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1

  “那倒是个好人家。晚上我和你爹说说”镇上胡大善人买丫鬟可是很多人争着去的,甚至都要走关系,想到这里又问道:
  “可是那家的丫鬟听说都要靠关系才能进啊”。
  “我爹不是在镇上卖猪肉吗?他认识胡府的总管,都说好了,要是咱家愿意,咱们晓儿肯定能进”。
  “我晚上和你爹说说,”沈庄氏听了便放心了。事成后便有20两,每个月还多100文,想想都美。
  这两人讨论着卖别人的女儿,连人家的爹娘都没想过问一下卖不卖,也不问问本人同不同意,可见平时是多么的不将三房的人放在眼里。
  晓儿看见两人贪婪的嘴脸便倒胃口,既然那么喜欢钱,就让你们掉点银子肉痛肉痛一下。
  而两兄弟听了都着急了,都担心地看着晓儿,晓儿给了他们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吃过饭,晓儿便拉着两兄弟进了自己的房间,将她之前偷听到李氏和沈承宗说的话和自己是如何受伤的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简直欺人太甚!我得去告诉爹娘!”景睿猛锤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
  景灏眼都红了,这是又气又心疼:“绝对不能让她们把姐姐卖掉!”
  晓儿忙安抚两人:“你们先别着急,听我说,这事咱们先别告诉爹娘,咱们......”晓儿用只有三人能听得到的声音告诉了他们自己的计划。
  “可是不告诉爹娘,到时候爹娘知道会被骂吧?”景睿有点犹豫,他做惯了乖宝宝的。
  “不能告诉,告诉爹娘这计划就不行了。这次咱们一定得给她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好欺负的,以后想害咱家也得掂量掂量。”晓儿深知沈承耀和刘氏的性格,他们太包子了,只会阻止事情的发生,不会想着给别人教训。
  “对,咱家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不能告诉爹娘。”景灏用力地点了点头。
  晓儿被他郑重其事的样子和什么阿猫阿狗的话弄笑了:“好啊,这种阿猫阿狗的话你都学会了,我要告诉奶奶和二伯母,你骂她们阿猫阿狗。”
  景灏扁着嘴,委屈地看着晓儿:“姐姐,你欺负人!”
  晓儿拧了一下他鼻子:“姐就爱欺负你,咋啦?”
  景灏嘟起嘴,转过头,不理她。
  “嘻嘻,好啦,骗你的啦,疼你都来不及啦!姐姐知道你是心疼姐姐。”
  景灏马上对着晓儿办了个鬼脸。这样闹了一下,气氛好了很多。两兄弟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第二天,李氏借口要去接沈贝儿回来,吃过早饭得去镇上。晓儿三人对视了一眼,赶紧吃完早饭,赶在李氏到达镇上之前,在镇门口躲起来等着她。
  果然,没过多久,李氏便出现了,三人不动声色地跟着,见李氏进了西街的一条巷子跟一个中年男人交涉,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男的便给了两锭银子给李氏,然后两人便分开了。
  景睿跟上了中年男人:“大叔,请留步。”
  中年男人回过头:“小兄弟是在叫我?”中年男人看着沈景睿,这小孩身上的衣裳虽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肯定不是乞丐,喊住自己是为了什么:“有事吗?”
  “大叔是胡府的人吗?刚刚我看见你和我家二伯娘在一起。”
  原来是刚才那位大嫂的家人,胡带财点了点头:“是的,还有什么事?”
  “大叔,我二伯母是不是说,我家已经答应将沈晓儿卖给你家做丫鬟了?”
  胡带财皱起了眉头:“是啊,定金我都给了,不是想反悔吧?”
  “大叔,你被我二伯娘骗了,我家爹娘根本没答应将晓儿卖去做丫鬟,我爹娘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呢,即使知道了也不会答应卖我妹妹的。”
  听了这话,胡带财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那个李氏,说什么对方的爹娘已经答应了,也将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有麻烦,原来都是糊弄自己的。自己是胡府的管家,这次买丫鬟他可是从中昧下了不少银两的,都是找偏远地方穷苦人家的姑娘来买,条件都是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就是怕以后有人闹事,那他中饱私囊的事便很容易被发现,想到这他就更生气了。
  这单买卖不能做,但也得对方陪点银子:“我可以不再继续这单买卖,但你们得陪我点银子。”
  “大叔,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得到一个更好的丫鬟。即使得不到,也能得到更多的银子赔偿。”
  “你们不是一家的吗?会陪我更多银子,都当我是傻子?”胡带财更加生气了。
  “我们是一家的,但一家人会瞒着自己的兄弟,卖自己的侄女吗?既然他们不当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也不能任人欺负。”
  听了这话胡带财怒气缓解了不少,将信将疑地看着沈景睿:“你有什么办法?”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孩能想到什么办法救自己的妹妹,他都想听听。
  景睿看了看四周,发现没有人看见他们,然后小声地将晓儿教他说的一番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胡带财听。
  胡带财听了点了点头:“好,你这小子年纪小小倒是有计谋的,就按你说的办!”李氏敢欺骗他,就让她多出点银子来补偿自己好了,如果她不肯,也有一个丫鬟。
第十二章
分家
  景睿和胡带财分开后,向晓儿所在的另一条巷子走去。待两人走后,原来的巷子里,有两人从屋顶里跳了下来。
  身穿雨过天青色长袍,身材高大的少年对身边身着紫色长袍同样高大,更英朗挺拔,贵气逼人的少年说:“那小子挺聪明的,可造之才啊。”
  “哦。”紫衣男子无可无不可的应了声,也不知道认不认同。
  这边,沈景睿和沈晓儿两姐弟汇合后,也没在镇上逗留,赶紧回家了。回到村里,在溪边割了一些猪草顺便带回家。
  午饭后,沈老爷子叫上沈家所有人到上房去,连坐月子的刘氏也没落下,说是有话要说。
  上房里,沈老爷子和沈庄氏坐在炕上,左右两边分别坐着沈玉珠和大房一家,其他几房的人分别坐在炕下两边的凳子里。
  晓儿被沈承耀抱着,刘氏抱着小妹坐在他下首景睿和景灏站在两人身后,四房的沈景杰拉着景灏在玩,卢氏坐在刘氏身边两人轻声说话。四叔坐在卢氏身边。
  对面则坐着二房的人。
  从坐的阵型便可以看出亲疏远近了。
  沈老爷子见人齐了才开始说话,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堆。话里的意思大概是:自己年轻时怎样的辛苦,怎样走街过巷的做个货郎,挣下了这份家业,甚至开了间杂货铺。然后又说一大家子人怎样的辛苦,怎样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的供长房长孙读书,大房以后一定要报答几个弟弟等等,说了半天都没说出重点。
  “爹,大家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我们都是很乐意供大哥和大侄儿读书的。”沈承耀以为沈老爷子是担心自己会对沈景文读书有意见,就说道。
  他真的对供养自己的侄儿读书没意见,但都希望自己的妻儿能有个温饱,看见自己的妻儿跟着自己挨饿受苦很心疼,也曾幻想能供自己的儿子读书。
  “是啊,爹,兄弟间互相扶持也是应该的。”沈承祖也忙表态。
  这两只大包子,晓儿在心里感叹。老爷子能够这么多年将这么不公平的待遇熟视无睹,也有这两包子的功劳。其实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是应该的,但不能用刻薄其他子孙来贡献。我可以供你读书,但锦衣玉食可是供不了的,起码吃穿用度要大家在一个水平上。一个家庭应该是团结一致,齐心向上,有福同享,有苦共担的。
  沈老爷子今天说这番话肯定别有用意,沈景文读书也是不错的,起码15岁的童生,听说整个县也是少有,估计很快便能中秀才,昨日沈承光和沈景文留在上房和沈老爷子说了一阵子话,估计就和今天的话有关。今天故意提起大房以后一定会报答其他人,报答?想到这里,晓儿突然明白过来,这是要分家了,不分家以后沈景文当官了,也是一家人,富贵便共享了,何须说什么报答?他们是想在中秀才前分家,不落人口舌吧。如果真是这样,晓儿都有点期待了,分家对她来说是好事。
  “爹,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沈承宗这么多年来可是看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是偏得没边没际了,他才不会相信他会疼爱自己一家。
  沈庄氏见沈老爷子说了半天,几个儿子都没明白他的用意,反而误会了他的意思,也坐不住了:“你这老头,说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胡说啥,弟弟帮扶着哥哥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说啥报答的话呢!你爹的意思是分家,你们别被他绕糊涂了!”
  “你个什么也不懂的婆娘,在这里啥说什么!”沈老头瞪了沈庄氏一眼,他说这么多肯定有他的用意的,他这不是担心其他子孙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以为大房一家想撇下他们自己享富贵去吗!而这婆娘是专门拆台的吧,什么天经地义的!这话是能说出来的吗!真是胡来!
  分家?下面的几个儿子,媳妇都震惊了。沈庄氏最是喜欢一大家子一起过日子了,他们真的从来没想过老爷子会主动提分家,而几个儿媳妇听了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欢喜。说真的在沈庄氏眼皮底下的日子真真是不好过。
  “爹娘,是不是儿子有什么做错了的地方?”沈承耀反省着自己一家最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但除了妻子因为坐月子没有做家务外,他都想不到其它,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自己的妻子为自己生儿育女,如果连月子都没得坐,还得做这做那,万一以后落下病根,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还是咱们的小孩子不懂事,做了什么事气到你老人家了?”沈承祖想了想也是没头绪,唯有往儿子身上考虑了。
  “都不是,瞎想个啥呢,爹知道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孙子都是好孙子,只是爹最近考虑了一下,觉得树大了就要分枝,咱们沈家老老少少加起来二十多口人,这住在一起,难免会诸多不便,容易产生摩擦,这摩擦多了,感情就薄了,我就想着,趁大家还亲香,先分了,而且爹也是担心,以后文儿若是有机会当了官,官场黑暗,小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惹来灭族之灾,如果分了家,若不是什么大罪,起码不会连累你们,咱家也算有后。而你们在外面也是可以想办法周旋,而不是一锅端了,那就真是求救无门。而且只要有心,即使分家了,文儿当了官可以帮扶大家的一定会帮扶,这帮扶分家不分家一样可以做。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了这话,大家都没出声,都在考虑分家究竟可不可行。
  “分家了你们一样是我的兄弟,这么多年,兄弟为了我吃了多少苦我是知道的,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我能帮的话一定二话不说去帮了。”沈承光见没人说话,忙做出保证。当然说的话也留有很大的空间,首先来找他,不是找当官的沈景文,其次能帮的一定会帮,这能不能帮到时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晓儿听了嗤之以鼻,这能帮就帮的话,水份太大了,以后一句无能为力就可以了事了。
  沈老爷子听了这话很满意:“爹也是未雨绸缪,想得远了点,文儿现在才是童生,要到秀才,举人,进士,派官那也不知多少年后,十年算早,二十年也未定,但世上的事不怕一万最怕万一,早点分了,以后真有什么事,别人也想到咱们早就分家了,受牵连的机会就少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口都干了,说完沈老爷子便自顾自的喝起水来,让几个儿子自己想想。
  “爹都是为我们好,我听爹的。”沈承宗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今天早上李氏带回来一个消息,他大舅子搭上了一个商队,做南北买卖生意的,可赚钱了,他只是做了一次,投了30两进去,这两个月就翻了三倍,静赚了60两。他准备跟着做,若是没分家,以后赚到钱都要上交,不上交也得偷偷摸摸,但分家自己就可以大干特干了,赚了都是自己的。所以分家对他来说是及时雨。
  沈承耀转过头来问刘氏:“孩子他娘,你咋想?”
  刘氏当然是想分啦,她本来就不指望能靠着大房当官而享福,她但求自己的孩子现在有个温饱便说:“爹想得挺周到的。”这就是同意分家了。
  刘氏望了一眼卢氏,看见对方眼里都是笑意,便知道她也是想分家的。
  沈承祖也问了卢氏的意见,知道她也是想分家,又问了问沈承耀,沈承耀自己也是想的便说:“我们听爹的。”
  几兄弟都同意分家,那沈家分家的事便正式确立。沈老爷子将家中共有的银子,田地,铺子之类的财产说了出来,然后说出了昨晚想到的分家方案,问大家的意见。
第十三章
分家进行时
  “家中一共有上等田20亩,中等田10亩,旱地10亩,沙地10亩,铺子一间,银两60两,我想着按六份来分,你们四兄弟每人一份,我和你们娘占一份,玉珠的嫁妆还没备好也算一份。镇上的杂货铺一直都是你们大哥在打理,而且文儿还在读书,花费比较大,所以杂货铺便分给大房,田地便不分给大房了。你们三兄弟每家有4亩上等田,2亩中等田,2亩旱地,2亩沙地,10两银子。玉珠那份也是一样。我和你们的娘得的田地银子也是一样,我们跟着你们大哥过,你们每年另外给2两银子的生活费,四季衣裳和礼节另计。”
  沈老爷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至于房子现在怎样住着便怎样分吧,菜园子分为四块,一家一块,鸡舍和猪栏就只有一个就不分了归我和你娘所有。家里的鸡鸭和牛也是归我和你们娘所有,猪等到过年杀了猪再分。农具你们三兄弟一家两套。”
  听到铺子全归大房一家,李氏就有点意见了,小姑和他们同样分得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更不高兴了,而老爷子和沈庄氏两个人有4亩上等田,2亩中等田,2亩沙地,2亩旱地,10银子还要每年每家给2两银子养老钱,四季衣裳和礼节这些还要另计,她就火冒三丈了,直接干了这辈子已经很久都没干过的事,坐在地上用双手拍打地面呼天抢地起来:“哎呦,这是不让人活啊,大房的人有一个值150两的铺子,每个月就能进账几两银子,小姑子的嫁妆分得的东西居然和家中的兄弟一样多,爹娘两个人得到的就像我们六个人得到的一样多,还要每年2两生活费,而四季衣裳和礼节这些东西一年办下来,少不得一两银子,我家相公一年到头的出去打工也赚不了2两银子,天啊,你直接收了我们吧,这不种田活活饿死,种田了,又没钱孝敬爹娘,都是黑了心肝的啊,变着法子补贴别人。景华,景业,景志你们就不是沈家的子孙,活该没人疼。”
  沈晓儿对李氏再次刷新了认知,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么不顾面脸,随地撒泼的人。
  “我的儿啊,你们咋就不是长房长孙呢,这样你们就可以吃别人的肉,喝别人的血啊。现在你们就不要打算娶媳妇了,我们二房成绝门户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