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931

  “那样,若是从南越州调用军粮不及时,士兵们饿肚子了,打败了仗怎么办?”兵部尚书不赞同地道。
  “下官认为:我们不能让刚向我们投诚的百姓失去信心!那里的百姓也不知道已经饿了多久的肚子了,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是反抗的时候。就算从南越州调粮,令士兵们有饿肚子的可能,只要省着吃,饿也只是几天的问题,士兵们保家卫国,保护百姓这本就是作为朝廷士兵的责任,让一些粮食出来给百姓吃,我想他们是乐意的!
  泽州两个县,是士兵们用鲜血和生命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不能轻易失去了,我相信士兵们也会是这样想的!情愿自己饿一阵肚子,也绝不希望失去了再从头来过!失民心者失天下,微臣认为这事绝对不能让泽州百姓委屈了!更何况饿可是会死人的,如果刚开始投靠我们的百姓便被饿死了,以后我们攻打南宫国的其他城池,绝对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那样只会难上加难。”
  大家听了沈承耀的话均没有说话了,因为的确是这个道理。
  皇上听了沈承耀的话,并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上官玄逸:“瑞王有什么想法。”
  “调军粮。”上官玄逸简明扼要的说了三个字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众爱卿除了这个法子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令泽州的百姓尽快不饿肚子的。”皇上听了这话看向其他官员。
  “回皇上,微臣认为这是最好的法子了,没有其他法子能更快令那里的百姓得到救济了。”丞相大人道。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现在有没有想到更好的法子?”皇上又看两人问道。
  “回皇上,微臣愚昧,刚才考虑不周,沈大人说得对,微臣此刻也认为调军粮是最好的法子了。”兵部尚书能屈能伸道。
  “回皇上,微臣也觉得沈大人的法子是最好的了,刚才是微臣目光短浅了。”皇上明显是想调军粮的,他也算是看明白了,而且他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啊!
  “好,那便传令下去,调军粮救济百姓。”
  上官玄逸这时有开口了:“父皇,刚才儿臣呈上去的是两封急报。”
  皇上听了这话,这才打开下面一封信,看了起来,看完后,他不禁笑了,“哈哈,好一个随机应变,事急从权。”
  皇上只说了这么一句,并没有说出信上的内容说出来,几位尚书大人面面相觑。
  大家纷纷猜测信中到底写了什么了,皇上看完如此高兴。
  “皇上,是不是大军又有捷报传来,咱们又攻下一座城池了?”丞相大人斗胆猜测。
  “不是,是泽州百姓饿肚子的问题解决了,齐王调用军粮救济了百姓,并且派了军医给百姓看病。”
  几位大官:“......”
  这不是先斩后奏吗?皇上看了还如此高兴,估计也就皇上的儿子敢做出这样先斩后奏也不怕被砍头的事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泽州
  一车一车的粮食运送到略显萧条破败的县城。
  大街上人烟稀少,两边的店铺多数是关门大吉的,到处可见被破坏的屋舍。
  如果不是城门处有重兵把守,街上偶尔有几个行人走过,都要以为这是一座空城了。
  狄绍维看着这一车一车的粮食和伤药进城,对身边的人道:“通知百姓来领取粮食。”
  很快大街小巷上便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了:“官府派米了,官府派米了,大家快点到城门口处取米吧!”
  百姓们听了这话,都精神一震,他们都是城里的人,家里没有田地,多数都是依靠买粮食和蔬菜为生,现在所有粮铺都关门了,家中的存粮就算是每日喝粥水,都喝完了。
  大家听了这话,纷纷打开了家门,探出头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许多人对闵泽国的这些士兵还是有些恐惧的,有些人等了一会儿后,实在是饿得不行了,便忍不住走了出去打探。
  他们来到城门处,果然看见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堆放在一边,然后有士兵在那里派粮。
  有一个老婆子忍不住走上前问道:“这里是有粮食卖吗?”
  一名士兵道:“不是卖,这是朝廷发的,每户人每天能领一升米。老太太可以回家拿户贴来换粮卡,然后以后每天都可以来领米,直到城里的粮铺开张为止。”
  一升米不多,但是熬粥的话,也够一家人一日三餐了。
  新攻打下来的城池,对于投诚的百姓狄绍维第一时间便安排人发放户贴,这户帖是事先便准备好的,只要填上名字就行了。
  只有拥有户贴的人才可以在城里住下,而且有了户贴,发生什么事了,也方便官兵搜查。
  “这是真的吗?不用银子?”老婆婆听了这话,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次。
  现在既不是荒年,又没有天灾,朝廷居然也给他们派发粮食?
  “真的,不用银子,这是朝廷特意救济百姓,让大家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的,等知府大人来了,朝廷会带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的!还有谁家有人生病,需要看大夫和抓药的,便到仁济堂抓药治病吧,那边有大夫坐诊了。”狄绍维特意站在一边上解释道。
  仁济堂本来是徐县有名的医馆,他们的大兵攻打过来的时候,整间医馆便人去楼空了,现在正好给了军医临时做会诊的地方。
  老婆婆听了这话,高兴的跑回家了,还要一边跑一边大声道:“朝廷派粮食啦,每户人每天一升米!赶紧戴上户贴去换米啊!”
  士兵看着跑远的婆婆,目定口呆,也不知道她哪里的力气跑得如此快,叫得如此大声。
  百姓们听了老婆婆的话,纷纷将门打开了。
  老婆婆的邻居问道:“刘婆婆,这是真的吗?新朝廷派发粮食?不用银子?”
  “真的,我已经去问过了,我现在就回家拿户贴呢!”老婆婆丢下这话,急匆匆的进了自己家的门。
  邻居听了这话赶紧跑进屋里去拿那份崭新的户贴了。
  很快,派米的地方便站满了排队领米的人。
  狄绍维在这里看了一阵,对士兵们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大街上的一些铺子,这时也偷偷打开了门,看见街上的人不是拿着户贴往城门口处跑,便是拧着一小布袋米往家里跑。
  闵泽国的将军居然真的敢调用军粮来救济这里的百姓?!某间铺子里的某个掌柜看见这情况,目光晦暗不明。
  南宫国的皇宫内
  “拿军粮救济百姓吗?那便看看他们的军粮能用多久吧!”宫庆华听了这消息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
  他的目的达到了,他就知道上官玄骏一定会拿军粮救济百姓的。
  哼!区区一个小小的闵泽国,他们南宫国都还没有打过去呢,便敢直接打过来!
  只不过是过了两天好日子便敢来挑战他们这么一个大国,他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强国!
  他刚刚已经收到了他们的作战方案和粮食的运送路线。
  首先要断了他们的军粮,然后再将他们赶出南宫国!
  以他对闵泽国的了解,他们一定会将计就计,不会去修改这作战方案的!
  而且这么完美的作战方案又如何修改?!
  无论如何修改,只会令这场战争多一份风险罢了。
  接下来狄绍维和上官玄骏会攻打哪里?
  宫庆华看了一眼案桌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黑豆般大小的字的纸张,若有所思。
  半晌,他才开口道:“宣,梁将军,王将军,……,还有六部尚书马上进宫觐见!”
  “喳!”
  两刻钟过后,几位将军率先匆匆来到了宫庆华的面前,然后单膝跪了下来,行礼:“末将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王将军,你马上调五万兵马,秘密前往南江县,然后驻守在那里按兵不动,等候军令。”
  南江县是江东县的邻县。
  “末将遵命!”
  “唐将军,你率一万五千精兵前往三沙湾,分别在三个分叉处暗中守着,如果发现敌军的运粮队伍,势要将他们的粮食夺了过来!夺不过来,便毁了,一定不能让敌军的粮食送到前线!”
  “末将定不负皇上所托!”想要将粮食抢过来,有点困难,但是若是毁了,还是很容易的!
  “唐将军先退下去安排吧!”这事比较急。
  “末将告退!”唐将军听了这话,赶紧退下去办事了。
  这时,其它官员也赶了过来了。
  “众位爱卿你们过来看看!”宫庆华招呼几人来到了南宫国的地图前。
  这一幅地图比闵泽国皇宫那幅要详细得多了,但是比起晓儿画的那幅却又差了一点。
  “现在两军刚刚打完一仗,我军又一次死伤无数,并且丢了一座城池。
  闵泽国出兵突然,我们毫无准备,两座城池丢了,算是情有可原,朕便不计较了!接下来却不能这样下去了!”
  宫庆华顿了顿接着道:“刚收到消息,敌军调用了军粮来救济百姓,估计暂时也不会出兵。
  如果出兵,定然是攻下江阳县,这是江阳县……,到时候王将军……”宫庆华将自己的打算详细的对他们说了:“爱卿们有什么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