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897

白松瞅了眼师傅,嗯……这种事估计孙唐年轻的时候就干得出来!
虽然师傅说的很严肃,但是白松还是从中发现了不严肃的地方……
被撞了以后这脑回路……
孙唐被白松看了几眼,似乎发现了什么,咳了两声,又严肃了一番:“你这次啊,算你运气好,你的大好前途差点就完了。”
“我知道。”白松默然,这个他真的想过,也有些后悔。
不仅仅是身为探长,他没有考虑好如何抓住黄毛,让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变的复杂起来,这本身就是失职。
而且他后期就那么在马路上追逐,确实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也有人说,警察追人不很正常吗?
是,正常,但是真的因为白松的这次追逐,如果小女孩被车撞死了,白松不仅仅难过一辈子,这身制服估计也该脱了。
他真的庆幸,受伤的是自己……
“不过,现在这种事,对外,必须得树立典型,得说你好。”孙唐怕白松不懂这些,把话说得很明白:“现在在外面人看来,你很不错了,在网上也是夸你的多。在分局内部基本上就是功过相抵,你也别难过也别开心。但是,这对你不是什么好事,你明白吗?”
“嗯?”白松没听懂。
孙唐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道:“这话你听完自己琢磨一下,自己知道就好了。你这次追人,虽然是破了案,让分局扬了名,甚至市局再给你来个功劳嘉奖都未尝不可能,毕竟舆论发酵的挺厉害,但是,外面的人毕竟不知道全部的事情。
可是,分局的领导哪个不知?一旦有领导觉得,‘白松这个同志,能力还是很强的,领导能力也不错,头脑机敏,但是还是年轻毛躁,需要多考察考察’,基本上你这个竞聘,就得等三年后了。”
白松点了点头,他虽然不是很懂这些,也不那么追求权力,但是谁不想建功立业呢?
而领导说话,“但是”之后的话才是真正的意思,这个道理白松是懂的,他不由得反思了起来。
“行了,你别想那么多了,好好休息,早点出院,以后啊,做事情,尽可能沉稳一点,这两个月,抓紧转变别人对你的印象,明白吗?”孙唐轻轻地拍了拍白松的肩膀。
白松感激地点了点头。
第293章
出院1
有些事,白玉龙不是不懂,但是白松身边的事情、九河分局的事情,孙唐要明白的多。
这种话,按理说是不会有人告诉白松的,即便是李队。李队人家也是领导,再熟悉,也深谙这里面的门道,白松能不能当领导他左右不了,去提这个干嘛?
李队的身份,反而怕白松误会,毕竟确实是有的领导在竞聘前去刻意提点一番,接下来……
……
大家都走了,医生也跟所有人说了,白松需要静养,今天除了父母,不会有其他人可以再进来探视白松了。
午饭时间,父母带着煮好的饭菜进了病房,和白松聊了起来。白玉龙还要赶回去上班,周丽也有自己的工作,都该回去了。
父母的担心和关心都溢于言表,周丽真的是强忍着没说出“要不别干了,回家吧”这种话,但是白松已经成长了很多,显得成熟了一点,倒是让周丽安心了不少。
上午孙唐走了之后,这几个小时里,白松除了和赵欣桥微信上聊了半个小时外,然后跟大家报了平安,其他时间一直在静静的思考人生。
无论是已经年近半百的父母,还是女友欣桥(额,这个称呼白松还很不习惯啊……),都是自己要扛起来的责任,无论如何,做事也要谨慎再谨慎、细致再细致了。
也没外人,白松把师傅说的事情,都跟父亲讨论了一番,父亲给白松做了更细致的解释。
虽然是竞聘不需要所有领导全票通过,但是岗位没那么多,能竞聘成功的很多都是满票,所以如果有个别领导觉得白松不行,那就基本上凉凉。
白松实在是太年轻了!30岁以下能当上副队长的有几个?
而有领导欣赏又如何呢?马局长不过是新局长,在副局长里排名还垫底呢,那些30岁左右年富力强的、受更多领导赏识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争取向上、增加经验、不必气馁。这是白玉龙跟白松讲的最主要的话了,白松满口答应。他并不是一定要争这个,付出最大的努力即可。
白松的想法让他很欣慰,如果白松是很急切地想要进步,他反而要批评一番,这种心态是极不可取的。白松太年轻了。
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白松也吃了一些东西,父母也安心了很多,告别了白松,下午就将踏上回家的列车。
看着父母依依不舍的样子,白松面色非常平静,尽可能的表现出一副大人的样子,随着母亲最后的目光离开在视线之外,白松侧躺起来,心中思绪纷飞。
……
最低的出院期限是一个周,这段时间,白松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徐纺那里的小说上。
白松最近的头疼,仅仅是外部的伤口问题,并不影响思考,很多地方想得比以前更加细致和宽泛,触类旁通,把整本书的所有案子都连了起来,构思了一个智商极高的校园犯罪。
徐纺都惊了,她也算是博闻强记了,但是从未看过这么精巧的设计,小说从开篇到结尾,都是由一块糖贯穿全书。
这本书似乎要和上一本搞个几部曲,同样是写了一个小城的校园,但是这本书是女频,主角是女的,行文更加细腻,主角的聪慧与灵动跃然纸上。
由于白松提出的这个主线实在是巧妙,以至于,原作者徐纺,甚至都觉得,一作应该给白松,白松严词拒绝了。白松属于那种,构思还行,偶尔能根据生活和工作想出点好的点子,但是文笔嘛,呵呵……
这几天时间,无论是张伟还是老郑,亦或者是上京市的朋友,白松都和他们聊了不少,也算是受伤带来的福利了。
当然,这些,都是无奈之选。
想搞案子,李队不让,非要让他休息……
上次白松一个想法,三队忙活了一整天的事情李队历历在目,这事情如果是白松自己来搞,不仅可以节约不少人力物力,还更简单一些,毕竟这些案卷白松都摸过,自己脑子里也有案子的模型。白松的想法,让其他人来实现,真的是……
白松一句话,三队跑断腿这种事,李队是打死也不愿意重现了……
休息了一整个周,终于,出院了。
说好的下午出院,白松上午就自己跑了……
鬼知道有没有记者跟着,白松收拾好东西,一路小跑,就离开了病房。
这几天,白松一直在病房里走动,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非常之美好!
虽然网上曾经当了一小阵子的热点人物,但是其实没人认识白松,走楼梯离开这一层之后,白松就大胆的背着包,哼着小曲,慢悠悠地坐上了电梯。
临近一楼时,白松就听到了外面有点闹。电梯门开了以后,才发现是有人在这里躺着吵闹。
医院这种事情也确实是比较多,得益于九河桥派出所辖区内并不存在医院,所以这种警情白松从来没有处理过,但是也听说过不少,跟别的纠纷没有本质的区别。
无非是,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而已。
本来白松打算上前看一下,想了想,还是站在了人群里,问了几个人,大体明白了是什么事。
简单地说,还是保守治疗的问题,这个人的家人得了癌症,已经做过一次手术了,但是是在老家的小医院做的,癌变组织清理非常一般。
后来,家里人也想了一些办法,最终来了这边,但是医院都认为,这种情况没办法进行二次手术了,建议化疗,也就是保守治疗。
家人是听说,这边的胃癌手术清创很不错,想手术,但是医院认为做不了。
癌症手术,一般来说,第一次手术要做尽可能干净的清理,而一旦复发,肿瘤其实已经转移全身了,手术基本上没用了,只能化疗。
病人家属也只能听医院的,但是几次化疗之后,癌细胞扩散情况还是有些控制不住,可以说,剩下的时间就是数天数了。
病人在老家县城有份正式工作,已经退休,正是领退休金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是逢此大祸,其妻子有些接受不了,一定要医生做手术。
第294章
出院2
女子咬死了说,她的丈夫刚来的时候,癌症还没有浑身转移,如果医院再做一次手术,她丈夫还能多活几年,按照三年来算,要求医院赔偿她,赔偿的标准是其丈夫三年的退休金。
这种奇葩的事情,医院遇到了不少,报警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医院的几个领导闻讯就赶了过来。
这个楼是住院楼,比起急诊和门诊来说,在这里的人,一般也没啥急事,所以看热闹的就不少了。
医院的领导来了之后,妇女还是躺在地上不起来,几个领导仔细的阅读了一番这个男子的入院检查情况,发现这个人住院之时,确实是出现了癌细胞转移的情况,手术基本上已经没了什么意义。
什么?你说这种情况,强行做手术再清理一下行不行?
如果患者的身体可以耐受手术,没有发现远处转移等,可以二次手术,但是已经出现了转移,而且患者身体确实是不行了,医院不给做手术很正常。
但是,妇女此时咬死了,她丈夫能耐受手术,这个词也不知道从哪里学的,估计是最近琢磨半天了,而且自称当时的转移量非常小,给原病灶处再做一次清理能有效延长生命。
白松不是很懂医生的事情,但是他知道,像这类妇女,“耐受手术”这种医生司空见惯的词,是不会懂的,这后面必然有高人支招。
会是谁呢?
白松转移了对这里的兴趣,慢慢地退出了人群,不经意地四望了起来。
支招的人应该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很精明,而且对一些东西还是很了解的;二是应该就在附近,会经常不经意地看向这里,观察这里的情况;三是应该会与妇女有个特殊的联系,比如说出现突发情况,会有额外的支招。
这个妇女举报的点,是医院的程序问题,几个领导谁也不敢直接就说医院没有任何问题,过了几分钟,医院的吴院长都来了。
白松没见过吴院长,但是吴院长认识白松。白松个子高于常人,吴院长一眼就看到了他,但是也没说话,直接看起了这个病人的病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