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488

  如此佳配,谁不喜欢。
  倒追也愿意啊!
  “就是云天说服了我,我才决定来到内地发展……”杜炜逸笑着对在座干部们说道。
  原来如此!
  难怪杜总对他如此信任,还把最重要的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权力,交到了他的手上。
  世上何处没有拉关系、走后门。
  内地如此,港台也如此,就连商业经济最发达的欧美,亦是如此。
  一旦发达,就将起家的老人赶尽杀绝,这样绝情寡义的老板,谁敢追随?就拿何长盛来说,他本事是有的。但是如果不是杜坤念旧,比他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又哪轮得到他身居高位?
  有了这层关系,白云天担任总经理首席技术顾问,便理所应当,无人质疑。
  认识完毕,接下来进入到第二项议题。
  成立新的分公司。
  宝马商标转卖给中华制造,变速自行车也成为了公司的一项业务,而且是目前唯一在持续产生高额利润的主营业务。
  公司既然已经成立两层管理体系,自然也要将变速自行车这一块,独立成立一个新的实体。
  新的实体,被命名为中华制造苏城自行车厂。
  这个决定,代表总公司并不想将变速车项目与电动自行车项目合并,而继续保持变速自行车项目的独立性。
  总公司对自行车厂实行直管。
  严季和任自行车厂副厂长,主持全面工作。
  听到这项任命,严季和先是惊愕,然后望向白云天,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
  他一个在校大学生,如果不是遇到了白云天,何曾有可能走到今天,成为一厂之长!
  对于白云天,他只有无尽的感激。
  白云天看着他,微笑着点点头。
  这项任命,自然是他在与杜炜逸商量以后,做出的决定。
  严季和作为最早跟随白云天的创业伙伴,虽然能力不算特别突出,但胜在做事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既然白云天要从变速自行车抽身,焊接这块已经另外聘请技术好的焊工接手,包文山也调至总公司,自然要将严季和扶正,让他获得应有的回报。
  不过扶正,并不代表完全放手。
  严季和毕竟才从学校出来,不到半年时间,历练得还太少,各方面经验也很欠缺。如果一来就让他骤居高位,不给他任何帮助,这种做法,不是在为他好,而是在害他!
  初期的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公司交代的任务即可,不用被各种琐事搞得焦头烂额。
  大政方针、决策、财务、人事等方面,总公司会直接给出处理意见。让他可以有闲暇,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升自我素质,学习如何管理工厂事务。
  然后,白云天才会一点点撤回对他的支持,直到全部交给他管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相信严季和一定能够独当一面,成长为他可靠的臂膀。
  对严季和如此,对包文山、以及新招聘的这批员工,他也会如此。
  他有足够耐心。
  除了极个别,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笨人。只要给他们机会,从扶着他们走,到逐步放手,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学习、成长,每个人都能挖掘出他们自己也不曾注意到的潜力。
  即便是中人之资,也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中层干部。
  对于又一个年轻人,被任命为一方大员,在座的干部羡慕而又无奈。
  他们很清楚。
  变速自行车是白云天搞起来的,他虽然被提拔到总公司,但这块肥肉,也不可能就让给别人。
  能够接手的,只能是他的创业伙伴:不是包文山,就是严季和。
  其他人,想都别想!
  纵然再羡慕,他们也只能看着流口水罢了。
  该项任命,无异议通过。
  “下一项,讨论苏城总厂成立后,我们即将研发的新产品……”
  杜炜逸口中说出的内容,让一干艳羡的航仪厂干部,立时坐正了身子,专心聆听。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议题,轮到他们唱主角了。
第一百零九章
这才是现代办公演示
  电动自行车,在最近的苏城国营企业中,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
  杜炜逸,就是带着这个项目,敲开了市委、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大门,吃下了航仪厂二分厂,并豪言要靠着这个项目,获得巨大成功。
  如此劲爆的消息,那些找项目找得昏天黑地的国营厂,怎可能视而不见?
  许多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想:如果我们抢先把项目做出来……
  在这种想法驱使下,不少厂矿都投身到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之中。部属、央企的部分企业,甚至托关系,找到了中科院部分学部委员、老专家,请他们协助论证。
  中华制造在香港申请的专利,也被他们查到,作为了各个研究机构、厂矿技术部门研发的方向。
  经过中科院多名老专家的论证,确认了新型无刷电机、新型铅酸电池技术的真实性,优于目前国际上的同类产品。
  消息迅速在内部传递。
  所有有志于从事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单位,全都振奋不已,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
  白云天对此也心知肚明。
  以国内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只要公开了,就别想其他人会严守专利。
  他也懒得理会。
  反正工业,最重要的是不是设计,而是制造环节。没有全套的制造设备、制造技术、合格的技术工人、严格的品质控制,研究出来又能如何?
  你做不出来!
  英特尔的芯片就摆在那里,8088七十年代就推出了。内部的线路更是被人反向测量完毕,绘制成了工程图纸,可又有谁,做了出来?
  运十飞机搞了这么多年,连个足够强度的骨架都做不出来,飞一次就变形,这样的研究有何价值?
  国内年年掏出大笔大笔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那么多设备、零部件、产品,这些有哪一个没有经过反向测绘?
  图纸怕是都塞满了库房了吧。
  可到如今,还不是要继续年复一年地进口。
  一旦被国外制裁,被封锁,国内的企业就无米下锅。只能想尽办法花高价,投入更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成本,暗地里悄悄收购,然后再通过走私的方式,一点一点往国内搬。
  为什么?
  因为做不出来!
  没有相应的制造能力,图纸画得再好都没用,所有设计都只是一场美丽的烟花,看着漂亮,却毫无实用价值!
  农业立国。
  工业才能强国!
  没有工业,国家经济搞得再好、人民再富裕,在奉行丛林法则的世界舞台,不过是一头肥羊,想怎么薅羊毛、就怎么薅羊毛,你都无法反抗。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投身制造业。
  杜炜逸将众人的目光尽收眼底,环视了一遍,笑着说道:“没错,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电动自行车!”
  轰!
  会议室内,顿时一片骚动。
  从隆和银行调过来的干部还算情绪稳定,对这个电动自行车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原二分厂的干部,却就激动得很了,他们之所以不惜与航仪厂翻脸也要留下来,就是冲着这个项目,希望能借此一飞冲天。
  眼看这项技术,就要在他们面前揭秘,谁不激动。
  杜炜逸笑着摆摆手:“关于技术,我是不懂的,下面就请我们的技术总监白云天先生,来为大家作说明。”
  白云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