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931

  见晓儿往自己的方向看过来,沈景文微微侧了侧身,打开了折扇,遮住了自己的脸。
  待几辆马车走过后,沈景文才拿开折扇看了过去。
  望着那几辆马车,还有两边明显像是护卫的人,他眼中的羡慕嫉妒,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时有一个大婶走过来找他写信,沈景文回过神来,摆了摆手:“大婶,今天我没空,得收摊了,你找第二个吧!”
  沈景文说完这话迅速收拾桌子上的笔墨纸砚,往城门处跑去。
  大婶咕哝了一句:“还没看见有人将生意往外推的!”
  沈景文可顾不上赚这一文钱,他得赶紧回家去。
  马车里的晓儿掀开了马车帘子四处打量一下,离开几年,县城的街道也没有太大变化,好几个老字号的大铺子依然还在,只是一些小的铺子却改变了,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只有一些口碑好的品牌才能经得起时间长河的考验。
  晓儿的眼睛略过一个替人写书信的摊子,她多停留了一秒便转开视线了。
  马车很快便停在一座四进的大宅院前,这是刘家前年在县里新置办的宅子。
  刘志文迅速下了马,他对门房说:“快打开大门,姑姑和表少爷他们回来了!”
  晓儿他们一进城,刘志文便打发小厮回来报信了。
  谭氏和刘敏鸿早就等在这里,谭氏听见自己儿子的声音赶紧开口道:“快,快开大门让小姑一家的马车直接驶进二门。”
  “志文,让你姑姑一家不用下马车,天气冷,北风呼呼的,别冻着小表弟了。”刘敏鸿也开口道。
  到底是来到别人家做客,晓儿让刘氏不用下马车,小景哲是真的还小,这天寒地冻的,可别冻着了。
  他们四兄妹都下了马车,向刘敏鸿和谭氏行礼。
  刘氏在马车里对自己的大哥和嫂子告了一声罪:“抱歉了,大哥,嫂子,我就不下马车了,等景哲大了,我一定带他来给你们磕头行礼。”
  “看你说的,这有什么好抱歉的,你要是敢下马车,我立马将你赶出去!”谭氏嗔怪了一声佯怒道,不过晓儿几兄妹即便富贵对自己一家的态度依然如此,这倒让她心里很是慰贴。
  大家听了谭氏的话都笑了。
  “先进去吧,姥爷和娘都等急了!”刘敏鸿开口道。
  一家人走了进去,亲人见面自然免不了的是见礼和寒暄。
  两家人吃过饭,晓儿一家便回到了谭氏安排的客院,各自梳洗睡去了。
  因为第二日便是刘林氏的寿辰,所以晓儿一家也不急着回村,这一晚就住在刘氏娘家,过完寿辰后再回村,反正要过完年后才回帝都,有很多时间。
  晚上,晓儿没有去睡,她坐在桌子旁拿出信纸一边给上官玄逸写信一边等赵勇回来。
  现在朝廷正和厉军打仗,厉将军有银子却没有粮草,若是厉军以商队的形式,往西北运粮草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两年的丰收,令许多县镇都不再缺粮食,粮价低,百姓也不缺粮,买的人少了,导致粮商的收入大不如前,粮商便想到了往西北和西月城等地区卖粮。
  因为整个闵泽国,也就西北地区最缺粮了,取长补短,皇上对于这一事是支持的。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再往西北地区卖粮都是管得很严的,不然一不小心便将粮卖给敌军,那真的是助长了敌人的气焰。
  本来因为官道都设有收费关卡,要发现商队的不妥,是很容易的。
  但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监管不严,有人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收受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敌军的粮队放走,那也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晓儿这一等便等到三更半夜。
  杨柳将赵勇带了进来,晓儿示意杨梅给赵勇倒一杯热茶让他喝过茶后再说。
  赵勇接过茶,迅速喝光,便开口道:“那车队果然有问题,属下一路跟在那车队后面,等他们在客栈落脚后,趁夜查挥了一下那些马车里的东西,发现粮食下面都是一些止血疗伤的药材!属下还听到他们讨论说,已经有好几个车队出发了,走这么一趟,能赚不少银子。”
  晓儿想到了厉明军私造的兵器,大根也是这样子运走的:“这事耽误不得,你尽快写信告诉上官大哥一声,让他做好安排,别让敌人得逞了。另外这几天你也暗中查一查,究竟有哪些商户在大量收购药材,棉花等军需物品,并将查到的消息尽快告诉上官大哥。”只有断了敌军的军需物品,那么这场仗便赢了一半了。
  上官玄逸,狄绍维和千千万万的士兵也不用新年都不能在家过年了。
  赵勇点了点头,这事非同少可,赵勇自然知道轻重的。
  “下去吧,好好休息一下,若是忙不过来,让风扬帮你。”
  赵勇点了点头,便退下了。
  晓儿这时才回到床上睡觉,才睡下不久,天便亮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刘林氏大寿,来的人有许多,地方官员的夫人都来齐了更不要说富商和乡绅了。
  本来知府夫人和通判夫人只是打算送贺礼的,但是听说升平侯夫人和睿安县主都回来给刘林氏贺寿了,她们也赶紧赶过来了。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的地龙烧得火旺火旺的让人感觉温暖如春。
  谭氏和这些夫人早已经很熟了,毕竟她相公是开家具铺子的,谁家都有女儿要嫁,有儿子要娶亲,为了能够得到一套好家具做陪嫁或布置新房,这些人也愿意和谭氏交好。
  更何况谭氏背后还有一个升平侯夫人和睿安县主。
  知府夫人悄悄打量了一眼晓儿,发现她真的很美,举手投足间优雅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最重要的是无论侧面,正面,低头,都美得惊人。
  她听帝都的手帕交说过,六皇子对睿安县主是毫不掩饰的用情至深。
  这么美丽的一个女子,哪个男子不喜欢。
  知府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心里叹了一口气,女儿的容貌长得像自己,也是百里挑一的,就是不知道将来会嫁给怎样的人。
  今年她已经及笄了,自己的相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调回帝都,她是极不想将女儿嫁在这个州府的。
  她担心以后自己相公调回帝都后,女儿一个留在这里,她想见一面都难。
  知府夫人想起升平侯有一个长子,不知订亲了没,听说小小年纪便是案首。
  知府夫人想打探一下,只是这么多夫人在场,她若是贸然开口,岂不是让人觉得她上赶着去攀附升平侯一家,这样会让人看不起女儿的。
  知府夫人目光流转,看向谭氏,在想法子怎样将话题带出来。
  这时通判夫人问谭氏:“谭夫人,你的长女没有回来吗?”
  祖母的五十大寿,外孙女都来贺寿了,亲孙女没有回来,是不是太不孝了?
  刘氏听了这话便道:“静姝那孩子倒是想回来,只是她怀孕了,这胎儿还不够三个月,我拦着她,让她别回来了。”
  知府夫人听了这话,终于想到怎么说了:“不回来是好的,这天寒地冻,山长水远的,她若是回来,老夫人该担心得天天睡不好了。”
  刘林氏点了点头:“那孩子有些跳脱,她能安安分分待在家中,给我平平安安的生下曾孙,就是最好的寿礼了。”
  “可不是这个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女儿嫁出去就更甚了,尤其是嫁得远,做爹娘的最担心了,咱们也不祈求她们能怎么样孝顺自己,只要她们在婆家过得好好的便是对自己最大的孝顺。”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谭氏点头道。
  “不过谭夫人的女儿还好,在帝都有姑姑照顾。”
  刘氏笑着摇了摇头:“静姝那孩子是个有福的,黎家老夫人和黎夫人对她可比我这小姑对她还要好,照顾她的功劳我可不敢领。不过功劳我虽然没有,但是收到的孝敬可不少。”
  大家听了这话都笑了。
  “姑娘总归是嫁上了一户好人家才让爹娘放心。我现在才知道生女儿比生儿子操心多了,光是为她选门亲事就会让人多长几根白头发。”知府夫人说完这话,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
  “林夫人的闺女还没有许人家吗?”刘氏听了这话顺口问道。
  “还没有,最近正准备给她相看。”
  刘氏听了这话心中一,她看向知府的女儿,相貌不是这里面最好的,但是也不错,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类型。
  她一直就这么静静的坐在知府夫人身旁,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着大家说话。
  现在知府夫人的话让她脸红的低下了头。
  在帝都刘氏看中的品性好的姑娘不是已经订亲了,就是年纪比景睿大,或者是年纪太小,还有就是家中人口复杂(晓儿觉得没什么,但刘氏想了想还是觉得能少一些麻烦事更好),反正刘氏觉得都不合适,不是她心中长媳的理想人选。
  刘氏又看了看在座的其它姑娘,或者这些姑娘中会有合适的,就是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远嫁。
  刘氏不注重家世,只看品性,至于相貌,不太丑,看着顺眼便行,她是要挑长媳,若是品性不好,斤斤计较,容不下弟妹,那以后会破坏一家和睦的。
  就这么看着,也不知道这些姑娘的性子如何,刘氏看向晓儿,对晓儿眨了眨眼睛:“晓儿,韵儿,我们在这里说话,你们年轻的也不爱听,免得闷着你们这些年轻的姑娘了,你带她们去玩玩吧。”
  晓儿又怎么会不明白刘氏的心思,她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各位姐妹,我们到花园走走吧,舅舅家后院有一处梅林,梅花开得正好。”
  未来的六皇子妃,谁敢不给脸子,在场的姑娘都站了起来,正想跟着晓儿往外走。
  这时景睿走了进来。
  景睿今天穿了一身月牙白锦锻长袍,腰间束了一条深紫色腰带,长身玉立,形相清癯,丰姿隽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