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931

  “先试下一道。”第一道上来的东西便这么美味,皇后对后面的吃食充满期待。
  几人放下疑问,漱了漱口,开始品尝下一道吃食。
  “这也是鱼粥吗?这颜色蛮特别的。黄黄的,是加了点什么进去?”
  “这粥好像有一股糊味。”
  ……
  几人勺了一勺吃了起来。
  恶~
  好想吐!
  几人齐齐向皇后看过去,如果皇后吐了,她们也果断跟着吐。
  可惜皇后硬是吞下去了。
  几位夫人都想哭了:这究竟能不能吃啊!皇后,人命关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算了,死就死吧!也不知谁家女儿做出来的东西,简直害人不浅,丞相夫人心里暗骂。(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九章
  硬是将这一口黄色的鱼粥吞下肚,旁边这碗鱼汤,皇后都有点没有勇气再下口了。
  她现在都有点想反胃的感觉。
  这鱼汤上面漂着的黑色的东西,绝对是将鱼煎到焦黑再加水进去出来的效果。
  光用看的就让人倒尽胃口。
  但是作为裁判,不品尝一下也太不敬业了。
  无奈皇后还是拿起汤匙勺了一小勺然后放到唇边佯装喝了一小口,便快速放下汤匙。
  并迅速评分:二分。
  其它人见皇后居然还会去尝那汤,心里都佩服万分,难怪人家能做皇后,就这份忍功,也是无人能及啊!
  皇后都喝了,众人无耐,也硬着头皮喝了一点,还没吞下去,胃里就翻滚,硬生生的忍着才没当着皇后的脸吐出来,不然就太失礼了。
  接下来端上来依然是鱼粥或鱼汤。
  有的粥甚至米还是米,水还是水,鱼片还没熟透。
  有的粥,饭不像饭,粥不像粥,简直将鱼片粥做成了焦黑鱼片糕。
  皇后头冒黑线,这是约好的?这鱼难道只能做鱼粥或鱼汤吗?要不要这么齐心协力啊?
  此刻她悔得肠子都青了,她不明白自己刚才是发什么抽,居然让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用鱼做吃食。
  这鱼是最难处理的,一个弄不好,就满是鱼腥。
  她现在整个口腔耳鼻喉都充斥着鱼腥味,焦苦味,简直苦不堪言,腥气熏天。
  从来不知道,吃东西都可以难受至斯。
  偶尔端上来一碗看上去稍正常点的,虽然将糖当盐加进粥里了,但众位裁判一致表示:“味道还行,可以入口,三分!”
  李芸宁作为曾经的才女,智商还是很高的,起码鱼片粥经她熬出来还是可以入口的,鱼汤她干脆就不做了。
  聪明的人有一个优势,学什么都容易上手,而且知道量力而行,她看见做鱼汤需要煎鱼,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好,便一心只做好鱼片粥,所以她拿了第二名,得到了皇后和几位夫人的一致好评。
  而晓儿嘛,众人对她的厨艺简直就是赞不绝口。
  ……
  “之前听皇上,二皇子和六皇子提起,睿安县主家里的饭菜味道好到让人停不下口,就是最简单的白粥,馒头也特别香软清甜。我当时只当他们是夸大其词,今天有幸尝到睿安县主做的鱼粥,才知道他们的说法一点也没有夸大,再过几年我家逸儿可就有口福了。”皇后越看这儿媳妇越满意。
  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赚得银子,八字又好,文武双全,十八般才艺样样精通……简直无可挑剔。
  听了皇后的话,大家想起第一碗鱼片粥和鱼汤的味道,原本食欲全无的胃口,又开始口舌生津……
  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结果一出来,作为既是评判又是娘亲的几位夫人,脸都红了。
  真是太丢人了!
  可以表扬的实在太少了,在座的夫人开始批评起自己的孩子起来。
  “唉,我家那丫头也怪我太宠着了,这厨艺一课就让她随便胡弄过去就算,没曾想,这做出来的吃食,简直惨不忍睹,就是我这亲娘当时都无法入口。往后得拘着她一点,不然出嫁后丢的是我家的脸子,怪的是我没有做好娘亲的责任。”兵部尚书夫人想起那碗米是米,水是水的生鱼片粥,就恨铁不成钢。
  其它人做出来的虽然都糊了,焦了,但好歹熟了!自己女儿做成了半生不熟也敢端上桌,这让人怎么吃!吃了还不得上吐下泻!
  “我家那妮子不也是,每次一上厨艺课就找各种借口推脱,就她做出来那碗粥,有一半是黑的,我都不明白她怎么好意思端出来,这臊得我脸都红得发烫。这以后可不能由着她性子来了。”
  “我家玉儿做出来的汤,那个腥味害我差点吐了,我当时还想谁家孩子那么笨,连放点姜进去去腥都不知道。不曾想最笨的就是我家那蠢丫头。”
  “我家那孩子将糖当盐用,将鱼片粥做成甜汤,也算是绝无禁有,史无前例了。”
  “做成甜的还算好,我家洁儿做出来的咸到苦,我估计她放的盐比放的米还多,我只是尝了那么一点,却渴得要命,喝了好几杯水才觉得好一点。”
  ……
  这次比赛,只可以用灾难性来形容,这些花样百出的鱼片粥,让评委们惨不忍睹。
  坐在自己娘亲身边的妹子,都被说得抬不起头了。
  不过这能怪谁,她们在家里可是练了很久炖汤的,谁知道皇后规定要用鱼来做一样吃食。
  虽然这样想,但是她们都暗下决定回去学好厨艺了,起码得在下一年找回场子,不然会影响以后说亲。
  “姑娘家厨艺好,将来的夫婿和孩子就有口福,咱们是命好,能生活在富贵窝中,家中的一切家务都不用自己动手,便有下人来做,但是我们自己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相公和儿子在外面辛苦奔波,让我们过上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即便不需要日日下厨,但偶然间给他们做上一桌好饭好菜,也是应该的,所以这厨艺可不能丢。皇后这次举办厨艺比赛举办得好,而在教育孩子方面,升平侯夫妻做得很好。”忠勇侯府老夫人感叹道。
  老夫人作为这里年纪最长的,又是皇后的亲娘,大家听了她的话不管心里怎样想自然都点头应是。
  “这生的孩子聪明,做爹娘的也省心不少,我真是太羡慕升平侯两夫妻了。家里几个孩子品性好,又有才学,听说升平侯的几个儿子也在国子书院读书,学习可用功刻苦了,基本上夫子教一遍就懂了,这样的孩子养起来多省心啊。”礼部尚书夫人想起自己的小儿子,天天闹着不上学堂就脑仁痛。
  “我都听我儿子说升平侯的两位公子学问做得很好,特别是小公子,十岁不到吧?都已经和我儿子一个班级,而且他们的夫子说就是他们两兄弟现在去参加科举,也准能考上秀才。”
  在座的夫人听了这话一淡定了,十岁就能考上秀才?现在离科举还有两年多,那到时候的状元?
  不行回家得抓紧时间督促自己的孩子!
第二百六十章
  从宫里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天边霞光万丈。
  在马车里实在闷热,晓儿便掀开了一点帘子,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顺便透透气。
  五月的天已经闷热成这样,不知道七八月要怎样熬过去。
  马车经过某个巷口时晓儿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停!”晓儿忙对赵勇说。
  虽然晓儿忽然喊停,但是赵勇一点也不意外,仿佛一直就全神贯注地等候晓儿吩咐一样。
  “吁”了一声,马车稳稳地停了下来。刘氏和晓儿的身子一点向前倾的惯性都没有。
  上官玄逸派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连马车紧急煞车都稳稳的。
  “怎么了?”刘氏奇怪地看着晓儿。
  “娘,我看见熟人了,等我一会儿。”
  “谁啊?”刘氏掀开帘子往外看,却没看见一个熟。
  “我准备请的人女儿遇上麻烦了,娘亲在马车上等我一会儿。”晓儿丢下这话便跳下马车。
  晓儿折回了刚才的巷口,偷偷探出头看了一眼里面的两人。
  那个站在门口,大腹便便的女人果然是沈宝儿。
  而站在她对面的女子则是她三次亲自上门请他做首饰铺的金银匠工也不来的林师傅的女儿林燕。
  “我今天就告诉你真相,好让你死了这一条心。你以为李公子真的会看上你吗?你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什么样子!长得就像一块黑炭,让人看着就倒胃口!”沈宝儿一边拿着扇子扇,一边围着林燕转:“李公子接近你是看上你那点翠手艺,现在嘛,你已经将这祖传手艺教会了我们的人,你就可以功成身退,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
  “我要见他!你叫他出来!我要亲口问清楚他!”她好不容易等他出府,一路跟了过来,今天她怎么样都要问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