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931

  大家见状都纷纷围上来订麦种了。
  “沈老三,我要两斤麦种。你可得记得给我留下啊!”
  “我要五斤,我得帮我娘家多买两斤!”
  “我咋忘了我岳父大人家呢,我也得多买三斤,承耀兄,你帮我记记。”
  “对,我娘家也要,也要,你也记记……”
  “去,去,去……村里的人都还没买完,你就帮娘家买!赶紧一边去!承耀兄,我要……”
  “我已经多佃了五亩田,我家的麦种给我多留点啊!”
  “对,我咋没想到呢,哪里还有田佃,我也得去佃,我也多要两斤麦种!”
  ……
  村民涌上来,场面有些混乱,黄卫,提督府两位公子将皇上和两位皇子护了起来。
  “上官老爷,要不咱们先回去?”
  日头渐猛,皇上每天要处理的奏折也多,总不能一直看下去,便点了点头。
  走回沈承耀家的路上,皇上的内心是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
  水稻的高产,他高兴,他也激动,但是也不及这次。
  这次,他亲临其境,亲眼看见百姓的欢呼,百姓的又蹦又跳,百姓的喜极而泣。
  这种与民同乐的感觉,真的太震撼了!
  回到屋里,皇上坐在沙发上,笑着招呼几人坐下。
  “哈哈……这次升平侯又立了大功,你们觉得应该给他什么赏赐?”
  几人一时没有说话,功高者,一般都是加官进爵。
  升平侯现在已经贵为侯爷了,按规矩爵位上的赏赐已经是极限了。
  “要不赏赐良田,府第,银子等”黄卫也是农民出身,觉得还是这些实用,要是赏些只能看不能用的,光摆在那里,有什么用,谁有时间天天去看它。
  “儿臣认为,既然稻种,麦种每年都要配种而升平侯在农事上又如此出色,儿臣觉得可专设农正卿一职,让他管国家仓廪,粮种发放,劝课农桑和研究农耕之事。”上官玄逸开口道。
  “农正卿?”皇上听了这话,开始考虑可行性。
  升平侯虽有读过书,但是连童生也不是,要封他这一官,朝中……
  “朝中大臣恐怕有异议啊!”皇帝也不是不想,只是得想个法子堵住朝中悠悠众口。
  “儿臣认为在其位,谋其职,成其事!这什么官职都应该是能者居之,无能者在其位亦坏其事!”上官玄逸直言道。
  “儿臣亦认为可行,农事乃国之根本,国仓无粮,国将不固,当然得能者居之。”上官玄昊也开口道。
  数日相处下来,也可从沈承耀的谈吐中知道他并非胸无并点墨之人。
  再说我朝为官者无数,靠关系上位者也是数不胜数。
  更何况现在大司农处的官毫无建树,国家仓廪就不说了,各地有灾,张口都是向国仓要粮的,往无灾地区的粮仓调粮,十有七八说没有或存粮不多的!
  “微臣也认为可行,就拿行兵打仗来说,这读得兵书多的人去打仗未必会赢,这还是得靠练得多,打得多,有经验!纸上谈兵可不行。”提督府二公子赵佑赫说道。
  “这种地,光靠纸上的知识,地都没种过的人,我也觉得做不好劝课农桑之事!”赵佑威附议。
  “国家仓廪何等重要,正值外忧内患之际,这掌管之人更须是忠厚老实之人,我觉得升平侯当之无愧!”
  “这事你们写一份奏折,待回朝再议……”皇上想起早上送来的一堆奏折,便站起来回书房处理起来了。
  这几人常伴君侧,皇上这样说,就是有戏了!
  待沈承耀回来后,几人都恭喜他,弄得他一头雾水。
  还是罗太医好心提醒他,皇上将会有赏。
  这事沈承耀也没放心上,他以为又会是良田,金银之类的。
  如果他知道是个官的话,他肯定想办法拒绝的。
  本来皇上说好了待看过麦子收割后便离开。他还有事,得继续南下。
  但是他批完奏折,出来散步之际。
  小希儿拿着两张喜帖折成的纸飞机,一下子便飞到了皇帝的脚下。
  皇上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两张请帖。
  他打开看了看居然是明治杰和黎哲伟两人成亲的请帖。而且两人同时娶亲,时间就在后天。
  黎哲伟和明治杰一个榜眼,一个探花,还是他亲笔御点的,这两个均是准备培养出来,以后大用的。
  这是赶在上任前先将亲成了?
  话说回来他都很久没参加过别人的成亲宴了。
  “上官老爷,给我,新娘子!”小希儿走到皇帝身边拉了拉他的长袍指着他手中的帖子道。
  “新娘子?你知道什么是新娘子吗?”
  “知道,新娘子,最漂亮。”
  新娘子最漂亮?也对!一个女子最漂亮不就在做新娘那天吗。
  “希儿是吗?”皇帝蹲下身子将她抱在怀里。
  “嗯。”希儿也不怕生,顺势挽住了皇帝的脖子,点了点头。
  “我也想去喝喜酒,你带我去好吗?”
  “好,一起看新娘子。”希儿拍着小手高兴地道。
  皇帝笑了笑,“新娘子都是盖着头盖的,看不见,我们看新郎官!”
  “新郎官,男的?”
  “对。”
  “帅吗?”不帅她可不看。
  “帅?”什么形容?
  “帅就看!”小希儿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姐姐说,只有帅哥才好看。
第二百零三章
按耐不住
  本来沈承耀想着明日皇上走了,自己能安心去参加两头亲事,不曾想皇上说好久没喝过喜酒了,他喝完喜酒再走。
  沈承耀觉得有点头大,这农村办酒席可是需要很多本村兄弟和嫂子帮忙的,杀鸡,宰鸭,杀猪,……借碗,借桌子,招呼客人,一场酒席下来,需要做的事多了去了。
  更何况他和村长是自小关系便特铁,村长可帮了自己不少忙,他嫁女,他都不好意思只去坐席啊!
  再说自家大舅兄也是今天嫁女,他都分身乏术了,还要顾着一个皇上,问题是又不能向大家说他是皇上。
  这又有皇上在身边,他这是啥也不用干了。
  “爹,这有什么好烦的!村里离镇上也不远,到时候让咱们家的茶楼将席面送过来便行了,就当这是我们家给的贺礼。正好明天才开始采买食材,你现在就去和村长说一下也来得及。”
  “孩子他爹,这法子好,也让乡亲们尝尝咱们酒楼的菜。你又不用内疚没法子帮到
  村长。”
  酒楼也是接受酒度预定和承办的,那天她家酒楼已经接了五单酒席了,三单是外送的。
  幸好酒楼有两个大厨房,一共三十个灶台,这还不算烤炉,烤箱,煤炉,小炉子。
  而厨师加上正在培训的便有五十人(其中十五人是府城酒楼招来培训的,二十人是从帝都招的,月底就回帝都总店上岗),这么多人在不用担心忙不过来。
  “我怎么没想到,行,这事就这样定了,我现在去村长家说说。”话落沈承耀便走出去了,也不管现在天已经齐黑。
  “记得带上灯笼!”刘氏追着提醒到。
  “不用,今晚的月光亮着呢,村路又平坦!”沈承耀摆了摆手。
  第二日一早刘氏先去村长家给沈妮芮一份添妆:一副纯金头面,一对龙凤镯子,还有一对翡翠玉镯子。
  这对翡翠玉镯子经过空间净化细腻通透,颜色鲜阳纯正,无一丝瑕疵,这都可用作传家之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