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931

  里正这官虽然少,但也是最接近老百姓,为老百姓办最多事的官,何来有时间闲得发慌?
  “不用了,天气晴好,咱们就在院子里坐坐便行。”景睿摇头拒绝了。
  石桌旁还摆放了几张石椅,现在的气温坐在院子里正好。
  于是晓儿几人在石桌旁坐了下来。
  里正给几人上好茶,然后和捕头站在一边不敢坐。
  景睿见状便道:“两位不必拘礼,都坐下来说话吧!”
  里正和捕头相互看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多谢知府大人赐座,我们站着便行了。”
  “坐吧,我不习惯仰着头看着别人说话。”
  里正和捕头听了这话又相互看了一眼,捕头点了点头,里正才惴惴不安的坐了下来。
  这都和知府大人平起平坐了,这不合规矩啊!
  新来的知府大人,是不是太平易近人了一点?
  里正大人偷偷看了一眼景睿,大概是因为年纪太小,不怒自威的气势还没培养出来,才会显得平易近人吧!
  只是知府大人还带上女眷来自己家,这是想干什么?
  若是衙门里的事,这应该不会带女眷过来啊。
  景睿不管理正心里是怎么样想的,他看了一眼捕头:“黄捕头,大概的事情你也清楚,你给里正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里正听了这话看向捕头,如果不是好事,他应该会提醒自己的。
  捕头知道里正的担忧,直接道:“知府大人这次过来找林叔是有一件好事要关照父老乡亲。”
  里正大人听子这话,彻底安心下来了:“这下乡亲们有福了,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知府大人带来的朱姑娘他们想将村里那些水田改成桑基鱼塘,想劳烦里正帮忙问问村里的人的意见。”捕头简单说了一下。
第九百一十四章
  “桑基鱼塘是什么意思?”里正听了这话有点不明白。
  鱼塘他明白是养鱼的水塘,可是桑基他就不明白什么是桑基。
  晓儿听了便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桑基鱼塘,还有这一套生态循环的好处。
  “妙!妙!妙!简直太妙了!这是谁想到的法子!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里正听了晓儿的话忍不住叠声赞美:“那样的话,以后一亩田,既能收获蚕丝,又能卖鱼!这真是一举两得!”
  朱颜微笑着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本来我们是打算将那两百多亩的水田买下来自已种植的,可是村民们应该舍不得出售吧!如果只有一些人出售,一些人不出售,那水田东一块,西一块的,也不方便管理,所以便想请里正问问几个村的村民,愿不愿意建造桑基鱼塘?”
  “这有什么不乐意的!肯定乐意至极!那些水田多数时候都是三年中只有一年才会丰收一次,平常连勉强温饱都没有!这样还不乐意,还想怎么样?”里正大声回道。
  如果要村民将田都卖了,他们不乐意,里正可以理解,毕竟卖了,这种水田卖的价格也不高,那银子也不够重新买一亩田回来。
  虽然田是烂田,能不能丰衣足食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但好歹每年都不至颗粒无收对吧!
  其实对于田地,这里的老百姓就像对待孩子一样,虽然这孩子不听话,不聪明,没有什么成就或本事,但做爹娘的依然舍不得不要他。
  “那这件事便劳烦里正帮忙问一问村民的意见。”晓儿笑着道。
  “对,麻烦里正伯伯了。”朱颜也点道。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就是不知道村民养出来的蚕丝和鱼价格怎样算?”
  朱颜听了这话便道:“鲜茧的收购价每斤为30文到40文不等,这得看鲜茧的质量而定。干茧的收购价格为每斤80文到90文不等!一斤真丝则是三百六十文到四百文不等。价格区间是这个,到时候都是看质量来定价。我现在说的是桑蚕丝价格,不是柞蚕丝的价格。”
  鲜茧最低价都去到30文,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可以说是很高的价格。
  里正听了这话很高兴,他家族中也有人养过蚕,所以大概能知道鲜茧的产量:“一亩成林桑一年可养4季蚕,每季养2到3张种,每张可产鲜茧80斤左右。那一年是能赚多少银子?让我算算。”
  “按30文一斤鲜茧,每年养4季,每季2张种来算,可以赚19.2两。”晓儿迅速说出了最少能赚的银子数,她有些意外这里居然能一年养四季蚕!这里的气候环境真的非常适合养蚕。
  里正听了还没来及高兴,便是一惊,他颇为意外的看了晓儿一眼,这么快便算出来了?!
  朱颜也是刚刚才算出来,她以为自己在算术方面已经够有天赋的了,没想到有人比自己还快。
  朱老爷也颇为惊讶的看了晓儿一眼:后生可畏,望尘莫及啊!
  上官玄逸和景睿习以为常。
  “不过桑基鱼塘和传统的种桑养蚕不能比。桑基鱼塘是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是相辅相成的。
  桑树只是在垫高的塘基上种,以六基四塘的标准建造桑基鱼塘,虽然桑树的种植面积少了,但是每棵桑树桑叶的出产量反而会增加,而且我会提供一些优质桑树种和蚕种给大家,那些桑树产叶量更高,吐丝量更大。”
  里正听了这话眼睛一亮,好的种子培育出来的东西,那收获可是事半功倍的!
  看看朝廷提供的那些超级水稻,超级小麦,红薯,土豆,棉花,……等种子便知道了!哪一个种出来的东西,那产量不是以前的两三倍的?!
  因为这些良种,这几年不知饱了多少人,暖了多少人!
  他去年曾遇到一个南宫国的商人,他都忍不住感叹,为何生来不是闵泽人!
  对了,听说这些种子都是升平侯,也就是知府大人一家人研究出来的!
  这知府大人能来他们这里当知府,真的是老天爷赏脸啊!
  也不知道这位知府大人能为这里的百姓带来怎样的好日子,想到这里里正用非常热切的目光看着景睿。
  景睿被他看得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以为脸上有东西了。
  “不知里正什么时候能问过村民,给我们答复?”朱颜出言打断了里正的目光。
  里正看向朱颜,想了想便道:“后天吧!”
  将田改造成桑基鱼塘,不种粮食养鱼养蚕,里正估计会有一些食古不化的村民不会同意的,不过没有关系,凭他三寸不烂之舌,一天之内一定能说服他们的!
  “那好,后天我们再过来一趟。”
  “既然是桑基鱼塘,既养鱼又养蚕,那鱼呢?你们收吗?”
  “收,可以将水塘挖深一点,多养一点鲮鱼。鲮鱼可以和草鱼,鲫鱼一起混养。”
  “鲮鱼?长长的,一条只有两根手指那样大的那种鲮鱼吗?”里正伸出了三个手指比了比,发现宽了,又收起一个手指,只伸出两个手指。
  晓儿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对,最好是只有一两到二两重左右的鲮鱼。”
  太大的鲮鱼不容易将骨头炸酥脆。
  “这种鲮鱼河里很多的,村里的小孩经常钓到,鱼刺很多,许多人都不太爱吃的啊!
  鱼刺多小孩子吃很容易便被鱼刺卡住喉咙,又不会咳出来,太危险了,所以大家都不爱吃。
  有小孩钓到这种鱼都是直接用水煮熟了,油盐也不放,只用来喂猫和喂狗的。”
  晓儿对此还真不知道,鲮鱼做成豆豉鲮鱼,味道很好,很下饭,而且连骨头也能吃!所以不存在会卡鱼刺的问题。
  也有**不多的哺乳期妇女,将煎得两边金黄的鱼,熬成奶白色的鱼汤,喝了很下奶。
  “那你们这里鲮鱼卖多少钱一斤?”
  “没有人卖,一文钱一斤也不会有人去买!没有肉吃,买回去吃骨头吗?”
  晓儿:“……”
第九百一十五章
  这鱼居然一文钱一斤都没人买?将鲮鱼煎了,晒干,然后放上酱油,姜丝,豆豉,蒸一蒸,就很香很好吃,晓儿觉得这里的人错过一道美味了。
  “一个月后,我将会大量收购一到二两重的鲮鱼,两文一斤!以后桑基鱼塘里的鱼我也照市价收购。”
  “姑娘真的要收购鲮鱼?不怕多骨吗?”
  “不怕。”晓儿摇了摇头,这么小的鱼,骨也可以咬碎的。
  “若是少夫人要收购这种鱼,一文钱一斤卖给你便行了。”这种鱼河里有许多,根本就不需要养。
  “好,有多少收多少,到时候我不但要收鱼,还要招工,就是招帮忙杀鱼的女工。不过这事不急,一个月后再说。”晓儿开口道。
  作坊都还没有建好,自然得等作坊建好后再开始收购。
  事情讨论好后,晓儿几人便告辞了,毕竟回城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回去,到城里时天应该开始黑下来了,刚好吃晚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