零件去找外协加工,其他都自己做。”
  “这有啥好处?”黄磊倒是很虚心,向他请教。
  “第一,货源不用捏在别人手里,只要有本钱,想做多大就做多大。第二,款式可以自己设计,不必依赖自行车厂的供货。”郭平山扳着手指,给他解释道。
  他一口一个姓白的小子,连名字都不屑于说全的样子,其实心里对白云天很是服气。
  这个年轻人有闯劲,能干事、能服众,做事有条理,眼光又这么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