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897

白松傻乐了一阵子,饭也没啥味道,一天就这么没心没肺地过去了。
第262章
阅卷
上文提到的情况,很多人应该难以理解。
知识就是力量,还更是钱啊。一流名校的大学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那是根本不缺钱的。根本都不用提什么国家拨的科研经费,很多类似于赵欣桥导师这类人,甚至可以同时兼任着好几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至于独立董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说远了。
下午的时候,白松开始跟着赵队一起看了几个尚未侦破的案子。
三起入室盗窃,几个其他性质的盗窃,一起抢夺案,一个接触性诈骗案。
“你刚刚来不久,这些案子有的你看看就行,实在没破案条件也没办法,主要是那起抢夺案,这个是咱们现在的重中之重。”赵队以前带着白松共过事,对白松也算是比较了解,说起话来倒是很随和,让白松都有些不好意思。
“赵队,有啥事您就安排就行,哪个案子我都能接起来,慢慢来吧。”白松说话也不客气,这种时候不能后退啊。
“嗯,你没问题,我对你还是很放心的。咱们这次分组,精兵强将基本上都给一组了,所以王教导员那边压力比咱们大,但是李队的安排你也看到了,对二组也是很关注。抢夺的案子现在孙东和沈兴在搞,你先找个盗窃案试一下。”赵队递过来四五本卷。
“那,这三本入室盗窃的,都给我吧。”白松看了看案卷,既然要搞,就三个类似的案子一起搞。
“行,有需要再找我帮忙,咱们队里办案也是一起办,你要是提着这三个案子,就得多费点心了。”赵队把剩下的两本其他盗窃案的案卷拿了回去。
“别……”白松看到赵队手里还有两本案卷,而且一本还挺厚,也顺手接了过来:“我现在没事,这俩盗窃也给我看看吧。”
赵队乐了,没见过积极性这么高的,“行吧,反正这些案子也很多,你先拿着吧。”
各个派出所、三队的案子不知凡几。有的盗窃案件很容易成为悬案,证据就是不够,谁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放入档案库,等待有一天因为别的案子把人抓到了再关联这一起。赵队拿的这些,都是最近比较新的案子,白松愿意多干一点,他可没意见。
这也就是白松,如果是别的年轻警察这样,赵队可能会觉得好高骛远,不过对白松他还是蛮放心的。
白松拿过这几本卷,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整个翻了一遍,并挨个做了笔记。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每一个案子的现场勘查,都很细致,让侦查员阅卷的时候一目了然。但是白松阅卷并不多,纵使把卷看了一整遍,也没什么别的感觉。
原本信心满满的白松,看完五本卷之后,备受打击,一点额外的线索也找不到。
不过,这倒不至于让人气馁,三队的档案库里,这么多年的案卷,不能说浩如烟海,也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了。
把五本卷锁好,白松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就进了档案室。
三队这层楼本来是有两个楼梯口的,不过出于保密,其中一个楼梯被封上了,另外一个楼梯口也需要刷卡进入。其实三队没什么重要的保密物品,但是这层楼之前是给情报部门使用的,所以保密做得比较到位,后来三队搬过来之后,每一任领导都没动这里的配置。
因而,三队平时的档案室是可以直接进出的,也没什么专人看管,不过还是有内勤的。三队的内勤叫刘金,是个老内勤了,在三队已经当了十几年内勤,虽然说不是什么搞案子的专家,但是对三队的大事小情还是了如指掌的。以至于每一任新来的领导都得找刘金了解情况。
白松去档案室,遇到了刘金,打了个招呼,就进了档案室。
白松这一进去,就是几个小时,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刘金过来锁门,才发现白松还没走。
“你在这干嘛呢?”刘金有些好奇,白松的面前摆了几十本卷。
“啊,刘师傅?”白松站了起来,他坐的这个位置平时都是刘金的位置,但是刘金很少在这个屋子里待着:“我来看看以前的案卷。”
“下班了,明天再看吧。”刘金好心提醒道,上次白松和王华东在这里忙那个抢劫案,他也对白松多少有一些了解。
“谢谢刘师傅,您先走吧,钥匙留给我就行。”白松想了想:“等我走的时候,我把钥匙给今天值班的师傅。”
“嗯,行,早点休息。”刘金把钥匙放到了桌上,走之前还顺便把门带了上去。
刚去所里的时候,白松还经常看看案卷,但是所里的卷以治安案件为主,案子也没有什么规律性。
简单来说,这些小偷都是流窜作案为主,但是一般也有一定的流窜空间,比如说整个九河区。很少有小偷能天天跨区偷,那反而会增加被抓的概率。因而在三队的档案室里,这可是个宝藏库啊……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天才,只是有一部分人不仅聪慧,还更努力罢了,嗯……白松就是一直这般骗自己的。
这些案卷,不得不说,给了白松很大的启发。因为大部分的厚厚的案卷,都是已经结案的。比如说,某某于某日去某地偷了某物,某时被某警官抓获,进而如何如何……每一本成功的案卷,都是白松的老师。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渐渐地也有些冷了,主要是肚子还很饿。
过几天才开始供暖,晚上八点多,档案室里已经快要能哈出气了,看了几十本卷的白松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身子,把案卷按照顺序放了回去。
拿的时候没怎么主意,往回放的时候,因为里面也开了灯,白松看着整排架子,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一天看一摞的话,一个架子六纵八排需要48天,15个架子全看完……需要两年。
正常人想到这个早就哭了,而白松却有些兴奋,一天两摞的话,岂不是一年就看完了?
第263章
探长
越往里面的案卷,就越是年头长,有的都已经几十年了,如果不是这个屋子一直做着干燥处理,估计都该长毛了。
正准备离开,白松突然发现有一个架子与其他的明显不一样,这个架子上的案卷更加整齐、装订风格十分统一,似同一人所为。
按理说,一个队的案子,都是大家一起侦办的,今天你订一本卷,明天我再订一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差异,但是这个架子上的案卷则十分整齐,装订线的距离几乎完全一致,引起了白松的好奇。
走到这个架子上,这些卷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了,卷里的笔录全都是手写的,没有打印的纸张,白松翻得很轻。
办案民警:马东来。
这是谁?白松想了想,三队好像没这个民警吧……紧接着,白松回过神来,这不就是马局长吗?
是了,这是马局长在工作了十年之后,担任三队副大队长期间整理的案卷,是他那些年工作的记录。
这么说,赵队说的是真的,白松也不顾着吃东西了,慢慢地把一本卷看完了。
猛地一看,这本案卷与其他案卷没有任何不同,但是白松今天看了不少案卷了,还是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说,马局长年轻的时候,搞这些案子,一直在寻找规律。
很多小偷如果听说这个之后,一定会嗤之以鼻,哼,老子偷东西从来不讲规律,总是让警察无迹可寻!这是得了失心疯才会这么说,只要是人,就一定是有习惯的,而且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比不过这么多警察相加的。
马东来办理这些案件时,每一本卷的起诉意见书都是他自己写的,字字珠玑。一个刑事案件,等嫌疑人逮捕之后,在移交审判机关之前,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都要写这么一份起诉意见书,很长很长,白松不由得记起了笔记。
按照时间来看,这些马局长工作十年之后写下的东西,条理十分明确,把一个案子抽丝剥茧地记录了下来,白松不由得多翻了几本卷,发现了好几个很有效的思维方式,一转眼又是俩小时过去。
晚上十一点了,肚子已经抗议到了极限,白松这才缓过神来,不经意间笔记已经写了四五页了。
“哦,原来如此。”几个小时时间里,白松不止一次的有这种感叹,这种感觉,就好像马局长亲自在这里,一个一个小案子揉碎了喂给白松吃一般。当然,白松消化能力非常强,一方面是有很多大案的办理经验,第二个就是他足够深厚的法律功底。如果换做外人来看这些东西,基本上事倍功半。
这是啥?这简直就是一仓库的武林秘笈啊……
消化了一番,白松再次扫了扫之前的一些案子,在本子上做了记录。
本来还想再看会儿卷,但是实在是太饿了,再待一会儿就该冻的生病了,便收拾好关灯锁门离开。
把钥匙给值班的师傅留了下来,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似乎,又找回了复习司法考试的感觉了?
呼呼,忘了吃东西了……白松现在已经住进了自己的房子,因为只有一个人住,冰箱冷藏室里没什么可吃的,只能煮了碗泡面,吃罢便沉沉睡去。
……
第二天早上,三队全体上齐,会上,李队对三队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本来三队也是有探长与副探长的职务的,类似于派出所的警长、副警长,这不算任何官职,有点类似于学校里的班长、副班长,对学生没有管理权,但是多少也有领导的能力和职责。
于德臣牺牲之后,三队一直也就没有增设探长,昨天三队的几位领导开会做了研究,今天宣布了探长和副探长的安排。
一组,探长汪达,副探长王亮;二组,探长白松,副探长孙东。
这个任命把白松整懵了。去年在这里忙那个抢劫案的时候,白松是副探长,天天带着王华东和两个辅警去找那个抢劫案的线索,但是那只是临时任命,没什么用,因为白松不是三队的人。
这就好像正式任命一个班长和“副班长生病了,你先替他忙一个周”,这完全俩性质。
白松当即就发言了,自称自己年轻,担任不了这个重职。
“给你这么安排,是班子成员开会决定的。这么安排,你别把这个当什么官职,这就是带着大家干活的,你昨天接了五个案子,现在二组的力量都在这里,抓紧时间集合一切力量把案子搞成了,比什么都重要。”李队直接把这个事情下了定论。
白松默然,认可了李队的安排,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这个探长的位置,说不重要其实也确实是不重要,三队的几个领导就可以自由任免,毕竟,“班长”在班上再怎么厉害,和老师也不是一个频道和层次的存在。
但是,说重要也重要。三队领导很少,而且还有很多业务之外的工作,平时带着大家干活就是靠探长了,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有功劳能出彩,没成绩或者犯了错要顶缸的角色,很多老民警根本就不愿意当。
简单的会后,白松和王亮相视,苦笑一番,各自回到不同的办公室继续开会。
赵队为首,把目前的几起案子都拿了出来,二组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之前三队的人,对这些案子比较熟悉,讲到案子,白松提了个要求,先离开了办公室,去档案室拿出了两本之前的案卷。
“这两个入室盗窃,我仔细的总结了一番,与我们办得其中两起入室盗窃应该是一人所为,犯罪习惯很相似,虽然是去年的案子,但是我觉得应该并案侦查。”白松把两本卷放在了赵队手上。
赵队有些惊讶,白松拿的两本卷他自然也知道,因为一直没有破案条件,就一直放在那里,这两本卷,白松各做了一个A4纸夹页,似一个规划图和犯罪心理分析,再仔细看看,其他的几本卷也都有。
一时间,赵队进入了回忆状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