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470

  反正这一幕幕,看的吴世恭是眼花缭乱。当吴世恭看到了这奏章
的原稿的时候,真的是怀疑自己眼花,怀疑自己是遇上了在起点中写历史战争文的一帮大神。
  而在这奏章
中,巧妙地把济宁仓的大部分物资给吞没了。那些粮草当然是战斗的明军和守城的民壮给吃用了;那些军械也在和乱民的战斗中给损耗了;至于那些商人寄存在济宁仓的东西,为了防止资敌,当然大多数给烧掉了。为了增加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杀伐果断的仓运大使毅然烧掉了济宁仓的几个空仓库。
  而这些奏章
的内容还由不得朝廷不信。因为随着那些奏章
递交上去的,还有当时吴世恭砍掉的那六百多个首级呢。
  吴世恭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首级,所以他就分给了刘泽清五百个。这让刘泽清是大喜过望,搂着吴世恭的肩膀直说:“哥俩好!”。
  唯一让吴世恭有些心烦的就是待在宁阳县城外,吴世恭刚收留的那些家奴。当得知这里的家奴能够吃饱饭以后,附近得到消息的难民纷纷来投。
  这滚雪球一般的人数增加,对于吴世恭来说也有些吃不消。于是吴世恭也就只收留了那些家中青壮劳力多的难民,而其他的难民也就是施粥让他们暂时饿不死。可就算是这样,吴世恭收留的家奴数量也很快超过了三千人。
  对于吴世恭动用自己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军粮,去救援那些难民的行为,吴世文和刘泽清也规劝了几次。但是考虑再三,吴世恭还是坚持这么做。
  吴世恭很有些无奈,他毕竟还没有心硬到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难民在野地里饿死的程度。吴世恭只好自我安慰道:“这就算是为了那三个没有出生的孩子积德吧!”
  不过随军的智能却对吴世恭的行为是十分赞赏。这些天,智能一直带着汝宁营中的医护兵,到城外的家奴营地里为那些生病的家奴治病呢。
  而冬天野地,家奴中生病的人数也比较多,智能也到了吴世恭面前讨要了几次药材。无奈之下,吴世恭也只好动用了一部分军中药材,还有用银子从宁阳县城内的药房中购买了一些药材,这样才勉强够用。
  可这些举动,却让吴世恭的粮食和银子是直线下降。唯一的收获,就是那些家奴对吴世恭的忠心程度是直线上升。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这时候的吴世恭,已经从这些家奴中抽出了八百多名辅兵,他们就简单地武装了装上枪杆的长枪,跟随着汝宁营派出的武官,进行着基本的军事训练。
  这舒心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吴世恭被邀请到了吴世文家中,与吴世文的家人一同过着元霄节。
  战乱毕竟还没有过去,所以宁阳县内也不可能解除宵禁大放花灯。吴世恭也就是和自己的五哥吴世文畅饮了一番,然后就用起了饭后的元宵。
  正用着元宵呢,突然衙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吴世恭只见到了五哥吴世文的管家领进来一位塘马。
  那塘马一见到吴世文和吴世恭,就立刻跪下禀告道:“向两位大人问安!小人是从济南城而来,为两位大人送来了巡抚大人的信。孔有德乱军在春节之夜再叛,登州城已失,登莱巡抚下落不明啊!”
  吴世恭和吴世文的酒一下子就被吓醒了。吴世文立刻说道:“信拿来。”吴世文的管家立刻从塘马的手中接过信,交到了吴世文的手中。
  吴世文打开了信,一目十行地把信看完,接着有气无力地对吴世恭说道:“孔贼诈降,骗开登州城。巡抚大人要求各地官军立刻开动,向着济南城集结。”
  “唉——!十四弟,你也就这么安稳了几天,却又要征战沙场了。你就稍待一会儿,把这元宵给用完吧。五哥先安排人去通知刘参将去了。”
  吴世恭默默地嚼着碗里的元宵,却怎么样也品不出一个滋味来……
  
  第279章
登州城失陷(上)
  
  当创立东江镇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以后,东江镇立刻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各级军将都纷纷地拉起了自己的势力。而这些势力的沉浮不是本书的重点,但我们只要明白,现在的东江镇主要的势力就可以了。
  现在的东江镇名义上的首领就是总兵黄龙。但由于他经常扣克军饷,甚至因为扣克军饷引起过东江镇的兵变,所以除了黄龙自己的嫡系,其他东江镇的军将都是和黄龙是貌合神离。
  而黄龙之下,最有实力的就是“山东三矿徒”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当然,也有一些较小的势力,比如这次鼓动孔有德叛变的李九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儿子千总李应元掌握的势力,在吴桥对孔有德进行逼宫的。
  所以在吴桥兵变以后,孔有德的叛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就是以孔有德为首的。他们的意见就是见好就收。既然已经捞饱了,那登莱巡抚孙元化又来招抚,那正好顺势接受招安,把自己由黑洗白。
  另一种就是以李九成和李应元俩父子为首的。他们认为朝廷的招安是权宜之计。当局势稳定以后,朝廷一定会对自己这些叛乱的东江镇军将来个秋后算帐的。
  李九成和李应元的顾虑也有道理。因为这次兵变,杀的文官、士绅和百姓太多了,打下的城池也太多了,引起了这么巨大的后果,总得有人来背黑锅吧!
  所以,虽然在叛军中,孔有德的势力占据了上风,但是还是李九成和李应元的意见占据了主要市场。
  而接下来又发生了,大败山东围剿大军和叛乱的军队迅速地从二千多人增加到了五千多人这两件事,所以叛军的信心立刻极巨膨胀,他们的思想也立刻统一了起来。
  但想归想,还是要有个行动计划。于是在商议以后,这些叛军决定重返并占据登州。通过登州和东江镇的海上通道,把东江镇的全部实力整合起来。
  而这样一来,进,可以以登州为基地向四周州府进行攻略;守,也可以在大军压境,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利用战船退往东江镇,山高皇帝远去了。
  于是,孔有德和李九成立刻决定诈降。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表演了。他们在登莱巡抚孙元化和山东巡抚余大成派出的招降使者面前痛哭流涕,表达了自己一番痛改前非的决心,并且给予了那些使者以重礼相赠。
  接着,这支乱军好象就老老实实地按照孙元化安排的线路,向着登州城方向开去。这表演是如此的成功,以致于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被蒙在鼓里,他们都高高兴兴地等待着这支乱军到达登州接受整编呢。
  但是还是有一位官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孔有德经过莱州府时,以前与孔有德交往甚厚的莱州知府朱万成却紧闭城门,让孔有德绕城而过,他已经识破了孔有德的诡计。
  这个举动是相当的重要,因为在孔有德和李九成的计划中,也是要占据莱州城的。因为莱州城控制着胶东半岛的出口。一旦占据了莱州城,那么叛军将可以向山东四处随意出击,那就将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主动的地位。
  见莱州城防守严密,孔有德和李九成也只能够绕城而行,因为在这时候,还没有到他们露出真实面目的时候。
  一直到了登州城下,孔有德和李九成才露出了獠牙,他们立刻开始攻打登州城。
  大明朝名将戚继光世袭的就是登州卫指挥使一职。因此,戚继光的祖祖辈辈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建造加固登州城。
  后来又因为要防止倭寇进犯,再后来又因为要支援辽东明军和后金军作战,因此,整个登州城又一次进行了加固。而当时的登州城,已经成为了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军港重镇了。
  可这样还没有完。当火器专家孙元化就任登州巡抚以后,他又一次主持了对登州城的加固。整个登州城的城墙,都加固加厚到可以抵御十二磅的将军炮和十六磅的大将军炮的程度。
  而且,登州城的选址也相当的好。登州城三面是依海边的山势峭壁而建的陆地城墙,可以让攻城的敌人兵力很难展开。
  城头排列着孙元化建造的当时各种最先进的西洋火炮,一面是水城,城中有内港小海,内中可以停泊战船。整个登州城可谓在冷兵器时代是固若金汤。
  而在登州城中,主要的守军也有三支:一是由登州总兵张可大率领的浙江兵。张可大是明军军将中少有的军事理论家。可谓是文武双全。其指挥艺术绝对是可圈可点的。
  而浙兵是一支有着戚家军传统的军队,虽然这时候的浙兵没有戚继光时代那么英勇善战了,但是其整体实力还是在当时的明军中首屈一指的。应该说,光看步战的话,浙兵的战斗力比整体战斗力最强的辽兵都高上一筹;二是教授明军操作西方火器的葡萄牙军官团。这支葡萄牙军官团,为孙元化训练出了一支当时远东最有战斗力的火器部队。再加上孙元化主持建造的火炮火铳,这支部队的火器战斗力,在当时绝对可以傲视远东;三是与孔有德叛军同样出身的辽东兵。
  有固城,有雄兵,那孙元化应该是高枕无忧了吧。可接下来看看孙元化的所作所为吧。
  这时候孔有德的叛军已经膨胀到了七千多人。可是他核心的部队,还是当时吴桥兵变时那二千多名辽兵。因此知道孔有德真实实力的登州城官将,还是决定由登州总兵张可大率军先出城和孔有德的叛军战斗。
  但即使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孙元化还没有放弃招抚叛军的念头,这也束缚住了他自己的手脚,不敢放手与叛军坚决一战。
  在张可大的浙兵军团稍尝胜果后,孙元化就立刻下令停战。孙元化还是想着以打促抚。在他看来,遭受了失败的孔有德叛军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招抚了吧。
  可这个举动完全就是放虎归山。孔有德的叛军抓住这个机会,立刻派出坐间到张可大军中劝说辽兵反戈。于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遇上反戈一击的张可大军,遭受了大败。同时,反戈的和俘虏的辽兵纷纷加入叛军,孔有德的叛军一下子扩充到了一万多人。
  只身而逃的张可大只带着残存的浙兵逃回了登州城。而登州城内,浙兵这支军队也基本上消耗殆尽了。
  但是孙元化还没有从惊魂未定中走出来,登州城内又发生了变乱。
  
  第280章
登州城失陷(下)
  
  这时辽兵军官中与孔有德并称“山东三矿徒”的第二个人耿仲明,正在登州城中被关禁闭隔离审查呢,因为他的弟弟参与了不久前的第二次皮岛兵变。
  由于正是用人之际,孙元化就让耿仲明戴罪立功。可孙元化没想到的是,孔有德已经让登州的辽兵降卒,随着张可大的败兵潜回登州来策反耿仲明。
  在崇祯五年的春节之夜,辽兵军官耿仲明和陈光福,从内策应打开城门,叛军从登州东门一拥而入,登州城失陷。
  有句话是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此言确实不虚。而在登州沦陷以后,总兵张可大自杀殉国。
  而孙元化却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是一个儒生,儒家教育要求他舍生取义,同时他又是一个天主教徒,天主教义要求他爱惜自己不能自残。于是孙元化选择了自刎却并没有死,他被救了过来。
  除此之外,同时被俘的还有蓬莱县令、参议、总兵、参将等一大批官员。而城内的军队也加入到了叛军中,叛军的总人数一下子达到了三万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牙军官团。他们在叛军进城以后,进行了激烈地抵抗。总教习特谢拉·科雷亚等十二名葡萄牙军官战死,其余的全部被俘。
  但是遗憾的是,葡萄牙军官团训练出来的火器部队绝大多数都投降并加入到叛军。这使得整支叛军的火力是大为增强。
  而作为辽东前线后勤基地的登州城内,物资是堆积如山。孔有德的叛军一共缴获了马三千匹、饷银十万多两、红夷大炮二十多门,西洋炮三百门,其余火器和甲仗,不可胜数。
  而在水城内,大量的战船落在了叛军手中。尤其是不久前,朝鲜国王赠送给孙元化的四十艘战船,此时也正停泊在港内,正好全部被叛军笑纳。
  而接下来,就是对登州城内居民的清洗了。所有居民的财物被叛军掠夺一空。接着,叛军还将城中的居民驱赶到东门外,大肆屠杀,残杀百姓数以万计,一时间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除了一些登州城内的败类加入到叛军中以外,现在的登州城内,除了几千被充做军妓的年青女子和一些有身份的俘虏以外,全部居民都被一扫而空。
  这次叛乱是如此的顺利,孔有德这些东江镇的军将的野心立刻膨胀到无可复加的地步。
  孔有德等东江镇军将还是对当时孙元化的收留提携是心怀感恩的。不过这感恩的心,有多少的水分也是不得而知的。
  于是孔有德先是要求孙元化做带头大哥,领着他们造反并建立自己的政权。这要求当然是被孙元化严词拒绝。但念及孙元化以前的收留提携之恩,最后叛军还是将孙元化释放了。
  而这时候叛军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支部队。为了防止内部矛盾,一致对外,于是叛军就立刻开始建立伪政权。
  这时称王称帝他们还不太敢,于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军政府。他们首先推举最年长,这次叛乱中出力最大的李九成为都元帅坐头把交椅,孔有德居第二、耿仲明居第三。而他们竟然还以缴获的登莱巡抚印来号令登莱各州县。当然,没有一个地方州县会听从他们的号令的。
  这次吴桥兵变,完全打乱了明朝朝廷救援大凌河城的军事计划。所有救援的明军,以及京营中的明军都被调动了起来,去消灭这支处在明朝心腹之中的叛军。
  而在大凌河城,吃着人肉,烧着人骨,翘首以盼援军来到的祖大寿辽军,就这么被明朝朝廷无奈地抛弃了。
  而这一切,起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吴桥的一只鸡。这蝴蝶翅膀,应该改称为鸡翅膀了吧。这明末的乱世景象真是够疯狂的啊!
  可攻陷了登州城的叛军并没有停止了脚步。叛军们已经开始实施了新的军事行动,向登莱各州县进兵。叛军凭借先进的火炮形成的强大攻坚能力,攻克黄县。接着,叛军集结了兵力,向着胶东半岛的门户莱州城开进。
  而接收到山东巡抚余大成命令的吴世恭和刘泽清,立刻就准备着部队开拔,按照巡抚大人的命令到济南城集结。
  可在前些天,不光是山东、登莱的官员被孔有德的诈降搞得是放松了警惕。吴世恭和刘泽清的军队也被传来的好消息给弄得是十分轻松。
  可这弦一松,再一紧,那肯定不行。就这么急匆匆地去行军打仗,部队很可能发生哗变或逃亡。为此,吴世恭和刘泽清就商量着,让部队就在宁阳县原地休整五天再出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