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470

  “天兵到来,杞县知县魏忠亭领全县上下恭迎两位将军!”前方的道路上,魏知县带着投降的那些农民军头目在路中间跪迎。而在他们身后,投降的农民军兵丁也都弃了兵器,手无寸铁地跪在道路两旁迎接。
  书墨笑着对杨如松一扬眉,低声说道:“你就看好了吧!别看那位以前是位县太爷,今天我就是要他的老婆,他都会笑着双手相送。不过能在这种乱世中,他还能如鱼得水,这人也是位油滑腹黑之人,只要能掌握得住他,以后会用得很顺手的。”
  “可如果我们汝宁军离开此地,这魏知县会不会卖掉咱们?”杨如松奇怪地问道。
  “肯定会!而且会以最快的速度卖。”书墨笑道,“不过我们也就用他这段时间,只要我们一直获胜,这样的‘聪明人’也不会随便反水的。以后你就会知道,用小人有时候比用君子还要顺手呢。”
  今天书墨的话完全颠覆了杨如松的世界观。接着他就看到了书墨满面笑容地上前,说道:“久闻魏知县忠义无双,忍辱负重为朝廷。今日一见,真是吴某三生有幸。快快请起,也请魏知县介绍一下身边的诸位吧!”
  “不敢!不敢!下官也久闻吴将军是大帅之心腹人,真是雄奇伟岸、前程似锦。今日能见尊面,也是下官前生修来之福也。也给将军介绍一下:此位是主薄严正宽。”
  “久仰!久仰!”
  “此位是原匪齐家营的齐虎齐统领。”
  “久仰!久仰!”
  ……
  看着书墨如鱼得水般与投降的魏知县他们打着招呼,偶尔还会很亲切地聊上几句、开些玩笑,杨如松就在心中暗暗地摇了摇头。这种事,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啊!
  八月十七日,右路的杨如松、书墨部顺利地攻占了杞县县城。而如此快速的进军,立刻把李、罗联军的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于是李、罗联军立刻调兵遣将,首先要堵住在杞县的汝宁军。
  
  第816章
惠济河对峙
  
  杞县的陷落,造成了农民军的完全被动。这时候的杨如松、书墨部可以北上与被围在阳堌镇的黑云军汇合,也可以朝着西北方向直接解围开封城。所需要的时间最多也不过是三、四天。
  而农民军在此地的兵力却是集中的集中、分散的分散,完全阻挡不了这支汝宁军。再加上根本就不知道汝宁军会选择哪个方向,所以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而李、罗联军内部也是一片混乱。战斗到了现在,都是李自成的闯营在战斗。而罗汝才却对这样的战斗兴趣不大,他依然认为:还是不要与官军硬拼,该流窜就早些流窜,天下之大,又何处不可去逍遥呢?
  而罗汝才这样的思想也影响到了一部分闯营的将士,他们也觉得李自成有些魔障了,何必在开封城这棵树上吊死呢?既然官军大军来了,还是能躲就躲吧!
  这也就是闯营等农民军发迹的速度太快,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还不能接受建立正规政权、建立根据地的想法。农民军中流寇的思想还是很严重呢。
  不过接着汝宁军的行动就让李、罗联军没有选择了。当得知汝宁军三路大军超过了十万人马,而且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住了豫中地区,李自成和罗汝才他们就被逼上梁山了。
  因为这架势,怎么看怎么像是逼迫着李、罗联军跳下黄河。再加上又得知孙传庭的秦军在西面蠢蠢欲动,李、罗联军顿时发现了自己处在了一块绝地上,如果不拼命,他们真的是要全军覆没了。
  可是这真的有些冤枉汝宁军啊!为了让李、罗联军发现薄弱处,汝宁军的左路大军甚至都没去占领汝州,就是要让李、罗联军发现南阳这条通道入湖广。可是现在的李自成和罗汝才他们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他们反而认为这是汝宁军故意露出的破绽,要让李、罗联军走上这条被官军“埋伏”的道路。
  所以说,信息不畅总是会造成许多误解。这时候的吴世恭可能恨不得给李自成发个证书,向他表白自己的“赤子之心”吧!
  而一感到危险,李自成和罗汝才就立刻抛开矛盾,齐心协力了。他们立刻把部队逐渐地撤出了开封城四周的包围圈,集中到了朱仙镇附近,准备再来一次成功的围点打援。
  而此时的汝宁军也像是脑抽风了,他们也暂缓了进攻的步伐,尤其是在杞县的杨如松、书墨部,他们更是按兵不动,仿佛是在等待着李、罗联军的部署就位。
  其实汝宁军的这一表现也可以理解。因为开封城和黑云军的死活他们并不在意,只要这两地没有失陷,能够牵制住李、罗联军,汝宁军还巴不得李、罗联军与这两地的官军拼个你死我活呢。
  当然在此以前,汝宁军也要把自己到来的消息传递到这两处,这也是给这两处的军民以坚持下去的信心。
  相对而言,阳堌镇那里的消息就很容易传递,在休整了几天以后,杨如松、书墨部就北上到惠济河岸边,向着对岸猛射了一通炮弹。战果不论,起码这炮声能传递到了阳堌镇内。
  而阳堌镇内的黑云军听闻援军的到来,他们立刻对余子琏崇拜得是五体投地。那余大人不仅会打仗,而且朋友遍天下,跟着他,那是肯定没错的。
  可接下来黑云军的兵丁们就是盼星星盼月亮了。可他们怎么样盼,都没有盼到援军的到来,只能听着远方的炮声,幻想着在某一天能逃出生天吧!
  而当时逃到汝宁的几位陈德的亲兵,他们再次绕道上了黄河上的船,接着在夜间泅渡进入了开封城,把汝宁军出兵的消息传回了城内。
  于是开封城内的军民是大为振奋,为了坚持住,也为了庆祝一下,他们就在城里搞了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
  而到了此时,城内的粮食已经所余无多,普通居民已经是大批地饿死。城内的粮价也逐渐涨到了每石八十两,甚至有钱还买不到。
  经过了官员们的一番商议和妥协,开封城内的官府也终于出台了一个奇葩的政策:作为正义化身的大明朝官府,当然不能到民间抢粮,所以他们决定到民间购买粮食,以支撑到汝宁军的到来。当然,现在开封城内寻常百姓家里也几乎没什么存粮了,粮食也都集中在那些官绅豪富之家,所以抢粮的行为也不一定执行得下来。
  而这购粮银当然就是向民户强行摊派了。有粮交粮,无粮的折银交纳也可。而此政策一出台,城内的粮价立刻狂涨到每石一百三十两。
  至于交不出粮食和银钱的就“先捉幼男女以大针数百刺其肤,号叫冤惨。”甚至有的富室交纳了上万两白银仍不免于拷掠而死。守城的官军持巡抚的令箭闯入民家搜粮,除郡王以上的府第外,无处不搜。
  接着市面上的粮价更加飞涨,米粟百金一斗,青菜千钱一斤。接着就完全断市,有钱也买不着食物。城里粮食告绝后居民们吃牛皮、皮袄、药材、水草、瓦松、马粪、胶泥等以求苟延时日,最后竟至于出现人吃人的悲惨局面。
  而城中之人谁都不知道,那几位传讯回来的亲兵,也给河南总兵陈永福带来了一个吴世恭的口讯……
  杞县西北的惠济河,因为连年的干旱,水流已变成了小溪。又因为大军的取水和上游的大批人马的来回经过,河水也从清澈变为了混浊。
  杨如松、书墨部比农民军早上两天来到惠济河的南岸。可是他们并没有趁机过河,等到赫摇旗率领着一万多从阳堌镇那里抽调出的农民军来到北岸时,汝宁军在南岸的工事已经布置完全了。
  沿着河岸,汝宁军竖起了三、四排一人多高的木栅栏,那些木栅栏的空隙处可以很方便的架设火铳射击,也可以很方便的伸出长矛刺杀。而在木栅栏和木栅栏的接缝处还安放有火炮,形成了完整的火力网。并且河岸高坡处后面的情况还不能观察到,使得赫摇旗根本摸不透坡后到底有着多少汝宁军。
  虽然惠济河的径流已经是颇为的小,河底的一些石块也露了出来,使得人马都可以涉水过河。可赫摇旗却并不敢冒然发起进攻。因为汝宁军占据的地形太有利了,如果农民军要进攻,部队根本没办法施展开,他们将要面临汝宁军的以逸待劳、迎头打击。
  见到对岸的汝宁军摆出一副防御的架势,赫摇旗也就依河对峙了起来。不过他也加紧回报李自成,让其加派援军来对付这支汝宁军。
  又过了两天,田见秀率领的三万多农民军赶到了。两军一汇合,田见秀就急着要去观察汝宁军的工事,准备攻打到对岸去。
  现在的李、罗联军,虽然围着开封城和阳堌镇的黑云军,可是这两支官军也同样是农民军肚子里的“定时炸弹”,一旦这两支官军与外面的援军里应外合成功的话,李、罗联军非但不能围点打援,反而会立刻陷入多面作战的窘境,大捷也将变成大败。
  可是对于开封城和阳堌镇的黑云军,李、罗联军又不能强攻,他们即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攻克,又承受不了这么大的伤亡。面对着逐渐靠近的中路和左路的汝宁军,李自成和罗汝才他们就决定:先要把右路的汝宁军击溃,以此来占据一个有利的决战位置。
  可是当田见秀把李自成的决定告知给赫摇旗时,却立刻被赫摇旗反对。赫摇旗曾经与汝宁军作战过,他有些了解汝宁军的战斗力。他觉得:如果能在惠济河保证两军对峙状态就可以满足了,农民军是绝对没有实力去攻下一心死守的汝宁军的,更不要说现在还不知道惠济河的南岸到底有多少汝宁军呢。
  可是田见秀依然要执行李自成的命令。而在闯营中,因为制度还不完全,虽然赫摇旗的地位要稍高于田见秀,但是他们俩并没有统属关系。所以在惠济河北岸的农民军里,最后的决定还是要这俩位将领商量着办。
  而当田见秀看到南岸的汝宁军工事时,他倒觉得自己有了一些机会。虽然田见秀可以想象得出,在农民军涉水过河和攀爬、推翻木栅栏的时候,会受到汝宁军火铳、弓箭的射击,以及长矛的刺杀,但这些应对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在一般的战斗中,不怕敌人守。就怕敌人对攻。因为攻击的手段五花八门,必须是见招拆招,很考验统帅的指挥功力和兵丁的战斗素养。而自己攻、敌人守,那就可以玩出许多的花样了,而且不怕敌人反击,反正敌人只能是被动挨打。
  所以说,同样的情况,看在不同心态人的眼里,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判断。因此,田见秀就决定渡过惠济河,先击溃对岸的这支汝宁军。
  
  第817章
流民渡河
  
  田见秀这大半辈子就是在与官军的战斗中渡过的。有被官军追杀的经历,更有扬眉吐气的时候,所以他对官军的战术和心理是相当了解。
  只要是官军,如果他们不敢主动进攻,无论他们的装备有多么的好,人数有多么的多,这支官军都没有作为士兵起码的素质——勇气。
  而看看对面的这支官军,他们已经提早好几天到达了惠济河的南岸,可是根本就不敢过河,只敢躲在南岸大修工事。而这样胆怯和懦弱的官军,也根本提不上“可怕”这二字。所以现在的田见秀也有些怀疑,关于吴屠夫军队的强悍,是不是有些吹嘘得太过了?老赫的锐气也是不是被消磨掉了?
  可田见秀根本不知道,汝宁军是一支完全另类的官军,他们只是因为另有目的,所以才保持住这样的对峙状态的。
  所以现在的田见秀就有些信心了。他知道,对付这样一心防守的官军,动用战技出色的老营兵马并不合算,反而是动用那些流民炮灰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只有那些炮灰才会出现那种狂化状态。
  正好,田见秀带来的三万多人马中有着一万多这样的流民炮灰。于是田见秀立刻把这一万多人调了上来,并且派出了自己的几名亲兵,涉水寻找可渡河的地方。
  几名亲兵小心翼翼地涉水朝着对面走去,可汝宁军这边还是毫无动静。一开始,那几名涉水的亲兵还做着戒备,只要汝宁军有所反应,他们就立刻转身而逃。可见到了汝宁军毫无反应,这几名亲兵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闯营这边看到汝宁军这边是如此胆小,他们都是大声地嘲笑了起来。而那几名亲兵也受到了鼓舞,他们的动作也大胆了起来,直接就向着对岸走去。
  而田见秀则是盯着自己涉水亲兵的脚下,看到他们的落脚也没有什么磕绊,明白河底也没什么大石块。而惠济河最深处也只不过漫到了膝盖左右,除了过河时的速度影响一些,其他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直到走到了离岸边还有四、五步,那些亲兵都能看见第一排木栅栏后面汝宁军兵丁的相貌了,他们才在农民军的喝彩声中,蹦蹦跳跳地跑回了自己的本阵。而迎接他们的,是一阵更响亮的英雄般的欢呼声。
  ……
  “牛气什么呀?”站在第一排木栅栏后的一位汝宁军老兵很不服气地说道,“如果连长您开个口,我老陈就单枪匹马杀出去,不刺死那几个乱贼,我的姓就倒过来写。”
  可站在那老兵身边的程牛立刻给了他一记后脑勺,接着程牛就骂道:“你懂个屁!等会儿能吃肉,谁稀罕那几根小肉丝?你的姓还倒过来写?先把识字课学好吧!战后我可是要报送你去考小龙门的,如果不通过,看我不撸你个茄子色。”
  那老兵身边的兵丁立刻爆发出一阵大笑声。
  可处在欢呼声中的农民军并没发觉程牛这边的大笑声。只有赫摇旗的脸色依然是阴沉,他提醒田见秀道:“这吴屠夫如此布置,倒有些引我们去攻的意思。咱们千万要慎重,莫要上了吴屠夫的当!”
  可田见秀的心中暗自有些不屑。以前的田见秀一直很佩服郝摇旗的见识和狠辣,可今天赫摇旗的表现却让这种印象淡化了许多。虽然赫摇旗说的有些道理,硬攻是会有不小的伤亡。可是田见秀动用的都是炮灰,真的有什么损失,闯营也不会怎么心疼。可万一攻进去了,那就是一场大胜,闯王的担忧也将会小上许多。
  “冲到了对岸,打破了官狗的栅栏,所有的人都能进入老八队,家人也都能吃饱饭。首先冲进去的十人,都升为百人队队长;前一百位的,都赏酒肉,去洗衣营那里乐呵三天。”
  农民军的动员,使得欢呼声是更加响亮。那些将要冲锋的流民,脸上都是有种很狂热的神色。在闯营之中,这些流民最起码从快要饿死的境地,变成了有一口饭吃,而在这地狱般的世道之中,能有口饭吃,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而这些流民并非不知道自己是炮灰。但为了这口饭,这炮灰当也就当了,如果能在这次炮灰生涯中活了下来,那就不仅仅是自己能吃饱饭了,而且还能让全家吃饱。这简直就是“神仙”般的待遇了。
  虽然是做炮灰,可平时连这种做炮灰的机会都没有。既然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那每个人都是很兴奋。如果死了,那就死了吧!这样的世道,死未必不是一种幸福的解脱。
  号炮一声响,流民们争先恐后地冲下了河。他们分成了两队,前面的举着刀枪在涉水而过,而后面的几千流民赤裸着上身,用麻袋甚至自己的上衣包裹砂石,接着扔到河中填埋着,要为自己后续的骑兵冲锋开辟道路。
  “装填弹药!”
  “检查火绳!”
  “稳住!听号令射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