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897

孙杰此时已经在现场附近进行勘察了,他提前知道这个情况,穿了一身防护服,还带了专门的袋子用来收集现场的情况。
这种现场……
估计正常人给你几万块都不会来碰,但是这是孙杰的本职工作,孙杰带着专业的手套,在已经完全没法看的……上来回翻找,这画面感……写出来要被封书了……
白松看着孙杰的背影,都不由得有些敬意……
直面现场还是跟从无人机里看完全不同,这下面有几百平米的区域,白松看到几条蛇和几只老鼠,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别的动物,三人在谷底转了一下,没有找到绳子之类的东西,也没有找到背包、吃喝之类的东西,就只能看到在一个低矮的角落,孤零零地躺着一个人,已经死去多时。
三个人一起勘察,这简单的谷底,也没什么可以看的,很快的王所、李汉和白松三人就凑到了一起,等待孙杰那边的结果,一会儿还要去帮忙收拾起来。
第239章
处理现场
“你们俩看我干嘛?”李汉看着王所和白松疑问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李哥,你可是咱们分局派来的历史专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收获吗?”白松问道。
“想什么呢……”李汉无奈地说道:“其实你们误会了,我之所以来,是因为刑警那边最近忙别的案子了,缺人手,正好要叫王亮,然后把我就给拖上了。这地方,哪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啊。”
“那,李哥,你看看这个地方的风水是什么的,究竟如何?有没有可能是你说的那个人的假墓?”白松还是一脸期待。
“要这么说,以我的理解,肯定是不行的。这个地方是天坑,绝路,坟前有坑是大忌,一般如果要用这块地方,就得把这个坑填平,但是……这个坑太大了……”李汉直摇头:“但凡是懂一点风水,也不会认为这上面或者这下面有墓。”
“好,你确认了我就明白了,咱们去给孙杰帮忙吧。”王所说道。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王所走到尸体旁五六米处,跟孙杰问道。
“不用,直接进来吧,这里最近下过雨,什么脚印之类的痕迹也没有。”孙杰直摇头:“你们猜他是怎么死的?”
“饿死的?”白松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爬不上去了,所以饿死了?”
“饿死不可能吧,这么大个人,这下面有雨水,还有蛇鼠,怎么也能吃吧。”李汉有些疑问。
“没有火直接吃蛇,死定了吧?”白松反驳道:“野生动物不能直接这么吃,而且蛇还有很多寄生虫,老鼠的话,估计徒手抓不到的。”
“说说你的看法吧。”王所没有说别的,看向了孙杰。
“如果让我写报告”,孙杰看了看现场的情况:“我认为是他杀。这个人的后颈部收到了强烈的撞击,不像是跌落的,更像是木棒等钝器打的。”
“钝器击打吗?”王所看了看附近:“应该是这样,如此说来,不止一个人下来了,其中一个杀了另外一个,然后带走了东西,把这个尸体留在了这里。”
“那为什么不埋一下?”白松有些疑问:“这荒山野岭的,如果埋了岂不是更好?”
“我倒是觉得,这个坑根本都不用埋,这里面常年有雾,谁会随便下来呢?”孙杰反而道:“这很可能就是凶杀,而且这里就是现场。”
“那,在这里把勘查做了吧。”王所点了点头:“这个尸体怎么带回去?”
“你们勘查吧,我得清理一下,不然这么多幼虫没法往回带,回去做一下冷冻吧。”孙杰道:“可能还需要让队里的其他师傅跟我一起再看看,我现在还出不了报告。”
“行,依你。”王所表示了同意。
这下,大家的勘查比之前细致了很多,王所也把这个情况及时给周队等人报了一下,这里成了凶杀案的第一现场。
作为室外环境,这里的气候多变、气温很高、多雨,基本上每天都有所变化,商量了一番,这里只勘探这一次,能有多少证据就算多少证据了。
这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几百平米的地方,如果大体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什么大件,一个人五分钟就能搞定,但是如果一点一点的勘察,就是个细心的技术活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三人一共找到了几样不属于这里的东西。
几段尼龙绳的纤维,一个踩烂了的打火机,一个三角形的小铁片,还有一块快要烂掉的破纸、四五个塑料袋子、几枚生锈的硬币、三四个塑料瓶。
也幸好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处,否则估计能捡到一大堆的垃圾……这些东西也没什么价值,根本不存在提取DNA和指纹的条件,只能做好手续和记录,拍摄好照片,也就如此了。
孙杰那边的处理已经进入了尾声,看的三人都瘆的慌。三人作为70后、80后和90后警察,谁都见过很多死人的现场,但是谁也做不到看到这现场依旧如此淡定,更做不到清理那些恶心至极的东西时双手那么稳定……
一切都弄好了,三人上前,换了新的手套,帮着孙杰,一点一点的把……放进了专门的袋子里。
白松以为自己已经无感了,但是隔近了还是想吐。这是一种人本能上的厌恶,口罩根本就挡不住味道,一次性医用口罩,能阻挡的只有一些细菌和飞沫而已,那些恶臭的硫、磷化合物丝毫没有阻挡的往鼻子里钻。
实际上,这整个底部都能闻到这个气味,但是隔近了真的不一样,白松感觉自己的鼻子已经被填满了,而尝试用嘴巴呼吸……差点吐出来。
白松不由得看了看孙杰,孙杰的目光依然淡定,是啊,这都清理差不多了,剩下的还算是好的了……
收拾完,包裹了一个大的袋子,孙杰直接又套了一层。
两根垂降绳子,第一个就是拉这个袋子和孙杰的。联系完之后,上面的四个人一起用力,很快地把孙杰和袋子拉了上去。这全程拉的众人提心吊胆的,这要是袋子出了问题,一旦掉下来或者被划开了……
接着是王所和李汉。本来王所想自己垫底,白松没同意,他最重,拉他上去最费劲,还是自己留作最后比较好。也正因为如此,王所和李汉都收拾了一番,背上了所有证物,慢慢地也被人拉了上去。
最后是白松。
看了看这个谷底,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还是有些瘆的慌。作为无神论者的白松,经历了这两个小时的生理摧残,此时也觉得有些无力了。
而上面的人其实也很累了,这种垂降绳子往下放很容易,不需要人在上面帮什么忙,只需要垂降的人自己慢慢松扣就行了,但是往上的话,如果没法攀爬,那就只能硬拉。刚刚已经拉了两次了,现在虽然上面人多也是挺慢的。
白松也知道大家累,也就借着墙壁的开凿处,手脚并用,尽量的自己多爬几下,不得不说,这几处开凿的地方,还挺好用。
第240章
开车返城
有地方助力,使得前期的攀爬变得尤为轻松,这个石壁并不全是花岗岩和大理石,这下面是沉积岩层,易于开凿,但是开凿得非常拙劣,这是啥开凿出来的?
如果是锤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刀削的痕迹?如果是刀,那么这个刀的刀刃也着实有点短了吧?白松甚至都怀疑,这看着像是用手指甲抠出来的……
白松还特地用指甲盖试了试,发现确实是不行……手疼……
“慢点慢点。”白松到了这些沉积岩的顶端,再往上就是难以开凿的花岗岩了,白松在岩层上看到了开凿的痕迹,但是很显然没有开凿成,但是从花岗岩上面的划痕来说,开凿的工具应该是金属工具。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没有尝试再划一划……
毕竟不是金刚狼……
“等会儿。”白松到了一个高度,用对讲机跟上面的人说了暂停,仔细地观察了起来,锁住了绳索,说道:“我好像看到了什么,给我递一个尺子。”
过了一会儿,白松悬在空中,上面的人用绳索顺下来一套现场勘查箱,白松从中拿出了勘探尺,拍了几张照片,做了简单的勘查。
这方面白松不怎么专业,只能做点基础的工作,做完之后,他拉了拉安全绳,用对讲机跟上面的人说了一下,接着上面的人一起用力,把他拉了上去。
几个人好奇地问道。
“就是点划痕,想回去研究一下是怎么弄的,附近还有点别的痕迹。”白松道:“这地方采集不到指纹。”
“嗯,行,先回去吧。”
这案子当地也很重视,毕竟在他们辖区内,发现了这样一个横死的腐尸,当地本来是希望先做一个DNA测试,如果能确定是和天华市的案子有关,再做移交,但是为了更好的办案,经过协商,这个死者还是被运回了天华市保存,涉及故意杀人案,几人还未回归,天华市那边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天华市公安局与当地部门也做了相关的交流,万一不是疤脸,还会给送回来……
只是,白松在回去的路上,听说刑警那边最近又开始忙了。白松对这个还是比较好奇,但是他被安排在和王所、孙杰一辆车子,孙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只知道几个前辈被安排了出差。
回天华市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死者身份,之后才能确定下一步工作的进展。大家都认为和确定这个死者就是疤脸,甚至孙杰也这么认为,但是这依然不行,更不能靠这个怀疑就开展进一步工作。
以前因为这个情况,曾经就出现过很严重的问题,提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
那件事发生在1994年,某地的一个叫佘某的人,他的妻子张某失踪,张某的家人就怀疑是佘某杀害了张某。恰巧,三个月后,在附近的村落发现了一个脸部模糊的女尸,张某的家属尤其是张某的母亲辨认之后,全都认为这个死的人就是张某。
当时做DNA技术非常不成熟,但是没人怀疑这个死者不是张某,因为“孩子的母亲是不会认错孩子的”。
前文我们提到过,法院是两审终审制度,刑事案件,基层法院也就是县一级法院,最多可以判15年有期徒刑,一旦案子可能判无期及其以上的刑罚,那就必须中级法院也就是市一级法院审理,上诉就在省高院。
这案子在中院审理后认为足以认定佘某为杀人犯,上诉到高院被认为证据不足。
这案子后续发生的事情,一度被写入教材。
因为这个事,法律都进行了修改。
作为前车之鉴,现如今此类案件,必须做DNA测试,回到天华市之后,六人兵分两路,一路去对尸体进行安置,另一路取了样本去做DNA,与此同时,已经派人采集到了疤脸父母的DNA,明天就可以出结果。
技术已经进步了很多,曾经需要很多天出的结果,现在一晚上足矣。
今天应该是白松值班,回到天华市的时间已经是深夜了,现在案子也不用白松帮忙,直接带着白松回到了所里。
今天挺忙的,半夜一点钟回到所里,马希和冯宝都不在,都在外面出警,白松回来后不久,就听到了马希等人叫增援的电话,他和王所衣服都没换,就开车直奔目的地。
这一天可把马希和冯宝忙坏了,从早上到现在就没有闲着,到了深夜还有这种麻烦事,不过他俩也没想到白松和王所能够回来,所以看到二人来增援的时候,马希疲惫的目光还是一亮。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打闹,两伙人在烤串店因为琐事闹了起来,店家报了警。
由于人多、又有人喝多了,两个疲惫的警察对这个情况有些控制不住,主要是担心打起来,因而马希就叫了增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