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88

  论商机,的确遍地都是。
  由于内地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过程,市场经济模式相对于西方非常粗放、落后,服装、餐饮、家电、流通……,可谓衣食住行,任何一个行业,都处处皆是商机!
  然而与此同时,他有发现自己在商学院学的那些知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根本玩不转!
  这个玩不转,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困难。
  比如单就眼前的合资办厂一事,如果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内行人帮着参考,稍不留神就会血本无归!
  这让他不寒而栗。
  遍地商机,与处处陷阱共同存在,他发现,要想不吃亏上当,作出一番事业,离了白云天还真不行。
  摆正了心态,他决定还是干脆踏踏实实就把这个总经理当下去算了。
  既然要长期干下去,他就不满意挂着一层总经理皮,其实做着公关经理的事。
  他想当一个货真价实的总经理。
  怎么变假为真?
  当然是投资参股!
  白云天需要一个港资公司的皮,来保护自己,却又没有资金来独立建厂,不得不再次施展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试图与某个经营困难的国企搞假合资、真承包,借以积累资金,壮大自己。
  他没钱,自己有啊!
  白云天脑子比其他人灵活多了,杜炜逸一提自己出资,他马上就反应过来,双手抱在胸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杜先生对这个项目如此有信心?”
  杜炜逸看他架势,惊讶于他的反应之快,便也不做掩饰,直言不讳道:“我对这个项目不见得有信心,而是对你这个人,有信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白云天的能力简直可以用惊叹来形容。
  商业洞察力、高深莫测的技术底蕴也就罢了,但对方所表现出来,超越其本人年龄的成熟、稳重、机警、果决,以及灵活的做事手段,实在是让他这个商学院的高材生,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包前进这时也听懂了两人交谈的实质,笑笑,也不插嘴,袖手旁观白云天如何解决。
  “你打算投入多少?”
  “我父亲给了我两千万港币的创业资金,我可以全部投进来!”杜炜逸抿了抿嘴唇,严肃道。
  “想占多少股份?”白云天眉毛一挑。
  杜炜逸皱着眉,有些为难。
  中华制造的注册资金只有一万港币,其中白云天个人就占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包文山个人占股百分之十五,严季和持股百分之十。
  他要入股,那么这部分股份,肯定是要由白云天转让部分给他。
  两千万占股多少,意味着他对公司未来市值的判断。
  关键是公司未来发展如何,谁都不知道,全靠眼前这点信息提前预测。
  多了,白云天不干;少了,他又觉得自己投入这么多,才拿这么点股份,太吃亏。
  “你觉得能占多少?”他想得头痛,于是将皮球反踢回去。
  “你想听?”白云天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想听!”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白云天笑容一收,正容道,“如果从公司长远的发展来说,你这两千万,连百分之一都拿不到!从眼前来看,两千万也就刚够百分之一……”
  “你……”杜炜逸面现怒容。
  包前进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两千万才占股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白云天认为中华制造现在就值二十亿!
  这怎么可能。
  白云天单掌一竖,让他不忙说话:“我知道,中华制造现在就是个空壳公司,肯定不值二十亿。就算你觉得我有能力,也不可能价值二十亿。我说刚够百分之一的意思,是说其实我们现在不需要这笔资金的注入,是两百万,还是两千万,乃至两亿,都没有意义!
  这个百分之一,我指的是你,在公司的角色定位,价值百分之一!”
  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杜炜逸鼻子都快气歪了。
  我堂堂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在你这个注册资金不过一万港币的皮包公司里,才仅仅价值百分之一的股份?
  白云天像是没看到他的怒容,表情严肃而又冷静:“你别生气!我给你的百分之一股份的定位,是单指眼前!为什么?因为眼前我们不需要你的商业才华,这个总经理,只是为了用于让政府方面,认可我们真正是一家港资公司,仅此而已。所以,就目前而言,百分之一的评价,恰如其分。”
  包前进微微颌首。
  杜炜逸的怒容也稍许缓和,承认白云天说得对。
  现在的中华制造,就是个空壳公司,也只需要一个空壳公司,两千万多它不多,少它不少。
  所以白云天不可能就投资来判断股份多少,只能根据他个人对于公司的价值来给他定位。而他眼前最大的价值,就是扮演好一个香港富豪的公子哥,不需要他管理、不需要他商业上的才华,只需要他当好一个演员,仅此而已。
  演员,就值百分之一!
  “但是……”白云天等他平静下来,话锋一转,“就未来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高水准的管理人员。如果你能锻炼出来,那么未来成为真正的总经理,也未尝不可,到那时,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百分之十!再考虑到你父亲在香港商业界的影响力,对未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作用,我认为你最少值百分之十五!”
  杜炜逸转怒为喜。
  白云天也是看着他,微微一笑。
  其实杜炜逸在他蓝图中的地位,比他现在说得还要高,但他不会表露出来。
  先抑后扬,比先扬后抑,更能让人满足。
  这就是人性!
第九十三章
救命稻草
  “我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厂家,他们一家都没选?”
  徐书记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听着秘书陈乐文的汇报,皱着眉,很是头痛地取下老花眼镜,揉了揉眉心。
  不是他们想甩包袱,而是要找合适的合资单位,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如今国企的地位还很高。
  就算是上级管理部门,他也不敢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强迫企业服从,担心被说是故意损坏企业、工人利益。
  那就只能说服。
  可是,那些坐地虎一般的厂领导,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他们好好的土皇帝当着,凭什么放弃在厂里说一不二的地位,跑去跟港商合资?
  有些厂子,上级部门刚刚试探地跟他们通了个气,厂里就闹起来了,甚至还有工人组织起来,坚决反对国有资产流失,骂市委是败家子、跟港商合资是卖国,帽子一顶接一顶,吓得上级单位赶忙中止。
  他知道,工人之所以这么激动,其实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那些不甘权力流失的厂领导在背后作梗,故意扭曲上级意图,恐吓工人。
  反正企业搞得好不好,管他们屁事!
  只有那些停工已久,都快活不下去的厂子,反正都要死不活了,才会有这个意愿,同意合资,尝试一下是否外来的和尚,就真的会念经。
  可人家港商也不是傻子,凭啥给你接包袱?
  “是的,他们通过机电工业局设备科副科长包前进,在试图接触一些军工厂矿,似乎是想走另一条路。”陈乐文不带个人情绪,实事求是汇报道。
  “他们在跟军工接触?”徐书记诧异道。
  难道是对我们推荐的单位不满意,所以打算自己寻找合作厂家?
  可为什么一定是军工?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警觉起来。
  “联系的单位,都不是保密单位,只是一般的军工企业。”陈乐文明白他在警惕什么,马上说道。
  那就好。
  “军工那边有什么想法?”找军工合作也行,这样说服的工作就不需要市委来做了,徐书记想了想,问道。
  “兵器工业总公司乐见其成,他们也想分离一部分不良资产。”
  自改革开放以来,军费拨款越来越少,许多军工都没了订单,全靠吃财政饭勉力维持。
  这才有了军转民。
  但是军转民太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