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88

  吃完夜宵,众人叫了辆出租,在对方建议下去到一家三星级酒店,开了两个两人间,算是有了落脚之处。
  他们这次开具的通行证,时效为一个星期,这也意味着,他们要在香港待上一周。
  虽然三百多港币一间的房租很贵,可白云天说要住这里,那就住好了。
  毕竟豪华的装修,干净的套房,整洁的床单,齐全的卫浴设施,他也很是喜欢。
  站在酒店十八层的窗口,面对一栋栋矗立的高楼大厦,望着夜色中处处可见的霓虹灯光,远眺对面灯火通明的香港岛,包文山点起一支烟,第一次有心情来欣赏这座繁华大都市之美。
  “不愧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比内地城市强多了。”他望着迷离的夜色,感叹道。
  “以后内地会比这里更繁华的。”白云天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笑着说道。
  “不可能吧……”
  包文山虽然对白云天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可是还是不敢相信,内地以后也能像香港一样繁华美丽。
  至于超过,他更是想都不敢想。
  “有什么不可能的,”白云天一边听着新闻中,主持人在讨论最近的地产热,一边笑着对包文山道,“香港是靠着成为内地中转港而繁华起来的。随着开放的深入,鹏城、花城、临海、连大……,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城市开始直接与世界沟通,香港不再是必须,它的地位只会逐渐降低而不会再提升,眼前所见,已经是它最后的辉煌。反而是内地城市,会慢慢崛起,直到最终超过它!”
  “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包文山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苏城的模样。
  如果有那么一天,那就真的太好了!
  他将香烟放到嘴边,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慢慢吐出,在淡淡的烟雾中,他仿佛看到了苏城的未来,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繁华,远胜眼前!
  他嘴角微微上弯,无声地笑了起来。
第七十五章
人多地狭,私车之梦
  第二天早上起来,白云天让酒店送餐时,顺带给他送了一份中文报刊上来,并特别点名广告要多。
  住客不少会有送报的要求,酒店通常都会订有多份报纸,以备客户需求。
  当服务生推着餐车进入客房,便给他带来了《东方日报》、《明报》、《南华早报》、《香港经济》等多份中文报刊。
  东方属于八卦类报纸,明报属于政论类报刊,南华是港内较为权威的严肃报刊,而香港经济则侧重于经济新闻,足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白云天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翻看着报纸。
  不过他对其中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只是翻找刊登的广告,连夹缝中的中缝广告也不放过。一般的广告也只是一瞥而过,寻找的目标集中在律师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
  “都是繁体字,看起来太吃力了。”包文山也在帮他找,只是通篇的繁体字,看得他眼晕。
  简体字脱胎于繁体字,字型有相似之处,只要认真阅读,大都能认出来。还有少数字体相差太大,也可靠着联系上下文连蒙带猜出来。
  就是看起来太累。
  李强、姜杰两名保镖好奇香港的报纸都登些什么,随手翻了翻,然而对着繁体字,感觉大脑比熬了一整夜没睡还要痛,看了一会儿便就此放弃。
  “今天我们就去这几家看看。”
  白云天比他们更适应繁体字,星际时代是个性时代,别说繁体字到处都是,就算是小孩子们自己发明的火星文都不在少数。看得多了,自然就习惯了,很快就找到了目标,在酒店提供的便签纸上记下几个法律事务所的名称,随手撕下来。
  他找的法律事务机构,规模都在十人以上。
  这次来港时间有限,他必须争分夺秒。那些一两个人的小事务所,虽然收费便宜,但是在法律界的人脉很浅,办起事来事倍功半,他可没有功夫在这里长期耽搁。
  的确,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有钱却能买来很多东西。
  比如时间。
  白云天一行下楼,叫了一辆出租车。
  从九龙湾去香港岛,中间要越过维多利亚湾。最早只能通过渡船往来,后来港府于七十年代初,开掘了红磡海底隧道,使得两地可以通过陆路直接交通。
  出租在过隧道的时候,缴纳了三十五港币的隧道通行费。
  如果是在昨天刚到的时候,包文山又该大惊小怪了,但经过一番心灵洗礼,他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香港的收入高,所以消费也高。
  在苏城的时候,听说本月利润有可能达到七十万,他感觉简直无法想象,震撼得浑身发抖。回家跟包前进说的时候,整个人亢奋不已,说话都带着颤音。
  但来港一趟,对比了两地的收入、消费,他忽然觉得七十万一个月的收入,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这钱拿到香港来,也就中产而已,连富都谈不上。
  这固然让他略微有些沮丧,但出于对白云天的盲目信任,这种差距反而前所未有地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不再有小富即安的心态,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
  他相信,只要紧跟白云天的步伐,终有一日,他不但能在苏城成为一名首富,未来说不定还能在港岛,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这条路肯定很漫长,也很艰难,但这不是更有趣?
  总比无所事事,混吃等死强吧……
  红磡隧道南端出口是在湾仔,距离港片中有名的铜锣湾不远。可惜时间有限,他们来不及去当地观光,出租车从隧道出来,便转向西行,沿着告士打道,直奔中环。
  “二几年的时候,港府在湾仔填海,就修了这条路。当时只有双向两车道。后来过海隧道修通了,来往的车流常常堵在路上,才把这条路扩展成了四车道,不过看这样子,以后还要扩。听说你们内地的汽车很少,这种情况怕是从来没有见过吧?”
  出租车才一出来,就被滚滚车流给堵在路上,只能用龟速缓慢前行。司机闲得无聊,白云天上车时说过粤语,他知道对方听得懂,便半是自豪半是夸耀地跟他们介绍道。
  包文山、李强、姜杰的确是首次见到这么多车,堵在一条路上的壮观景象,望着外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惊得张大了嘴,极是震撼。
  汽车堵车我真没见过。
  但是航天器在太空港排出数百里的情景,我倒是见过太多,你见过吗?
  白云天微微一笑:“听说香港人多地少,港府对私家车作了很多限制,私家车保有量并不太高,所以大多数人只能靠公共交通出行……”
  “谁说不是呢!”司机被他的话题引出了同感,思维随之带偏,叫苦不迭道,“在香港买车,裸车价格确实很便宜,几万、十几万就能买一辆不错的车。可是税太贵了,十五万以下,登记税就是百分之四十;十五到二十万,税高达百分之七十五。最高的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一十五!我买这辆车,裸车只要二十万,实际花了三十一万!”
  白云天小声将他的话,讲给包文山他们听。
  “乖乖,要花车价一倍半的钱,才能买得起一辆车啊!”包文山啧啧惊叹道。
  香港也是有普通话影视节目的,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说,但听还是没问题,司机听到他的感叹,苦笑道:“买车贵,开车更贵。香港临海,全靠几条隧道、桥梁连接主干线路,所以只要车一动,就要给钱,一天光隧道通行费、过桥费,就要给几百港币……”
  “要不别走主干线,在周边开开,总不能停在家里吧。”包文山出主意道。
  “在周边开不烧油啊,你别看香港是自由港,大多数商品免进口税,但燃油是不免税的,贵得很!而且就算停在家里也吃不消,一个停车位每月就要一两千!所以我只能每天玩命地接客,一天开十几个小时,才能养家活口!”出租司机口中滔滔不绝,看得出是满肚子怨气。
  白云天笑而不语。
  港府既然不希望大家开车,自然是怎么让你不舒服就怎么来,哪可能让所有人都开上私家车。
  就这么个弹丸般的小地方,私家车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是一个梦罢了。
第七十六章
变身港资
  出租车走走停停,挪出了一两公里,转到轩尼诗道,车速总算快了一些,可以顺畅地行驶了。
  “听说明年要在西面再修一条隧道,可以直通上环,到那时就不会这么堵了。”天下的司机大多很健谈,这位司机也是如此,一路给他们讲解沿途各个重要的商业机构,毫无冷场。
  白云天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在中环。
  红磡隧道南端出口是在湾仔,距离中环五公里左右。过中环,再向西行一两公里才到上环。
  上环是英国人最早开发的地区,这里不是政府机构,就是大学、军营、港口,要不就是达官贵人所在。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里也是地价最贵的区域。
  而最高法院则是在中环。
  为了业务方便,大量的法律事务机构,就围绕在最高法院周边,成了律师事务所最为集中的地段。
  白云天一行在皇后大道中段下车,仰头望去,到处都是各个律师事务所的招牌。
  粗略估计,不下数十家之多。
  香港的律师事务所,很多都是依靠某个知名的大律师名气招揽业务。所以事务所的名称,也很直白,直接挂着xx律师事务所的招牌,通常一看招牌就知道这家事务所最有名的律师是谁,一目了然。
  白云天他们去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名叫梁凯伦律师事务所。
  从名称,他猜测这家事务所的首席律师,可能会是一名英国人。
  英国殖民香港已久,来港工作、定居的英国人,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鬼佬很多,许多人在这里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五代,不少鬼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