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70

  吴世恭一听,胆气就上来了。自己这个千户虽然是个小官,但是也比侯家两个没有官职的进士强啊。
  这就是吴世恭残留的现代思维在作怪了。他不知道,在大明朝,只要是一个进士,无论他是否做官,不要说是个小小的千户了,就是总兵,都没有几个敢去惹他们。
  再加上在吴世恭的想法里,他的马,就是军马,那是军用物资啊!在现代,哪个不开眼的敢去抢一辆军车?被警卫的军人打死了,那都是活该。
  于是,吴世恭立刻决定:要给这个庄子里的人,一点儿颜色瞧瞧。
  吴世恭当然没有那么脑残。那庄子的围墙有一丈多高,而且那围墙上,还站的住人,估计这围墙的厚度也不小。而吴世恭他们却连把梯子都没有。攻进那个庄子,也就不要想了。
  吴世恭的想法就是:带着人马绕着那个庄子,耀武扬威地转上几圈,再向那个庄子打几枪。吓唬吓唬他们也好。至于那匹马,那也只能够以后再说了。
  可正在这时,身边有人兴奋地发出一声怪叫:“用炮把庄子大门轰开。”
  发出怪叫的正是赫飞。这几天,他身上的鞭伤也好了很多,因此,也就能够一瘸一拐地在地上行走了。
  刚才在浓雾里,第一个发出虚假警报的,正是赫飞。当大家虚惊一场后,虽然,还没有人来指责赫飞,但是赫飞的心里总是有点儿……那个。他更怕他的主子爷事后来教训他。因此,当他看到了他的主子爷吹响了战斗号角以后,赫飞怎么能够不在一旁吆喝两句呢?
  赫飞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吴世恭:“对啊,用炮恐吓可比用火铳恐吓的威力大多啦!”
  于是,吴世恭立刻下令:先在原地,把所有的大车再围成一个大圈,让薛勇和薛强带领三十名护卫,再加上袁行山的这些人,一起保护马车里的老弱妇孺的安全。其余的人,帮忙搬炮,准备战斗。
  那薛永利对吴世恭的行为也很赞同。薛永利他们这些侯府豪奴,一向是在京城耀武扬威惯了的。他们不欺负别人,别人就要念阿弥佗佛了。哪儿可以容忍别人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拉屎拉尿的啊!
  于是,薛永利带领的十几个人,检查马匹,又从大车上卸下环臂铁甲穿上,准备在轰开庄子的大门以后,率先冲进去。而其余的人,开始搬炮。
  那虎蹲炮的重量并不是很重,也就是三,四百斤吧。当然,薛濂给吴世恭的炮的口径都很小,所以,都是些小炮。主要是为了让吴世恭运输方便。
  那些护卫一起忙碌,有的找木棍,有的解大车上包扎的绳索,没有多大功夫,一门虎蹲炮就已经捆扎好,护卫们喊着劳动号子,把虎蹲炮向庄子的大门口搬去。
  吴世恭也是意气风发,他拔出了那把武士刀,大声发出了战斗宣言。也许这把武士刀上有着一个日本武士的器灵,吴世恭喊的那个战斗宣言的调子都变味了。
  “把庄子轰开,大家冲进去以后,金票是大大的,花姑娘是大大的有啊!”
  金票是什么玩意儿?可能这些护卫不懂。可是那花姑娘是什么?是个男人都知道。所有护卫的劳动号子都喊的更带劲了。
  那庄子里的大管事,本来还是很趾高气昂的。但是,看到那个喊话的护卫回去以后,没有多大功夫,那群人就把大车围住了大圈,一帮汉子准备来攻打庄子了。
  那大管事这时还是故作镇定,心里自我安慰道:这庄子他们打不进来。就算是打进来了,庄子里都有三、四百个庄丁呢。自己肯定吃不了什么亏。
  可是,当他看到薛永利他们穿环臂铁甲的时候,那大管事有些慌了。他也跟着侯家的老爷侯恂,到外面开过眼界,知道这次肯定是碰到了军队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军队,而是精锐中的精锐。因为,一般武官身边的亲兵卫队,身上有副皮甲就不错了。只有主要将领身上才会有铁甲。
  在明朝,军队的名声并不比盗匪好多少,甚至还不如盗匪。因为盗匪还需要虚情假意地讲一讲江湖道义,可军队连这一层遮羞布都不需要。
  当看到对方开始搬炮的时候,那大管事的心是彻底凉了。庄子的大门再厚,也防不住大炮的轰啊!
  当听到对手那里隐隐约约地传来:“花姑娘是大大的有啊!”那大管事是彻底崩溃了。这也是因为,是个男人都知道,什么是花姑娘啊!
  不光是那大管事崩溃,在围墙旁听着的侯家夫人也脸色惨败,她声音尖锐地叫道:“你是怎么办事的?他们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他们。”
  而那个侯家的公子的裤裆里,早就是湿淋淋的。
  吴世恭也根本不可能知道那个大管事的心理活动,好不容易把炮搬到离那个庄子二百步的距离。把炮架好。突然,大伙儿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笑声,引起了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等笑声告一段落后,吴世恭问道:“怎么?没人会开炮?”他的话接着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那炮兵可是技术兵种,这些护卫就没有一个人会开炮的。再说,开炮又不是点爆竹,一点就行的。吴世恭是十分地无奈:那么你们这些人,这么起劲地搬炮干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个护卫喊道:“快看啊!那庄子打白旗啦!”
  打白旗的含义反正大家都懂。吴世恭心想道:“能够以和为贵也好。”于是,他就又派了那个护卫到庄子跟前谈判。
  这次谈判就没有什么扯皮了。就是对于吴世恭提出的:他们有五匹马被庄子里牵走的说法,那个大管事也是捏着鼻子承认下来。
  另外,庄子里还给了吴世恭两口猪,五头羊和两坛酒作为犒劳。还给了吴世恭一百两银子的压惊费。不知道这压惊费的说法是不是该倒过来。
  本来,那个大管事还以为吴世恭他们需要女人,他还准备着找几个粉头给吴世恭他们呢。可是,见吴世恭他们也没有提起,那个大管事也乐得装傻。
  把这些战利品领回来以后,吴世恭分给袁行山二十五两银子和一口猪。那袁行山死活不肯收。
  吴世恭就坚持道:“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是,在前面的浓雾中和现在的庄子前面,你的那些伙计,总归是为了保护车队出过力了。”
  听到吴世恭这么说,那袁行山也就把这些收了下来。吴世恭也把其余的银子交给了薛永利,让薛永利给这些护卫们分掉。
  接着,吴世恭宣布:第一次分战利品就这么算了。但是,以后的每一次战斗后的战利品,不许私藏,全部统一分配。参加战斗的人员分两成,后方做辅助工作的人员分一成。其余的七成,作为伤残和死亡战士的抚恤金和部队发展的基金。
  对于吴世恭的这种分配,那些护卫都没有异议。
  不过,估计那些护卫还惦记着花姑娘呢。所以,还有一副心有不甘的神情。吴世恭又对他们大声吼道:“都想些什么呢?记住!我们到归德来,不是来做土匪的。就算是你们想,那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等到吴世恭一行人走了以后,那大管事立刻派人去打听,吴世恭这些人的来头。没多大功夫,就知道了吴世恭是到归德卫下面一个千户所里,做一个署理千户的。
  那大管事把这些情况都向老爷侯恂禀告以后,那侯恂沉吟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这件事现在就这么算了。
  现在是侯恂起复的关键时期,侯恂也不希望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至于那个羞辱侯家脸面的小小的千户,那就走着瞧吧。
  顺便来一个花絮。在庄子里被吓得裤裆湿淋淋的侯家公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侯方域公子。不过,象吴世恭这种粗人,压根就不知道侯方域为何方神圣。
  就算是吴世恭知道侯方域是谁?他也不会关心。更不会关心侯方域是否被吓得裤裆湿淋淋。也许那个李香君被吓得裤裆湿淋淋的,吴世恭还会感兴趣吧。
  
  第78章
来到千户所
  
  吴世恭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到归德呢,已经有两批人惦记着要收拾他了。
  在路上这么一耽搁,当吴世恭一行人赶到归德时,归德府城的城门已经关闭了。无奈之下,吴世恭只好在归德城外,找了个车马店,把一行人都安顿下来。
  吴世恭也不想再麻烦了,明天一清早,等城门一开以后,吴世恭就带着薛永利等几个护卫进入归德城,去拜访归德卫的卫指挥。因为,吴世恭那个千户的官印,还在归德卫卫指挥的手中暂时保管着呢。等吴世恭一拿到官印,就立刻出城赶往千户所。
  第二天,吴世恭入城到了卫指挥衙门以后,随着自己的拜帖,一同送进去一百两银子,两匹绸布和两盒脂粉精装礼盒。那赵如雅从脂粉铺中带出来的脂粉,以后最大的作用,也许就是给吴世恭送礼用的吧。
  接到吴世恭的拜帖以后,那个卫指挥很快接见了吴世恭。那个卫指挥名叫赵铭,五十几岁一个老头,胖乎乎的显得特别的富态。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
  吴世恭向赵指挥行礼以后,那赵指挥就和吴世恭闲聊了起来。说了几句以后,吴世恭就提到了官印的事。可是,那赵指挥立刻岔开了话题,王顾左右而言他。
  吴世恭是心急啊,但拿官印的事又不可以用强。只能够耐心地和赵铭老头,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那赵铭老头告诉吴世恭:让他安心地在归德城中住几天。反正吴世恭那个千户所在归德府的最西南角,从归德府城赶过去也要一天的时间。
  吴世恭是连忙推辞,这一路上花的时间太长了。吴世恭现在就想早点赶到自己的千户所。
  见吴世恭的态度是很坚决。那赵铭老头就笑眯眯地点了吴世恭一句:“本指挥现在很忙呢。准备着三天后纳一个妾呢。”
  吴世恭立刻是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赵大指挥想的是这个问题啊。吴世恭连忙到外面,向薛永利要了一百两银子,做为给赵指挥的纳妾贺礼。祝贺他宝刀不老。并且很抱歉地告诉了赵指挥:自己要急于上任,只能够缺席赵指挥的婚礼了。
  收下了银子以后,赵铭老头显得更和蔼了。他立刻把官印给了吴世恭,并且对吴世恭那,勤于公事的行为大加赞赏。赵铭的心中想到:只要有了银子,那婚礼你爱来不来。
  当吴世恭提出,让赵指挥安排个熟悉路途的人来领路时,赵铭老头是一口答应。他立刻安排了身边的一个老亲兵,给吴世恭领路。
  吴世恭带着那个老亲兵来到城外的车马店。在车马店里的人早就准备好了出发,就等着吴世恭呢。吴世恭一到,就立刻命令大家,赶这漫长旅程的最后一程。
  在出发之前,吴世恭先给了那个老亲兵二十两银子。吴世恭想让这个熟悉当地情况的老亲兵,多介绍一些自己千户所的情况。
  这老亲兵收到了吴世恭的银子以后,立刻眉开眼笑地打开了话匣子。没想到,这个老亲兵还是个话痨,一路上说得是滔滔不绝。遇到个小山头,都能够给吴世恭讲出个故事来。让人感觉,如果他到现代,做个导游倒很不错。
  可那老亲兵的话头,就是饶不到吴世恭那个千户所去。在吴世恭的一再追问下,那老亲兵终于无奈地说到了千户所。
  话一开头,那老亲兵就吐出一个字:“难!”
  接着,吴世恭终于从老亲兵繁杂的话语中,提炼出了自己需要的内容。了解了自己千户所的基本资料。
  原来,自己那个千户所的前任千户,是死于意外,才空出了这个千户的职位的。确切的说,那个千户是自杀身亡的。
  这事要从管理归德卫的兵备道,李兵备道说起。那李兵备道的年纪比较年轻,办事也是雷厉风行的。而且,他是新官刚上任,就想做出一些政绩来。于是,李兵备道就要求下属的卫所和千户所,都扎扎实实地把每年应该上缴的钱粮给交出来。
  而吴世恭那个千户所的地理位置很不错,是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土地也很肥沃。但是,正因为土地肥沃,那就怀璧其罪啊。
  在明朝初年,卫所的土地根本没有人敢侵占。但是从明朝中叶以来,地方上侵占卫所土地的情况是愈演愈烈。吴世恭那个千户所也是如此。
  吴世恭那个千户所,以及归德卫不是没有向上级衙门申诉过。但是,那些侵占卫所土地的士绅都在官府中有着背景。有的本身就是官府中人。所以,每一次的申诉,都在无休止的扯皮中不了了之。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侵占,吴世恭那个千户所的土地,已经被侵占了几乎达到了一半。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哪块是地方上的地?哪块是千户所的地?早就成为了一笔糊涂帐。而吴世恭那个千户所的户数也早就没有了一千户,最多也就是七百户出头。
  不过在以前,知道这些情况的那些兵备道们,总是减免吴世恭那个千户所的一些钱粮。所以,那个千户所的日子还可以过得去。
  当李兵备道的命令下达以后,那个前千户就据理力争了,可是,李兵备道是毫不通融。可是千户所确实交不出来这么多的钱粮,只能够交出一部分来。
  于是,那个李兵备道就采取了比人性化管理更高一级的管理模式——兽性化管理。他把那个前千户,抓到兵备道衙门,打了那个前千户一顿板子。之后还是勒令那个前千户,限期把缺少的钱粮给交上来。
  那个前千户的性子很刚烈,二话不说,出了兵备道衙门,就找了一家客栈上吊自杀了。
  而且,那个前千户家,是一门刚烈,得到丈夫自杀的消息以后,前千户的妻子,抬着丈夫的尸体就到兵备道衙门,要和李兵备道同归于尽。吓得那个李兵备道是东躲西藏的。
  得到了那个前千户的死讯以后,归德卫所有的武官也都闹了起来。在明朝,地方上卫所的武官都是世袭的。他们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互相之间联姻,所以,那个前千户和归德卫所有的武官都能够扯上亲戚关系。
  也就是说,前千户的死,就相当于这些武官亲戚的死。这怎么能够让这些武官不闹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